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钟永刚是我们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61届高三(1)班的同学。她在班群里用图片发了许多在华师附中就读期间保存下来的“珍藏”,引起了群里同学们的轰动。这些图片有证书、奖状、纪念卡、相册照片,甚至还有当年班里自编自演话剧的底稿。这些都是我们正值青春年华时期留下的痕迹,真实重现了她和同学们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文娱、体育和同学友情和交流的记录。这些记录的内容都是同学们曾经拥有过、经历过的“往日时光”,但历经60年的沧桑,真正能保存到现在而且能拿得出几份来的同学,恐怕也是寥寥无几。所以我觉得,说钟永刚的这些“珍藏”弥足珍贵实不为过。虽然这些图片资料有的是用手机拍摄,清晰度差一些,有些甚至不甚规整,但经过图片修饰处理,还是很有保存价值,因为这些资料图片中就有我们的记录和身影。为此,我将这些资料图片按时间顺序编成了这个“美编”,并将其定名为《往日时光的珍藏》,供同学们分享。</p> <p class="ql-block"> 这就是我们华南师范学院附属中学61届高三(1)班全体同学1961年7月1日拍的毕业合照。从这张合照中,可以找到钟永刚同学珍藏的图片中的老师和同学们。</p> <p class="ql-block"> 钟永刚同学和我们班许多同学一样,初中就在华南师范学院附属中学就读,这是钟永刚同学1958年7月初中毕业时,华师附中颁发的毕业证书。</p> <p class="ql-block"> 这是1959年9月华师附中少先队队部发给钟永刚同学适龄光荣退队的通知书。</p> <p class="ql-block"> 钟永刚同学1959年6月10日因参加55式小口径步枪射击学习考核合格,获广州射击俱乐部颁发的“普通射手证明书”。</p> <p class="ql-block"> 钟永刚同学因参加华南师院石牌附中第8届校运会,以6.42米的成绩荣获推铅球项目第一名时的“优胜纪念”书签。</p> <p class="ql-block"> 这是共青团华师附中委员会发给钟永刚同学于1960年4月1日光荣加入团组织的通知书。</p> <p class="ql-block"> 同班同学写给钟永刚的贺信。</p> <p class="ql-block"> 1960年5月7日钟永刚同学获华师附中团委评为“广播站优秀工作者”奖励。</p> <p class="ql-block"> 高一时,我们班为参加学校1959年度上学期的文艺汇演,班里同学根据苏联英雄卓娅的故事,自编《团队的旗帜》剧本。当时班里同学谁是编剧,谁是导演,谁是演员我都记不得了,但钟永刚同学却保存了当年这本手抄剧本。</p> <p class="ql-block"> 这是1959年度上学期学校文艺汇演中,我们班自编自演的话剧《团队的旗帜》获得二等奖的奖状。这充分说明,当年我们班真有一群出众的才子。</p> <p class="ql-block"> 1960年,根据要求全体中学生都要求通过参加劳动卫国制的测验。这是1960年6月28日广州市体育运动委员会发给钟永刚同学劳卫制测验一级合格的临时证明书(正、反面)。</p> <p class="ql-block"> 1960年底,我们即将进入在华师附中学习的最后一年,面临着高中毕业和高考,为此,班里制作了一款纪念卡,发给每个同学,让同学们可以在卡的背面互相签名以作毕业离别的留念。卡上写着离别励志之言是:青春是美丽的。但一个人的青春可以平庸无奇,也可以放射出英雄的火光。可以因虚度而懊悔,也可以用结结实实的步子,走到辉煌壮丽的成年。</p> <p class="ql-block"> 这是钟永刚同学保存的毕业纪念卡,其背面有全班39位同学中的34位满满地留下了名字,再也没有地方可签名了。不知当年在此卡上留名的同学是否还记得签字时的情景?</p> <p class="ql-block"> 这是由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于1961年4月8日补发给钟永刚同学的一级劳卫制测验合格的证明书封面和里面。</p> <p class="ql-block"> 这是钟永刚同学在1961年4月21日被高三级团总支和教导组评为学习积极分子的通知。</p> <p class="ql-block"> 这是1961年五四青年节高三(1)班团支委、班委会给三好青年钟永刚同学颁发的贺卡。</p> <p class="ql-block"> 这是1961年广东省印发的高等学校招生准考证,高考时间是7月20日开始。当年我们班同学都是手持这张准考证进入考场的,不知和钟永刚同学一样能保存下这张准考证的同学有几位。</p> <p class="ql-block"> 这是高中毕业后因正式高中毕业证书制作滞后,对有急需使用高中毕业证书的情况者,可申请有限期的临时毕业证书。这是学校为钟永刚同学开出的高中临时毕业证明书。</p> <p class="ql-block"> 这是1961年毕业离校前,同学们为方便分别后的联系,手抄制作了同学的家庭通信录。</p> <p class="ql-block"> 后来,我们班的同学在走向社会以后,依然念念不忘同学情,又编制打印了一份“华南师院附中1961届高三(1)班校友通讯录”,保持了同学之间的联系和来往。</p> <p class="ql-block"> 这是华师附中印制的1930—1965的校友通讯录。</p> <p class="ql-block"> 这是华师附中印制的1936—1966的校友通讯录。</p> <p class="ql-block"> 这是华南师院附中为纪念合校30周年(1952—1982)制作的以附中校园建筑为图案的书签。</p> <p class="ql-block"> 这是封面由广东省长朱森林1992年提写标题的“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合校四十周年纪念特刊”。</p> <p class="ql-block"> 下面是钟永刚相册中,与班里同学有关的部分照片,全部都是那个年代照片的特色——黑白相。不知同学们看到这些60多年前的照片还能叫出当年朝夕相处的同学的名字吗?</p> <p class="ql-block"> 相册这页下方的照片是高三(1)班班主任曹老师与钟永刚他们小组全体同学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 相册这页左边的合影,是包括钟永刚在内我们班分别考上北京不同大学的七位同学在天安门前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 相册中这页的两张照片是高中毕业后1962年寒假,班里部分同学和曹老师一起在广州起义烈士陵园聚会时的合照。</p> <p class="ql-block"> 郭敬泓2021年8月21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