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八月12号,星期四,回到七岭的第十六天。此刻,雨儿滴,听得见雨打芭蕉声。</h3> <h3>今朝上半天,雨没来的时候,哥哥和老五接到(继续)挖地,我还是工作。脑壳疼的事一般都不会离我太远。有自找的,也有找上门来的。下半天,电话打了二三十,喉咙都喊疼哒。</h3> <h3>说到麻烦,疫情才是最大麻烦。一天不解封,就一天不能走。防疫的事情还是在紧张进行中。慈利、桑植、武陵源基本上没问题,永定的情况还是有点狠。稳定了永定,张家界才有奔头。抗疫的事哈,一个人戳的漏洞就得一百人来补。不好生搞,完俺要跟到遭殃,整个界上也要吃大亏。支援永定的队伍越来越大了。各地增援抗疫的人员还在增加,各地的捐赠物资也纷纷送过去哒。今天报的新增感染人数是五个。屋漏偏遭连夜雨。今朝晚上有大暴雨,这哈子还要加上防汛的事情。有个二中的女同学上了湖南卫视,县国土局的。一天到黑在外面跑,给关在家里的人送菜送吃的。同学们在群里给她点了好多赞,献了好多花。我也献了的喽。</h3> <h3>邓大师,就是在九溪搞志愿者服务的美术老师,下半天给我发了一些九溪的照片,其中就有二中的。二中是高中时期的母校,在九溪城里。</h3><br><h3>九溪,有好多话值得讲;二中,有好多事可以说。</h3> 笔峰山人供图 <h3>九溪,又叫九溪卫,是北山下面的一座古老边城。城池周边有索溪、冷水溪、输赢溪、喝堡溪和斗溪等九条溪流,在这个地方聚齐。因此,得名九溪。九溪卫,是个有来历的城。朱元璋当皇帝佬儿的时候修的。一个卫,兵伢儿就有五六千。古城是个弧形,溇水绕城而过,读书的时候还有些土家民居,板壁屋不少。好多年没在九溪城里逛哒,不晓得还在不在。看了一哈子邓大师发过来的图,九溪城的无个南城门还在。每次过江到对门的江垭镇去玩的时候,要从城门洞子里过。扔两毛钱给艄公,坐渡船过江。城门洞里面,有一块岩头,上面刻着字:民国二十四年洪水涨至此。写字的地方还刻了一个红线。红线离地面有半人高。民国二十四年的大洪水,是我们当地人经常提到的;以至于要说哪次涨水很厉害,就说:无个场合的水呀,像民国二十四年的。</h3> 邓阳炯供图 <h3>九溪是一个有根盘有来历的码头,城里鼓楼只剩下一个地名了,钟楼据说有两座,但是完俺只看到过一座,就在二中里面的梅花殿旁边。一口大铁钟,年年岁岁,都吊在梅花殿旁边的无个亭子里。有事无事,经过的时候学生伢儿们都要拍几下。</h3><h3>我在这里读了三年书。城门外面的溇江,是我们的天然浴场。涨洪水也不怕,跳进江里,在滔滔洪水里头游,游到对面的沙洲上歇口气,又搞起回来。好像隔一两年,就要死个把子学生伢儿。江垭林场有个警察,他的媳妇儿是完俺学堂里的老师还是校医。到了能够下水的季节,他每天放学后都到江边上看管我们,怕汶死人。</h3><div><h3>三年时光,转哈子脑壳就过去了。我的班主任换了两个。一个是张老师,一个是周老师,两个人对我都很好,虽然给他们惹了好多事。从杉木桥云台中学考到二中后,分到九十四班,学号是25。一看就是不上不下,没得用的伢儿。班主任是张立秋老师。张老师教物理,师母在食堂里。对于完俺这样的饭桶来说,有点优势。每次去食堂打饭,师母会舀面上漂油的菜。每年过年哒,肚子里的油水干哒、青黄不接的时候,回不了家。师母把完俺这些学生伢儿喊到她屋里去,每次好几个,分好几拨,吃腊肉、吃香肠、吃花生米,反正都是好的。写到这里,涎水出来哒。高三,文理科分班,我分到周老师班上,变成了理科九十六班的人。就是在这个班上,差点被学校开除了。但是,周老师还是给了我机会,拿到了毕业证我才离开九溪。无些丑事,我也是个要脸的人,就不讲了哈。</h3></div><div><br></div><h3>学堂里头,有座小山,叫太平山。在二中读过书的人都知道。太平山上有三棵大树,一棵樟树,一棵柏树,还有一棵也是柏树。樟树最大,好多人合抱才抱得拢来,是唐代的。太平山的大树下,多少故事多少版经,都是无些伢儿俺留下来的。我晓得的有些事也不说哒,怕别个捶我。</h3> <h3>太平山脚下有一座吊脚楼,楼里面有化学、物理实验室。吊脚楼的外面就是钟楼和梅花殿。梅花殿是二中的地标。那个时候,刘校长(也是我父亲的老师)坐在梅花殿里办公,他的弟弟刘主任管教务处。我觉得他往无个里头一坐,真的是威风得很。九十四班的一号姓杜,是自然门大侠杜心武一个祠堂的。杜心五会打架,据说功夫无人匹敌,所以给孙中山当保镖,孙去世后就回了慈利。那个时候的小杜,现在也快老杜了,在天津大学当教授。二号姓赵,上了中南大学,他的媳妇儿是完俺班上的。三号姓张,上了湖南大学。25号的我,就在旁边的师范大学读书。三号的媳妇儿,跟我在云台中学是一个班,高中的时候还是一个班,不晓得他俺两个麽得时候就搞到一起哒。眼睛跟瞎了一样,完全没察觉。高中一毕业,两个人一起到七岭来玩,我才搞明白。我觉得张老师也没发觉吧,发觉了,他俺两个只怕拐(坏)哒。无个时候,不晓得哪门搞的,就不知道学习班长,同时把媳妇儿也找起,也免得差点打光棍,搞到个四十几岁才结婚。现在,我的同学都有人当嗲嗲哒。我跟儿一起出去,人家微笑着说:你的孙子挺可爱!……</h3> <h3>梅花殿前的梅花,年年谢年年还开;溇江水滔滔东去,日夜不停;魏巍北山,日复一日,看着溇江边的九溪城。九溪城里的事讲不完。只愿从梅花殿边出去的这些人,都有好日子、好回忆。再过两年,就是2023年,毕业就三十年哒。到无个时候,要是再回到梅花殿前,当年清纯的、乖伤哒的女伢儿,不知道是什么模样?但是,男伢儿同学好多都遇到过,就别指望哒,无些白马王子已然绝尘而去,基本上面目全非喽。莫伤心哈,时间这把刀,从来不会放过谁。都一样的。回不去的是少年光阴,记得起的是无限美好。</h3> “千种思绪,万般情感,都在二中校歌中汇聚”(师弟军良的话):<div><br> 溇江流淌着我们的身影,<div>林涛回荡着我们的歌声,</div><div>古楼里藏着古老的光荣,</div><div>古钟下敲响现代文明,</div><div>把仙鹤读成白云,</div><div>把小树写成绿荫,</div><div>立志奉献,求实奋进,</div><div>山乡的希望就是我们。</div><div><br> 春天生长着我们的花季,</div><div>青山环抱着我们的崇憬,</div><div>古城里跳响少年的舞步,</div><div>校园中挥洒浪漫的青春,</div><div>让世界走进课堂,</div><div>让山村走出贫困,</div><div>立志奉献,求实奋进,</div><div>山乡的明天就是我们。</div></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