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身家族事务十五年 一一龚士先

一杯清茶

赤壁市2021年清明祭祖活动,在炽热而又寂静中悄然走过了,不是我不想写点什么,十五年,整整十五年啦!对家族的深情萦怀,总让我提笔又止,太多太多的情感交织,总让我炙烤身心,常常让我泪流满面,不能自己...... 今晚,我伫立在暮春的窗前㝠思,霏雨之夜,静极了,我点燃一支香烟,似乎脚下踩着祭奠老祖时殷红的爆竹屑,让袅袅烟雾陪着浓浓的岁月与我一起摇曳。岁月如梭,如电影定格,一幕幕迎面向我扑来...... 在多次接待回老家恳亲团的活动中,每每让我胸襟震撼:我看到了几百年来不知道自己根在何处的后裔们,在老祖残存的墓碑前,用颤巍巍的双手触摸几难辩认的碑文时潸然洒下的热泪;我也听到了许多花甲、耄耋老人凝视老祖塑像时的心跳;也看到了众多稚子在父辈陪同下焚香跪拜的虔诚;特别是四川卫英在合影时高喊前排裤倒(裤的第二声)时,我的眼睛湿润了,心里阵阵颤栗,乡音无改,老家也是这个腔哟! 每当我追忆这些,不知鼻子为何有点酸,似乎听到了外迁族人逆长江汉水而上传来的阵阵桨声,撼动了我的心弦。<br> 灯下,摆开一桌子的照片,有一串串幽幽的、抺不开的族情,我又轻轻地划燃了一支烟,,看到了“情”在燃烧,史料如书,历历在目...... 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修建“龚氏大宗祠”:十五年前,我因故从交通系统退了下来,受族人拥举扛起了家族事务的担子,领导、组织和参予了一糸列族务工作。我们开始把修建“龚氏大宗祠”作为振兴家族的起点,<div> 为建祠我挨过骂,受过嘲讽讥笑,被族人拍过我的桌子,更有甚者曾被人一碗饭扣在我我身上!说凭我的能力修不起来祠堂,祠堂做起来后,每年腊月三十日讨帐的上门闹得我过不成年,加之那时候我的生意又不顺利,我紧衣缩食,东挪西借,连续五年才还清了建祠基建拖欠款, 其间的艰辛每每追忆起来都会让我百感交聚。</div><div> 终于,在资金空缺的情况下,我们发动龚姓贤人达士解囊相助,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历时五载,耗资一百六十多万元,终于建成了如今气势恢宏的大宗祠,让后裔们焚香有去了。</div> 接着,我们又进行了声势浩大的续谱工程。组织了族谱编辑会,在全市及周边有案可查的一百多个村庄广泛调查,深入走访,挨辈摸排,严谨对接,历四个寒暑,终于编纂好六卷《仕杰公支系宗谱》(仕杰公乃伯一公之父)巨著,告慰族人。 感谢网络,为我们提供了寻亲问祖的平台。为找到几百年来散布外地的一脉后裔,在全国无数个家族群里,以“名登廷士、一举承元”这张响亮的家族辈分名片,广征线索。后不断传来瓜瓞反馈,我们一面在网上请对方发来残存辈字,这边安排人对接确认;一方面派员跋山涉水赴异地考察求证,几年来我们足迹遍布七省百余县市上千处村落,内中所受艰辛一言难尽,我们的目的只有一个:让飘零异乡的游子有个老家,有个根。几年来陆续找回了十数万后代,,填补了他们祖籍上惊心的空白,谢祖泽恩! 鉴于老祖墓地年久失修,日趋凋零,2017年我们又组织了对祖墓整修。从河北调运花岗石,与当地“刁民”打无数次嘴巴官司,历时大半年,将当年几近破败、仅十平米旧塚,扩展为380平米陵园,1.4吨重白花岗石条案摆放墓前,“伯一公之墓”格外醒目,大理石饰面,花岗石饰栏,文化墙庄严,四周鲜花翠柏环绕,高雅且不落俗,告慰先祖。 暑去寒来整整十五个春秋冬夏,家族的事占据了我的整个生活乃至灵魂,我曾为筹措资金四处奔走,应急时无数次倾囊援襄;曾为与族人意见相悖几度拍案而愔然神伤;曾为寻亲用脚丈量山水而屡涉险地;也曾为几次收官之作而悲喜交加。我始终秉承“三心”办事:对先祖的感恩之心。没有先祖的福泽,就没有现在的繁昌。二是处世凭着一个良心。冥冥中总觉得先祖在注视着我,做好自己应该做好的事,无睹流言蜚语,冷嘲热讽,凭良心办族事,不顾委屈克制个性,我做的不是给人看的。三是强烈的责任心。勇于担当,既然骑上了马,就要扬鞭策马,砥砺前行,无视说大话不办实事争名夺利之人,目的是为了家族干秋伟业,家风万代传承。可是现在,因过度劳瘁而多病缠身,我真的老了哟,真的老了,该歇歇脚了,身累了,心也累了。<br> 可是,还有许多未竟之事尚未完成:外迁先辈们在几个世纪的航行中,演出了一幕幕荡气回肠的壮剧还没谢幕,寻亲之旅尚在路上;以登壁爹为代表的众多芳名功德上墙镌刻尚在纸上;组建伯一公后裔文化传承研究家族发层机构,发掘家族历史文化,实施助学帮困活动,推动长效机致有计划有安排有特色的家族活动,让家族后裔曾集合在一张帆下破浪前行,现在如何发展的蓝图尚在心中......<br> 真想向天再借五百年!<br> <br><br><br> 中华龚氏文史研究会副会长<br> 湖北龚氏宗亲联谊会会长 龚士先<br> 赤壁龚氏宗亲联谊会原会长<br> 2021年5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