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军铁骑【第19集】 豫东战役攻城阻援

孟秀玲

<h1><font color="#b06fbb">新四军4师政治部宣传部长陈其五曾赋诗赞曰彭雪枫师长的三件宝:《拂晓报》、拂晓剧团、骑兵团。</font></h1><div><font color="#b06fbb"><br></font></div> <h1><b><font color="#ed2308"> 前 言</font></b></h1> <h1> 今年8月1日,是新四军第4师骑兵团创建80周年纪念日,正值党的百年诞辰,双喜临门! </h1> <h1> 回顾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光辉历程,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br> 回顾新四军第4师骑兵团的创建、壮大和发展,是新四军的英烈们带领新四军惟一的建制骑兵团纵横驰骋、威震敌胆,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立下了赫赫战功。<br></h1> <h1> 今天,我们作为新四军骑兵团的后代,重温老骑兵浴血奋战的光辉历程,制作了美篇《新四军铁骑》,旨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赓续红色基因,弘扬铁军精神,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br> 美篇《新四军铁骑》共24集将陆续推出。<br></h1><div><br></div> <h1><b><font color="#ed2308"> 新四军骑兵团光辉历程</font></b></h1> <h1> 1941年8月1日,80年前的今天,新四军第4师骑兵团在淮北抗日根据地淮宝县(今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县)岔河镇东滩成立。黎同新为首任团长兼政委。骑兵团辖三个骑兵大队300余人(骑)。后由周纯麟任团长,康步云、姚运良任政委。</h1> <h1> 新四军4师骑兵团,是新四军惟一的建制骑兵团,也是后来华中野战军乃至华东野战军惟一的建制骑兵团。因为这支骑兵部队师法苏联红军骑兵,被称为“红色哥萨克”。它与《拂晓报》、拂晓剧团成为彭雪枫建军的“三件宝”。彭雪枫司令员、邓子恢政委、张震参谋长等领导倾注大量心血,使骑兵团从无到有,由小变大,成为淮北平原一支铁骑劲旅。</h1> <h1> 抗日战争中,骑兵团大小数百仗,以迅捷快速、骑术精湛、勇猛顽强而威名远扬,屡建奇功、威震敌胆,为打败日本侵略者立下了赫赫战功。 </h1><h1> 解放战争中,骑兵团已扩编为6个大队2000余人马,先后编入华中野战军第9纵队、华东野战军特种兵纵队等战斗序列,为建立新中国创下了卓越功勋。</h1> <h1><font color="#b06fbb">华东野战军特种兵纵队司令员陈锐霆为《新四军四师骑兵团老战士文集》题词</font><br></h1><div><font color="#b06fbb"><br></font></div> <h1><b> 【第19集】 豫东战役攻城阻援</b></h1> 孟秀玲<div><br></div> <h1> 自1947年1月,骑兵团1、3大队编入淮北挺进支队后,1月20日,华东野战军司令部决定组建华东野战军特种兵纵队,由陈锐霆任司令员、张藩为政委。<br> 陈锐霆是中共秘密党员,1941年4月率部起义,曾任抗大4分校副校长、新四军4师兼淮北军区副参谋长,是骑兵团的老领导。 <br></h1> <h1><font color="#b06fbb">华东野战军特种兵纵队司令员陈锐霆</font></h1> <h1> 骑兵团(欠1、3大队)划归华东野战军特种兵纵队建制,主要担任野战军机关、各纵队部的警戒保卫部任务,并参加了宿北战役、鲁南战役、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洛阳战役的阻援战斗。</h1><h1> 1947年9月26日,骑兵团(欠1、3大队)还随华东野战军西线兵团深入豫皖苏地区作战一个月,重建了豫皖苏解放区。。<br> 1948年3月17日,编入淮北挺进支队的1、3大队归建骑兵团。<br></h1><div><br></div> <h1><font color="#167efb"><b> 一、随粟裕部渡黄河南下</b></font></h1> <h1> 至1948年初,国民党军中原战场的全面防御体系被打破,被迫由战略进攻转变为战略防御。遵照中央军委指示,我解放军对国民党军发动了一连串的歼灭战。</h1><h1> 其中,豫东战役,包括开封战役和睢杞战役两个阶段,是华东野战军在中原野战军密切配合下在河南省东部地区对国民党军进行的一次重要战役。</h1> <h1> 1948年5月下旬,中央军委电令华东野战军代司令员粟裕率第1、4、6纵队和特种兵纵队渡黄河南下,会同陈(士榘)唐(亮)兵团的第3、8纵队和中原野战军第11纵队,以实现求歼敌国民党军整编第5军(邱清泉兵团)为夏季作战的中心目标。</h1> <h1><font color="#b06fbb">华东野战军代司令员粟裕</font></h1> <h1> 5月,张震被任命为华东野战军副参谋长,直接参与指挥了大兵团作战。张震更是骑兵团的创建者和老领导之一。</h1> <h1><font color="#b06fbb">华东野战军副参谋长张震</font></h1> <h1> 1948年5月31日,骑兵团(欠9大队随陈唐兵团行动)在华东野战军特种兵纵队编成内,奉命结束在山东临清市高阳林地区的休整,与1、4、6纵队一起分别渡过黄河,与中原野战军第11纵队汇合,前至菏泽、巨野一线,楔入定陶、曹县、民楷、考城地区,执行用运动防御手段歼灭邱清泉兵团的任务。</h1> <h1><font color="#b06fbb">南下山东省定陶、曹县地区</font></h1> <h1><p><font color="#b06fbb">豫东战役前敌我态势图(1948.5.15)</font></p></h1><h1> 6月5日,邱清泉兵团北返堵击南下粟裕部,已达山东曹县、单县一线。</h1><div><br></div> <h1><font color="#167efb"><b> 二、敌后破坏交通补给线</b></font></h1> <h1> 6月11日,野司电令骑兵团(欠9大队)南进至鱼台地区活动,相机占领鱼台县城,打击敌人,破坏敌交通线。</h1><h1> 6月12日,骑兵团(欠9大队)行进至鱼台县城以南地区。下午2时,敌70师139旅415团一个搜索班经过此地北去单县,被我前卫1大队发现。</h1><h1> 大队长孟昭贤令1区队长带2挺机枪、2个班由东边向敌冲锋。1区队副区队长带几个人顺公路追击敌人,将敌赶入沟内全部俘获。此战历时40分钟,俘敌副官以下13名、毙伤1名,缴机枪1挺。</h1> <h1> 战斗结束后,团长戴彪令全团在附近村庄宿营,一面派人侦察鱼台县城守军情况,一面令1大队到单县金乡公路芳桂集附近设伏,破坏敌交通线,割电线,查敌情,扰敌后方。</h1><h1> 1大队夜行军70里到达芳桂集。听当地老百姓反映,这里时有敌人汽车来往。大队长即令3区队在梁砦设伏。敌汽车两辆由南向北而来,待第一辆汽车行至西门转弯处时,3区队以机枪猛烈射击,并投掷手榴弹,敌人不战而降,第二辆汽车逃跑。</h1><h1> 此战,俘敌官兵10人,毁敌汽车1辆。3区队牺牲1人,伤马1匹。</h1> <h1><font color="#b06fbb">华东野战军特种兵纵队骑兵团团长戴彪</font></h1> <h1> 6月13日,1大队又一举攻占了鱼台县城,歼灭敌1个连和一伙还乡团人员,缴1挺机关枪,俘敌100多人。</h1><h1> 6月14日,鱼台地区国民党的地方武装聚集在一起进行反攻,进至鱼台南的边古亭方向,戴彪令1大队控制鱼台县城,其余3、5、7大队和机炮大队前出迎敌,双方展开激战,敌渐渐不支退去。戴彪随令3、7大队从左右两侧向敌发起冲击,敌队形很快被冲乱,骑兵们纵马追杀,敌死伤无数,其余逃散。</h1><h1> 骑兵团牢牢地控制住了鱼台县城,得到了野司和特纵的嘉奖,延安新华广播电台还专门广播了这一胜利消息。</h1> <h1><font color="#b06fbb">山东省鱼台一带</font></h1><div><font color="#b06fbb"><br></font></div> <h1><font color="#167efb"><b> 三、策应开封战役</b></font></h1> <h1> 6月15日,为调动邱清泉兵团于运动中将其歼灭,陈唐兵团的第3、第8纵队从临颖地区向通许、杞县间开进,距开封只1天的行程。</h1> <h1> 开封是当时的河南省省会,只有国民党军整编第66师师部率第13旅和河南省地方武装2个保安旅和3个保安团驻守,攻其敌之必救。</h1><h1> 粟裕当即定下了“攻取开封,调敌西援”,“先打开封,后歼援敌”的决心。遂令陈唐兵团第3、8纵队组成攻城集团,从通许、杞县转兵西进,奔袭开封。</h1> <h1> 6月16日夜,第3、8纵队隐蔽向开封急进。18日黄昏,袭占东西南北各关。19日突入城内。21日夜攻克龙亭。22日,守军一部投降,一部在突围时被歼。</h1> <h1> 开封战役歼开封守敌3万人,加阻援歼敌共近4万人,其中俘2.3万人,整编第66师中将师长李仲辛被击毙,少将参谋长游凌云被俘,国民党河南省政府主席刘茂恩化装潜逃。</h1> <h1> 在攻取开封期间,北面的邱清泉兵团被第1、4、6纵队、两广纵队和中原野战军第11纵队阻于兰封以东;西面的孙元良兵团被中原野战军第9纵队和豫皖苏军区第5军分区部队阻于中牟地区;南面的胡琏兵团被中原野战军第1、3纵队和华东野战军第10纵队抑留于上蔡以北地区;山东兵团围攻兖州,苏北兵团攻克海州以西墩尚、阿湖等地,有力地保障和策应了开封作战。</h1> <h1> 6月18日,骑兵团(欠9大队)奉命经单县南插至商丘、宁陵地区,到达陇海路南的商丘、夏邑之间,扫荡国民党地方武装,破坏敌补给线。</h1><h1> 6月19日,经侦察,驻杨庄的国民党地方武装蒋心纯部约有1000余人,经常到谷熟集、战集一带抢粮。团长戴彪决心歼其一部。</h1> <h1><font color="#b06fbb">河南省夏邑县西边谷熟集、战集一带</font></h1> <h1> 部队拂晓出发,不久即到了朱庙、李庄一带隐蔽设伏。上午11时许,在谷熟集东北孙庄发现敌人,戴彪令3大队歼击该敌。经两小时战斗,全歼隶属于蒋心纯部的马牧集人民自卫总队2大队5中队,俘敌中队长以下45人,毙敌分队长以下10余名,缴机枪1挺。我伤战士3名,伤马2匹、亡马2匹。</h1><h1> 接着,骑兵团(欠9大队)又对陇海铁路的车站进行了袭击。破坏敌补给线。</h1><br> <h1><font color="#167efb"><b> 三、宁陵攻坚,保障我军东侧安全</b></font></h1> <h1> 在开封战役进行之中,驻商丘担任守备任务的国民党军整编第68师等部队,有加强其西面宁陵县城守备、配合其他敌军援救开封守敌的企图。</h1><h1> 为保障开封战役胜利进行和下一步歼灭区寿年兵团的顺利进行,阻敌西援,保障我军东侧安全,华野司令部急电华野特种兵纵队骑兵团(欠9大队)迅速攻取宁陵县城,并向东担任商丘方向的警戒。</h1> <h1><b> 研究作战方案。</b><br> 1948年6月23日清晨,骑兵团(欠9大队)在宁陵县张弓镇张弓酒厂一间作坊里召开了区队以上干部参加的作战会议。</h1><h1> 会议首先由1948年6月刚刚担任政委的芦富贵传达了野司命令,说明了我军发起豫东战役和我们这次攻取宁陵的重要意义。<br></h1> <h1> 接着程朝先参谋长、朱传贤副参谋长分别发言,他们首先说明敌情:宁陵紧靠商丘,是豫东地区重要的且防御比较坚固的一座县城,据情报,宁陵国民党县长王叔平率保安团400余人活动于该县周围,另外,睢县保安团孟昭体部600余人活动于阳驿铺(今阳驿乡)以北地区。</h1> <h1> 然后宣布团作战方案:决定以1大队为主攻,由张弓出发,经阳驿铺、县西关,攻打县西门,控制西大街;7大队攻取县南门;5大队迂回县东关、北关,负责打突围;3大队和机炮大队为预备队。</h1><h1> 大家对这个方案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一些问题和意见。</h1> <h1><font color="#b06fbb">河南省宁陵县一带</font></h1> <h1><font color="#b06fbb">华东野战军特种兵纵队骑兵团政委芦富贵</font></h1> <h1><font color="#b06fbb">华东野战军特种兵纵队骑兵团参谋长程朝先</font></h1> <h1><font color="#b06fbb">华东野战军特种兵纵队骑兵团副参谋长朱传贤</font></h1> <h1> 戴彪团长指出:经三查三整,全团思想觉悟进一步提高。自从5月底和兄弟部队南下以来,胜利地进行了梁砦伏击战,攻取鱼台县城,受到野司和特纵的嘉奖。全团应再接再厉,勇敢杀敌,再立新功。</h1><h1> 他特别强调:虽然我们骑兵攻坚不像野战那么有优势,缺乏经验,但必须坚决完成野司命令,拿下宁陵城,确保我军东侧安全,以实际行动支援兄弟部队消灭开封之敌,保证战役的胜利进行。</h1><h1> 会议决定朱传贤副参谋长和1大队一起行动。</h1> <h1> 对完成攻占坚固县城的任务,各大队都非常重视,回去后立即研究本大队完成任务的具体战法。</h1><h1> 在1大队,团副参谋长朱传贤、大队长孟昭贤、副大队长张遵三、支部书记张德才和几个区队长反复商量后确定:</h1><h1> 一是1、3区队负责突袭西关,用坚决有力的动作歼其守敌,控制西关后,迅速逼近西门,组织好各种火力,掩护2区队攻城;</h1><h1> 二是2区队为攻城突击队,到西关后迅速作好攻城准备,至少要捆绑好两个云梯,然后在大队组织好火力掩护的情况下,选择好突破口,不惜一切代价勇猛攻城;</h1><h1> 三是一旦有了突破口,1、3区队要快速跟进,消灭西门敌人,并迅速向城内扩大战果。</h1> <h1><font color="#b06fbb">1大队长孟昭贤</font></h1> <h1><font color="#b06fbb">1大队副大队长张遵三</font></h1> <h1> 为了稳妥和作好战斗动员,1大队还召开了班以上干部会议进行讨论,对作战方案作了进一步的完善。</h1><h1> 朱副参谋长强调:“大队的这个决心是比较完善的,也是可行的,但要注意敌情的变化,到时既要猛又要稳,希望发扬1大队英勇善战的精神,胜利完成任务。”</h1> <h1> 支部书记张德才表彰了在山东梁砦、鱼台战斗中英勇作战的班长王广华、副区队长袁化先和万福才,号召骑兵向他们学习。</h1> <h1><b> 袭占城外西关。</b>   <br> 6月24日吃过早饭,骑兵团(欠9大队)即由张弓出发,向宁陵急进。行军中,担任主攻任务的1大队走在前面,孟大队长命令3区队为前卫区队,由副区队长万福才带领王金亮班为尖刀班,沿途搜索、侦察前进。<br></h1> <h1> 行军两个多小时后,到达了海郑公路(今连云港市海州区至郑州的325省道)上的阳驿铺(今阳驿乡)。</h1> <h1> 在村东头,几百名男女老少拿着鸡蛋、烧饼和水鸡蛋,夹道欢迎解放军,骑兵们下马缓慢行进。</h1> <h1> 在行进途中,王金亮飞马向大队长报告:这个地方有敌人的一个乡公所,10多个人,已全部被我俘虏。据他们交待,宁陵城里有1000多敌人,是国民党县保安大队、全县还乡团,还有他们的县政府。</h1> <h1> 不一会儿,万福才又飞马向大队长报告:从一个刚从宁陵县城回来的小贩口里获悉,宁陵西关只有敌1个排,正向老百姓派饭,忙着构筑工事;西门由县保安大队守着;城里正准备大批粮草,准备给“大军”用。</h1><h1> 孟大队长和朱副参谋长商量后,当即命令万福才率领3区队加快前进速度,到达西关后快速向西边插,从西北向东南攻击。然后又命令1区队,以最快速度直插西关和县城中间,切断西关与城内的联系,然后从南向北攻击。 </h1> <h1> 下午4时,3区队赶到西关,当即向西关之敌发起进攻,敌马上占据临时工事进行还击。3区队立即下马,占领一个大土岗和附近几个院子,徒步向敌人攻击。</h1><h1> 正当双方激战时,副区队长袁化先带着1区队已经插到西关和县城中间,完成了切断西关和县城联系的任务,尔后直冲到西关的十字路街心,下马向敌人勇猛冲锋。</h1><h1> 敌见被包围,一股股尘土飞扬,四面八方都是解放军的骑兵,顿时慌了神,战斗很快结束,西关被我1大队占领。</h1> <h1> 这时,支部书记张德才、文化教员李峨卿、炊事班长宗道宽押来了俘虏的敌西关排长。</h1><h1> 孟问他:“哪个地方的城壕沟好过?”<br> 敌排长迟疑片刻,用手向北指着说:“北边300公尺处,有一段修得不完善,好过,也没有水。”<br> 孟又问:“西门县保安大队防守重点在哪里?”<br> 敌排长答:“在西门城楼上。”</h1> <h1> 根据这些情况,孟大队长和朱副参谋长商量后,决心把突破口选在敌防守薄弱且城壕沟又好过的西门北边300公尺处。</h1> <h1> 这时,担任攻城突击任务的2区队已找来4根长木杆子,绑成云梯,作好攻城准备。</h1><h1> 只见王永丰和王广华身上浑身都挂着手榴弹袋,俩人虎气冲冲地说:“我们这是跟老区队长王玉坤学的,到时候要像下冰雹那样,一个接一个甩过去才解决问题”。 </h1> <h1> 大队长把副区队长王永丰和突击班长王广华叫到跟前,指着选定的突破口对他们说:“一会儿火力掩护开始后,你们从那个小泊位处下城壕沟,上了城壕架好云梯就开始攻城,动作要快,上去后向南发展,先消灭西门城楼之敌,尔后向西大街发展。”两人异口同声说保证完成任务。</h1> <h1> 大队长看到各方面准备工作就绪,即令号兵马文祥吹起冲锋号,顿时枪声大作,1、3区队的机、步枪一齐开火,向预定突破口集中打去,全大队所有的88式小炮也连续向突破口轰击。顿时敌火力被压了下去,预定突破口上,像爆炸的火药库一片烟雾弥漫。</h1> <h1> 王永丰带着突击队冲向城墙边,云梯刚靠上城墙,王广华就第一个登上了梯子,冲到城垛边后,连续向两侧敌人投掷一二十颗手榴弹,然后快速跃上城墙,把防守突破口的敌人打垮了,紧接着2区队全部登上了城墙。</h1><h1> 打进突破口后,他们跳进院子,打通院墙,从南边包围攻击西门城楼。</h1> <h1> 1大队3区队副区队长万福才率领3区队,紧跟着2区队冲上了突破口,顺着城墙向西门城楼攻击。</h1> <h1><font color="#b06fbb">1大队2区队副王永丰</font></h1> <h1><font color="#b06fbb">1大队班长(排级)王广华</font></h1> <h1><font color="#b06fbb">参战文化教员李峨卿</font></h1> <h1><font color="#b06fbb">参战老骑兵刘须臣</font></h1> <h1><font color="#b06fbb">参战炊事班长宗道宽</font></h1> <h1><font color="#b06fbb">参战老骑兵王秀堂</font></h1> <h1> 孟大队长随后登上城墙,通过讯问俘虏,得知敌指挥官还在西门楼上,立即下令全大队所有机枪向西门城楼射击,集中手榴弹扔向城门楼顶。西门城楼顿时火光闪闪,烟雾腾腾。</h1><h1> 支书张德才领着1区队向敌人喊话,进行攻心战。城楼上的敌人被我火力压制无法射击,又被我投进去的手榴弹炸死许多,在军事压力和政治攻势下,伸出白旗,举手下楼投降。</h1> <h1><b> 占领宁陵县城。</b><br> 占领西门城楼后,1大队长立即在城楼上布置3挺机枪,准备用火力控制住西大街。机枪只到位1挺,敌人就从西大街上向我反扑过来,1大队长急忙命令到位机枪开火,同时命令2、3区队对西大街之敌猛烈射击。</h1><h1> 在上下火力的打击下,敌人纷纷散开,逃进街道两旁店铺里躲藏。<br> 由于西门城楼是宁陵城最高的建筑,1大队控制这一制高点后,城里敌人一片混乱。<br></h1> <h1> 此时,7大队已向南门发起了攻击。1区队长杨伯林(杨坡林)、副区队长张太平,带一部分人沿着城墙,从南边绕向东面。冲到东门外后,用机枪向东门的敌人猛烈开火。</h1><h1> 南门的敌人听到自己的东西两侧翼均有枪声,且越来越近,深怕被抄了后路,丢下阵地向城里跑。</h1><h1> 7大队2区队紧跟在后面追赶,逃敌没来得及关闭城门,2区队就跟着冲进了南门。</h1> <h1><font color="#b06fbb">7大队长吴立义</font></h1> <h1><font color="#b06fbb">7大队1区队长杨坡林</font></h1> <h1><font color="#b06fbb">7大队副教导员谢文斌</font></h1> <h1><font color="#b06fbb">7大队1区队副区队长张太平</font></h1> <h1><font color="#b06fbb">参战的7大队事务长郭学勤</font></h1> <h1><font color="#b06fbb">参战7大队老骑兵李明</font></h1> <h1><font color="#b06fbb">参战7大队老骑兵赵承业</font></h1> <h1></h1><h1> 东城门的敌人,见被我抄了后路,连忙后撤,并在城门口堵着几辆四轮大车,妄想阻我骑兵前进。</h1><h1> 5大队区队长王明和副区队长黄殿学,带着部队追击,冲到大车跟前,猛一提缰,一跃而过,冲进东门。</h1><h1> 进城后,见街中心有座土楼,敌人正在向西射击。王明令部队下马,用机枪射击。土楼上的敌人突然背后遭袭,惊慌失措,纷纷跑下城墙。骑兵上马一阵追杀,将这股敌人全部消灭。</h1><h1> 战斗中,约有残敌100余人出东关向东逃跑,被5大队堵击于瓦尔庄,追杀1小时,将其大部歼灭。<br></h1> <h1><font color="#b06fbb">参战的5大队长王勤元</font></h1> <h1><font color="#b06fbb">参战的5大队副区队长黄殿学</font></h1> <h1><font color="#b06fbb">参战的5大队管理员苏振江</font></h1> <h1><font color="#b06fbb">5大队参战老骑兵韩维新</font></h1> <h1><font color="#b06fbb">5大队参战老骑兵陶祥高</font></h1> <h1> 攻破宁陵城后,为肃清残敌,骑兵团(欠9大队)进行挨家挨户的大搜捕。</h1><h1> 大队战士张友金在西门城楼前抓获了正在逃跑的敌大队长。一个老乡,带着战士们在一口井里捞出30多支步枪和1挺机枪,还捞出来5个还乡团头子的尸体。</h1><h1> 7大队1区队长杨坡林在伪县政府的1间大厅里发现几桌酒菜,俘虏交待是准备给国民党军队打前站的头头接风洗尘的。</h1> <h1> 此战,共毙敌县长以下27人,俘敌319人,缴获机枪10挺、长短枪294支。我仅伤1人,亡马4匹。</h1><h1> 后来,我宁陵县政府和县大队也进了城,卢富贵政委即让把缴获的枪支和俘虏全部交给他们。</h1> <h1> 6月24日晚,骑兵团攻占宁陵城后,团长戴彪迅即向商丘方向派出了多路警戒分队,密切注视睢杞以东地区敌军动向。骑兵团到宁陵西南一带待命。</h1><h1> 商丘之敌在我攻占宁陵后,一直未有西援动作,从而保障了我军豫东战役第二阶段——睢杞战役的胜利进行。</h1><div><br></div> <h1><font color="#167efb"><b> 四、策应睢杞战役</b></font></h1> <h1> 开封解放后,蒋介石令邱清泉兵团和第4绥靖区刘汝明部继续向开封攻击前进;同时,以第6绥靖区副司令官区寿年率新组建的第7兵团,在邱清泉兵团左翼,迂回开封,以图重占开封,与华东野战军西线兵团主力决战。</h1> <h1> 鉴于开封守敌已被全歼,敌援军正多路逼近,我第3、8纵队奉命于占领开封后的第3天撤离开封。这一行动,助长了邱清泉西进的急功近利思想,其主力尾追第3、第8纵队不舍;</h1><h1> 而区寿年兵团却于进抵睢县西北的铁佛寺、龙王店、榆厢铺地区后,徘徊不前,与邱兵团之间形成了40公里的间隔。</h1><h1> 6月27日,华野代司令员粟裕当即决定围歼区寿年兵团。</h1> <h1><font color="#b06fbb">粟裕代司令员在豫东战役指挥所</font></h1> <h1> 27日晚,由第1、第4、第6和特种兵纵队组成的突击兵团乘区寿年兵团立足未稳,从四面八方发起猛攻。</h1><h1> 29日晨完成合围分割任务,至7月2日凌晨,全歼区寿年兵团部、整编第75师师部、第6旅、第16旅的1个团、新编第21旅等部,俘中将司令官区寿年和中将师长沈澄年。</h1> <h1> 在突击集团围歼区寿年兵团时,邱清泉兵团遭阻援部队节节阻击;胡琏兵团被中原野战军一部阻于上蔡以北地区。</h1><h1> 蒋介石又将进至山东滕县北援兖州的整编第25师调回商丘,与第3快速纵队、交警第2总队组成西援兵团,以整编第25师师长黄百韬为司令,星夜兼程西援。7月1日,被我阻援部队阻击在睢县东北帝丘店。</h1> <h1> 粟裕代司令员决心乘黄百韬兵团长途奔波、劳师远征,集中第1、4、6纵队大部、两广纵队和特种兵纵队,东移攻歼该兵团。<br> 7月3日,将黄百韬兵团包围,4日晨,发起攻击,至6日晨,歼其3个多团。</h1><h1> 这时,多路敌军已经逼进,粟裕代司令员下令6日晚撤出战斗,分别向睢县、杞县以南及鲁西南转移休整。<br> 7月5日,宁陵县城也被西援的国民党军74师占领。骑兵团(欠9大队)于7月6日奉命撤出了宁陵县一带。<br></h1> <h1> 豫东战役,分为开封战役、睢杞战役两个阶段,历时20天。我军以3.3万余人的代价,歼敌9.4万余人,是进入解放战争两年多以来我军最大的一次歼灭战。</h1> <h1><font color="#b06fbb">豫东战役经过要图(1948.6.17—7.6)</font></h1> <h1> 粟裕将军精心组织指挥了这一包括城市攻坚战和运动战在内,被他称为“所经历的最复杂、最剧烈、最艰苦”的战役。</h1><h1> 他高超的指挥艺术突出有两点:1、从战场实际情况出发,不为既定的作战计划所束缚,以歼灭敌军有生力量为目的,适时改变主要作战对象和作战地区,尽一切可能争取和保持战役的主动权。2、积极创造战机,及时抓住战机。</h1> <h1> 骑兵团(欠9大队)在特种兵纵队编成内,始终以一个满编主力团的实力和特有的快速勇猛战斗作风,完成野司交给的各项任务,特别是袭占宁陵、警戒敌整编第68师,独当一个小的战役方向,保证了开封战役和睢杞战役的胜利进行。<br> 为此,骑兵团受到了野司的表扬,1大队受到了特种兵纵队的嘉奖,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广播了此战胜利的消息。<br></h1> <h1> 10月15日,骑兵团进驻豫东地区槐店镇(今天的沈丘县县城)时,1大队支部书记张德才宣布了宁陵战斗中记功情况,王广华、王永丰、蒋步宽、杜津民、万福才、汤传侯等分别立功。</h1><h1> 笔者后从老骑兵的履历表中得知:5大队陶祥高荣立三等功,7大队李明荣立三等功。</h1><div><br></div> <h1><font color="#167efb"><b> 作 者:</b></font><br> 孟秀玲,原新四军四师骑兵团大队长孟昭贤之女,北京新四军研究会四师分会副秘书长。<br></h1> <h1> 请继续观看美篇:<br></h1><h1><b><font color="#167efb"> </font></b><font color="#167efb"><b>《新四军铁骑》第20集 围剿豫东顽敌</b></font></h1> <h1><font color="#b06fbb">《金戈铁马》,周纯麟、程坤源著,24万字,1984年由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br></font><font color="#b06fbb">《新四军骑兵团征战发展纪实》,曹鸿茂、孟秀玲、周善平著,61万字、300余张照片,2009年由军事科学出版社出版。</font></h1><div><font color="#b06fbb"><br></font></div> 【本美篇的文章欢迎转载,为尊重和维护原创首发的知识产权,请转载时务必注明作者和美篇标题,联系方式13810037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