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要做这样的教师——读《陶行知教育名篇》有感

师范高中 邢英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我是今年新入职的语文老师,邢英。目前在高二年级任教。非常荣幸能参与这次读书分享会,和各位老师一起交流心得。我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书籍是《陶行知教育名篇》。</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这本书汇集了陶行知先生平生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的精髓,如“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等主张,再如“爱满天下”的大爱精神;“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奉献精神;“敢探未发明的新理,敢入未开化的边疆”的创造精神……这些都令我受益良多,产生以下几点感悟,如有不足,请各位领导、老师多多包涵!</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一、我们要做一个学无止境的教师。“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有人说,教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应该有一桶水。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现在的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和方法在不断改进,知识面在不断拓宽,教师面对的都是具有挑战性的学生,因此我们必须不断学习,终身学习,做一个“活到老,学到老”的学习型教师。</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二、我们要做一个热爱学生的教师。“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以其睿智的目光、博大的胸襟,倡导并实践了爱的教育。他爱教育,爱学校,爱学生,称学生和学校为“爱人”。教师爱学生,就有教育,学生爱教师,于是教育产生效果,这是相得益彰的。这就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始终把“爱的教育”贯穿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把你的生命放在学生的生命里”,乐其所乐,忧其所忧,用师爱引导学生走向光明、走向未来。</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三、我们要做一个欣赏学生的教师。陶行知曾对教师说过一句名言:“你的鞭子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声中有爱迪生”。这句话告诉我们不要对部分学生抱有偏见,理所当然地把他们当做坏学生。教师应该欣赏学生,欣赏是有效实施教育的态度,是实施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只有欣赏你的学生才能树立起他们的自信,才能挖掘他们的潜力,使他们喜学、乐学于你的课程。</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四、我们要做一个教学生学的教师。陶行知先生提出“教学做合一”主张,他认为好的老师不是教书,也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教师不重在教,重在引导学生怎样去学。</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陶行知教育名篇》一书,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这位现代教育家为了理想教育的构建和儿童少年的健康成长,倾其一生所做的种种努力。无论是对教育的独到见解,还是对教育者的大声疾呼,处处蕴涵着哲学的思辨、教育的智慧。陶行知先生在书中所指、所思、所论的,无一不是真知、真情、真理;尤其是关于“生活教育”的学说,今天读来毫无隔世之感,相反就像是一本针对时弊而作的、刚刚摆上书架的、尚在飘着墨香的新书。</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整本书行文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最常用的字词,最常见的语句,最常规的对比、排比等修辞手法,朴实无华,却清晰地让人体悟到连缀它们的是作者深深的赤子之情、浓浓的大师之爱。</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我相信,在陶行知教育思想精髓的激励下,我们一定能让学生好学、乐学,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在教育中成长起来。师生同心,一起创造属于我们的奇迹!收获属于我们的希望!</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读书人,读书魂,越读书,越幸福!</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我的读书分享到此结束,谢谢!</b></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