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城重庆游(2)

谭谭

<h3>4月27日重庆市区一日游。</h3> <h3>这是我们重庆市区一日游乘坐的航空豪华巴士,大空间,舒适座椅。第一次坐这么高级的大巴。</h3> <h3>跨江索道被誉为‘万里长江第一条空中走廊’<br>和山城空中公共汽车。连接重庆渝中区和南岸区,30年前跨江索道是市民唯一的过江交通工具,现如今是重庆网红打卡点。每次载客六十人,运行时间4分钟。</h3> <h3>重庆市人民政府大楼</h3> <h3>三峡博物馆</h3> <h3>拉纤</h3> <h3>三峡移民</h3> <h3>重庆市人民大礼堂</h3> <h3>仿天坛式的大礼堂——重庆地标</h3> <h3>重庆市市树——黄葛树,又名黄桷树。因具有‘哪季移栽,哪季落叶’的特性,故被称为‘记忆之树,灵性之树’。即便扎根岩壁,根系裸露,依然枝繁叶茂。重庆市最古老的一棵黄葛树有800多岁,占地面积约两亩,直径近九米。公园、广场的黄葛树下,是人们乘凉休息的好去处。</h3> <h3>婀娜多姿的三角梅</h3> <h3>马不停蹄,我们来到了又一网红打卡地——李子坝轻轨站,看轻轨穿楼。</h3> <h3>碰巧拍下了一进一出两辆轻轨</h3> <h3>参观渣滓洞</h3> <h3>洪水过后重修的渣滓洞看守所</h3> <h3>洪水水位</h3> <h3>1949年11月底重庆解放前夕,囚禁于此的二百多位革命志士被杀害。</h3> <h3>江竹筠——江姐,牺牲时年仅29岁。</h3> <h3>磁器口古镇始建于北宋。自明、清时期以来,一直是重要的水路码头,为嘉陵江下游的物资集散地,是重庆主要城区少有的能领略老重庆风味的地方。被称为‘小重庆’,老少皆宜打卡地。走在古老的青石板路上,品尝当地的美食小吃,感受老重庆的风土人情,有种穿越时空的惬意感。</h3> <h3>又爱又恨的陈麻花,其中硬的那种,吃坏了我一颗牙,光拔牙就花了五张,都不好意思说今后种牙的费用,嗨!悔青了肠子,欲哭无泪啊!</h3> <h3>小姑娘看我们买的多,使劲给我们往里装。</h3> <h3>这位帅哥是这次重庆旅游认识的上海朋友。</h3> <h3>走出山城步道,已是汗流浃背,气喘吁吁,可想而知,过去的山城人为什么身材都那么好。</h3> <h3>重庆之眼——云端之眼,位于重庆联合国际大厦,乘电梯上到67层后,还要在红色的钢铁旋转楼梯上攀爬大约三层楼的高度,然后才上到圆形高空观景台(原来是停机坪),垂直高度318米。运气真好,从24号到重庆天天都是‘雾都’,唯有今天晴空万里。放眼望去360度无死角,山城重庆风光尽收眼底。</h3> <h3>脚下是嘉陵江和长江交汇处,左侧有重庆的最高建筑来福士大楼,右侧是横跨长江之上的东水门大桥。满眼都是见缝插针、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h3> <h3>这是我们生活的常态——两条平行线。</h3> <h3>偶尔也有不平行的时候,看着有点别扭,还是平行的好。</h3> <h3>长江之上的东水门大桥。重庆不仅是雾都还是名副其实的桥都,大大小小的桥数也数不清楚。</h3> <h3>红色旋转楼梯</h3> <h3>这是朝天门码头广场,对面就是来福士大楼,一群怪怪的歪楼,其中有一栋楼横架在几栋楼之上。</h3> <h3>在不同角度看重庆歪歪的来福士大楼群</h3> <h3>部队团级转业干部何苦(何长宁)自编自导自演的《最后的棒棒》中一镜头。随着山城重庆现代化建设的快速发展,跨江索道、爬山大扶梯、城市轻轨等等的出现,人们的生活、出行是越来越方便,不再需要棒棒,曾经为城市做出贡献的棒棒们都有了自己新的归宿。</h3> <h3>朝天门码头又让我们领略了一下曾经的棒棒。</h3> <h3>在重庆的最后一晚,我们升级住在长江豪华钻石游轮上,晚上在船顶甲板上随着游船观看长江两岸的夜景边吃火锅那叫一个爽。</h3> <h3>甲板上看夜景吃火锅,美美哒!神仙不过如此。</h3> <h3>游船正前方看到的是重庆最美的千厮门嘉陵江大桥,兼跨江公路与轨道交通于一身。上层车流不息,下层双向轻轨飞驰而过。船的后方远远的是长江上的东水门大桥。千厮门大桥左边有来福士大楼,洪崖洞。右边有重庆大剧院。</h3> <h3>重庆大剧院夜景</h3> <h3>下来时,我们拎着满载而归的箱子,下了数不清的台阶,累的狗一样的。下船上去说好10元找了一个棒棒,其实一点也不贵,就是要100我们也干。看着老人(显老,不一定有我们老)一步一步踏着青石板步履蹒跚的往上攀登,真的有点于心不忍,不时伸出手帮一把。到顶后给了他20元,接过钱转身又去招揽生意。</h3> <h3>4月28日归心似箭,进机场之前还要过一下烟瘾。</h3> <h3>小结:山城重庆五日纯玩还是非常舒适轻奢,我和队友都玩的挺开心。喜欢重庆的火锅,喜欢重庆的小面,喜欢山城重庆上上下下的感觉。不约而同都喜欢上了重庆,这是一个可以再来的城市。提议明年再合作一次,队友拒绝,说没意思,但我有信心再来一次合作。有点小遗憾,队友不爱照相,更不会给我拍照,他的大多数照片都是抓拍的,这点我还是挺自信,这可是在美国旅游时同学教的。</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