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上的龙安文物】 安阳龙安隋代汉白玉石棺床墓

龙安文旅

制作:老粉浆 2021年,年初,安阳市龙安区发现和出土了一座规模较大、布局严谨的隋代汉白玉石棺床墓。文物专家认为,该墓砌筑和雕刻技术高超,是我国古代墓葬石刻艺术的代表之作,为研究隋代美术工艺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对进一步研究我国石棺床的发展延续、形制演变和使用品阶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墓志记载显示,该墓是隋开皇十年(公元590年)麴庆夫妻合葬墓,墓葬的形制为砖室石棺床墓。墓主人麴庆为陇西北平人,家世显赫。麴庆此前史书并无记载,但该墓志的出土,弥补了史料记载的不足,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为安阳地区历史沿革、族群迁徙、古代文字及书法演变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div>  <br></div> 瑞兽、神像、圣火坛……石棺床各部分均雕刻有精美图案,涉及墓主人日常生活场景和宗教典故,具有浓厚的祆教和早期佛教风格,所刻图案纹饰多有贴金和彩绘。 考古专家认为,该墓是中西方文化交流、融合的重要例证之一,反映出丝绸之路对民族交流、文化融合起了重要作用。邺城、安阳地区是公元3世纪至6世纪重要的政治、军事和文化中心,以麴庆墓为代表的与丝绸之路相关的大量重要遗址和文物的发现,再次证明了邺城、安阳地区是丝绸之路在东方的重要起点之一。 此外,从考古发掘情况看,麴庆墓早期曾遭盗掘,但墓葬残留随葬品仍然较为丰富,出土日用瓷器、素烧瓷模型、素烧瓷俑、素烧瓷镇墓兽、石俑等各类文物共计120余件。这些文物做工考究、造型精美,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墓内出土的一批相州窑瓷器,不仅数量大、种类多、制作精美,而且有多件以往未曾发现过的相州窑白瓷器。<br><br>   专家认为,精美的相州窑白瓷器的发现,展示出隋代安阳相州窑高超的瓷器烧制水平,填补了相州窑瓷器研究的空白,也为研究中国白瓷的起源与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网友评论,安阳出土隋汉白玉贴金彩绘石床,实在值得奔走相告。比陕博的安伽石床和美秀博物馆的隋代围屏还要精美细腻。论雕工的精巧细腻生动,还是这件新出土物更胜一筹,<br><br><div>  这将会是北朝艺术与丝路文化研究的又一个经典案例。北朝艺术又添一枚国宝级重要文化财产。</div> <div><br></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制作:老粉浆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作 者 简 介 】 亚明,室名老粉浆,1976年生,河南省安阳市人,中国民主建国会安阳市委委员,安阳市政协委员,法律硕士,从事文旅行业多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