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年铁道兵寻找58年前海晏战斗痕迹

三阳开泰

<p class="ql-block">  中国原子城:58年前我们山西大同63年入伍的铁道兵,经过三个月新兵集训,於1963年6月1日来到青海海晏,修建从海晏至青海湖边的一条专用铁路线,来到海晏当天晚上一场大风雪笫二天早起发现帐棚都压的变形了,老天首先就就给我们一个下马威。我们克服恶烈的气候环境,高海拔缺氧的困难,全凭用最原始的工具铁锹、鎬头、竹筐,鉄锤,撬棍,肩抬手抱用1年4个月时间完成了海晏至青海湖段铁路修建任务。当我们1964年9月25日离开海晏到成昆铁路参加三线建设的大会战时,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笫一個原子弹在罗布泊升起蘑菇云,才深知我们在海晏从事的是为原子城221厂修建专线铁路。深感完成了这项艰苦任务是多么伟大而光荣,能直接为原子城221工程出力,能为中国打破核讹、核垄断,使中国在世界民族之林挺直了腰杆,流再多的血和汗水都感到非常值得。随着核武器的试验成功,中国原子城1995年5月11日对外开放,我们为原子城221工程修建的铁路专线已完成了历史使命,于86年已全部拆除。58年后今天故地重游,就是在我们有生之年亲眼目睹为之服务的原子城,海晏58年的巨大的变化,我们原驻军地和战斗过的痕迹,感受当年奋战的激情岁月,不忘初心永远跟党走!</p> <p class="ql-block">  原子城展览馆门前合影留念,因修善暂停开放留下一点遗憾!</p> <p class="ql-block">  爆轰试验场又称"靶场″,原国营221厂六分场,是专门用于爆轰试验的场所。占地面积34平方公里,建筑面积3270平方米,位于221厂甲区西北部,东西宽约1O公里,南北长约3、4公里坡地草原上。由于试验目的和规模不同,试验场由6个有整体浇筑的钢筋混凝土机𢬿室,武器或炸药存放室,观测室,钢板试验墙,土质防护坡,砂坑等构筑物组成。分别进行爆轰冲击波试验,核武器试验,常规武器试验等。其中笫一颗原子弹爆炸前的1964年6月20日1:1冷爆试验在"656″2号进行。爆轰试验场干1995年5月′11日对外′开放,供游人参观、探秘。</p> <p class="ql-block">  我们身后白色的墙上刻着国家的骄傲、民族的脊梁十位功勋的肖像和他们姓名,他们是銭三強、彭恒武、程开甲、陈仁宽、于敏、王淦昌、郭永怀、邓傢先、朱光亚、周光召。人们纷纷在拍照留念,永记他们的功绩,学习他们爰国奉献精神。</p> <p class="ql-block">  1958年来自中华民族的精英汇聚在海拔3100米的金银滩草原上,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拼搏,勇攀高峰,成功的硏制了我国笫一颗原子弹和氢弹,壮了国威,壮了军威,使中华民族挺直了脊梁,让中国走向了世界,为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历史性重大貢献。1992年9月,221厂基地完成了历史使命,光荣退役,谨刻此文,当以铭记!</p><p class="ql-block"> 海北藏族自治州</p><p class="ql-block"> 公元二00八年十月</p> <p class="ql-block">  爆轰试验观测室观测窗口。</p><p class="ql-block">当年使用现场场景,展现高昂斗志和爱国精神!</p> <p class="ql-block">  爆轰试验场指挥观测室门口。</p> <p class="ql-block">爆轰试验场试爆的核弹形状和方法。</p> <p class="ql-block">  通过实验场反复试验,一个原子弹的全部爆炸效果数据都齐备,达到理想要求后再送往总装厂装配成实弹。</p> <p class="ql-block"> 原子弹总装厂是制造原子弹最后一道工序,从这里出去的都是一棵棵实弹,总装厂管理最为严格,厂房有四面高墙,围墙四角都有岗楼观察哨,门岗查验也极其严格,可称的上城中之城,原子城核心中的核心!</p> <p class="ql-block"> 原子城对外开放后总装厂管理还是严格的,参观要预约得到批准方可进入,7O周岁以上必须需要亲人陪同参观。导游告之能否作为老年团领队陪同也不能成行。最后说这五名老兵是当年铁道兵专程回来看为其服务的221厂才允许进入大门院中拍照留念,並告知,进入院中要注意安全,不要进入空厂房车间,以免造成伤害。我们保证只在院中拍纪念像才让我们进门,这也是对我们战斗过的铁道兵战友最好的赞赏。铁46团就在221厂区修专用线,老班长黄庆宝就是从221厂基地隨部队转到金银滩驻地。46团很多四川兵、山东兵的老班长就在我们进班不久转业到221厂当工人,64年上半年他们又集体乘车回到连队看望战友。当时保密严格,我们不知工厂是干啥的,自已参加的铁路建设是青藏铁路的一部份。64年9月到四川参加成昆铁路大会战,这些到221厂的老班长们就从此失去了联系!63年我们这批新兵补充部队时才到山那边的金银滩草原修直达青海湖边的这条34公里的专线铁路!</p> <p class="ql-block">  原子弹在总装厂总装完成后,只有启爆装置未安装,用厂专车拉到500米外的火车装运点进行装运。我们笫一棵原子弹是:A2923;拉运原子弹的专列是;1615号专列。这列专列挂两节车箱专乘研制人员和保卫人员,开往罗布泊试爆现场。送上爆炸现场的高铁塔上,装好启爆装置,于1964年1O月16日一次试爆成功!</p> <p class="ql-block">  这是装运笫一棵原子弹的专列"1615″号,现在是国家一级保护文物。</p> <p class="ql-block">  装运笫一棵原子弹的吊车和专列1615号火车。</p> <p class="ql-block">  我们来到"笫一個核武器硏制基地“纪念碑前合影留念,告别原子城奔赴海晏去寻找为原子城221厂服务的原连队驻地和战场。</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海晏这个金銀滩上的小县城,由于中国原子城的建设己名扬天下,海内外皆知的名城。发展非常之快速,很难再寻访到过去的样子。我们只能在海晏的标志招牌前合影留念,以示我们曾在这里艰苦战斗了1年4个月。再见了海晏,照此发展规模,想信不用多久就会升级成地级市。因"中国原子城″的对外开放,定会为海晏的蓬勃发展带来无限的生机!</p> <p class="ql-block">  海晏的西海宽畅漂亮整浩的公路。</p> <p class="ql-block">  海晏人民为纪念音乐家王洛宾在海晏创作"十五的月亮″唱响全国修建王洛宾文化广场纪念他的功绩。</p> <p class="ql-block"> 海晏王洛宾文化广场,王洛宾的雕像前拍照留念。</p> <p class="ql-block">  王洛宾文化广场公路对面是漂亮大气的政府办公大楼红旗高高迎风飘扬!再见了海晏,我们还要去金银滩草原上,寻找为原子城221厂服务的原连队驻地和战斗过的战场</p> <p class="ql-block">五位战友,逯海泉、顼世纬、董来生、</p><p class="ql-block"> 陈 彥、杨有根。</p><p class="ql-block"> 这是在开往西宁的火车上,他们到青海的主要目的,首先是要看看58年前奋战在艰苦的海晏金银滩草原,用最原始的简单工具修建为原子城221厂服务的铁路专线,功德园满完成了历史使命现在的状况,寻找原连队驻地。参观中国原子城,他让中国从此在国际上挺直了腰,成为打破核垄断和核讹诈的核大国,中国人民从此扬眉吐气有了尊严。这样伟大工程,为其服务过身感光荣。</p> <p class="ql-block"> 原铁十师师部通讯连</p><p class="ql-block"> 忆述人: 顼世伟</p><p class="ql-block"> 重返青藏线,几次在梦里回军营,五年的军旅生涯,成了这生最难忘的记忆。58年后的今天重返青藏线,寻找当年我们战斗拼搏过的地方,便是这次旅游的首选。火车一到西宁,刚刚住下我们五位战友便急匆匆地寻找当年铁道兵十师师部驻地杨村。杨村是当年西北王马步芳的出生和发祥地,具有讽剌意味的是西宁解放后,这里成了我方的军事驻地。旁边原马步芳森严壁壘的指挥部现改造成了关押他们自已的牢房。每当在哨所值班站岗,时能听到监内大墙里传出罪犯行走时的脚撩声。师部驻地是从火车站往南到西宁大厦再折向东约一公里。找准地标后很顺利就到了。只不过当年军营前的碎石路如今变成了寬阔的双向4车道了,低矮的杨村土房不见了,道路两侧高楼林立,街上多见头上戴着小白帽的男人和肩披黑色纱巾的回族市民,态度都很和善。经过和几位年长居民打听,在确定无误后,我们很高兴地在原铁道兵十师师部现青海省军区警卫勤务部门前拍下了到青海后的笫一张留影。</p> <p class="ql-block"> 原铁道兵十师师部驻地杨村,现在是西宁市德令哈路276号。铁十师战友寻找师部原驻地打车可直达也。</p> <p class="ql-block">  寻找连队驻防旧址是最困难的任务,经大家讨论决定先易后难,先用汽车导航到较远的黄草庄四连住地完成任务后再顺旧路基向海晏方向去查找无座标参考也无人可问的6连住地。司机兼导游小马接受了我们建议,但导航村庄显示是黄草掌,距海晏8、5公里,具董来生记忆就是这个村庄。汽车很顺利到了黄草掌,由于居民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村里基本上都蓋上新房村子佈局发生了变化,走到旧路面前不敢肯定。开车继续前行,眼看离村没有路基对照决定开回原处观查寻找。停下车后首先发现路面上有散落的道轨石渣,断定这就是旧路基。立即让司机给我们拍了张有石子路面的相片。</p> <p class="ql-block">  4连的驻地边上是3连战友完成的路基大填方工程我们在这路基上拍照留念,好让3连战友也看看自已辛苦流汗的工程。</p> <p class="ql-block">  董来生同志立即顺着路基寻找当年的记忆。</p><p class="ql-block"> 1963年山西大同入伍的铁道兵,58年后今故地重游金银滩,寻找原46团4连驻地和我们流血流汗战斗过的地方。修建这条铁路,是把我们青春年华,奉献给了海晏原子城221厂。茫茫草原,白云蓝天,司机兼导游小马,帮我们找到阔别58年前的黄草庄,村庄己旧貌换新颜。首先找到3连大填方路基,当看到路基下涵洞和前方的小桥。就确定了这就是我们当年战斗过的地方。凭着记忆,辨别了方位后,4连原驻地的轮廊完全展现在面前,伙房、水井、菜窖已不复存在,连队帐棚坑都长满了马兰花,真是风水宝地。董来生同志蹲在连部旧驻地边同马兰花一起拍照留念。</p> <p class="ql-block">  远看路基上等待的战友同当地居民打听4连原驻地情况。</p> <p class="ql-block">  背靠4连原驻地绿油油的马兰花集体拍照留念。</p> <p class="ql-block">  当地居民完全证实了董来生对原4连驻地判断的准确性,指出4连放映电影,全村都来看电影,见到我们五位老兵来故地重游非常的热情介绍,並讲前不久也有老兵来故地寻访,並且讲自已那时年幼,跑到4连菜窖偷拿土豆回家煮了吃。杨有根当时就开玩笑揷话讲:我们58年前丢失土豆的悬案,一直未能破案,今天终于告破了。说完大家都哈哈大笑。並请司机给我们拍照留念。</p><p class="ql-block"> 在路基上辨明了去青海湖的方位后,决定告别热情老乡,延着已开挖采石的山口,顺着海晏方向去寻找6连的原驻地。6连是最难寻访的硬骨头,住在无人居住的草原上,唯一的参考物是连部和炊事班房后有一条流向青海湖的径流。还有就是自己修建的铁道旧路基。</p> <p class="ql-block">汽车穿过青藏铁路和公路设法开到熟悉的矿山边,开采矿石的山口,曾经是我们当石匠修正片石(修涵闾砌边墙用),破碎铁路道渣的战场,兄弟连开山放炮还有牺牲。但58年荒废路己不通了。司机开车转了好久才又找到旧路基。先在路基上开了一会觉得路都一样难找熟悉的标志物决定徒步在路基上行走寻找战斗过的痕迹,六连三人边走边回忆,大约走了4~5里路,对周边的山有点影响,逯海泉寻找给炸药库站岗在一个小山洞里同野狼对持的山洞,杨有根和陈彦两人寻找长年水不断流向青海湖的径流。一直走到一个四面有围墙的工厂附近,六连三战友眼盯着工厂和周围山辨认,确定脚下的路基就是我们所建,认为径流水因工厂建设改道了,6连住地被围在工厂里啦!就开始拍照留念。</p> <p class="ql-block">最后证实,杨有根、逯海泉、陈彥六连三战友站在路基背后那片平坦的草地就是6连的原驻地,工厂建设把径流水佔了而改道,把6连驻地圈在了围墙外面。</p> <p class="ql-block">  逯海泉同战友们继续寻找站岗时藏身洞。我同陈彥町着工厂和围墙观察分析,觉得围墙边那堆没长草的黄土堆很可疑,这无人居住的草原上怎会有人堆土,土堆顶上先落了一只鸟飞走后,土堆后又跑出两只大野兔,伸头向我们张望,决定和陈彦去土堆边观察一下。野兔顺着围墙跑远了,来到土堆一下就明朗了,这堆土就是原6连的炊事班土墙经58年风吹雨打垮塌了,土堆顶上落满乌屎那块还能看出土砖的形状,原炊事班后面的径流比我们驻地低一些,挖的水井被工厂围墙填住了。土堆到旧路基是6连的驻地,连部就在炊事班的左边並排,炊事班和连部门前是连队的集合操场。我俩高兴喊大家,只见他们为寻站岗洞口己走远了。我俩赶紧为对方拍了张相留念抄近路追赶大家</p> <p class="ql-block">  杨有根同志在原46团6连炊事班垮塌的伙房土墙堆土上拍照留念。</p> <p class="ql-block"> 陈彥同志在原46团6连炊事班伙房垮塌的土墙堆土上拍照留念。</p> <p class="ql-block">  站在旧路基上,看到青藏铁路线上飞驰的↑、军列拉着装备换防。追上战友们寻问情况,说沒有找到,可能是后来修青藏铁路复蓋了。我们告许大家好消息,那堆黄土堆就是6连炊事班伙房!大家都为此非常高兴。感谢司机兼小马帮我们完成了来青海甘肃寻找没有地标原连队驻地的任务。</p> <p class="ql-block">  因为完成了最为重要的寻找旧驻军地和战斗现场的任务,每位战友都特别的兴奋决定请司机兼导游小马共进午餐和晚餐,以表感谢他千方百计开车转圈寻找的谢意!</p> <p class="ql-block">  再见了海晏,我们顺利完成了寻找老连队驻地和旧战场的重任。</p><p class="ql-block"> 再见,海晏, 但愿再相见!</p> <p class="ql-block">  为欢庆中闰人民解放军建军94周年,更是为了庆祝63年铁道兵战友群入伍58周年纪念日。笫一个建年节,战友们是58年前在青海海晏金银滩上渡过的。在金银滩大草原上,战友们流血又流汗,用最原始工具鉄锹、鎬头,土筐肩挑手抱硬是用1年4个月时间完成了从海晏到青海湖边的一条30多里的专用铁路线。因保密需要,一直认为自己在修青藏线。离开海晏到成昆线刚22天,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棵原子弹爆炸成功。当蘑菇云在罗布泊上空升起震动世界全国欢腾之时,才方知我们从事的事业多么伟大和光荣,随着原子城对外开放,我们修建的铁路也完成了历史使命1986年全部拆除。心中一直梦想着在有生之年再回金银滩看一看,为之服务的原子城221厂,看一看原连队驻地和自己参加过的工程究竞变成什么样。经过一年多的思想准备今天在58周年战友聚会前顺利完成了!</p> <p class="ql-block"> 参加聚会的15名战友在大同文瀛湖合影留念,欢庆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4周年。同时庆祝63年参军的铁道兵战友入伍58周年。</p> <p class="ql-block">  参加聚会15名战友在63年铁道兵战友群旗帜下合影留念。</p><p class="ql-block"> 前排从右至左:</p><p class="ql-block">王明富、董来生、闫国栋、王志升、苑占魁、张生贵、程钧;</p><p class="ql-block"> 后排从右至左:</p><p class="ql-block">冯常世、庄滿荣、常柱、顼世纬、陈彥、逯海泉、李月、杨有根。</p> <p class="ql-block">参加聚会的15位战友在文瀛湖广场合影</p><p class="ql-block"> 从右至左前排</p><p class="ql-block">庄滿荣、冯常世、顼世纬、逯海泉、常柱、陈彥、李月、杨有根;</p><p class="ql-block"> 从右至左后排</p><p class="ql-block">王志升、董来生、闫国栋、苑占魁、张生贵、王明富、程钧。</p> <p class="ql-block">  十五位战友中,属马三位战友兄弟,年令最长。 苑占魁、庄滿荣、闫国栋。</p> <p class="ql-block">属羊一人, 杨有根</p> <p class="ql-block">  属㺅战友三人。 </p><p class="ql-block"> 顼世纬、常柱、王志升。</p> <p class="ql-block">  属鸡的五位战友</p><p class="ql-block">从右至左:李月、陈彥、董来生、王明富、逯海泉。</p> <p class="ql-block">  属猪的程鈞年令在战友中排名最后,看来只能当小老弟啦!</p> <p class="ql-block">  杨有根同群主庄滿荣合影。</p> <p class="ql-block">  闫国栋、杨有根同群主庄滿荣合影。</p> <p class="ql-block">  张占财、杨有根二位战友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  张占才战友因身体原因未能参加战友聚餐,14名入会战友都在听取逯海泉的寻找58年前原连队驻地和原铁路专线拆除后情况介绍!</p> <p class="ql-block">  大家在聚会餐桌上谈笑风生,欢声笑语非常开心,有的战友提出多搞一点聚餐有利战友们交流交往,增強战友间情谊。</p> <p class="ql-block"> 谢谢观赏!</p><p class="ql-block"> 制作:杨有根</p><p class="ql-block"> 2021年8月1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