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涩年华——我的知青生涯(二)

五月歌行—俞青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34, 34, 34);">  年底,赣东北山区的气温零度以下了。我们临时住的那栋房子,刚刚建好,非常简陋。砖墙,灰瓦屋顶,没有天花板,下冻雨时,那个雪仔会从瓦缝中掉进来。地就是泥巴地。每间房间的隔墙也没彻到顶,只比房门高出两路砖而已。所以,你在这个房间说话,隔几个房间都能听到。除非你是耳语。也没有公厕,要方便,只有去旁边老百姓家中的茅房方便。男生晚上拉尿,拉开后门,对着外面“嘘嘘”就是了,后门外面是一片废墟,平时不敢把后门打开。但是解大手还是要去老百姓家的茅厕。女生就不方便了,就是拉尿,也只能在宿舍里拉。那个“嘘嘘”声啊,就从这头响到了那头。俗话说,男人拉尿是打鼓,女人拉尿是吹箫!这还是真的。哈哈哈哈!</span></p> <p class="ql-block">  大队在我们下去之前,准备了刚刚晒过太阳的稻草给我们铺床用。说真的,铺上那个刚刚晒过太阳的稻草,睡觉时,都可以闻到一股太阳的味道,真是一个舒服!虽然只盖了一床被子,到也不觉得冷。就是起床后要洗脸,一看毛巾,都被冻住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第一年,青年点的知青,一共只有二十个人。基本都是单位子弟。其中和我是初中、高中的同学占到一大半。但也有几个人是从外面转过来的老知青,都是单位职工的亲属或者熟人。其中一个上海知青,是我们单位一位中层干部的邻居(还是亲戚?),68年插队,也转到了我们青年点来了。这位仁兄,很有意思,一脸络腮胡,说话却是秀声秀气,感觉发育的有点问题。没搬到青年点之前,他主要在食堂做饭,搬去以后,他主要是放牛(那时还没有拖拉机)。因为插队比较早些,对我们的国情更加了解,知道怎么表现自己。那时我们每个宿舍都有一张两个抽屉的写字台,他就在桌子上铺了一块毛巾,毛巾上放了一本打开的《毛泽东选集》第一册。出于好奇,我每天晚上都会过去看看他学习到了第几篇文章。一个月过去,只见他根本没有翻过,一直还是那一页。夹在书页中的一张纸上,只写了标题《学习心得》四个字,一个月过去了,也还是那一张纸,也还是只有标题《学习心得》四个字。这位仁兄,还时不时地说家里给他寄了什么好吃得什么好吃吃得……。有天我们收工比较早,他在食堂里还没回来,这时记不得是那个人带的头,就把他那个箱子打开了,只见里面有大白兔奶糖,奶油饼干,特别稀罕的是有几包“光荣”牌香烟。这下子过瘾啊!来不及“分脏”,我们几个人就在他房间里吞云吐雾了。等他从食堂回来,一进房间闻到烟味,赶快打开箱子一看,就发现东西“被盗”!这下不得了,他扯起嗓子大吼,“那个不要脸的啊,把我的糖,还有香烟偷去了啊?我是准备送给大队齐书记的啊!”。我们参与活动的几个老兄,躲在房间也不出声,一直把那包“光荣”牌香烟抽完拉到。后来这位仁兄招工到了县化肥厂工作,后来又到县电影院卖电影票了,后来电影院拆除没了,再后来就不知道他了。记得有一次还在他手上买过电影票看电影,当时他好像不认识一样,可能还在记仇把他送给大队书记的香烟抽掉了吧?</p> <p class="ql-block">  和我同一个宿舍的有三个人。一位也算是“老知青”了,姓栾,上海人。他父亲是我们单位的司机,文革前“支内”——这又是富有中国特色的名词——从上海到了江西。“支内”就是指上海“支援内地”。我们单位有很多“支内”的上海人。他自己好像是到安徽插队的,他父亲把他转了过来。另一个是我的高中同学,但比我低一届。不想读书了,就和我们一起插队下乡了。这位姓栾的仁兄,第一天的晚上,就摸了一包香烟出来请我们俩人抽。刚刚开始抽的时候,鼻涕眼泪一起流,一个星期后,我就买烟请他抽了!二年后,他办病退回了上海。其它还有几个是我的初中同学,原来都在单位的子弟学校上学。71年我们初中毕业时,单位搞了一个“学工”活动。就是初中毕业生去单位厂里上班,当学徒,每月有12元的学徒工资。以后有了招工指标,“学工”的人会有优先被招工的权力。这样大部分同学就去“学工”了。只有我和另外一个同学报名继续读高中。当时母亲还有点不高兴。没想到的是,二年后,殊途同归,大家竟然一起插队当知青了。真是世事难料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二十个人当中,最大的一位大概有25、6岁了,我们叫他老方。他的智力好像不是很正常,有点弱智。他几乎是我们这批人当中最后一个离开知青点的。他离开知青点的方式也很悲催。78年后知青运动实际上已经结束。青年点也没人管了,大部分知青也用各种方法离开了青年点。他则一直呆在青年点没地方去,也失去了生活来源,这时,他就和几个青年点外面的人,翻进青年点仓库,把里面的大米偷出去卖了。事发后,被捕,判刑,二年后出狱。不过,后来单位还是把他招工招了进去。</p><p class="ql-block"> 这一年,6个女生,14个男生,一共二十个人。以后每年都有人数不等的知年青下来,一直持续到77、78年,“波澜壮阔”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才始告结束。</p> <p class="ql-block">(七分纪实,二分夸张,一分虚构的纪实小品文————未完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