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前言:</p><p class="ql-block">华南抗日武装——东江纵队是一支英勇骁战的队伍,他们经受了八年抗日战争的战火考验,经受了三年解放战争的炮火硝烟熏陶 。英勇奋战,英雄辈出,为建立新中国,立下了不朽的功勋。</p><p class="ql-block">和平年代,为捍卫国家主权,为保卫祖国边防,东江纵队的后代们继承了父辈的光荣传统,穿上军装,拿起枪杆,保卫祖国。在1979年的对越自卫反击战中,显现了东纵后代的气质和英雄本色,英勇作战,不怕牺牲,立下了战功,嬴得了胜利!赢得了荣誉!</p><p class="ql-block">当我听到这些动人故事,很为东纵两代人的英雄事迹感动,很为东纵两代人的英雄事迹骄傲。“虎父无犬子”完全在他们身上体现出来了!冲动的写作激情,又让我千方百计收集资料和照片,动手写下了这集美篇《老子英雄儿好汉——记东江纵队两代人的英雄事迹》。</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一、张希非父子</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1、红色司令——张希非</b></p> <p class="ql-block">张希非,原名张熙辉,乳名吉星。1919年12月出生于广东省普宁县小扬美村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36年10月,参加华南人民抗日义勇军,1938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走向了革命之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45年8月,张希非调入武装队伍工作,随后的11月,成立潮汕特委和军委会,张希非被任命为韩纵新编第三大队政委、中共潮汕特委军委委员。领导150多人的武装队伍在潮普惠揭四县边区的南阳山区开展武装斗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46年6月,根据重庆谈判“双十协定”的签订,隨部队北撤山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47年7月,由于在全国战场上军事形势发生变化,组织决定派北撤山东后的张希非回广东工作,领导潮汕武装斗争。在回程途中遇险,被国民党纯查队警察扣留了一个半月,后在上海同志的安排下顺利抵达香港并找到中共香港分局。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接受香港分局审查后,受到分局书记方方同志的接见。同年12月,他由中共香港分局派回潮汕领导武装斗争,并向潮汕地委传达了方方书记关于“放手发展武装斗争”的指示,并接任“潮汕人民抗征队第三大队”大队长职务。</p> <p class="ql-block">1949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发布命令,宣布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闽粤赣边纵队,统一指挥边区武装部队和潮梅支队等潮汕武装。潮汕支队潮普惠南指挥部辖下部队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闽粤赣边纵队第二支队,张希非任二支副司令员。从此,潮汕子弟兵正式入列中国人民解放军编制。2月,张希非任司令员。</p> <p class="ql-block">1955年3月部队授衔时,张希非司令被授予中校军衔。同时荣获三级解放勋章。</p> <p class="ql-block">1955年7月,张希非任总参情报部第一处参谋、站长、副处长、广州情报处处长等职。</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962年11月晋升为上校军衔。</p><p class="ql-block">1963年12月经总参谋部干部部批准晋升为准师级。</p><p class="ql-block">1969年9月,调任广西军区河池军分区副司令员。</p><p class="ql-block">1969年12月22日在广西南宁参加军事会议时,因急性心脏病不幸逝世,享年50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2、荣立一等战功的儿子——张少庆</b></p> <p class="ql-block"> 张希非之子张少庆是55军165师493团5连连长。在攻克同登、谅山战斗中八战八捷,毙敌163名,俘敌35名,击毁敌坦克两辆、击伤一辆,缴获各种武器一大批,广州军区授予5连 “突击英雄连” 称号,张少庆荣获一等功臣。</p> <p class="ql-block">突击英雄连连长——张少庆。</p> <p class="ql-block">追寻父辈革命足迹,15岁踏入军营</p><p class="ql-block">“我从小就是在部队大院里长大的,长大了感觉理所当然就应该去当兵。”张少庆说,他父亲是1936年参加革命的,母亲是1945年入伍的。记得从他刚懂事的时候起,父母亲就经常给他讲比较浅显易懂的革命道理和战斗故事,从各方面教育他懂得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受父母亲的影响,1968年2月,在他还未满16周岁的时候,他就去参军了。张少庆先是去了广西柳州,后来调防前往汕头地区。在那里,部队在生产基地搞生产,他是一个在城市里长大的孩子,一开始什么农活都不会干,但后来,慢慢学会了插秧、割稻、种菜和犁田耙田,一包一百五六十斤的稻谷,不费多大的劲,也可以放到肩上扛着跑了。</p> <p class="ql-block">战争是残酷的。”张少庆说,上战场的第一天,他们连队就有两位战友牺牲了,其中一个就是当时还是18岁的小伙子金坚。他特别坚强,在自己腿部受伤的情况下仍然继续战斗,最后又被敌人的炮弹片击伤胸部,“用了3个急救包加压包扎都止不住血,但他至死都抱着必胜的信念,他在被抬上担架的时候还对他的排长说‘请转告我的父母不要难过,我的牺牲是光荣的。胜利一定是属于我们的’。”战后,广西边防部队为他追记了二等功。回想起牺牲战友,张少庆不禁潸然泪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战场上刀枪无眼,随时都有生命危险,可是他们仍然义无反顾。他们连的四班长郑志安,战前多次写请战书要求担任尖刀班任务(就是走在连队的最前面,担负观察、侦察、搜索等任务,离敌人最近,最早与敌人交火,是最危险的。)。在第一天的战斗中,他带领尖刀班在六班的配合下,干掉了敌方的多个火力点,攻入敌阵并全歼守敌。他在带领全班继续向前攻击时,被敌人的炮弹击中,手、腿俱断,壮烈牺牲。战后广西边防部队为他追记一等功并授予“战斗英雄”的光荣称号。</p> <p class="ql-block">荣立一等功勋章</p> <p class="ql-block">荣立一等战功荣誉证书。</p> <p class="ql-block">《解放军报》在1979年7月29日头版头条介绍了张少庆的英雄事迹,指出:从父辈那里接过什么?介绍了两代军人的传承和接班。</p> <p class="ql-block">珍贵的历史照片:国家领导人接見对越自卫反击战英模。</p> <p class="ql-block">张少庆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纪念章。</p> <p class="ql-block">荣获中国共产党在党五十周年纪念章。</p> <p class="ql-block">对越自卫反击战距今40多年过去了,战争的硝烟已然散去,而当年浴血奋战的少年们不少已是古稀老人,他们是这场战争的见证者和亲历者,更是革命精神的传递者,他们以血肉之躯换来了民族的尊严。今年69岁的张少庆回忆起当年带兵出征战场的情形仍然心潮澎湃,想起已牺牲的战友。</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张少庆近照。</p> <p class="ql-block">回望艰苦卓绝的岁月,感悟坚不可摧的红色力量。他们不怕牺牲、英勇顽强、团结战斗、不屈不挠的精神,宛如一首首战歌,依然激荡着我们的心灵,始终守护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血脉。</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二、祁标父子</b></p> <p class="ql-block"><b>1、海军创业人——祁标</b></p><p class="ql-block">祁标叔叔他是东莞莞城梨川人,1943年10月就参加了东江纵队,他是当年东纵最年轻的兵,只有十四岁。他不但自己参加革命,还带领同村的三个小伙伴:祁和(小)、祁虎、祁谦一起参加东江游击队。祁标叔叔参加了东纵的北撤,参加过济南战役、淮海战役。在回忆参加济南战役拔除济南外围坚固据点长清县城的那场战斗时,他还是两广纵队二团二营六连的一名排长,他报名参加了主攻城墙的敢死队,出发前,当代理营长何通与每一位敢死队员握手时,当纵队文工团女战士握住他的手为他壮行时,他激动了,默默地暗下决心:一定要战斗到底,一定要取得战斗的胜利。果然他们仅用了九十分钟就攻克该城,全歼守敌二千余人,取得了战斗的胜利。而且他们一直随着部队南下打回了广东,打到了珠海,取得了全国的解放。</p> <p class="ql-block">祁标叔叔是中国海军的先驱,1952年后由野战部队转到中国第一舰队(后来的南海舰队),是新中国最早的一批海军。那张身着海军军服的照片就是他1957年到南京军事学院海军系学习期间与东纵老战友一起照的,那时他二十九岁。毕业时他因学习成绩优秀留在南京军事学院海军系任教,1979年祁标叔叔被抽调回广州组建海军水面舰艇学院。从此,他一直在培养人民海军精英的院校中默默无闻地辛勤工作,先后担任过海军水面舰艇学院训练部副部长和政委的职务,直到离休。最让祁标叔叔感到自豪和骄傲的是:他在这个岗位上为海军培养了不少舰艇优秀的指挥员,现在不少导弹驱逐舰,护卫舰,扫雷舰,大型舰艇,包括现在准备出航的航空母舰舰长的指挥员都是在海军水面舰艇学院培养出来的,海军水面舰艇学院后来改名为现在的海军兵种指挥学院。</p> <p class="ql-block">在南京军事学院学习时,东江纵队北撤老战友相聚合影。</p> <p class="ql-block">曾经的新老两位排长。</p> <p class="ql-block"><b>2、荣立二等战功的儿子——祁勇</b></p> <p class="ql-block">祁勇1976年在广州市入伍,参军后在41军121师361团(塔山守备英雄团)当兵。1978年—1979年,祁勇以他突出的拔尖战术功底选送到桂林步兵学校军事六大队学习,近两年的军事学习把祁勇锻炼成一名战术过硬的基层指挥员。1979年2月17日—3月16日的对越自卫反击战准备开战时,他们还在桂林步校学习,原来没打算让他们参战,许世友的一番话让他们走上了战场:“步校的学员不上战场锻炼,今后怎么带兵?”桂林步校约1500多学员和教员上了前线,分配到野战军各个部队,祁勇又分配到41军,在越南高平省班甘道地区进行穿插迂回战斗。</p><p class="ql-block">“在清剿残敌的战斗中,与敌突然遭遇时,沉着指挥,利用地形地物,不怕牺牲。敢于近战,为后续部队打开了通路,减少了部队的伤亡。用手榴弹炸死敌人五名,缴获卡宾枪三支,子弹430发”这是写在祁勇立功本上的记录,祁勇为此荣立了二等战功。桂林步校这次参战的1500人中,只有7人牺牲,事实说明有过硬的军事技术和战术本领是可以避免在战场上的伤亡。</p> <p class="ql-block">祁勇曾经告诉我一个“秘密”:凭战功来说,他是可以评上一等功臣的。但他想起在他身边牺牲的那位班长,想起了众多为国捐躯的烈士,他主动把这份荣誉让给了那位牺牲的班长。</p><p class="ql-block">祁勇的让誉精神,值得颂扬!</p> <p class="ql-block">凯旋归来!</p> <p class="ql-block">戴着对越自卫反击战的军勋章在坦克上合影,多么自豪,多么荣光,多么有纪念意义!</p> <p class="ql-block">祁勇近照。</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三、郑玛和他的子女们</b></p> <p class="ql-block"><b>1、久经沙场的老将——郑玛</b></p><p class="ql-block">在东江纵队历史记载中,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对越自卫反击战三场战争,始终战斗在第一线的是:东纵老战士——郑玛。</p> <p class="ql-block">郑玛同志戎马一生,是恩平市籍不多见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职”将领之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22年,郑玛出生于恩平市君堂村委会塘口村,先后在塘口村小学、独醒学校就读,1937年以优异的成绩考上广州市广雅中学,后因抗日战争爆发辍学。在国破家亡的危难时刻,在中共地下党和革命师生的影响感召下,他接触了马列主义,义无反顾地投身革命。1939年2月在中共恩平县委领导的君堂圩“新生书店”以“经理”身份为掩护,参加了党的地下工作。1939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次年7月任中共恩平县三区区委委员。1945年3月任中共恩平县工作委员会书记(即县委书记),1946年1月任中共恩平县委组织部长、副特派员。在“白色恐怖”的考验中为抗战时期恩平地区党的地下工作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奋斗。</p> <p class="ql-block">解放战争时期的郑玛。</p> <p class="ql-block">1946年6月30日,作为中共恩平县委特派员,受上级党委指派,郑玛随东江纵队北撤人员在宝安大鹏半岛的沙鱼涌登上美军三艘登陆舰,开赴山东烟台革命老区进行系统培训,准备继续潜伏回南方开展地下工作。由于第一批潜伏回南方的地下党人在上海吴淞口被国民党拦截抓捕,后经周恩来同志斡旋释放,但再次潜伏已无可能。上级决定,这批潜伏干部转隶部队,成为两广纵队的指挥员和战斗员,参加波澜壮阔的解放战争!从此,郑玛由一位在腥风血雨中从事地下党工作的共产党人,转变成在枪林弹雨中为解放全中国战斗的铁血军人,先后任两广纵队卫生处协理员、后勤部副政委,带领和指挥两广纵队的全体医务人员和后勤保障人员在炮火连天的一线战场抢救伤员,保障粮食弹药的供应,历经了豫东战役、济南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的生死考验。</p> <p class="ql-block">解放战争胜利后,历任珠江军分区后勤副政委、华南军区干部管理部军衔奖励处军衔奖励科副科长、中南军区干部管理部副科长、科长,1955年9月被授予少校军衔;1957年1月任广州军区政治部干部部机关学校科科长,1960年被授予中校军衔;1962年8月任广州军区政治部干部部第二任免科科长,1963年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学院深造学习,1963年被授予上校军衔;1964年9月任广州军区干部部副部长。长期的军区干部部工作经历,为新中国人民军队干部队伍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51年任华南军区干部部军衔奖励科副科长,1955年授予少校军衔 。</p> <p class="ql-block">1971年任广西军区政治部副主任、主任。</p> <p class="ql-block">对越自卫反击战时期的郑玛。</p> <p class="ql-block">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打响了,郑玛就一直战斗在最前线——广西。</p> <p class="ql-block">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作战胜利,郑玛向许世友司令介绍战果。</p> <p class="ql-block">郑玛向<span style="font-size: 18px;">中央慰问团曾志团长介绍自卫反击战所取得的战果。</span></p> <p class="ql-block">郑玛为广西边防某部法卡山英雄部队庆功。</p> <p class="ql-block">郑玛与法卡山英雄部队指战员合影。</p> <p class="ql-block"><b>2、光荣之家</b></p> <p class="ql-block">全家兵照片。从左到右:</p><p class="ql-block">后排:郑其石、王玉琢、郑方石、郑平石、郑安石</p><p class="ql-block">前排:郑丹石、方演、孙女、郑玛、郑小石</p> <p>中越边境自卫反击战中,郑玛一家共有7人参战,其中,大儿子郑其石(在空军雷达团工作)、二女婿王玉琢(在124师372团6连任政治指导员)、三儿子郑平石(在124师任作战参谋),四儿媳李建平、二女儿郑军、五女儿郑丹石均在一线野战救护所、野战救护列车或战伤救治科室工作。</p> <p class="ql-block">荣立一等战功的儿子——郑平石</p> <p>郑平石的英雄事迹:</p><p> 1979年2月对越自卫还击作战时郑平石28岁,是陆军42军124师司令部作战科参谋——随军区、军、师三级联合前进指挥所实施开局作战。开局初期临时被调遣,先是在是在大部队涌挤的路口负责调整指挥,而后紧急赶赴526高地全权指挥一线部队攻打越军博山狙击阵地(对我军进攻部队的第一道防线),将其攻占并予以全歼!整个端掉了越军346A师一个加强营两个公安屯(相当于我军两个连武警部队)及其师团联合指挥所!</p><p> 由于战果辉煌,方面军野战军值班师三级联合指挥部当时的广州军区副司令员吳忠,在被拿下的越军526博山高地当场授予并电报通令授予郑平石一等功!</p><p> 当部队拿下博山检查战地,收整我军烈士遗体时郑平石发现了自己短暂在步兵一连当副指导员之时同期当八连副连长的王茂煌,在对越自卫反击战博山战斗中牺牲,身中数枪仍怒眼大睁!手里仍紧紧攥握着一颗没投出去的手榴弹!平石手揉其目使他合眼安息,命令战士们朝天鸣枪致哀(整整打完一梭子冲锋枪弹夹)并从他手里掰出这颗手榴弹找来导火线盖子拧上,别在腰间的手枪套后侧,直到打完仗。</p><p> 郑平石当时没哭——军情逼人来不及哭。战后每想起战友——王茂煌,没有一次禁得住泪花蒙眼。王副连长是新婚当月归队参战的,时年30岁。而郑平石也是正在家中休假被紧急命令召回部队。“他去了,我还在”。所以在中国国家赴前线记者团团长华 山(《鸡毛信》故事的作者,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采访时郑平石,平石说:“您不可写我的名字——我只是烈士代言人。” 后来华山发表的采访文学报告以《一个战士嘱托的报告》为题,讲述了这段“为国捐躯”的可歌可泣的事迹。</p><p> 战后,由于作战指挥有功,郑平石被调任中央军委直接成立的《对越自卫反击战战例汇编组》步兵小组(师级)任组长,参与了对越自卫还击作战的战例总结,对我军战争经验提升贡献了力量。</p> <p class="ql-block">王玉琢(郑軍爱人)在124师372团2营6连(蟠龙山英雄连)时与战友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荣立三等战功的女儿——郑丹石</p> <p class="ql-block">立功证书</p> <p class="ql-block">大女儿郑军戎装照。</p> <p class="ql-block">四儿子郑方石。</p> <p class="ql-block"><b>3、深沉的怀念</b></p>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 22px;">自由诗 爸爸的手»</b>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小时候 </p><p class="ql-block"> 在家 </p><p class="ql-block"> 和回家的时候 </p><p class="ql-block"> 第一希望的事 </p><p class="ql-block"> 就是快点见到爸爸 </p><p class="ql-block">最最希望的希望 </p><p class="ql-block"> 是让爸爸的手</p><p class="ql-block"> 摸摸我的头 </p><p class="ql-block"> 哪怕拍拍 </p><p class="ql-block"> 霎时 </p><p class="ql-block"> 全身淌涌着暖流 -</p><p class="ql-block"> 那是一种从没被超过的奖励 </p><p class="ql-block"> 那是爸爸的手!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长大了 </p><p class="ql-block"> 见爸爸时 </p><p class="ql-block"> 改为握手 </p><p class="ql-block"> 是爸爸有意使我成熟 </p><p class="ql-block"> 逐渐适应庄重 </p><p class="ql-block"> 必须少点自由 </p><p class="ql-block"> 爸爸多和我握握手 </p><p class="ql-block"> 依然是我的渴望- </p><p class="ql-block"> 一种不曾被超过的奖励 </p><p class="ql-block"> 那是爸爸的手!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参军当兵了 </p><p class="ql-block"> 再见爸爸 </p><p class="ql-block"> 先敬军礼 </p><p class="ql-block"> 爸爸是上级 </p><p class="ql-block"> 面对将军 </p><p class="ql-block"> 不可以随意与自由 </p><p class="ql-block"> 敬礼之后我注视着爸爸的手 </p><p class="ql-block"> 希望得到还礼-</p><p class="ql-block"> 那是首长满意的礼节 </p><p class="ql-block"> 更希望爸爸伸出手-</p><p class="ql-block"> 那是爸爸伸给我的爱-</p><p class="ql-block"> 一种不曾被超过的奖励 </p><p class="ql-block"> 那是爸爸的手!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如今 </p><p class="ql-block"> 我再不能和爸爸握手 </p><p class="ql-block"> 他走了!</p><p class="ql-block"> 他离去时 </p><p class="ql-block"> 默默看着我 </p><p class="ql-block"> 有话 </p><p class="ql-block"> 没说话 </p><p class="ql-block"> 我也默默地看着他-</p><p class="ql-block"> 我热爱的 </p><p class="ql-block"> 亲爱的爸爸!</p><p class="ql-block"> 想流泪不流泪 </p><p class="ql-block"> 我知道 </p><p class="ql-block"> 爸爸眼中的我 </p><p class="ql-block"> 应该坚强 </p><p class="ql-block"> 是男子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爸爸的手 </p><p class="ql-block"> 肿肿的满是针眼 </p><p class="ql-block"> 护理时我多少次</p><p class="ql-block"> 轻轻地抚摸爸爸的手 </p><p class="ql-block"> 悄悄地多少次</p><p class="ql-block"> 亲着爸爸的手 </p><p class="ql-block"> 我的心在抖</p><p class="ql-block"> 我的心流着泪…</p><p class="ql-block">爸爸 </p><p class="ql-block"> 安息吧 </p><p class="ql-block"> 你累了 </p><p class="ql-block">爸爸</p><p class="ql-block"> 你睡吧 </p><p class="ql-block"> 我永远握着你的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平 石 二零一零年九月十二星期日(庚寅年八月初五)于爸爸病床前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送别妈妈》</b></p><p class="ql-block"> 我们站在云山珠水之间,送别勇敢坚强的妈妈。</p><p class="ql-block"> 您这位出生在印度尼西亚勿里洞岛,随着太平洋战争爆发而举家回国的中华儿女,在积贫积困的艰难中奋发读书,又在中共地下党员的带领下冲破日伪封锁线,成了东江纵队的一名战地天使! 您跟随共产党毛主席转战南北,参加了淮海战役、济南战役、豫东战疫、渡江战役和解放广东的战役,枪林弹雨,一线救治,从无畏惧,勇敢战斗,彰显出战火中亮丽的青春! 全国解放后,您义无反顾地投身医疗卫生事业,奔赴贫瘠少医的鹤山、肇庆、江门等地,从无到有地建立起了一所所妇幼保健院,为人民群众的健康繁衍倾心尽力;您建立起广东省人民医院第一个护士学校,培养出一批批新中国的护理人才;广东省人民医院办公室、门诊部、五七干校、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医院、南宁卫校……到处都有您踏石留印的足迹!</p><p class="ql-block"> 我们站在东湖梅园之间,送别慈爱馨永的妈妈。</p><p class="ql-block"> 您细雨无声地养育了我们六个儿女,又像春风一样温暖着子子孙孙。家里老旧的皮箱里,您保存着每一个孩子的出生证,三好学生奖状、五好战士喜报,毕业证书、入伍通知书……你用数十年如一日的流水日记,记下了家庭每一个成员的点点滴滴。这些及其珍贵的史料,渗透着您满满情怀,丝丝爱意。</p><p class="ql-block"> 我们站在银河苍穹之间,送别美丽优雅的妈妈。</p><p class="ql-block"> 战争时期的硝烟,和平年代的忙碌,掩盖不了您弯弯的细眉,大大的眼睛,白皙的皮肤,文静的举止。无论我们身在何方,只要妈妈到来,那优雅知性的形象,总是给周围带来一片赞叹,妈妈就是我们的骄傲和自豪!</p><p class="ql-block"> 今天,我们来为您送行,祈福您与七夕诞生的爸爸在银河的鹊桥上相会,祈福您永远如天使般美丽优雅,祈福您庇护我们子孙后代健康幸福,永远传承勤奋、质朴、善良、上进的家风。</p><p class="ql-block"> 亲爱的妈妈,安息吧!您的音容笑貌永远活在我们心中!</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今年7月29日,姐弟俩在沙鱼涌北撤纪念墙父母亲郑玛、方演的名字下合影。</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四、欧阳洪父子</b></p> <p class="ql-block"><b>1、隐蔽战线的老将——欧阳洪</b></p> <p class="ql-block">欧阳洪近照。</p> <p class="ql-block">欧阳洪,江门人,早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2年从香港回到内地正式参加东纵,这之前在香港参加抗日救亡运动。他参加过短枪队,北撤前,曾在中调执行小组任联络官。北撤后,曾在两广纵队三团三营任教导员,也曾经与卢伟如、何清共事过。南下解放广东后,在中山、番禺一带工作。曾有两年在广东干部速成学校任政治部主任,后来工作就很隐秘,从不向子女透露去向。直到拨乱反正,文革正式结束后,被任命为广联局副局长,按北京的指示仍然留在香港。九十年代后期,才基本结束香港的工作,回到广州的家正式休息了。</p> <p class="ql-block">在东纵北撤山东前夕,欧阳洪曾在军调执行小组任联络官。</p> <p class="ql-block">这是东纵战友张松鹤在北撤山东前,为欧阳洪画的素描。</p> <p class="ql-block">当年,国民党当局不承认华南抗日武装是共产党军队,想围歼消灭这支部队,阻止重庆谈判达成的“双十协定”执行。为此,在广州组成了国共两党和美军参与的军调小组。</p> <p class="ql-block">1946年初,军调部派出第八执行小组到广州沙面前苏联领事馆,就中共广东武装部队北撤事宜进行谈判。执行小组的三方代表分别是美方代表米勒、国民党代表黄维勤和中共代表方方。这场谈判持续了3个多月,看似和气实则艰险。在我方的努力争取下,终于在1946年6月30日乘船北撤山东烟台解放区。</p> <p class="ql-block">李芬和祁标都是老战友,也是东莞老乡。</p> <p class="ql-block">东纵北撤老战友合影。</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span class="ql-cursor"></span>2、荣立二等战功,为国捐躯的英烈——欧阳小雄</b></p> <p class="ql-block">七十年代初,家中有三人参军:欧阳小芬;欧阳小雄;欧阳小玲。</p> <p class="ql-block">对越自卫反击战前夕,母親李芬探望了欧阳小雄,并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座落在靖西天富屯篮球场的纪念石碑。</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天富屯拥军爱民纪念碑碑文 </b></p><p class="ql-block">1978年12月,越寇屡犯我疆,我对越自卫还击战蓄势待发。驻守于广西靖西常富村天富屯的中国人民解放军41军123师368团2营6连全体官兵砺戈秣马,积极备战。期间,军民相敬相拥,鱼水深情,同仇敌忾,誓捍国土,彰显我中华长城不倒的民族之魂。1979年2月17日,在连长欧阳小雄率领下,全连官兵奔赴作战前线浴血奋战,歼敌至果。然而战火无情,在攻打八姑岭的战斗中,欧阳小雄及6连31位战友英勇捐躯,在共和国的旗帜下留下了血染的风采。为缅怀这段可歌可泣的英雄岁月,天富屯村民,政府有关部门,欧阳小雄的父母和亲人、当年参战幸存老兵、东江纵队后代们和其他团体及个人共同捐资修建此篮球场,并立名为"天富屯拥军爱民篮球场"。铭志感怀,此情永存。军民情深,万世流芳。 </p><p class="ql-block"> 靖西县常富村村民委员会</p><p class="ql-block"> 2015年3月25日</p> <p class="ql-block">欧阳小雄在靖西烈士陵园的墓碑。</p> <p class="ql-block">欧阳小雄的烈士证书。</p> <p class="ql-block">欧阳小芬回忆当年小雄牺牲后,到广西送别的情景:</p><p class="ql-block">小石头 :</p><p class="ql-block">我们去小雄生前的部队並与小雄告别,我从广州坐军区值班飞机去的南宁你家,小州和张向军在前线直去你家在等我到达。那几天都因为小雄牺牲而悲痛,吃不下睡不着,在你家你父母把我们当自己的孩子,那时你父亲还在上班,每天都忙,稍有闲时就开导我们,你妈妈更是关心照顾我们,你家一下增加了三个,又吃又住,给你父母添不少麻烦,至今都记得你父母,在你父亲和前指彭石烺秘书的协调下,派了一部吉普车清早送到长途车站,本来他们想直接把我们送到靖西,但南宁到靖西的路本来就窄,穿山越岭,大军大批运扺靖西,路面破损很厉害,怕军区的司机不熟悉有危险,所以坐南宁到靖西的长途车,早餐午餐都是你妈妈准备好的,晚上到了靖西,123师派车把我们接到临时安排的招待所。当时的一切,我记忆犹新。因为虽然说是停战,但部队不少还没返回,整个南宁处在战争的氛围中,没有你父母的接待安排,我们真不知道在哪里安身,怎么转车去靖西前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欧阳小雄连队的战友在清明时节,集体为牺牲的战友扫墓。</p> <p class="ql-block">未婚妻张向軍年年都为欧阳小雄扫幕。</p> <p class="ql-block">战友们没有忘记这位可敬的连长,经常来欧阳小雄墓地扫墓。</p> <p class="ql-block">战友们在欧阳小雄石碑旁合影。</p> <p class="ql-block">祭烈士祭文</p><p class="ql-block"> (摘录)</p><p class="ql-block"> 我们怀着十分崇敬和沉痛的心情,来到靖西烈士陵园祭奠和缅怀在对越自卫还击战中牺牲的烈士们。在这个苍松翠柏环绕的陵园,1089个英灵长眠在这里。他们是祖国的好儿女,是我们的好战友。</p><p class="ql-block"> ……1979年2月17日……二十多万中国军人告别年迈的父母,幼小的孩儿,新婚的妻子,怀着一腔热血,义无反顾地奔赴保卫祖国的战场。</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30多年过去了,这场战争离我们远去,许多人已经淡忘甚至不知道这场战争中牺牲的英雄。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上讲话指出: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p><p class="ql-block"> 我们今天来到这里表达我们对英雄的崇敬和感恩的情怀,我们还要影响更多的人,呼唤不忘英雄,用英雄的精神激励我辈,并传承子孙后代,这样中华民族才能生生不息源远流长!烈士们安息吧!人民英雄永垂不朽!</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东江纵队后代们为欧阳小雄的英雄事迹所感动,为东纵后代出了一个欧阳小雄而骄傲,组团来到广西靖西为欧阳小雄扫墓。</p> <p class="ql-block">英雄不死!英雄永存!</p><p class="ql-block">东江纵队后代欧阳小雄——永远活在我们心里!</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十六字令.《打开美篇》</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小石头</b></p><p class="ql-block">开</p><p class="ql-block">东江波涛连大海。</p><p class="ql-block">向北撤</p><p class="ql-block">星火燎原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开</p><p class="ql-block">老子英雄儿子帅!</p><p class="ql-block">仰天啸,</p><p class="ql-block">苍穹忠魂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开</p><p class="ql-block">初心向党永不改。</p><p class="ql-block">血脉连,</p><p class="ql-block">精神传万代!</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看老哥美篇有感:</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鹧鸪天《铁血军魂》</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小石头</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铁血军魂写雄篇,</p><p class="ql-block">华南游击把敌歼。</p><p class="ql-block">东江波涌连大海,</p><p class="ql-block">北撤南征历硝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打江山,卫国边,</p><p class="ql-block">忠贞两代血脉连。</p><p class="ql-block">前赴后继上战场,</p><p class="ql-block">血染风采映红天。</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感谢:张姐、小石头、祁勇和小芬提供的资料及照片。</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