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5> 心理素质教育,是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心理素质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们从容应对生活与学习中的挑战与挫折,还能使学生们更好地发挥自己的学习潜能,更容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学校的心理课堂,则是学生们接收良好心理素质教育的最直接方式。为此,在培训的第三日,心理学科的专家们为所有心理和特殊教育的新老师们带来了实用性强、干货满满的心理学科专业技能课程。</h5><h5><p><br></p><p></p></h5><h5><b>一、中小学心理辅导课的课程设计理论与实践</b></h5><h5> 首先,史意娟老师通过与新老师们互动提问,回答了大家对于心理课程设计方面的疑惑,并了解了新老师们对心理课程的期待。</h5><h5> 接下来,史老师着重讲解了“课程具体该如何设计”的思维导图。其中,“一个理念,二个层面,三级改变,四条曲线,四个维度”的课程评估方法为新老师们日后备课时的自评提供了实用指南。</h5><h5> 紧随其后的是紧张刺激的心理活动课程实践案例分享。根据主题要求,各小组现场设计了一堂“如何与父母进行有效沟通”的心理辅导课程和一次“自杀危机干预”团体辅导方案框架。我作为19组的学员,我们组先后两次均率先提交了课程设计和方案设计,并连麦讲解了我们的课程思维导图,获得了史老师和其他小组成员的认可,同时也从其他老师的听后感中收到了宝贵的改进意见。最后,在听完所有组的连麦演讲后,史老师播放并讲解了她自己制作的亲子沟通优秀课件,并分享了龙岗区危机干预专业团队的团辅经验成果,以便让新老师们对比学习。</h5><p></p><p></p><p></p><p></p> <h5><p></p><div><br></div><div><h5><b>二、上好一堂心理辅导课的教学技术与课程管理</b></h5></div> 一堂好的心理课堂,要做到在活动中体验,在冲突中思考,在转化中领悟,在结束中升华。为此,在下午的培训安排中,李郴老师首先从导入、讲授、提问、反馈、板书、结课这六大步骤着手,依次详细地讲解了每个步骤中的含义、功能、原则、一般要求、一般过程和常见方法等知识点。<p></p></h5> <h5> 接下来,李老师讲解了“如何做好课堂管理”。因为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更有利于启发学生深入思考,甚至方便之后与部分学生建立良好的心理咨询关系,所以心理与其他学科在课堂管理上也要有所不同,我们更适合尽量采取关系型管理,强调良好的师生关系与交流,让学生们感受到心理老师的严而有爱。<br> 另外,有效的课堂管理策略应包括良好的课堂气氛的建立、课堂问题行为的妥善处理、课堂突发事件的教育机智处理。</h5> <h5> 以上,李老师讲授的心理辅导课关键技术为新心理老师们备好一堂课提供了极强的实操建议。<br><br><b>三、今日总结与反思</b><br> 随着本次新教师培训进展的过半,相信每一位新教师又增加了很多对教育教学的理解与反思。作为一名非主科的心理教育老师,我们一定不能远离学校热气腾腾的日常生活,不能站在学校群体的外围隔岸观火,否则我们的思想、灵感、热情就会枯竭,我们自己的心灵就会杂草丛生,我们心理辅导课的设计也会才思耗净。<br><div><h5> 最后,心理老师们还需结合现实情况,目前学校心理课面临者两大难点,一是没有统一的、规定的教材;二是部分学校仅配备了一位心理老师,这迫使新老师一人就要扛起心理学科的所有任务。因此,我们的心理老师不仅需要更加细心地思考与琢磨,还需要与其他学校的心理老师一起多沟通、报团取暖,收获集体智慧,从而尽快将自己专业水平提升起来,由一个教育教学的“生手”转变成熟手!</h5></div></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