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肩战疫,“疫”路同行——记莱山区第七小学抗疫志愿行动

楸柘荇萸

<p class="ql-block">  2020年春节前夕,武汉发生了不明原因肺炎。而后,该肺炎被命名为“新冠病毒”。这种病毒传播范围广,伤害性较大。短时间内,武汉便被全面封锁。全国进入到抗击疫情的关键时期。</p><p class="ql-block"> 2020年1月23日,新年的前一天,武汉宣布全面封城。2020年4月8日,武汉解封。在这短暂又漫长的76天里,全国民众上下一心,共同打赢了这场疫情狙击战。</p><p class="ql-block"> 随后,中国率先推出新冠病毒疫苗,在全国范围内,免费为成年人注射,中国政府为阻击新冠病毒在不断努力着。</p><p class="ql-block"> 然而,病毒是狡猾的,它仍在不断变异。就在我们以为已经战胜疫情,生活已恢复正常了的时候,2021年的暑假,新冠病毒变异毒株——德尔塔病毒从境外输入南京,致使新冠病毒在中国卷土重来……</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闻令而行,千里奔赴</b></p> <p class="ql-block">  7月31日晚,烟台市莱山区确诊1例关联南京禄口机场新冠肺炎病例。为此,烟台疾控部门立即行动。8.3号晚,为配合全城全员核酸检测任务,莱山区第七小学张校长在群里发布了志愿者招募令!一时间,整个学校群便炸开了锅。</p><p class="ql-block"> 晚上20点发布信息,短短一小时内,市内四区(除开发区被封锁外)的老师几乎全员到齐。他们家中有的有年幼的孩子,有的有已经在一线的家属,有的有年事已高行动不便的双亲……但是大家都克服困难,悉数到齐。</p> <p class="ql-block">  而市外的老师,虽然当晚不能及时抵达,但是第二天一早也便行动起来。</p><p class="ql-block"> 最先到达的是梁老师,她头一晚接到信息,奈何已晚上八点多,一新手女司机实在是不能在十二点前开到学校。犹豫再三,她决定第二天一早再出发!早上天一亮便起床,简单收拾行囊,凌晨五点便出发了。如同她在朋友圈写道:没想到有一天自己也会成为一名逆行者,莱山,我回来了!</p> <p class="ql-block"> 同时,在得到通知后,来自滨州的王老师,聊城的井老师,泰安的刘老师,青岛的姜老师……所有市外的老师都是立即购买最近的车次,第一时间逆行回烟。</p> <p class="ql-block"> 而身在东北的刘老师和姜老师,也是立即买了最近的航班飞回烟台。他们自嘲道:或许不是最美逆行者,却一定是七小最远逆行者!她们怎么能不是最美逆行者呢?</p> <p class="ql-block">  闻令而动,千里奔赴。七小老师们,短时间无论距离多远,迅速集结完毕。为共同抗疫随时准备着……</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通宵达旦,攻克时艰</b></p> <p class="ql-block"> 8.3日晚上,七小老师们被分到南塂指挥部核酸检测点,老师们立即走上工作岗位:入口测温,维持秩序,引导检测,信息采集。其中由八位老师负责信息采集,由于信息采集系统零点开始升级,无法电脑录入信息,外面排队等待检测的群众越来越多,老师们果断决定兵分四路,就地手写登记并录入大家的身份信息、联系方式等。</p><p class="ql-block"> 夜里十二点室外的光线有些昏暗,可是那一刻,七小老师的眼睛比任何时候都要明亮,因为她们背负着国家与群众的信任。防护服有些厚重,清晰地感受到汗水在里面肆意地流淌,眼镜被汗水模糊了,防护面罩也模糊起来,眼睛在防护面罩后面不断地移动,以求寻找到哪个角度能看清身份证上的数字。</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不知不觉时间来到了凌晨三点,这些年轻的老师们举起手里的身份证像极了老眼昏花的老人,对着旁边的灯光辨认这个数字到底是2还是7。</p><p class="ql-block"> 东方的天边渐渐亮了起来,手里的笔书写痕迹也渐渐变淡了,这才看到原来写下信息的纸张已经是厚厚的一沓了。这一夜,她们来不及疲惫,疫情面前,时间显得尤为宝贵。</p> <p class="ql-block">  晚上十一点前,包括老教师在内,几乎没有老师入睡,因为疫情的命令在不断更新,老师们便时刻在等待新的命令与安排。</p><p class="ql-block"> 早上五点多就要醒一次,是七小老师最近的常态。翻翻手机,看看有没有新任务。没有的话才会继续眯一会儿。但是总归是有心思,不到六点,便会再次醒来。</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疫情就是命令,从不是一句空话。无论白天还是黑夜,睡不踏实是最近七小教师的共同点。睡觉不敢再开飞行模式,声音一定要开到最大,以保证自己不会错过任何一条信息,不会落下任何一次任务。</span></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褪下“战袍”,寻觅快乐</b></p> <p class="ql-block">  穿上防护服!每个人都被包裹的像个粽子,连自由呼吸都成了一件奢侈的事情。褪去防护服,结束一个班次,仿佛是重获自由般。但是我们的老师却总能在一身疲惫之中,寻找快乐点。</p><p class="ql-block"> 刚换班的闫老师拖着一身疲惫,一进家门,迎面便传来了奶声奶气的“妈妈我好想你”,小女儿一路小跑向她奔了过来。看着自己不满两岁的女儿,多想抱抱她,亲亲她,可是闫老师只得连连摆手,让奶奶将她急忙抱走,就这样拒绝了孩子的亲昵。</p> <p class="ql-block"> “我要立马去买雪糕”成了刚脱下防护服的90后姜老师心中的执念。每当穿着厚重的防护服热到不可言说时,换班就去买雪糕的信念便在她心头再滋生一遍。用一根雪糕来治愈大汗淋漓的自己,或许不仅仅是姜老师的做法,因为雪糕可是每一个身穿防护服的老师最梦寐以求的食物。</p> <p class="ql-block"> 梁老师说她最近爱上了酒精味。因为她发现了用酒精喷洒在穿防护服的后背或者手心时可以降温,还发现了酒精味可以提神,从此便深深的“爱上”了酒精味,还扬言以后不喷香水,改喷酒精,因为酒精味真的比香水味还好闻。</p> <p class="ql-block"> 脱下防护服,来一场“审丑”比赛,再来一场“比手白”比赛,是七小老师换班后的必备节目。虽然他们总是自嘲道“颜值跌到了历史谷底”但是好在“手白达到了历史巅峰”。哪里是“丑”,她们明明就是最美的!</p> <p class="ql-block">  在极度疲惫中也能找到点滴幸福,是七小老师乐观向上的体现。因为他们平时就是一群积极乐观的孩子王!</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大国在前,小家相伴</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七小教师在前与疫情抗战,七小的家属们,亦在后方大力支援。</p><p class="ql-block"> 张老师的女儿还不到两岁,仍处于天天找妈妈的阶段。但是为了能安心与疫情作战,张老师狠狠心,待女儿睡熟,于晚上十点开车出发,将孩子送回淄博老家,又马不停蹄连夜赶回烟台。张老师说,怕女儿醒着的时候会哭闹,她也会跟着哭,会狠不下心,只能半夜趁孩子熟睡才能将孩子送回老家。</p><p class="ql-block"> 没有了孩子的羁绊,张老师立即带上家属,一起参与到抗疫中来,又壮大了七小的抗疫队伍。她与家属一起随医护人员去养老院挨个房间为老人们做核酸。碰到不配合的老人,他们夫妻俩配合默契,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劝解老人,顺利完成工作!</p> <p class="ql-block"> 郭老师也是早早将孩子交给了婆婆带,自己则带上家属一起前往核酸检测点。她一到岗便开始了忙碌的录入工作,而家属也默默穿上隔离衣,悄悄走到广场上做起了维持秩序的工作。</p> <p class="ql-block"> 曹老师在工作岗位上累了一天了,回到家,家属主动承担了所有的家务,“你快去休息吧,家里的活,我来干!”说着,便拿起了拖把,拖起了地……</p> <p class="ql-block">  孙老师,由于自己恰好生病,即使这样,也不愿掉队,自己不能完成的任务,家属及时替她完成。</p><p class="ql-block"> 宁老师家中父母年事已高,行动不便,即便如此,她也从未有过一次缺席。</p><p class="ql-block"> 姜老师熬完一个通宵后,收到了老父亲一早发来的微信:“闺女,一晚上没睡吧?作为人民教师,支援疫情前线,是你的责任与义务,好好做好工作,也要牢记做好自己的防护工作。”她知道,百里之外的老父亲可能又担心了她一个晚上吧!</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王老师决定返程后,她的父母急忙帮她收拾好了行李,在这个行李箱里,父亲特地给她装了一些茶叶。“闺女,去了要熬夜的话,就泡点茶,提提神哈!”父母提前洞悉了这份工作的艰辛。</span></p><p class="ql-block"> 在结束一个班次的任务后,梁老师掏出手机,在家庭微信群里,父亲写道:“闺女,你千万千万千万千万千万千万千万注意点。”连用七个“千万”,饱含了父母多少担忧。</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七小的家属,理解自己的爱人在前线工作有多么的不易,所以愿意成为七小一份子,与爱人并肩作战。七小的父母知道自己的孩子此去多么辛苦与危险,但是孩子做出了选择,父母也只能将满腔的担忧化作叮嘱。无条件支持孩子的选择!</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披甲战士,亦是老师</b></p> <p class="ql-block"> 身披铠甲,但是仍不会忘记自己是一名老师,是七小教师的真实写照。</p><p class="ql-block"> 趁着轮班吃饭的间隙,班主任老师们要迅速统计班上同学的情况。哪些同学被隔离了,哪些家长被隔离了,哪些孩子外出旅游了,哪些学生生病了,哪些情况需要上报……一个个表格,一条条通知如雪花般滚来。在一线的老师此刻不仅仅要完成核酸检测的任务,更要肩负起作为老师,作为班主任的职责!因为他们是老师!</p><p class="ql-block"> 不仅如此, “残酷”如梁老师,碰到来核酸的本班学生和家长,总不忘要再嘱咐一遍学生:“回家老老实实写作业,认认真真练字……”对于调皮的不想写作业的学生,还不忘“威胁”一番:“开学后第一个收你作业”。梁老师想,会不会因为学生们知道了她在这里,再也不敢来这个核酸点核酸了?为此,她决定以后再遇到自己的学生,再也不追着他们写作业了。可是打脸来的太快,当再遇到自己的学生时,梁老师依旧脱口而出了这些“叮嘱”。最终她自己调侃道:“怎么办?总是职业病,忍不住啊……。”</p> <p class="ql-block">  姜老师说,在第一天夜里最疲惫就快要撑不住的时候,突然看到一个学生的身影。她下意识地喊出了他的名字。他很惊讶地凑上前来努力辨认防护服里面的人是谁,旁边一起工作的老师补充道:“看清楚了吗?是你们的姜老师呀!”瞬间,原本有些紧张的学生兴奋地蹦起来了,跟旁边的妈妈说:“妈妈,快看啊,这是我们四年级的姜老师,姜老师啊!”看到孩子高兴地蹦跳起来的样子,姜老师的视线瞬间彻底模糊了。深夜里,年仅10岁的他被父母从梦乡里叫醒来到核酸检测现场,他多少是有些紧张的,可是当他看到亲爱的老师也在现场工作时,那一刻,他紧张的神情得以放松,因为,他知道老师是可以完全信赖的人。那一刻,姜老师也重新振奋了精神,是她的学生给了她坚持的力量!</p><p class="ql-block"> 如果说教育的意义体现在哪里,此刻应该就是最好的答案吧。为人师表,传授的不单单是知识,更是爱,是力量。教师永远是学生学习的榜样,是学生坚强的动力源泉!</p> <p class="ql-block">  烟台的天很蓝,水也很蓝!每一天,七小教师都会走向不同的抗疫岗位,为抗疫事业挥洒自己的汗水。</p><p class="ql-block"> 惟愿烟台早日走出疫情的阴霾,让街上繁华与共,早日敞开怀抱接纳八方来客!</p><p class="ql-block"> 惟愿我们伟大的祖国山河无恙,国泰民安!</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文字:姜健 梁雪雁</p><p class="ql-block">图片:莱山区第七小学供</p><p class="ql-block">审阅:莱山区第七小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