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翔读书】说“仁”

路飞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说“仁”</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程 翔<br></div> 让我们把历史的镜头推向2500年前,那是春秋末期的一天下午,在鲁国都城曲阜,一个被后人称为“杏坛”的地方,孔子正和他的弟子们坐在蒲团上,举行一次学术讨论会。这次会议讨论的主题是:什么是“仁”。<br> 孔子上课有一个特点,就是善于从学生的问题入手。他环视全场,发现弟子们谁也不说话,似乎有些紧张。他知道,今天的话题非常重大,因为这是他学说中最核心的问题,弟子们都小心翼翼。请看: <h5> 孔子莞尔一笑,很慈祥的样子。他说:“今天讨论的话题虽然重大,但也要畅所欲言,不必紧张。谁先提问题啊?”<br> 有子先发言了。他的长相有特点,与老师的模样很相似。他很谦卑的样子,先环视了一下在座的同学,又看看老师,讷讷地说:“先生,我认为,仁,就是……孝敬父母……尊敬兄长。这是仁的……根本吧?”<br> 孔子点点头,转向子贡。子贡一看就明白了,老师希望他发言。于是,他站了起来,说道:“先生多次言及管仲。我以为管仲非仁者。桓公杀死公子纠,管仲非但不殉节,反而做了桓公之相。这种人实在不能称其仁者。”<br> 子路随即附和道:“端木兄言之凿凿,我深以为然。”其他弟子大都附和,只有颜渊微微摇了摇头。<br> 孔子变得严肃起来。他感觉弟子们对“仁”这个关乎他核心思想的重大问题理解有偏差。于是他说道:“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br> 子贡若有所悟,问道:“先生,如能广泛施恩于百姓,帮助百姓过上好日子,这样的人算是仁者吗?”<br> 孔子回答:“何止是仁者,一定是圣人了!”孔子接着说道:“管仲做桓公之相,辅佐齐桓公称霸诸侯,匡救天下,百姓直到今天蒙其恩泽。假如没有管仲,你我大概正被发左衽呢!殉节?为谁殉节?为公子纠么?那是小节,我们要看大节。”<br> 子贡问:“先生,什么才是大节?”<br>孔子用力举起双手,似乎托起了天。只听他声如洪钟,说道:“大节,——就是使百姓过上安定幸福的生活!”<br> 孔子一句话醍醐灌顶,弟子们茅塞顿开。子路说:“先生说得好啊!像我,虽然有一点本领,但距离仁者尚有十万八千里呀!”子路看了看身旁的冉有,连讽带刺地说:“子有兄,你也不能算是仁者吧,你替季氏聚敛附益,老师把你臭骂一顿,你还记得吗?”冉有颇为尴尬,说道:“你怎么哪壶不开提哪壶啊,我早就改邪归正了!”<br> 大伙哈哈大笑。孔子也笑了,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嘛!”他看到弟子们这么快就理解了他的仁政思想,打心眼里高兴。这时,他看到颜渊低头不语,若有所思。这可是他最欣赏的弟子。<br> “颜回,你在想什么呢?”孔子主动问他。<br> 颜渊听见老师叫他,马上端正姿势,恭敬地回答:“先生,弟子在想,那些在位者,往往只顾满足个人欲望,置百姓冷暖安危于不顾。那么,——怎样才能让在位者信服先生的主张,救百姓于水火之中呢?”<br> 孔子十分感慨:颜回太了解他的内心了!他整天考虑的就是要实践自己的仁政思想,就是想给在位者提供治国方略,抛弃霸道,施行仁道,恢复周礼。他微微叹口气,说:“回呀,问得好啊!我告诉你,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br> 颜渊接着问道:“先生的意思是,在位者要克制自己的私欲,努力施行仁政。是吗?”<br> 孔子高兴得拍起手来,说:“是的!是的!食、色,性也。在位者不克制私欲,那还有老百姓过的么?你们将来无论谁做了官都要克制私欲,这是施行仁政的前提呀!”孔子看了看子贡,问道:“赐呀,你和颜回的境界相比,有无差距?”<br> 子贡很羞愧的样子,站起来,脸红红的,说:“羞愧呀!回兄闻一知十,我岂敢望其项背。先生,弟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br> 孔子点点头,示意他坐下,说:“知耻近乎勇。”孔子面向众弟子,说道:“你们都需要不断学习,像颜回那样好学。好吧,接下来的时间,你们继续提问。”<br> 接下来,冉有、仲宫、司马牛、樊迟、孟武伯、宰我等弟子先后提了很多问题:<br> “为什么巧言令色的人就很少有仁德呢?”<br> “受到别人称赞的人是不是仁者?”<br> “善与仁是什么关系?”<br> “伯夷和叔齐是仁者吗?”<br> ……<br> 孔子对弟子的问题有时笑而不答,他让弟子们自己去思考,去寻找答案,哪怕错了也不要紧,关键是形成思考问题与解决问题的合理路径。弟子们的思维异常活跃,就像沸腾的水不断翻滚着。孔子看着他们,心中感到了一种欣慰:自己老了,在以后漫长的岁月里,虽然自己不在了,但自己的学说会后继有人,薪火相传。<br> 孔子看了看天,一轮红日即将落山,但见天地一色,杏坛沐浴在晚霞之中,给这里的一切笼罩上红红的光芒。孔子站了起来,弟子们也都立刻站了起来。<br> 孔子总结说:“你们要做君子,就必须具有仁德。离开仁德,怎能成就好名声呢?你们记住,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孔子转向曾参,语重心长地对他说:“曾参啊,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曾参用力点点头,说道:<br> “先生放心,弟子铭记!”<br>……</h5> 讨论会暂时结束了,让我们把镜头拉回到2500年后的今天。作为当代中学生,你们如何理解孔子所说的“仁”呢?今天我们在学校生活、家庭生活中,需要不需要“仁”呢?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需要不需要“仁”呢?怎样让这个古老话题在新时代焕发新的活力呢? 这些问题值得同学们思考。<br> “仁”字在甲骨文中已经出现,从人从二,表示人与人的亲和关系。翻看《尚书》《诗经》经典,其中有少量“仁”字出现。到了春秋时期,“仁”字逐渐增多:《国语》中出现24次,《左传》中出现33次。《论语》中“仁”字出现了109次,含义也更加清晰,要义是孝悌为本,尊重生命,施行仁政。孔子基于孝道之“仁”,并依此为本扩展开去,提倡“泛爱众,而亲仁”(《学而》),尊重普遍意义上的个体生命。孔子主张慎用刑罚,反对杀人,反对战争。可以说,《论语》中的“仁”被孔子确定为最高德行,从而奠定了儒家文化中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这具有世界意义,法国哲学家伏尔泰在他的著作中多次提到这一点。<br> 需要注意的是,孔子评价弟子是否具备“仁德”时,经常说的一句话是“不知其仁也”。同学们不要误解为孔子是在否定弟子。其实,这里的“仁”侧重在施行仁政的能力上,而不仅仅指个体仁德。《八佾》中“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这些话也是侧重于仁政,并非指向个体的人。纵观《论语》全书,孔子评价人是否具备“仁德”,是站在两个层面上说的:一是就个人素养而言,要具有仁德,要“善”,“巧言令色,鲜矣仁。”但更多情况下是从施行仁政的角度来讲的。在孔子看来,管仲虽然不知礼,但是他能行仁道,值得充分肯定。因此,对《论语》中很多有关“仁”的章节的理解,要找准思路,不能局限于个体人格的范畴,要从爱“亲”之“仁”走向爱“人”之“仁”。当然,孔子看到了个体意义上的仁德与施行仁政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具备仁德的人,可能倾向于施行仁政,却不见得一定能够做到。所以,当孟武伯问孔子,像子路、冉求、公西赤这几位著名弟子“仁乎”时,孔子说“不知其仁也”,意思是说,这几位弟子本身的仁德是没有问题的,但他们尚不具备施行仁政的能力。(参见《公冶长》)正因如此,我们才说,孔子关于“仁”的学说具有普世性,是伟大的。<br> 讲到这里,有同学会说,“仁”离我们很遥远啊。那么我告诉你们:“仁”在两个层面上的意义就在我们身边,是切己的。联系一零一中的生活,某保安得了重病,全校师生为他捐款数十万元,挽救了他的生命,这就是“仁”的体现;同学们悉心呵护校园的猫咪,见到羊驼受伤就心疼,这就是“仁”的体现。“仁”还体现在你们的课堂上,生物老师展示自己的器官捐献申请书,这就是“仁”的体现!语文课上,你们读着一篇篇经典,认识到那些拿祥林嫂“开涮”的人是愚昧的、麻木的,是缺少“仁”的表现!你们背诵《过秦论》中那句名言“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就是“仁”的体现!<br> 同学们,“仁”离我们遥远吗?<br><br> 2021年8月19日于六心斋<br> (是日58周岁)

孔子

弟子

仁者

仁政

仁德

子贡

施行

在位者

管仲

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