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钟讲鬼月中元节

彩虹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关于中国有清明节、中元节、寒衣节三大鬼节。今日我再来提笔讲讲今天这鬼月的中元节习俗,依便大家更好互相了解一些知识,有所对一些习俗不管真假给予防护。</p><p class="ql-block">阴历七月十五日道教称为中元节,佛教称为孟兰节,古代称为寒食节,现民间俗称鬼节,或称为七月半和施孤,都是祭祀祖先上坟扫墓和崇尚忠烈的共同文化的内涵。</p><p class="ql-block">阴历七月十五日悼亡节是怎样形成的,历史上众说纷纭,而影响最大的是道教起源说,和佛教起源说,还有传统秋祭起源说。</p><p class="ql-block">下面就凭我学习中的记忆,简单的说说。</p><p class="ql-block">声势最强的是道教起源说,以前民间阴历七月十五日叫做“鬼节”解放后通常叫中元节。中元是道教的慨念,道教有三位一体的天神崇拜,天官、地官、水官三位主宰人间祸福的大神。上元是正月十五,中元是七月十五,下元是十月十五,三个月圆之夜分别是天官、地官、水官的诞辰。天官正在正月十五为人赐福,地官正在七月十五为人赦罪,水官正在十月十五为人解厄。道教阴历七月十五日这一天举行“中元普渡”供奉食物及焚烧冥纸,让无主孤魂饱吃一顿,后久之称中元节,及寒食节和施孤。</p><p class="ql-block">佛教起源说的故事是最强,是指释迦牟尼佛的一个弟子大目犍莲修正佛法能用天眼观察世界。从佛教的《大藏经》中的目莲救母的故事说。目莲是一位有名的孝子,想念死去的母亲,想看看她,他历经千辛万苦才到阴间,见到死去的母亲被一帮饿鬼在折磨,目莲用钵盆装满菜饭给母亲,却被饿鬼夺走。目莲只好向佛主求救,佛主被他的孝心感动,授于《孟兰盆经》,目莲按照经中指示,每年七月十五日用孟兰盆盛珍果素斋供奉母亲,饿鬼再也不敢来抢夺了。为纪念目莲的孝心,佛教徒每年都举行“孟兰盆会”称为孟兰节。</p><p class="ql-block">传统秋祭起源说是由古代“郊社”演变而来。农民在夏收之后,趁农闲举行祭田,祭祖仪式,酬谢管理土地的神灵和开辟田园的祖先,也含有庆丰收的意义。另大摡古代七月多疫病,死人多,因而也把七月称“鬼月”,需要祭奠,那么七月十五日即七月半也就演变成鬼节。</p><p class="ql-block">那七月十五日我们不管迷信不迷信按习俗应注意些啥呢?</p><p class="ql-block">因七月十五日是鬼节的正日,亦是鬼门大开的日子,这时阴气最重,所以当晚最好不出门,以免撞鬼。不要乱说一些不吉利或得罪灵界的话语,以免招惹阴灵也就是鬼。避免带红绳,铃铛,风铃等等招鬼物。勿偷吃祭品,勿晚上晒衣服,勿喊名子,勿乱看,勿靠墙站,勿捡路边上的钱,勿拍照,勿吹口哨等等迷信传说,我只是说给大家听着玩,可别当真。</p><p class="ql-block">总之每年七月十五日传统民俗中提倡的那些价值观,比如孝敬父母,追念先人,传统的文化促进邻里和谐,关爱弱势群体和今天社会价值观一脉相承。中元悼亡,即有文化渊源,也有现实意义,只要积极引导,中元节仍然可以过得非常丰富。好了,就写讲到这,为大家互相参考了解该节日,讲的不对望谅解。</p> <p class="ql-block">绍钟今日再补讲</p><p class="ql-block"> 中元节的知识</p><p class="ql-block">今天农历7月15日是人间说的鬼节。</p><p class="ql-block">我才刚讲了很多,今日再续讲讲我所了解的这个节日还有些内容,供我们大家再互了解互学习民间一些色彩的传说。</p><p class="ql-block">鬼节传说很多,是众多云云的,我今再想到那就写到那,共参考。</p><p class="ql-block">刚才我讲过鬼节又称中元节或孟兰盆会。中元节是道教的说法,中元之名起于北魏,有地方称为鬼节,施孤,又称亡人节。</p><p class="ql-block">七月半是根据古书的记载,道教以正月十五日为上元,七月十五日为中元,十月十五日为下元。中元节,除夕,清明节,重阳节都是中国传统节里祭祖的节日,在此日怀念亲人,并对未来寄予美好的祝愿。</p><p class="ql-block">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是传统鬼节,这天人们会烧纸摆供品祭奠故去亲人之灵,那是怎么来历?</p><p class="ql-block">今天再讲讲其它的一些传说:相传地葳菩萨,他母亲去世后到阴曹地府,被关在牢房里少不得受十八层地狱的种种折磨。地葳菩萨是大孝子,看到母亲受罪心中不忍,在七月十五日这天,竞恂私情,让看守小鬼偷偷开牢门放出母亲,谁知这一开门,牢中的小鬼蜂拥而出跑出到人间害百姓,所以就有了七月半鬼乱窜之说。那些跑回家乡的鬼,纷纷向家人索要钱财,以便回去用来生活和打通关节,希望早日托生,后来人们把这一天定为鬼节。</p><p class="ql-block">下面再讲讲在清明和七月半的时候我们流传烧纸给逝世的亲人那是怎么回事呢?</p><p class="ql-block">烧纸钱在汉朝时就开始有了,人们多少年来一直以烧纸钱的方式送给之灵。相信则灵,只要心诚,自然亲人会收到纸钱的。为此在烧纸钱时先要给野鬼布施,也叫财布施,防野鬼抢亲人的钱。另说一下烧纸不是佛敎开始的,但佛教并不反对。那烧纸钱又从何时兴起,具体是从汉朝东汉时蔡伦造纸开始的,那么我就讲给大家听听。</p><p class="ql-block">古时候,有个叫尤文一的秀才,沒有考中举人,便弃笔从商,与蔡伦学习造纸,后蔡伦死后他继承了蔡伦事业,当时用纸量少,生产积压很大,又卖不出去,尤秀才想出办法,装死,尤秀才夫人与大家说,家里沒啥就是纸,把纸烧了陪葬吧,烧完一堆纸后,尤秀才突然坐起来,嘴里喊快烧纸,多烧点,人们害怕起来,尤秀才说你们别怕,我真的活了。你们烧的纸到阴曹地府变了钱,我拿钱买通阎王爷把我放回来。于是人们就相信了,从此给死人烧纸的风俗传下来。</p><p class="ql-block">还有另一种说法也给大家讲讲。</p><p class="ql-block">东汉时期,蔡伦嫂嫂恵娘发现造纸赚钱,就让丈夫蔡莫向弟弟蔡伦学习造纸的技术,可学不好,造的纸恶劣卖不出去,恵娘急中生智,佯装暴死,让蔡莫一边哭一边绕纸。惠娘在棺材里喊,别哭了,我回来了,赶快打开棺盖让我出来。你烧的纸变了钱,我买通阎王爷,让我回来了,邻居一看,原来劣纸有这么大的好处,又价格低,都纷纷买,烧给亲人,当时惠娘还阳正好农历7月15日,因此把此日烧纸就成了当今习俗。</p><p class="ql-block">好了,绍钟不胡讲了,鬼节七月十五我知道的这些今又补讲些,与大家讲着玩,您们可别当真,就当闲聊听着玩。</p> <p class="ql-block">作者张绍钟:酷爱悠久的中华传统文化,读了很多中国历史书藉和国外历史名著。了解一年365天每天的历史记载。爰归纳与演绎写出如节气、节日、民间习俗、历史典故等各类短文。虽然作者是学习理科机械专业,但他不仅爱钻研技术,且获得了几十项技术革新奖励。他喜爱文学,爱写大自然的散文,有能量的寄语,人生感悟及各类诗词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