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司医院来教您养生啦!处暑:暑湿将退未退,秋燥欲起就起,宜:精心、养阴,防燥。

XIAO

<p class="ql-block">  当太阳在黄道上运行到150度时,即每年的8月23日左右,夏天的暑气算是真正结束了。这个节气就叫处暑。</p><p class="ql-block"> 民间有“大暑小暑不是暑,立秋处暑正当暑“,的谚语,意思是处暑时节依然暑气逼人。谚云:处暑18盆,就是说还要经历大约18天的流汗天,每天需要一盆洗澡水。真正秋高气爽的小阳春,要到10月以后了。</p><p class="ql-block"> 进入秋季,最易被秋燥之邪所侵,但暑、热、寒、湿、风各类邪气一样不少,没有定数……“秋”字下面加个心,就是一种悲观情绪的状态:“愁”。《黄帝内经》认为肝主怒、脾主思、肺主悲、肾主恐,所有的人类这种意识、这种情绪,都是五脏六腑分管的——但是这些意识这些情绪都有一个统一的主管,这个主管说是生命的最高统帅,《黄帝内经》直接称之为“神明”。“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这个神明就是能左右这个生命的统帅,“主明则下安” 所以说,情绪和健康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养心、静心、修心、调控意识情绪,本身就是一个养生常识,可惜不被大家重视,所以才会出现“治不好的胃病”、“伴随一生的咽炎”。可见,生命的每个点滴变化都对应着节气的变化,人类的身、心、灵都会感知自然的点滴,我们在季节的每个节点都应该敏感地去感知天、地、人之间的关联,应该珍惜这个节点养生的关键时机。</p><p class="ql-block"> 近日接触的患者,大多自诉夏转秋容易咳嗽,会出现口干、唇干、皮肤干燥、便秘等症状。她应该是代表了普遍现象。秋季燥气当令,为秋季的主气,五行之中,肺脏属金,旺于秋季。因肺喜润恶燥,主气司呼吸,外合皮毛与大气相通,与大肠相表里,故燥邪最易伤肺阴,引起咳嗽或干咳无痰、感冒、支气管炎等疾病还有口舌干燥、皮肤干燥、便秘等症。因此,秋季养生应遵循中医养生中提出的“秋冬养阴”的原则。注意护阴润燥,以养肺为先,加强对肺阴的保护显得尤为重要。饮食应突出养阴清燥,润肺生津,兼顾脾胃。同时忌吃苦味食物。《黄帝内经·素问》中提到:“多食苦,则皮槁而肉拔”。肉类可选择鸭肉,蔬菜可以选择南瓜、冬瓜、白萝卜、山药,也可以炖银耳汤,煲百合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