<p class="ql-block">加拿大纽芬兰省(正式名称为"纽芬兰与拉布拉多省" - Province of Newfoundland and Labrador;简称"纽省")于1949年加入加拿大联邦政府,是加拿大十大省中最晚加入的省份。全省分为二个部分:纽芬兰岛和拉布拉多(与北美大陆相连)。我们这次只是去了纽芬兰岛(纽岛)。纽芬兰之前是英属管辖地,位于加拿大最东端。几个世纪以来,渔业一直是纽芬兰的支柱产业之一,出产著名的鳕鱼。上世纪下半叶,由于过度捕捞造成鳕鱼数量急剧下降。1992年开始加拿大政府下达禁渔令,禁止捕鳕;顷刻间三万人失去工作,导致近年来纽芬兰的人口一直下降。幸好在纽岛近海发现了丰富的石油资源,才保住了经济。纽芬兰岛面积相当于中国的江苏省,人口却只有约50万(相比江苏省的8500多万),真正是地广人稀。其形状像一片多齿树叶,峡湾特别多,形成很长的海岸线。最北端城市St. Anthony(圣安东尼)的纬度与中国的漠河差不多,名副其实的北方地区。</p><p class="ql-block">纽芬兰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有三处联合国UNESCO世界遗产地,四十处加拿大国家历史遗产地。从观光的角度,那里既有Western Brook(西川)峡湾及Iceberg(冰山)那样的世界级景观,也有宁静优美世外桃源般的小镇渔村。纽岛的居民也大都善良友好,常常使游客有宾至如归的感觉。峡湾,冰山,观鸟,观鲸,考古,国家公园,以及民俗乡土气息浓郁的原生态渔村文化是纽芬兰岛旅游的主要看点。</p> <p class="ql-block">自新冠疫情2020年初出现后,加拿大各地出台了不同的防疫措施,比如纽芬兰省规定居住在大西洋省份外的加国居民入省后必须隔离14天,这基本使旅游业停摆了。我们也因此在家憋了一年。随着疫情的好转及疫苗接种的普及,纽芬兰省于7月初开放了加拿大国内旅行。我们也借机来了一场“放风”式的出游。</p> <p class="ql-block">↓ 图示这次行程经过的主要城镇与景区</p> <p class="ql-block">2021年7月17日晚,我们夫妇二人从Vancouver(温哥华)乘坐加航经Montreal(蒙特利尔)转机于次日上午抵达纽芬兰省府St. John's(圣约翰斯)。由西向东飞行近八小时,五千公里(上海飞乌鲁木齐只有四千公里),跨越四个半时区,基本横跨整个加拿大。</p> <p class="ql-block">加拿大国内旅行基本恢复后的温哥华机场还没达到往日的人气。由于我们在网上事先办理了乘机手续,因此到机场后直接寄件,过安检,总共不到半小时就到了登机口候机。创个人乘机最快速记录。国内航班,不需要检测体温,戴口罩还是强制执行。</p> <p class="ql-block">↓ 机场里候机的旅客寥寥无几</p> ↓ 空空如也的候机厅 ↓ 航拍纽芬兰岛 <p class="ql-block">Day 1. 中午到达St. John's机场。入纽省的旅客需要三天内在网上填写旅行申报表及携带新冠疫苗接种证明,如同入省通行证。办妥入省事宜后在机场取事先租赁的车,随即开始了我们16天的纽岛之旅。</p> ↓ 租的福特ESCAPE混动SUV,很省油。 <p class="ql-block">来到St. John's市内,入住万豪旗下的Courtyard。酒店非常冷清萧条,餐厅仍关闭着。估计我们是疫情后的第一批游客吧。</p> <p class="ql-block">↓ 位于St. John's港口边的酒店</p> <p class="ql-block">碧空如洗,微风拂面,夏日正午也是烈日当空照。在酒店边的露台餐厅匆匆吃了简单午餐后,乘着好天气立即去往Fort Amherst(艾姆赫斯特堡)及Signal Hill(信号山)。这二个景点是St. John's必到打卡点。</p><p class="ql-block">站在信号山上可以俯瞰整个海港,此地具有战略位置。自17世纪开始就成为了一座炮台。现在二个地方都是加拿大国家历史遗址。<br></p> ↓ Fort Amherst(后面就是Signal Hill) ↓ Fort Amherst <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ignal Hill。信号山上Cobot(卡博特)塔</p><p class="ql-block">一座经过战火硝烟洗礼的古城堡,屹立在信号山的制高点。</p> <p class="ql-block">来之前做了功课,纽芬兰以大西洋鱈鱼闻名,而鱈鱼舌(Cod Tongue)是当地的美食之一。当天晚餐首选鱈鱼舌,再来一瓶当地的招牌啤酒 - 冰山啤酒(Iceberg Beer)消暑,据说是用北极飘来的冰山水酿制的呐。</p> <p class="ql-block">↓油炸鱈鱼舌,高热卡晚餐</p> <p class="ql-block">暮色渐浓,夕阳西下,去附近的Quidi Vidi(奎迪维迪)小渔村看看。晚上喝的冰山啤酒生产厂家就位于这个渔村码头。各色渔船停靠在山丘湖湾里,岸边闪着灯光的小酒馆,餐厅开始迎来食客,平静的湖面倒映着蓝色的天空显得格外静美。一幅渔舟唱晚图。</p> ↓ 冰山啤酒厂 ↓ Quidi Vidi渔村 <p class="ql-block">Day 2. 前往Cape Spear(斯必尔海角) - 东临大西洋的天涯海角。这里是加拿大(也是北美洲)最东面的地方,也是加拿大国家历史遗址。</p> ↓ 加拿大地理最东点标志 <p class="ql-block">↓ Cape Spear灯塔,纽省最古老的灯塔</p> ↓ Cape Spear公园 <p class="ql-block">↓ 整个公园空旷寂静,只闻海涛声与鲸们呼吸的喷气声。</p> <p class="ql-block">↓ 公园里偶遇一位年长的妇人,她几天前刚刚做完白内障摘除手术。一清早便来到海边看久违的大海与蓝天。老人为我们拍下合影,留住这个瞬间。非常感谢她的热情友好,也祝福她恢复健康。</p> <p class="ql-block">游览St. John's市容市貌。St. John's城市不大,市中心内街道不宽也不直,上上下下坡度较大,弯弯曲曲像迷宫,对陌生人开车行走都是个挑战,GPS也常常指错路。</p> <p class="ql-block">↓ 俯瞰St. John's市区</p> <p class="ql-block">继续在St. John's市内观光,拍摄市容</p><p class="ql-block">Battery(炮台山):这是St. John's的摄影宝地,城市明信片常采用这儿的景色。峡湾边的岩石山上建了色彩斑斓的小屋,非常漂亮。</p> <p class="ql-block">↓ Battery</p> <p class="ql-block">糖豆联排屋(Jellybean Rows)是当地民居的一大特色,从维多利亚时代的老式建筑到新建的联排别墅,尽管新旧交替,房屋色彩鲜艳的基调没有改变,漫步在糖豆屋街区,如同进入一排排五颜六色玩具积木之中。</p> ↓ 糖豆联排屋 <p class="ql-block">↓ 糖豆联排屋上风格、色彩各异的门</p> 作为传统的捕鱼大省,St. John's港处于市中心的繁华地段。 ↓ 港口边停泊的渔船 ↓ 加拿大最大的破冰船 ↓ 港口边的景色 <p class="ql-block">纽省居民近93%信奉基督教,教堂建筑风格多样,不光St. John's市内有不少教堂,我们一路旅途上的小教堂也比比皆是。</p> <p class="ql-block">↓ 市内最大的天主教堂</p> <p class="ql-block">↓ 市内的教堂</p> <p class="ql-block">风平浪静之夏日在这里非常难得,出海观鲸是不二选择。我们运气不错,出海后近距离看到不少鲸,它们雀跃翻腾,呼吸喷气,时而露出漂亮的尾巴与巨大的头颅。船上游客们纷纷拍照,孩子们则兴奋的欢叫着。海域中以座头鲸(Humpback Whale)与长须鲸(Fin Whale)居多,它们大都来自百慕大及墨西哥湾海域。比起太平洋西部海域,纽芬兰附近观看到鲸的几率更高。收获颇丰的一天。</p> ↓ 观鲸船 <p class="ql-block">↓ 鲸甩出漂亮的尾巴</p> ↓ 结伴游过的鲸兄弟 <p class="ql-block">↓ 座头鲸害羞地露出半张脸</p> <p class="ql-block">↓ 观鲸时意外看到纽省的省鸟 - 大西洋海鹦鹉(Puffin) - 它悠闲地在水中嬉戏</p> ↓ 英雄塑像 <p class="ql-block">象征加拿大精神的英雄人物泰瑞·福克斯(Terry Fox)塑像。St. John's是他当时的起跑点。</p> ↓ 起跑点标志 ↓ 一号公路的零公里处 <p class="ql-block">横贯加拿大的一号公路(TCH-Trans Canada Highway)起始点。这条全长7821公里的公路始于纽省的St. John's,止于BC(卑诗)省的Victoria(维多利亚)市,是世界第四长的公路。</p> <p class="ql-block">St. John's的休闲美食购物步行街 - Water St,离住的酒店非常近,傍晚时分去逛一圈,再坐下来慢慢品尝各种风味的美食。</p> ↓ 步行街两边的商铺(人气不是很旺) <p class="ql-block">↓ 西班牙美食</p> ↓ 酒吧(这里人多一些) ↓ 街边的壁画 ↓ 街心花园里纪念为国捐躯的士兵塑像 St. John's的CBD。 ↓ 市政府大楼(和国内乡政府大楼差不多吧?) ↓ 会议中心 ↓ 体育馆 ↓ 纪念早期中国劳工的石碑 纽省政府在20世纪初开始向进入纽省的中国劳工收取人头税。这项歧视性的法律在1949年被废除。加拿大政府直到2006年才正式为此道歉。 <p class="ql-block">↓ Wetless Bay海边,常见的彩色躺椅</p> <p class="ql-block">Day 3. Avalon Peninsula(阿瓦隆半岛)一日游。Avalon Peninsula位于St. John's南面。大风大雨取代了前几天的晴天。计划中的Bay Bulls(贝布尔斯)和Wetless Bay(无湿湾)二个观鸟点只能放弃。雨中朦朦胧胧看看海岛也别有一番滋味。</p> <p class="ql-block">↓ 孤独美丽的海边小屋</p> 路过一个叫Ferryland(费里兰)景点。这本来不在我们计划之中,但停车一看风景独好。原来这里是纽芬兰保留最好的早期英国移民居留地,是加拿大国家历史遗址。看来好东西有时也可以是得来全不费功夫的。 ↓ Ferryland的海边景色 ↓ Ferryland附近的海中小岛,像张口的巨兽。 中午到达UNESCO世遗之地Mistaken Point(迷斯塔肯角)。在游客中心参观生物起源的考古发现,这里有三亿六千万年前地球上最早的多细胞生物化石。遗憾的是由于大雨没能去实地亲眼看一下。 ↓ 借图一张,展示保留完整的实地多细胞生物化石床。 ↓ Mistaken Point游客中心 ↓ 游客中心的介绍 <p class="ql-block">暴风骤雨中,Cape Race(开普莱斯)灯塔的阵阵警鸣显得尤为苍凉悲壮。这座灯塔里的工作人员曾经是上世纪泰坦尼克号沉船信号发出后的第一个接收者。灯塔至今仍屹立在此,为航海船只导航,现为加拿大国家历史遗址。</p> ↓ Cape Race灯塔 ↓ Cape Race灯塔边的小峡湾 <p class="ql-block">↓ 小屋前的琳琅满目的装饰有没有迷倒你?至少我们忍不住要下车看看。</p> <p class="ql-block">↓ 还有这些模型迷你船也是这家的,可以开一个小小展览。</p> ↓ Avalon Peninsula上的主要公路Irish Loop两旁没有常见的连锁快餐店,家庭餐馆也不多见。开了大半天早已饥肠辘辘,碰上一家百万海景小餐厅,来一碗海鲜汤,鱈鱼块,平常食物更当美味佳肴(至少这家的鳕鱼是最鲜美的)。 ↓ 纽省常见的地窖 <p class="ql-block">Day 4. 雨,14度。离开St. John's朝西行进,路径Conception Harbour(概念港),Brigus(布里格斯),Cupids(丘比特),Bay Roberts(罗伯特湾),Cavendish(卡文迪什),无名景点,当天住宿在Dildo(迪而多)小镇。</p> ↓ 网红沉船搁浅在Conception Harbour,苍凉落寞。 ↓ 路边教堂 ↓ 港湾里停泊的船 英式小镇Brigus和Cupids古色古香的彩色小屋在海湾里错落有致的排列着,如果天气好的话,一定更加出彩。在一家便餐馆(Cafe)午餐,还是海鲜汤(Seafood Chowder)及三明治比较合胃口。渔村现在已没有龙虾出售,据悉今年7月6日之后纽省渔民进入休渔期。我们错过了美味的龙虾季,只能作罢。 <p class="ql-block">↓ Brigus海景,烟波浩渺</p> ↓ Brigus的镇公所 ↓ Brigus的湖边小屋 <p class="ql-block">↓ Brigus镇内的鸟屋,也好有特色。</p> <p class="ql-block">↓ Cupids小景</p> <p class="ql-block">↓鲜亮的长椅在雨中特别醒目</p> <p class="ql-block">↓ Cupids路边小屋,是不是有点像迪士尼卡通片“飞屋环形记” 里的飞屋?</p> <p class="ql-block">继续上路,途径Bay Roberts,大名鼎鼎的三姐妹(Three Sisters)岩石蓦然于眼皮底下,真是不用寻它千百度,有时误开也能误撞的。三块外形相近巨石耸立在海湾,但是阴雨绵绵,要想拍出大片还是需要功夫的。那天正好遇到工人们在建梯,方便游人从崖石走近海边的三姐妹,如果我们晚到一天就好了。旅行中遗憾与意想不到的惊喜并存,这不就是旅行的乐趣吗?</p> <p class="ql-block">↓ Bay Roberts三姐妹岩石</p> <p class="ql-block">告别三姐妹岩石,我们在Cavendish公路边找到了三色小屋(Three Sheds),鲜艳夺目,犹如来到童话世界。这可是纽芬兰的招牌景点之一啊!</p> <p class="ql-block">↓ Cavendish三色小屋</p> 继续前行,来到一个无名景点(应该是一个度假村),天水一色,花石并存,好一个世外桃源! <p class="ql-block">↓ 为对应三姐妹岩石,这个无名礁石我就称他们为三兄弟礁吧。</p> <p class="ql-block">↓ 土著因纽特人的垒石</p> <p class="ql-block">↓ 小花坛上面朝大海</p> <p class="ql-block">在Dildo预定了民宿(George Heritage House)。小屋有136年历史,由一位细致的中年男士打理。房屋保留完整,体现了维多利亚时期的建筑风格与内装修,屋外刷得色彩斑斓。套间虽小,五脏俱全,尽可与星级宾馆媲美,价格亲民,服务周到。</p> <p class="ql-block">↓ Dildo小镇</p> <p class="ql-block">↓ 民宿</p> ↓ 民宿内饰 <p class="ql-block">↓ 我俩的衣服颜色无意中与这栋房子相近哦</p> <p class="ql-block">小镇游客比预想的多,也许是营业的餐厅不够多吧,晚餐要排队等侯。好吧,乘等候的空闲在渔人码头餐厅留个合影,自拍噢。疫情还没有结束,最好不要请别人帮忙。</p> <p class="ql-block">↓ 餐厅后面的码头</p> ↓ 下面盘子里是鳕鱼烤盘 <p class="ql-block">鳕鱼烤盘(Cod au Gratin)是一道美味的菜肴。主料当然离不开鱈鱼,与其他海鲜一起加入调料,将奶酪面包屑混合铺与表面入烤箱至金黄。鱈鱼肉嫩滑,比较适合不喜欢油炸的食客。</p> ↓ 路边盛开着的鲁冰花(Lupin) <p class="ql-block">Day 5. 离开Dildo,目的地Bonavista(博纳维斯塔),230公里,途中经过Trinity(特里尼蒂)小镇,徒步Skerwink Trail(斯科温克步道),在Elliston(埃利斯顿)拍摄海鹦鹉。。。</p> <p class="ql-block">Trinity小镇:我们在游客中心遇到一位既不专业又懒散的年长男接待员,一问三不知,还特别傲慢。这种情况非常少见,必须提一下。纽省地广人稀,许多偏僻地区没有手机信号,还是需要当地的游客中心的帮助。</p> ↓ Trinity,一个小巧玲珑,历史悠久,景色迷人的美丽小镇。 <p class="ql-block">↓ 小镇房屋</p> <p class="ql-block">↓ 教堂</p> <p class="ql-block">↓ Trinity 全景</p> ↓ 海边小岛上的灯塔 <p class="ql-block">Skerwink Trail是一个5.6公里的环形景观步道,离Trinity不远,曾被孤独星球(Lonely Planet)推荐,亦被欧洲评为北美35个最美徒步线之一。我们走过以后觉得有点言过其实,景色尚可,但并不惊艳。</p> <p class="ql-block">↓ 步道海景</p> <p class="ql-block">↓山景</p> <p class="ql-block">↓ 观景之人也是一道风景</p> <p class="ql-block">↓ 见海鹦鹉躺椅就知道到了观景点,纽芬兰又一特色躺椅。</p> <p class="ql-block">Elliston是北美大陆唯一可以不用望远镜就可从陆地直接看到大西洋海鹦鹉(Atlantic Puffin)的地方,大西洋海鹦鹉每年五月到九月飞到这里,在悬崖上的草丛中挖洞筑巢,繁衍下一代。海鹦鹉是一夫一妻制,夫妻共同承担养育下一代的责任,而且一年只生一个蛋,平均寿命有20年。海鹦鹉长相非常有特色,色块分明橘红大嘴巴,黑白色羽毛,一副呆萌相真惹人喜爱。</p> <p class="ql-block">↓ 温馨的海鹦鹉一家子</p> <p class="ql-block">到达Bonavista已是晚餐时间。Mifflin's Tea Room家庭小馆门庭若市,厨娘还特别介绍用糖蜜(Molasses)作佐料吃鱼饼(Fish Cake) 。鱼饼是当地一道家常菜。用咸鱈鱼干与土豆泥混合后黄油煎至两面黄,蘸着各种喜欢的酱料,类似土豆饼。</p> <p class="ql-block">↓ 鱼饼“大餐”</p> <p class="ql-block">入住民宿By The Sea Tourist Home. 这间房子也有100多个年头,自然已经翻新多次啦。房主是一位退休老渔夫,对海鲜过敏,他家可是严禁煮海鲜的。幸亏我们在这儿也买不到海鲜。</p> <p class="ql-block">Bonavista市被列为加拿大国家历史遗址。上世纪英国伊丽莎白女王曾到此访问。</p> ↓ 小镇博物馆 <p class="ql-block">↓ 渔港一角</p> <p class="ql-block">↓ 历经风雨的渔仓</p> <p class="ql-block">↓ 木栅,蒿草,大海。。。孤寂又苍茫</p> <p class="ql-block">↓ 小镇边海岛上的小灯塔</p> <p class="ql-block">↓ 纽省路边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小棚子。向当地人打听后知道这些是学校校车接送孩子们的站点。纽省平时风雨天气较多,这些可以为学童们等侯校车时遮风挡雨。</p> <p class="ql-block">↓ 纽省人对色彩的热爱应该是深入骨髓,公共洗手间与消毒液架子都这么出彩。</p> ↓ 公园里的招牌景点 <p class="ql-block">Day 6. 离开Bonavista,途径Dungeon Provincial Park(丹京省立公园)。海水冲击将巨大的岩石弯折成岩洞,极其壮观。狂风吹打着,根本不可能将相机架上三脚架,真正领教了大西洋的强劲海风。</p> <p class="ql-block">↓ 岩礁</p> <p class="ql-block">开车穿越Terra Nova National Park(特拉诺瓦国家公园),只稍作休息,没有逗留。事先做了功课,这个公园特色不多。大都是划艇,徒步,观景。。。如对地衣植被 (Lichens)有兴趣的可以去看一下。</p> ↓ 公园一角 ↓ 公园游客中心 继续朝西北行,去Twillingate(特威林格特),该小镇以观看冰山而闻名。但据当地居民们说,由于全球气候变暖,近二年已见不到大冰山飘过来。本来我们还在为7月份看不到冰山而耿耿于怀,看来是多余的啦。 <p class="ql-block">↓ 外形简单,色彩艳丽的度假屋。</p> <p class="ql-block">↓ 新建的几个海边小屋,有些只漆了一半。不清楚它们的用途,也许是公共设施,也许是供私人储物?</p> <p class="ql-block">↓ 小镇里的民居,纽省冬季长,强风暴雨天气多,有了这些鲜艳明快的屋子,会给人带来温暖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 小镇北面Crow Head(乌鸦头)的Long Point(长点)灯塔</p> ↓ 小镇全貌 ↓ 废弃的渔仓小屋 <p class="ql-block">出发前攻略了餐饮,Twillingate只有一家中餐馆(金满楼)。为了中国胃,赶紧输入地址,设定导航,直奔金满楼,转了几圈感觉不像餐馆,是一幢民居,先电话打去金满楼答是在营业中。无奈中只能敲开了民居大门,不出所料,应门的是一位西人老妇,讲明缘由,被告之路名门牌号与餐厅相同,只是在相邻不远两个不同的小镇,是谷歌导航没有那么精准还是这个地方太偏远卫星来不及更新?谢了慈眉善目的老妇人,5分钟后找到了金满楼,一间破旧不堪的小屋,仅限外卖。持着广东话的厨师兼老板,一个人包揽所有的活。所幸饭菜还算可口。</p> <p class="ql-block">↓ 落寞的渔村一角</p> <p class="ql-block">入住Hillside民宿。屋主夫妇退休后开始经营民宿生意。老先生也不是当地人,以前曾服役于加拿大破冰船队。房间虽小,里外打理得干净整洁。老房子也算当地最年久的,百年以上。老人服务周到,第二天应我们要求提前做了早餐。</p> ↓ 民宿外观 Day 7. 从Twillingate到Fogo Island(福戈岛),需要坐一趟75分钟的渡轮,另外需提前一小时排队等候。 <p class="ql-block">↓ 清晨路经Sleepy Cove(沉睡湾),渔村也在沉睡,只有兴致勃勃的游者,起早贪黑,寻找远方的诗。</p> ↓ Fogo Island渡轮 ↓ Fogo Island欢迎游客的招牌 <p class="ql-block">Day 7 - 8. Fogo Island是纽芬兰岛东北的一个小岛,这所集荒漠于孤寂一身的遗世小岛直到上世纪启动的保护与重建计划,建设改造成了当今隐秘的世外桃源。去该岛一游是这次旅行的亮点之一。</p> ↓ 小岛风貌 <p class="ql-block">Fogo Island Inn(福戈岛酒店)是藏在世界角落的魔幻旅馆。一个耗時八年的精品,伫立在岩石崖壁之上,被誉为"世界上最孤独的酒店"。设计师Todd Saunders是出生在纽省的本地人。酒店每一个角落的设计都见证着Fogo Island四個世紀的生活传统。酒店一共有29间套房。费用自然不菲,每晚约2000多加元(1万多人民币)。</p> <p class="ql-block">为了提振岛上的旅游业,设计师Todd Saunders还操刀设计了四个专为艺术家使用的独立工作室,也都建在山顶海边。工作室融合岛上居民的建筑设计元素及摩登的概念,成为不可多得的另类景色!这些工作室所有建材都取自当地,采用环保理念构建。没有电网配备,用收集太阳能的方式供电,安装烧木柴的炉子,一律使用Compost Toilet(堆肥厕所)。。。每一个小小工作室都力图建成一个有机循环的生态系统。艺术家来到此地,在世界尽头般的荒芜里用艺术和灵感浇灌出一片繁华。</p> ↓ Squish Studio(压力工作室) ↓ Bridge Studio(方桥工作室) ↓ Long Studio(长廊工作室) ↓ Tower Studio(高塔工作室) <p class="ql-block">岛上的风俗特色是渔船码头边的各式渔仓,它们和渔船,码头,岩石,蓝天,碧水构成了一幅幅美丽的画卷。</p> ↓ 这也是纽芬兰岛的招牌景点之一 <p class="ql-block">渔岛上众多的小教堂,更显庄严古朴。</p> ↓ 孤岩上的灯塔 <p class="ql-block">↓ 长长栅栏围起来的小菜园。纽省没有大规模的农业,谷物蔬果主要由外省运输进来。其实当地人的生活负担还是较重,因此纽省相对比其他省落后贫穷。</p> ↓ 我们的后面即是浩瀚的大西洋 <p class="ql-block">Fogo Island住的民宿Tilting Harbour B&B,位于岛东部的小渔村Tilting,这也是一个加拿大国家历史遗址。</p><p class="ql-block">接待我们的是一对年轻人,姑娘是个大个子话痨,小伙清秀腼腆,做一手好面包。家里堆满大袋大袋的面粉。岛上食物贫乏,尤其蔬果。他们就在后院种上一些植物花草,自给自足。过着与现代化城市截然不同的田园生活。</p> ↓ 被遗弃的渔船 <p class="ql-block">↓大片红岩</p> <p class="ql-block">↓城市指示牌</p> <p class="ql-block">Day 9. 赶早渡轮离岛,754公里车程开往St. Anthony(圣安东尼),一个纽省较大的城市(位于纽岛最北面)。入住Heaven Inn。旅店的主管是一位华裔同胞,非常热情地介绍周边景区与餐饮,唯一一家中餐馆老板一家自疫情以来停业回了老家。受这次世纪灾难影响的又何止这些啊。到达当日正遇上该市维修供水系统。她悉心告知并准备了我们刷牙漱口的瓶装水。非常暖心的服务,必须点赞。</p> <p class="ql-block">↓就住的小旅馆</p> <p class="ql-block">↓ 小城东面的Fox Point(福克斯)灯塔</p> <p class="ql-block">↓ 金色夕阳下的木栈步道</p> <p class="ql-block">↓ Fox灯塔公园</p> <p class="ql-block">↓ 当晚在灯塔边上的一家餐馆就餐,小地方餐饮比较粗旷,烹调方法单一。要求不能太高,填饱肚子吧!</p> <p class="ql-block">Day 10. St. Anthony及周边一日游。重点是访问离St. Anthony约半小时车程的L'anse aux Meadows(兰塞奥兹牧草地)。该地1960年由挪威探险家海尔格·英斯塔(Helge Ingstad)和他的考古学家妻子安妮·斯泰恩·英斯塔(Anne Stine Ingstad)发现,是维京人(Viking)村落遗址。作为格陵兰以外北美唯一被证实的维京人聚居地而被列为UNESCO世界遗产。该地在人类发展史上也有特殊价值:人类从非洲起源后基本分成二支向世界迁徙,一支向亚洲,另一支向欧洲。向亚洲的这支跨越白令海峡后到达北美洲并继续往东迁徙,最终到达纽芬兰。而向欧洲的那支到了北欧后跨越大西洋到了格陵兰岛,最终在约一千年前也到了纽芬兰和亚洲的这支移民汇合,至此结束了人类发展史上的大迁徙。</p> ↓ 游客中心 ↓ 山坡上的维京人塑像 ↓ 维京人故居遗迹,发掘后已按原貌填上。 ↓ 按考古发现重建的维京人村落 ↓ 解说员也穿上了维京人的服装 <p class="ql-block">↓ 穿越时空与维京人合影,哈哈,回到现实,疫情期间摘去口罩,必须保持二米距离。</p> ↓ 维京人住所内部 <p class="ql-block">↓ 古老寂寥的L'anse aux Meadows</p> <p class="ql-block">↓ 坐长椅留个影,我们来过了。</p> <p class="ql-block">Day 11. 离开St. Anthony,前往Gros Morne National Park(格罗斯莫讷国家公园)。Gros Morne National Park是我们此次行程的最后一站,也是最精彩的一站(后面还有介绍)。</p><p class="ql-block">沿途也有不少风光人文景点。第一站是Flower's Cove(鲜花湾)。</p> <p class="ql-block">↓ 灯塔的白墙红瓦,碧空如洗,天水合一。</p> <p class="ql-block">↓ 一个村落,一所教堂,基本见不到人。</p> <p class="ql-block">↓ 巨大的圆形Thrombolites凝状层叠石,鲜花湾的镇宝石,我们也是闻名而来。</p> <p class="ql-block">↓ Thrombolites凝状层叠石的相关介绍,这是一种罕见的会生长的活化石。</p> <p class="ql-block">第二站:加拿大国家历史遗址Port au Choix(舒瓦港)。这里是具有丰富考古发现的一个地区,发掘出5、6千年前石器时代的工具,证实当时有人类在此生活过。遗址博物馆工作人员还如数家珍般告诉我们,这片区域有17头Caribou(驼鹿)经常出没。因我们停留时间太短,无缘见到它们。</p> <p class="ql-block">↓ 博物馆有关原住民的介绍</p> ↓ 原住民的活动遗址 ↓ 附近的Point Riche(林奇角)灯塔 <p class="ql-block">↓ 灯塔边一幢孤独的小红房</p> <p class="ql-block">↓ 海风十分强劲,风塑造着云,海塑造着地。巨大岩石不知经历了多少冲刷和磨砺,留下的是岁月的痕迹。</p> 第三站:Arches Provincial Park(拱门省立公园)。 ↓ 招牌拱门石 ↓ 海边乱石 <p class="ql-block">进入Gros Morne National Park(格罗斯莫讷国家公园),入住 Rocky Harbour(岩石港)的Ocean's View酒店。</p> ↓ Rocky Harbour欢迎招牌 ↓ Rocky Harbour ↓ 酒店(第一张照片基本就是从酒店房间的窗口拍的) <p class="ql-block">↓ 当晚吃的驼鹿肉汤及三明治,肉质口感与牛肉差不多。</p> <p class="ql-block">↓ 这家餐厅算是当地比较高档的,他们的龙虾是从Nova Scotia(新斯科舍省)空运过来,因为当地人基本不会来吃,而旅游业刚刚开始恢复,进货很少。今天我们的运气碰到天花板啦。</p> <p class="ql-block">酒店餐厅唯一的一只龙虾,也是整个行程中唯一的一顿龙虾餐。值得留个记录</p> <p class="ql-block">Day 12 - 14. 游玩Gros Morne National Park</p><p class="ql-block">这是纽芬兰岛西岸的一座国家公园,公园面积1,805平方公里,是加拿大大西洋省份第二大的国家公园。格罗斯莫讷(Gros Morne)源自法语,意为“孤独站立的大山”。Gros Morne National Park是大陆漂移的稀少例证,这里裸露着深海地面以及地幔的岩石。整个国家公园自然景观优美奇异,展现了一个海洋盆地和大陆平原地质演变的全景,有海湾、冰河谷、瀑布、悬崖、高原和许多湖泊。格罗斯莫讷地区的景色被认为是加拿大东部最引人入胜的。这里也是UNESCO世界遗产地。</p><p class="ql-block">Gros Morne National Park有二宝:Tablelands(台地山)和Western Brook Pond(西川湖),下面详细看图介绍。</p> ↓ Broom Point(扫帚角) <p class="ql-block">↓ Broom Point 海边随处可见的孤零零渔仓</p> <p class="ql-block">↓ Steven's Trail 里的黑暗树篱</p> <p class="ql-block">Green Point(翠绿角)地质遗址。纽芬兰岛上有许多特殊地质地貌,这片海滩竟有不少古老的化石,近年来已作为考古学家的研究基地,且开放给公众,不过告示牌上指明不能捡拾任何石块。说不准哪一天又有考古新发现呐。</p><p class="ql-block">这里还是摄影宝地。那天竟然看到一帮西人大爷大妈的摄影团,拿着长枪短炮三脚架,还有美女模特在忙着出大片。</p> <p class="ql-block">↓ Green Point(翠绿角)</p> ↓ 化石滩及游客告示 <p class="ql-block">↓ 据当地人说,这块貌似化石。</p> <p class="ql-block">Lobster Cove(龙虾湾)</p> <p class="ql-block">↓ 夕照下的龙虾湾灯塔</p> <p class="ql-block">↓ 海浪朵朵如云,海水深邃幽蓝</p> <p class="ql-block">在Norris Point(诺里斯角)乘船游览。远眺Tablelands,近观Woody Point(胡迪角)小镇。</p> ↓ 游船 <p class="ql-block">游船由四五位长者运营,他们尽责尽心,诙谐活泼,多才多艺。这些花甲老人个个精神抖擞,体格强壮,没有都市人的油腻,质朴而可亲。</p> <p class="ql-block">↓ 老船工们的即兴表演</p> <p class="ql-block">↓ 经典老歌,气氛活跃</p> ↓ 远处就是Tablelands ↓ Woody Point的Woody Point灯塔 ↓ Woody Point岸边景色 <p class="ql-block">↓ 总能看见奇形怪状的石头</p> <p class="ql-block">Tablelands(台地山)</p><p class="ql-block">格罗斯莫讷公园之所以能在世界遗产名录中占有一席之地并不仅因为这里独特且美丽的自然风光,更是由于这个地区特殊的地质构造。除了澳洲的Queensland(昆士兰)外,地球上仅有的露天地幔结构就在此。简单理解就是失去地球最表层地壳的大陆地幔层直接裸露在外,地球被掰开的样子。来自地幔的岩石叫做橄榄岩(Peridotite),钙含量低,同时含有丰富的锰、铁和有毒的重金属,这就是为什么这些岩石的表面有铁锈一样的颜色。这里的岩石有四亿七千万年,形成于地心,缺少氧气,寸草不生。不过随着岁月流逝,尘土慢慢堆积。与上世纪比较,现在我们已经看到越来越多的植物出现了。</p><p class="ql-block">我们徒步踏上地幔,步入了地球中心层。</p> <p class="ql-block">↓ 狂风中我们拍完这张合影,雨点立刻哗哗打在身上,幸好有备而来。任凭风吹雨打坚持走完这程地幔步道。</p> <p class="ql-block">Western Brook Pond(西川湖)</p><p class="ql-block">Western Brook Pond被称为世界上水质最纯净的湖泊之一。不过那里最主要的看点还是由这片湖和两边山峰所形成的峡湾。从峡湾的底部可以登上山顶,欣赏一览无遗的无敌美景。为了保护自然环境,除了限制人数外,必须由向导带领进入,来回需要8-9小时,徒步近20公里,拔高500米,每人收费300加元。我们体力不够,只能坐船在湖面观赏峡湾的壮观。年轻力壮的一定要试一下。</p> <p class="ql-block">↓ 借图:Western Brook峡湾山顶上看远处那层层叠叠的山峦湖泊,绝对是无敌震撼之景。</p> <p class="ql-block">↓ Western Brook Pond步道边,强风吹不倒的枯树与野花</p> <p class="ql-block">Gros Morne National Park到处是盛开的柳兰花,天阔地广,原野湖泊,美得如此简单却让人心动。</p> ↓ Cow Head(牛头)灯塔。建于1909年,现已废弃。 <p class="ql-block">↓ 走在前面的一对母女。父亲与儿子一溜烟跑没影了,女孩时不时停下摘一朵漂亮的花。</p> <p class="ql-block">↓ 清早湖边的美云,当时天的另一边正在下着大雨。</p> <p class="ql-block">↓ 盛开的柳兰花</p> <p class="ql-block">↓ 五彩度假屋。这次有个小遗憾,拍了这么多彩色小屋,没有住上一间噢。</p> <p class="ql-block">↓ 纽芬兰艺术特色的石画,爱国之心。估计是庆祝加拿大国庆。</p> ↓ 无名灯塔 ↓ Bottom Brook(底溪)瀑布 Day 15. 离开国家公园沿1号公路直接回到St. John's,行程700余公里。住宿Delta Hotel。 <p class="ql-block">↓ 美美的一顿中餐,抚慰一下中国胃。从乡野又回到了都市,似乎更加真实。</p> ↓ Delta酒店 <p class="ql-block">Day16. 打道回府</p><p class="ql-block">16天的旅程画上一个句号,车行四千余公里。每天迎来朝阳送走晚霞,沿着大海,跨过山峦草地,穿过森林湖泊,经过一个又一个城市,乡镇,渔村。。。前面总有未知的风景在等待着我们。纽芬兰,你的美丽我们已经深深地留在记忆中,暂时挥手作别,直到下一趟的旅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