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当今流行这么一句话“当你开始经常回忆过去时,那么就说明你已经老了”,这话我体会深刻,自从我过了耳顺之年后,就经常回忆小时候的事儿,尤其是小时候玩的游戏。<span style="font-size: 18px;">某一天我突发奇想,能否把小时候所有的游戏重新玩一遍?这事说难也不难,说不难其实也挺难的,玩儿童年游戏最好是与小时候一同长大的小伙伴儿一起玩儿,那样才更有回忆感。于是,每当同学聚会,做童年游戏是我们相聚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为我们都是五十年代末出生的人,虽然</span>已过去一甲子,但对于儿时游戏还是恍如昨日,记忆犹新的。尽管<span style="font-size: 18px;">现在做起来不如从前那么灵巧,但是玩起来还是那么的嗨!下面就给大家分享一下我们小时候最常见的、到现在也没有忘记的且还能玩的游戏,</span>致我们永远回不来的快乐童年!</p> <p class="ql-block"> 这玩儿意我们叫口袋,由六块正方形的布边对边缝制而成,里面填充沙子的、榛子皮、杏核皮、核桃皮等。小时候就喜欢做针线活的我,经常找到一块儿布剪裁几下就缝个口袋,那时候生活匮乏,很少能吃到榛子、核桃之类的干果,口袋里只能装满沙子,想填充榛子皮、核桃皮都是一种奢望。</p> <p class="ql-block"> 这场景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人并不陌生吧?</p> <p class="ql-block"> 另一种“口袋”,<span style="font-size: 18px;">口袋上绑定一根细绳子,可以牵着绳子踢口袋。</span></p> <p class="ql-block"> 这种踢法简单,小一点的孩子都会玩。</p> <p class="ql-block"> 跳皮筋,这个玩法的儿歌是“22232、2332176、11123、22216”。</p> <p class="ql-block"> 这个玩法的歌谣是:一根线,踢吧踢,马兰花开二十一 二五六 二五七 二八二九三十一 三五六 三五七 三八三九四十一 四五六 四五七 四八四九五十一 五五六 五五七 五八五九六十一 六五六 六五七 六八六九七十一 七五六 七五七 七八七九八十一 八五六 八五七 八八八九九十一 九五六 九五七 九八九九一百一 。</p> <p class="ql-block"> 嘎啦哈,现在拥有这么多嘎啦哈的人可能不多了,这些都是朋友积攒了好多年的宝贝送给我的,财富啊!!!</p> <p class="ql-block"> 上图是猪嘎啦哈,下图是羊嘎啦哈,它是长在猪和羊的后腿上的,那时我只有一副东拼西凑来的猪嘎啦哈,非常羡慕拥有羊嘎啦哈的小朋友。嘎啦哈的四面分别叫针儿、驴儿、肚儿、坑儿,我就这么写了,具体是哪几个字我无从考证,更不知道为什么这么叫了。</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歘(chua)嘎啦哈?还是抓嘎啦哈?叫法不太清楚?但是这种玩法都熟悉吧?</span></p> <p class="ql-block"> 还可以用皮球一起玩。</p> <p class="ql-block"> 老鹰捉小鸡,是一个多人参加且我们小时候经常玩的游戏。由一人扮老鹰,一人扮老母鸡,其余皆为小鸡,因为大家都玩过,具体玩法我在此不再赘述。</p> <p class="ql-block"> 撞拐,两人或多人游戏,大多是男孩子玩的,每个人用手搬住一条腿,向前弯着,另一条腿单腿跳动行走,用弯着的那条腿相互碰撞,谁失去平衡脚沾地谁就输。</p> <p class="ql-block"> 这种游戏叫什么名字我记不得了,但是我清楚的记得玩法的歌谣“一天不打鱼,两天晒干网,三天打个小鲶鱼”。多人游戏,由两个人相向而站,双手高举过头,其它人从手下依次钻过,直至套住某人才说出“鱼”字,引得大家开心大笑。</p> <p class="ql-block"> 这种游戏应该叫“打猫儿”。参与者分两组,一组在中间,另一组分别站在两边,两边的人一声令下,将手里的口袋抛向中间的人,如果击中中间人的任何一部分,就淘汰出局,如果中间人接住一次口袋,就积攒一猫儿,可以抵消被击中的次数。</p> <p class="ql-block"> 翻绳,单人、双人两种玩法,双人玩法是:一个人用手编织花样,另一个人用手指翻接过来。花样有:苍蝇、蚊子、担架、松紧带、降落伞……等等,直到一方不能再翻下去为止。</p><p class="ql-block">未完待续……</p> <p class="ql-block">由于美篇只能上传10个视频,因此分成两集,此篇为上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下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