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屋老树老井老娘

木林雨(不私聊,不加微信)

<p class="ql-block">  在喧嚣的城市住久了,就想找一个地方宣泄一下,慰藉我疲惫抑郁的心。8月3日,我吃过早餐,坐上G2960高铁,风尘仆仆地来到我的出生地,一个只有二十多户农家的小山村。远眺木屋不规整地零星散落在山腰上,烟囱冒着缕缕炊烟,竹林环抱的农舍,空气纯净充裕,真正的世外桃源。快到家时,就可以看见老屋在那里静静地等着我,老屋木质斑驳的表面通过打磨上漆,淳朴光亮,新建的白色围栏,显得格外耀眼。屋旁有一颗早已空心的古樟树。据我父亲说,他记事时这颗树就那么大了。古樟树旁曾经还有一颗海碗粗的野葡萄树缠绕着樟树,樟树和野葡萄树相依相偎,缠缠绵绵估计也有几百年的历史。每年夏季熟了的野葡萄像一串串黑珍珠挂在老树上,阳光透过斑驳的树影洒落,山风轻拂,经常有熟透了的野葡萄掉在屋旁,孩子们很喜欢,捡来洗洗,入口清甜多汁,是童年难得的上乘水果。因为树粗且太高,爬上去很危险,大人是不允许小孩爬高摘葡萄的。不记得是九几年(现在问老娘,她也不记得了),老娘嫌野葡萄掉枯枝落叶到屋顶难以清除会导致漏雨,怕馋嘴的小孩爬树危险竟然把几百年的野葡萄树砍了,为此周围邻居颇有微词,我们都觉得很可惜很心痛,我为此事多次批评老娘,说古树是不能乱砍的,况且是一颗难得的野生老葡萄树,老娘无知还嘴硬,依旧为自己做的事辩解。现在每次回来只看到古樟树孤独的矗立在那里,感受着这人世的沧桑,心里就很不是滋味。</p> <p class="ql-block">  老屋背后以前有一口老井,井口周围曾经用青石铺成,前后分了两口井,前面挑水做饭,后面洗衣洗菜,每天井边人来人往,饮水濯衣、杀鸡剖鱼,女人们家长里短,欢声笑语,好不热闹。久而久之,井底有烂菜叶、淤泥等影响水质,每年暑期都要淘井。淘井当天几个年轻人拿来脸盆、桶、竹畚箕,闻讯赶来的还有一些小屁孩。淘井开始后,前后井三、四个人轮番飞快地往外泼水,水很快变浑浊,慢慢地变浅,大约半个钟头,泥鳅和鱼开始若隐若现,当井底只剩泥浆,孩子们就兴奋地跳下水井,用手去抓滑溜溜的泥鳅,大人则用竹畚箕将淤泥和泥鳅鱼虾一股脑倒在井旁,泥鳅鱼虾活蹦乱跳,只听到孩子们一阵阵的尖叫声、欢呼声,把捉到的泥鳅鱼虾丢到桶里,个个都像个泥人,看起来让人忍俊不禁,这时大家心中充满了刺激和快乐。每次淘井都有收获,晚上又是一餐难得的美味。淤泥清理干净后,汩汩的泉水慢慢注入,过不了多久,老井又清澈见底了。</p><p class="ql-block"> 到后来大家不再挑水,从较远的竹林里几经周折引来纯净的山泉水,因为周围是茂密的竹林,水质是相当好,甘甜清冽,不比我们现在喝的纯净水逊色,真是可以边洗澡边喝水,这里的人大多数有喝生水的习惯,认为喝生水比烧开的水味更好,不像城里的自来水有氯气的味道。这里的山泉水用桶盛几天或者烧开都没有任何杂质,以往年年过年前会打糍粑,糍粑用山泉水泡几个月都不会坏,当然也要经常换水的。 </p><p class="ql-block"> 我的“牌棍子”老娘,某天突发奇想,她说水井把我家地基冲刷坏了,竟然把井填了,让我心里不舍了好久,这个水井就是我们家的天然大水缸,只需几步路就可以把水舀到锅里,非常方便,省了我们挑水的力气。在外奔波的老大回家后,将填井的地方重新挖开,几经改造,变成了现在用水泥砌成的小井,水依旧从后山潺潺流出,但却失去了老井古朴的原貌。由于水井上面有人家,这口小水井现在只用来洗洗小东西了。</p> <p class="ql-block">  老井后面有一颗长了多年的梨树,结出的黄皮梨香甜多汁,成为群鸟争相啄食的“甜点”,树上的梨大部分被鸟儿凿了一个一个的洞,老娘很生气,后果很严重,说我们吃不着,吊吊几(鸟儿)也别想吃,又拿刀砍了梨树,对她的做法,我真是无语了。</p><p class="ql-block"> 说起我老娘做过的蠢事,真不是一下子能说完的。</p><p class="ql-block"> 现在老屋前的农田变成了池塘和菜园,用来养鸡、鸭、鹅,它们是自由的,经常穿梭在几里外的竹林里吃青草虫子,夜晚来临鸡鸭们成群结队回家。在盛夏,走地鸡不进鸡窝,喜欢飞到屋前的几棵杨梅树上吹着凉爽的山风,闻着树叶的清香悠然入睡。这种土鸡,从母鸡孵蛋到可以吃的时候,需要七个月之久,土鸡的肉质紧实、鲜美无比,在城市里是很难吃到的。老屋周围被老大种满了杨梅树、枇杷树、柑橘树、柿子树、梨树、猕猴桃……,在大果园中的老屋,越发显得清静拙朴,亲切醇厚。”水是青罗带,山如碧玉簪”, 看看湛蓝的天空,青翠的山林,流淌的沅江,还有那弥漫在空气中的恬淡气息,真是心旷神怡,美不胜收。</p> <p class="ql-block">  今天没事坐在屋前,不知名的小鸟在老树上唱着歌,不时有燕子从空中掠过。“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我感到了时光的飞逝,听到燕子的呢喃,看到燕子不知疲劳地捉虫归巢,小燕子们争相恐后地张大嘴等着喂食,一切显得那么生机盎然。在这里,农家的中堂和屋檐下都有燕子筑巢,春天一到燕子就来,“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当地人认为家中有燕子筑巢居住视为吉祥之事,也知道燕子是益鸟,燕子巢不加保护,很容易自然掉落。在我老屋中堂的梁上,嫂子特意钉了一排竹钉,用布缠好,方便燕子衔泥筑巢,对于屋檐下的燕窝平日里爱护有加,这里的人们淳朴善良,但也有抽烟、喝酒、赌博的陋习。</p> <p class="ql-block">  这几天白天三、四十度的高温,每晚八点左右,搬把椅子,坐在门口,花草树木的芬香浸润着肺腑,夏虫也不甘寂寞,鸣叫声此起彼伏,这一刻,我只想让时光静静地停顿下来,静静地聆听老屋之畔的天籁之音……,山风徐徐,凉气沁润了山村,夜晚睡觉是无需吹风扇的,后半夜还要盖薄被。曾经羡慕城里的高楼大厦,如今看来,娘家才是度假避暑的最佳去处。本来想在家乡宽厚清凉的怀抱里美美睡一觉,但每晚在老娘连绵不断的鼾声和振聋发聩的咳嗽声中,我愈睡愈清醒了。</p><p class="ql-block"> 2021年8月3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