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走浕水桥

徐青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散 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夜走浕水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徐青</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span>农历辛丑牛年元宵节晚上,刚从外地回乡的我,从住处书院街,沿河边步行来到了浕水桥。</p><p class="ql-block"> 桥上,人头攒动,熙熙攘攘。来来往往的游客很多。我走得慢,还有比我走得更慢的。三五成群的人,站在桥上聊天说话,看情形他们一时半会儿,根本就没有打算走。</p><p class="ql-block"> 洒在地上的月光又明又亮,桥两边和桥上桥下的灯光也都全部打开,浕水桥亮堂堂的。此时,如果站在城东八里坡①岗顶上看枣阳城,最亮最耀眼的地方,可能就是浕水桥。</p><p class="ql-block"> 月光和灯光,交相辉映。我看到不少年轻的情侣手牵着手,拿手机拍照的人也不少,还有边走边唱的。浕水桥两岸,歌厅舞厅很多,露天的唱歌点也不少,此起彼伏的歌声,伴随舞步有节奏的鼓点声,仿佛是从天空中飘过来的。桥面上的风虽不大,吹在脸上却还是冷飕飕的,但我游览浕水桥的兴致一点没受到影响。从人们写满笑意的脸上,可以看出和感受到,大家走在这座桥上,心情都是十分愉快的。</p> <p class="ql-block">  早有传说,浕水桥要在春节前举行通车典礼。最终,却没有举行通车典礼,只是有关部门在桥两边和与桥相连的两公里路段全部电杆上,都高高地挂上了鲜艳的国旗。之所以没举行通车典礼,据知情人介绍,既是为了避免集会防控新冠疫情,也是为了一切从简落实中央的八项规定。剪彩典礼一类,说到底就是一个形式,非常时期,不进行剪彩典礼也好。</p><p class="ql-block"> 事实上,浕水桥在正式通车的半年前,后期辅助工程进行的同时,已经对行人和小轿车开放。从一开始开放,来桥上观景散步的人就川流不息,在这川流不息的人群中就有我。那天也是晚上,也是刚从外地回来,我一人慢慢悠悠,在这座桥上去去来来走了几趟。次日,我又开车从桥上跑了一趟。</p><p class="ql-block"> 从这座桥上走过一趟的人,没有不由衷赞叹的,用美轮美奂一词,来形容这座桥的美,一点儿也不过分。走在这座桥上,我自然是喜不自禁,心花怒放,感慨万千,浮想联翩。</p> <p class="ql-block">  这座架在县级市湖北枣阳浕水河上的桥,像一幅绝妙的风景画展现在人们眼前,白天看着很美,晚上在灯光的映衬和天上月亮的辉映下,看起来更加妩媚。当下,就是把这座桥,放在汉江上的文化名城襄阳,或放在长江上九省通衢的武汉,也洋气大气,先进时尚。就是放在长江上的任何一个直辖市,任何一个省会城市,也丝毫不落后。拿浕水桥,跟大都市的那些漂亮气派的一座座大桥比,丝毫不显得逊色。</p><p class="ql-block"> 我敢这样说是有根据的。长江上的武汉长江大桥和南京长江大桥,我都多次开车或乘车走过。武汉长江大桥,年轻时我还曾步行过两次,其中一次是和新婚的爱人一起走的。今年春节长假期间,两岁的小孙子跟他爹妈一起,到他外婆家拜年去了。我陪老伴在武汉三镇四处游览,从住处武汉光谷外出十分方便,初二一大早我们就乘公交车出发,从长江大桥由南向北过江,转一圈后又从长江大桥由北向南过江。就是为了近距离,看长江,看长江大桥,看黄鹤楼。我还从百度上,查阅过这两座名桥和其他长江上桥的长度宽度等各种数据。</p> <p class="ql-block">  武汉长江大桥和南京长江大桥,由于设计好,建筑质量好,铁路公路同桥,承载能力大,特殊的地理位置等因素。都是当今很有名气的桥,也是世界一流的桥,两座桥所在城市,起码在中国都是名城。拿位于县城的浕水桥,跟这两座位于省会城市的名桥比较,显然不在一个起跑线上。我想表达的意思是,浕水桥和这些名桥,虽不在一个起跑线上,却也有诸多可比甚至超过之处。比如,主桥面要宽一些;车行道的数量也多一些;两边人行道也宽一些;桥上所有的用于水泥热胀冷缩的缝隙,都是用螺纹式的厚角钢镶嵌的,看上去厚重坚固,包括其他的精美外观等,也都不亚于这两座名桥。不论是近看还是远看,都宏伟壮观。</p> <p class="ql-block">  浕水桥的桥墩,像两座名桥的桥墩一样,坚固牢实。桥墩露在水面的有9米多高,桥墩更多的是埋在水里面和地下的。浕水桥除了有坚固牢实的桥墩,还设计有一根根斜拉丝加固桥的安全。与斜拉丝朝相反方向倾斜的两座柱塔,塔座是长方形的,越向下越宽越长,抬头向上看,柱塔就像两棵参天大树高耸入云。事实上,是对这座桥的稳定和安全,采取了双保险措施。</p><p class="ql-block"> 老百姓喜欢这座桥, 不仅因为这座桥是浕水河上一座漂亮的大桥。而且还是一座修建的十分人性化的桥,在诸多设计建筑上,都考虑到了民生,尽量方便市民出行。就说桥面,浕水桥是柏油沥青路面的。不论是开车的还是步行的,行走在柏油路面的感觉,要比行走在水泥路面的感觉好得多。再说人行道,很多桥两旁的人行道,一般都是1米或1.2米宽,也有更宽一些的,像武汉长江大桥是2.2米宽。而浕水桥两旁人行道的宽度,却是3米宽。</p> <p class="ql-block">  浕水桥,处在老城区和新城区的中心,也是浕水河在市区这一段水面的中心。 一桥飞架东西,把新城和老城连接在了一起。向东的引桥和新修的路面,与人民路相连接。穿过人民路,一条直线直达新城的中心——汉城文化广场。向西的引桥和新修的路面,一条直线直达老城的中心——商业大厦。向前延伸,经过老城大转盘,向左是直达襄阳的襄阳路,向右是直达南阳的南阳路。站在浕水桥上,向东看是一条笔直的直线,刺破蓝天穿云破雾。向西看也是一条直线,刺破蓝天穿云破雾。站在这座刚刚落成的浕水桥上,人们无不感到自豪和骄傲。</p><p class="ql-block"> 处在枣阳市新城和老城中心位置的浕水桥,桥两头的广大范围,是市区人口密集的居住地。从这里过去过来的,不仅小轿车多,行人和摩托车、电动车、三轮车也多。浕水桥桥长300多米,主桥面宽36米。桥面双向8个车道,把最边上的一个车道,隔离起来专门用于走摩托车、电动车、自行车和三轮车,每边还剩3个车道,也就是双向6 车道。桥东和桥西两头,为了避免这些车主要是骑自行车的和行人,冬天下坡时,因雨雪天路滑出事,同时考虑到方便市民就近上下,少走冤枉路。又在桥的东西两头两边,设计修筑了四个步梯,连接桥面和桥下的沿河路。</p> <p class="ql-block">  起源于桐柏山西南余脉枣阳高处的浕水河,当地也一直称其为沙河。之所以称其为沙河,是这条河流沙多。河床是沉淀的积沙,河滩河浅岸也都是沙。不像从山间流出的河,陡峭嵬峨,劈山破石。所以,沙河的河岸相对平缓一些,河堤也只高出水面三四米。在浕水桥之前,枣阳城区内已有5座桥,这些桥都是与两岸平齐的桥。而浕水桥是浕水河上,修建的第一座高出河岸的桥,桥底高出河岸6米,桥面高出河岸7.5米。浕水桥上的人和车,东西方向来往行走,桥下浕水河两岸沿河路的人和车,在桥下南北方向来往行走,桥上由东至西桥下由南至北,形成互不干扰各行其道的立交。一桥飞架东西,贯穿老城新城。浕水桥不仅自身美,成了枣阳的一景,也提高了枣阳城的整体美,使枣阳城更加和谐亮丽。</p> <p class="ql-block">  浕水河上原来没有桥,过往的汽车像行人一样,也都是从水面上慢慢开过去的。先是在河东自行车厂(那时还是柴油机厂)和公路段的东西两岸,架起了一座木桥,时称大木桥。大木桥是个单行道,这边的汽车上桥,那边的汽车靠边停车等候,那边的汽车上桥,这边的汽车靠边停车等候。已行至桥上的行人,遇到汽车通过时,都躲避到桥边专门为行人修筑的像方桌大小的安全岛上。这样的安全岛,桥两边分别有三个。由于那时没有沿河路,也没有人民路,政法街也还没有。我小时候跟着年龄比我大些的伙伴们去看大木桥时,要先赤脚过河穿过枣阳老城,再向南走好远。站在家门口就隐约可见的大木桥,走到它的跟前却得一两个小时,看个大桥来回要跑半天。对那个木桥,我到现在还有深刻印象。</p> <p class="ql-block">  在我童年开始上小学不久记得是1968年,这条河在光武路架起了第一座钢筋水泥桥。桥是双向双车道,两边的人行道是1米,这座桥就是现在还在使用的光武桥。我当兵离开家乡后,又在原木桥的位置,小东门和东园村之间,架起了二桥和东园桥。现在,这条河上,仅市区内就有6座桥,一座比一座建得漂亮,浕水桥达到了超级漂亮。我写浕水桥,从多角度赞美浕水桥,不仅仅是因为这座桥壮观美丽,而是因为我们伟大的祖国,如今小县城也能架设出像武汉长江大桥一样雄伟壮丽的大桥了。像浕水桥这样的大桥,我估计在枣阳今后将会继续出现,在祖国其他各地的县城,也会像雨后春笋遍地开花。</p> <p class="ql-block">  浕水桥东西两岸,倒挂在水边的一棵棵杨柳,在灯光的照耀下,翠绿翠绿的,看上去像一串串翡翠一样,晶莹剔透。如果说,浕水桥在枣阳城是一幅绝妙的风景画,这幅画还是立体的,是悬挂在天空中的。白天,站在浕水桥上极目远眺,东南西北的美景尽收眼底。向西南向东北看,是河道无障碍物,可以一直看到天边。向东南向西北看,虽有很多建筑物,但这些建筑物,都在蓝天白云的下面。透过蓝天白云,我能看到枣东南的绿水青山,生机无限。也能看到枣西北的数万倾良田,嫩油油的麦苗,像绿波一样在随风翻滚。再过一个月,枣南枣北的桃花梨花,将竞相开放,桃之乡的枣阳,很快又将迎来无数外地客商。桃香梨香,玫瑰海花香,夏天的麦香,秋天的稻香,还有百花百果的清香,仿佛都扑面而来。对家乡枣阳泥土的沁香和感情,我很难用文字准确描述,也一直感到欣赏不尽,也许只有天上的月亮和云朵,才能够完全欣赏。</p> <p class="ql-block">  站在浕水桥上,虽然是夜晚我却能清晰地看到枣阳老城大东门码头,也能想象出码头对面的古官道,穿过城东跑马场②,弯弯曲曲直通滚河上游的皇村,刘秀在这里长大。从枣阳的皇村到新野阴家庄③的乡间小路上,长安太学的教室里,攻打湖阳的城头上,昆阳大战的千军万马之中,刘秀的身影在我眼前晃动。他从孤身一人统一河北开始,到定鼎中原夺取天下,恢复汉室建都洛阳,开创东汉光武中兴盛世,二千年前的枣阳人刘秀,被毛主席赞誉为古代文凭最高和最会打仗的皇帝,还被毛主席点评为中国历史上的十大名君之一。</p> <p class="ql-block">  还是站在浕水桥上,我仿佛看到在浕水桥上游,浕水河河边枣阳一中读书的航天英雄聂海胜,当年上学时每天早上光着脚板,在学校后面的大操场上跑步的身影。每个星期天的早上,在天还没有亮的时候,聂海胜又光着脚板从枣一中,跑十多公里到火车站南面的生资公司去打工,干一天挣一块二角五分钱。就是靠每个星期天挣得的这一块二角五分钱,聂海胜完成了高中学业。同时,他还跑出来了铁脚板,跑出了强健的体魄,成为国家千里挑一的宇航员。全球瞩目的中国“神六”航天飞行圆满成功后,浕水河两岸成了欢乐的海洋。枣阳城和聂海胜的家乡杨垱街,万人空巷,盛况空前。市区上空和乡镇的大街小巷,到处挂满了“古有光武中兴,今有海胜飞天”内容的宣传横幅。刘秀是枣阳永远的骄傲,把聂海胜和刘秀放在同等位置上宣传,人们才感到把聂海胜宣传到位了。</p> <p class="ql-block">  站在浕水桥上向北看,我仿佛还能看到河坡里野生的芭茅一丛一丛的,小的像大圆桌那么大,大的有磨盘那么大。向南连绵有几里长,向北是桑园,桑园一二里宽,八九里长,一直连接到上游的花果园村。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枣阳城东关南关西关北关的很多居民,他们没有职业也没有地种,很多家都是以赶驴娃车为生。小时候到了夏天我们就在河坡里割草卖,卖草的钱我们是不乱花的,要一分一分的积攒起来交学费。割草时渴了,就捧两捧沙河水喝,饿了,就釆摘桑枣吃。河边地里还种有西瓜、甜瓜、西红柿、黄瓜、花生等,夏秋时节河边地里好像什么都有。</p><p class="ql-block"> 1975年春,我在枣一中上高一时,襄阳地区八县一市的中学生春季运动会在我们学校召开。这次运动会有很多竞技运动项目,可来自南漳县和保康县的很多运动员却没有运动鞋,有的连双网球鞋或其他胶鞋也没有,他们只有穿着布鞋上运动场。运动会快要开始的时候,当时负责学生工作的学校党支部委员后来的学校党委书记兼校长关东友老师,在高音喇叭里喊话要求枣阳没有运动项目的学生,全部把自己的运动鞋换给来自南漳和保康的同学,我当即把我的雄鹰牌运动鞋换给了一位来自保康的同学。我的这双运动鞋,也是我在浕水河河坡里用割草卖的钱买的。当时流行的运动鞋有两个牌子,一个是回力牌的12块多一双,一个就是雄鹰牌的9块多一双。对这双运动鞋我十分珍惜,平时是不随便穿的,只有在参加比赛和学校重大活动的时候才穿。遇到下雨天放学时,我会在出教室前,把脱下的鞋夹在胳肢窝,卷起裤子打赤脚回家。现在的同学们,对我们学生时期的艰苦,不理解甚至完全不相信。</p> <p class="ql-block">  月光下,我漫步在浕水桥上。向东我走到人民路口,向西我走到大南街口。不知不觉,时间已过晚上9点。虽渐渐感觉到了寒气袭人,可在我心里,涌动的却都是春的气息。我清晰地听到,春的脚步在向我走来。此时,宋代陈傅良的《立春》,在我耳边响起:</p><p class="ql-block"> 千官勒马谢幡胜,</p><p class="ql-block"> 万国鞭牛占雨晴。</p><p class="ql-block"> 谁据槁梧相近午,</p><p class="ql-block"> 颊车徐转鼻无声。</p><p class="ql-block"> 此诗说的就是古时候初春时,勤劳的中国农夫鞭打耕牛,迎春下地干活的情景。更使我热血沸腾的,是习近平总书记辛丑牛年在春节团拜会上鼓舞人心地电视讲话中,提出的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精神。包括浕水桥在内,枣阳这些年建设的无数工程和巨大变化,正是枣阳人民在党的领导下,靠中华民族亘古就有的坚韧不拔,勤劳奋斗的结果,也是我们伟大祖国沧桑巨变的一个缩影。</p> <p class="ql-block">  有2000多年历史可考的枣阳,发展变化最大最快的时期,正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新中国成立以后的伟大历史时期。2021年“七一”,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诞生100周年的日子,也是我入党40周年的日子,想到这些我十分激动。爱唱歌的我,过去一般是在家里唱,和歌友们一起在歌厅里唱,也曾和朋友们小聚时在饭桌上唱。这时,我抑制不住,在浕水桥上竟开怀唱起了上小学时就喜欢唱的一首老歌——《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是我把唱歌的声音压得很低。这以后的多次晚上,我行走在浕水桥上和浕水河两岸时,经常是边走边唱。我会唱很多老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首歌,是我喜欢的老歌曲之一。</p><p class="ql-block"> 发自内心的歌声,永远牢记在心中的经典: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汉水2021年总第86期发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①八里坡: 地名,也叫大仙山,枣阳城东制高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② 跑马场位置,在朝阳路现在的市委市政府包括市政广场那一带。很早那一带被称为30亩大地,再早那一带叫石马坟茔。跑马场民国时废除。</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③阴家庄:地名,现在叫黄营,河南省新野县刘秀夫人阴丽华老家。</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