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之行

蝴蝶兰

<p class="ql-block">生活理应有张又驰。都说父母在不远行,我却说趁父亲还能走的动,带父亲远行。于是乎,一趟9日自驾游从2021年7月13日早晨九点正式启动。感谢大姐、大姐夫和三姐夫三人第一天的辛苦付出,为老父亲多次换洗屎尿裤(即将进入耄耋之年的老父亲,因多年前的脑梗后遗症,反应迟钝,尤其是语言功能受障碍,几乎不与人说话交流(包括子女)到大同时已近黄昏。外甥樊罡懂事有孝心,为了迎接父母及姥爷,专门租的房子,干净整洁。我坐动车15日中午赶至大同,休整一夜,16日早晨出发,开启了我们的内蒙之行。</p> <h3>第一站是到达右玉的杀虎口。杀虎口原为“杀胡口”也称“西口”也就是走西口的出发点,地处山西境内的右玉县,是蒙晋两省的交接处,西边有高山对峙的大堡山,东边有塘子山,两山之间有开阔的卷头河谷地,地势十分险峻,从古至今就是南北的重要通道,史建于明朝,那时叫“参合口”距今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城周长一公里,高十一点七米,近现代历史上“走西口”就发生在这里,当时长城西部各口都到内蒙古西部各地“觅食求生”当时难民由土默特西向蒙民租地耕种,形成“走西口”迁徙群体,一直延续到解放前,解放以后才结束了这种苦难。</h3> <p class="ql-block">就像诗人王维诗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p> <p class="ql-block">懂事的外甥算帅吧😄</p> <h3>老父亲在了解右玉史</h3> <h3>右玉博物馆里留个纪念</h3> <h3>右玉县博物馆前立有康熙西征铜像</h3> <h3>大姐 大姐夫准备“走西口”</h3> <p class="ql-block">酷酷的三姐夫</p> <h3>进入内蒙界,目的地呼和浩特市</h3> <h3>途径神泉生态旅游景区</h3> <h3>神泉生态旅游景区,票价45元。走了一圈的感觉这是当地的一个大公园,寥寥无几的几个游乐设施,也许是疫情期间,游客很少。也许是是游玩主阵地在黄河对岸的沙漠。</h3> <h3>炎热的夏天,用神泉水洗把脸胜似凉爽</h3> <h3>神泉生态旅游景区面积大而散,慢行才可发现它的美。这不我就发现了一处动物区,居然有各种令人喜爱的蓝孔雀、 白孔雀、梅花鹿、犀牛 天鹅 等。最令我欣喜若狂的就是看到了蓝孔雀开屏,拍呀拍居然拍了近一个小时,惹的急性子的大姐生气发火要独自走着去呼市。哈哈😄 小插曲,是我着迷于难得一见的孔雀开屏,又不自信自己的摄影技术,所以拍呀拍,想拍到完整的过程。</h3> <p class="ql-block">抵达呼市,入住海亮广场大天酒店。好人有好运,我们是今天本酒店的幸运星,免费升级豪华三人间。房间大到家人们无一人猜中它的价格,我们着实享受了一次高档次低消费的优待。</p> <h3>为安慰大姐,犒劳驾车的大姐夫,德顺源饭店手抓羊排吃起,当地特色酒喝起😄 呼市不错,人美景美、物美价廉。</h3> <h3>德顺源饭店大观园厅干杯🍻 庆祝</h3> <p class="ql-block">17号早晨的呼市的大召寺广场</p> <p class="ql-block">大召寺旁边的白塔跟前留个影</p> <p class="ql-block">塞上老街位于大昭寺西北角,进去看一眼有类似西藏八廓街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塞上老街偶遇一年轻妈妈给宝贝女儿买顶草原小帽,漂亮极了。</p> <p class="ql-block">继续前进,一路美丽的草原上空蓝天白云,尤其是到了花海时,那白云简直是一副副画卷,让人难以割舍,不忍离开。</p> <p class="ql-block">美丽的蓝天白云下一片片花海门前留个纪念</p> <p class="ql-block">包头包钢宾馆小插曲(丢失老爸,吓得我们出一身汗)包钢宾馆是个有着悠久历史的老建筑,结合新楼连在一起,由于不熟悉结构,所以第一次走进感觉很大,像大观园,左拐右拐,房间坐落于各个楼层角落。故事是这样的:可爱的老爸,在我们停车拿行李之前,独自一人走进了宾馆大厅。等我们进去时,大厅不见老爸,赶紧前后楼找,也没有。服务员说宾馆结构复杂,出口较多。找不到老爸,急得我们满头大汗。突然抬头发现老爸站在螺旋上升的二楼围栏处注视着我们😄等父亲下楼,我赶紧抢拍一张留影。</p> <p class="ql-block">包头夜景</p> <p class="ql-block">出门吃饭,大姐一直搀着老爸生怕丢了😄</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号称小布达拉宫的五当召寺,依山而建,气势恢宏。</span></p> <p class="ql-block">18号的老爸精神抖擞,跟着我们一起爬山。瞧那矫健的步伐,足以说明父亲的心情很好,不服输。可能想着不能掉队,甚至要超越大姐夫😄</p> <p class="ql-block">央美的游客学生在写生,速描五当召寺</p> <p class="ql-block">爬山累了,吃个雪糕,稍作休息,寺前留影。</p> <p class="ql-block">到达达拉特旗,天色不晚。我和大姐去逛商场,寻找鄂尔多斯羊绒衫。</p> <p class="ql-block">19号坐缆车去响沙湾旅游景区。响沙湾位于鄂尔多斯达拉特旗</p> <p class="ql-block">沙漠上给父亲剪指甲,三姐夫偷拍留影😄</p> <p class="ql-block">亲姐妹情</p> <p class="ql-block">沙漠归来晒的乌黑😄</p> <p class="ql-block">20号继续前行,寻找正宗的鄂尔多斯羊绒衫工厂店</p> <p class="ql-block">终于找到鄂尔多斯羊绒衫工厂店,地处偏远,环境优美,价格昂贵。大姐夫美美花了一大笔,可见对大姐的爱之深😄</p> <p class="ql-block">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大姐夫崇拜的男神英雄,一定要去瞻仰。</p> <p class="ql-block">成吉思汗陵原为全体蒙古民众供奉的“总神祗”—八白宫(室),即八座白色的毡帐,是供奉祭祀的地方,而不是埋葬金身之地。由于蒙古民族是游牧民族,八白室的建立正是适应了游牧的特点,可以随时迁移,以便随地祭祀。1227年,成吉思汗去世后,始建于鄂尔多斯的祭灵白室,起初一直处于隐避状态。根据历史文献所载,成吉思汗归天后,分别在漠北草原和木纳山南(今鄂尔多斯)建立了成吉思汗白色宫帐,视为“全体蒙古的总神祗”,进行最高规格的供奉祭祀。“这一白色宫账,就是以后形成的‘八白宫’的原型”,但“从窝阔台到忽必烈这一段时期,因征战频繁,成吉思汗祭奠也一直处于较为简朴的传统祭奠”。1264年(元至元元年)忽必烈取得了政权争夺斗争的胜利,并将蒙古都城从漠北的哈拉和林迁到了燕京(今北京),随后改称“大都”。1266年(至元三年)忽必烈在大都建立太庙,在听取了伯颜等人的建议之后,将太庙“定为八室”[2],这无疑从制度上、法律上对八白室做了根本的定型。“成吉思汗八白宫所供奉的神物,虽在不同历史时期有过一些变化,但其核心一直没有变,即成吉思汗与夫人的宫帐始终处于中心地位。因此,八白宫在人们心目中始终是一个整体,其基本内容没有什么变化”,忽必烈在大都建立八室的同时,还“钦定太庙八室四季祭祀的制度”。“四时大典”的制定,也为迄今为止的成吉思汗陵的祭祀定下了一个完整的系统的规范。 蒙古很多文献认为“鄂尔多斯(木纳火失温)乃是成吉思汗八白宫始建的地方”,《蒙古人民共和国历史》(1996年版)也记载:“成吉思汗去世后在鄂尔多斯建立了八白宫”。从此,成吉思汗白宫也就被称之为‘乃蛮查干鄂尔多斯’,即‘八白宫’”。成吉思汗八白室随着历史的变迁,辗转迁徙,几经风雨。“在元朝时期,共四处建有成吉思汗奉祀之神。即,在河套地区的鄂尔多斯,漠北的哈拉和林,元朝都城元上都和元大都均建有成吉思汗奉祀之神,进行供奉。这一局面延续了一百年。</p> <p class="ql-block">抵达延安时已是夜色阑珊,住在繁华街区,楼下即是美食。抓紧时间填饱肚子,吃个羊蹄子羊肉串,荷叶馍+小米南瓜粥,舒服。</p> <p class="ql-block">时尚酒店,干净艺术</p> <p class="ql-block">开始参观革命圣地枣园</p> <p class="ql-block">中央大礼堂,七大召开之地</p> <p class="ql-block">杨家岭偶遇明星黄宏夫妇</p> <p class="ql-block">特酷老爸,有革命时代的派头,心中想念毛泽东</p> <p class="ql-block">习近平主席曾经下乡的梁家河</p> <p class="ql-block">饮水思源,不忘根</p> <p class="ql-block">老爸的认真学习,令我们欣喜敬佩</p> <p class="ql-block">习主席曾经住过的院子留个影</p> <p class="ql-block">梁家河的游览结束,准备回家咯✌</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途径永和,突然发现胜利主题酒店很眼熟,想起老同学女儿出嫁时应该是在此酒店设的宴。</span></p> <p class="ql-block">夕阳西下,绕过弯弯山路,我们安全到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