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剧是江西的古典大剧种,历史悠久,遗产丰富,其声腔主要由高腔、弹腔和昆腔组成。 赣剧高腔包括中国戏曲史上声名遐迩的弋阳腔和青阳腔,前者产生于江西弋阳,系元杂剧与南戏声腔溶合发展而成,至今有800年历史;后者是弋阳腔发展的主要派系,产生于安徽青阳,明嘉靖年间流入赣北一带。两种声腔,前者高昂激越,多演《三国》、《封神》等历史神怪故事的连台大戏;后者委婉优雅,主唱明传奇剧本。两者的共同特点是:曲调锣鼓击节,不用管弦,一人唱,众人和;为长短句的曲牌联缀,曲词通俗易懂;并发展为“滚唱”,反复抒情。弋、青两腔在历史上曾风靡全国,计有十三省的四十七个剧种的形成都受到过弋阳腔影响。新中国成立后,江西省赣剧院对赣剧高腔进行了音乐改革,并加以丝竹伴奏。<br> 1958年赣剧《牡丹亭》海报 赣剧弹腔有二黄、西皮、秦腔、拨子、浙调、上江调、文南词等多种,多系地方化了的外来声腔,其中二黄、西皮古朴醇厚、文南词柔美舒缓。此外,赣剧还有少数昆腔戏,系由苏、浙、皖等地传入,唱腔基本上与昆曲相同,唯带乡土特色。赣剧还有丰富的民间小曲、过场音乐和锣鼓经,都具有自己的风格和特点。<div>赣剧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div> 赣剧大师潘凤霞 在我看来,赣剧是现代人也能欣赏的古典美。江科附中还与江西省赣剧院协作开展了赣剧进校园活动呐。在三年级时,我参加了学校的赣剧兴趣班,接触到了这门古老却又极富美感的传统艺术。老师教给我们戏曲的历史、生旦净末丑各个角色的含义,带我们欣赏戏曲的唱腔和有些深奥的唱词,最重要的是我们自己要亲身体验、学唱赣剧。虽然要背戏词、练功夫,但我并不觉得苦和累。别人觉得咿咿呀呀节奏慢又听不懂,我却乐于感受其中的优雅与妙趣。 赣剧高雅艺术走进江科附中 赣剧高雅艺术走进江科附中 暑期我看了电影《白蛇2:青蛇劫起》,除了被出人意料的情节、精美酷炫的画面所吸引,也为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意识的巧妙结合而赞叹。 电影《白蛇2:青蛇劫起》 白蛇、青蛇、许仙、法海的故事传了千年,起源于唐代洛阳巨蛇事件,初步定型于明代冯梦龙《警世通言》中,成熟盛行于清代。全中国几乎所有的戏曲种类,甚至包括木偶戏、皮影戏都有《白蛇传》的演出。 京剧《白蛇传》 越剧《白蛇传》 川剧《白蛇传》 作为江西人,我在“喜马拉雅”APP上欣赏到了赣剧名家潘凤霞演唱的《白蛇传》选段“顿然间”。唱腔优美、婉转,体现了赣剧的古朴、厚实、亲切、逼真的特点。 赣剧大师潘凤霞 赣剧文南词《白蛇传》选段“顿然间”潘凤霞演唱 从文学到戏曲,从电影到音乐,我们不妨通过古今结合的多种形式去认识戏曲、发现并爱上戏曲的魅力,更要支持们身边的文化瑰宝——赣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