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穷千里,先上层楼

Xingyuner

<p class="ql-block">  2021的高考已落下帷幕,作为一名已毕业的高中生家长,此时的心情无比平静,平和,坦然。每每回首这三年,仍时常感叹一路走来如履薄冰,不敢有丝毫大意,其中的艰辛只有经历过的人才会懂得。我终于明白,高考不是一个人的战斗,这原来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一届届高三家长最真实的言简意赅的总结!然而两年前一个让我至今仍颇为自豪的决定,最终帮助我能陪伴女儿顺利度过高中生活,也帮助她在高考中取得了高中阶段的最好成绩。</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i>高中生活已是回忆,再回母校已是路人</i></b></p> <p class="ql-block">  两年前5月的一天,我突然看见有人在推荐暨南大学张教授创建的绵阳高考家长学习群。暨南大学张教授?以前在一个学校群里张教授作为招生老师曾以嘉宾身份发过言,当时他的话不多,我却印象深刻。“每一个孩子都是未来的明日之星;家长要做孩子的定海神针,而不是搅拌器;好孩子都是夸出来的,要用放大镜看孩子的优点,戴墨镜看孩子的缺点。。。。。”我仿佛找到了久违的组织,毫不犹豫的进了张老师的群。</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此时的女儿正是高一末,学习成绩中上,但更令我头痛的是学习的压力和青春期的敏感,让她的脾气忽冷忽热,和我们的关系也忽好忽坏。女儿平时住校,学习的压力让她周末回到家里经常脸色不好情绪不佳。作为家长的我们却很少换位思考去理解她,只想看到她的笑脸。现在想来这是多么苛刻的要求!家是孩子能表达真实情绪的唯一港湾,可惜那时的我们却不懂得,不理解,甚至经常发生火星撞地球的事件,家庭气氛一度非常不好。</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i>张老师常说要这样戴墨镜看孩子缺点,我倒觉得这酷酷的表情象极了青春期的孩子</i></b></p> <p class="ql-block">  进了张老师的群后,我像一个饥渴的人开始努力的学习张老师和曾老师独特的教育理念。越学越羞愧,越学越自责。唉,我不正是那个搅拌器吗?我不正是那个眼里只盯着别人家孩子的优点,自家孩子缺点的人吗?我不正是那个以高考定终身,以成绩论英雄的人吗?张老师说,人之所以觉得脚下路不平,是因为没有看前方。只看脚下,坑坑洼洼,放眼未来,皆是坦途。人之所以俗,是以为他身处谷底,站在山峰,才能有更高的格局。</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是啊,正是因为我们价值观的单一,眼光的局限和短视,以成绩为主要标杆来衡量孩子,才会对她有诸多的挑剔和不满,才会在平时的言行中不自觉地表现出来。母子连心,当孩子从我们这里得不到她想要的温暖,她就会关闭起房门甚至心门,用鳞角武装自己,随之而来的就是冲突和对抗。</span></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幸好一切都来得及!找到了症结所在,我和女儿爸爸把学习成绩暂放一边,一起下决心要努力做个合格的高中生家长。我们经常一起听张老师的你问我答,有时还边听边感慨:原来遇到问题还可以这么处理!然而改变不是一蹴而就,刚开始学习到皮毛就想上手实践,效果却并不理想。有时候觉得自己已经在努力了,但女儿好像还是照旧。有时也会心灰意冷,很委屈,想放弃。觉得自己作为家长都在努力改变,为什么孩子就仍然没有回应呢?哭过怨过之后,总结了一下,还是自己学艺不精,没有从内心深处做到接纳、包容、爱和理解。然后在群里继续打起精神,继续汲取力量,真正努力让自己做到对孩子的爱是纯粹的,没有功利性的付出。高二这一年,我们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如何做高中生家长上,对张老师传授的志愿填报知识反而学得不是特别的认真。从量变到质变,就在坚持和不经意间悄然来临。不知不觉中,思考方式变了,看问题的角度变了,我们变得更加理性,从容和淡定。事实证明,正是因为有了高二一年的铺垫,才让女儿在高三一年能顺利的度过,并且我们也收获了良好的亲子关系。</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i>回看认真学习的日子,小小的被自己感动了一把</i></b></p> <p class="ql-block">  张老师经常在群里分享一些学习经验,刚入群时心急的我总时不加以消化传达给女儿,甚至希望她马上就加以运用。而女儿好似并不领情,甚至有点反感。经过张老师在群里提醒,我才知道当二传手是最简单粗暴无效的行为。想要孩子接受自己的建议,必先让她信服,我们自己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沉淀才能举重若轻。而以什么样的方式,什么样的语气,在什么样的场景下和孩子聊什么样的话题,这些都要费很多心力去思考。每周末我在去接女儿的路上,都会回想她这一周来给我的信息反馈,再想好要聊什么话题,既能传达我的观点,又让她能愉快的接受。高中三年,白发增加不少,每一根都是老母亲操碎的心!女本愚钝,为母则慧!</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很快女儿进入了高三生活,最考验学生和家长的时候到了。此时的我已作好了心理准备,迎接各种状况的发生。开学第一周,状况就来了。学校收假的那个周日,女儿哭丧着脸不愿去学校。怎么办?我向张老师请教。张老师建议不急于送去学校,先沟通打开心结。晚饭后,我带女儿去青龙湖散步。景色如画,女儿却明显没有心情欣赏。我慢慢的和她聊,问她不想去的原因。女儿说是因为压力,她怕自己考不到600分(女儿是文科生,600分一直是她的目标,却一直未曾达到)。沿着湖畔我们边走边聊,我告诉女儿,她们这一代从小生活无忧,没有经历过大的挫折。而一个人将来的作为不仅决取于智商,情商,更决取于逆商。我们应该感谢高考,给了你一个最好的提高逆商的机会。重过程轻结果,没有经历过高考的青春是不完整的。张老师说,一个人在18岁就达到人生巅峰不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18岁只是人生新的起点,高考就是一段经历,一段刻骨铭心的回忆。女儿听着频频点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i>谈心可选在景色宜人的户外,身心放松的场景下更有利于沟通</i></b></p> <p class="ql-block">  高三第一学期女儿状态平稳,没有大的进步,我告诉她,大家都在努力奔跑,稳住就是进步!每当看到有同学超过她时,我又告诉她:不要打乱自己的节奏,更不要被身边偶尔跑过的人影响。这些都是从张老师那里学来的话,我总是记下来,以备不时之需。女儿的成绩没有很大的起色,但我却并不是很着急。我坚信即使高考没有达到理想中的目标,只要有父母的爱和支持,孩子就能自信勇敢,未来也一定会有所成就。女儿和我们的关系也越来越好,她真正感受到了我们对她的接纳和爱,也愿意和我们倾诉她学习生活中大大小小的烦恼。看着其他高三家长说在家小心翼翼看孩子的脸色,大气都不敢出,我们家却是前所未有的轻松愉悦,仿佛进入了蜜月期一般。</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18px;"><i><span class="ql-cursor"></span>在张老师手把手的指导下开始准备志愿填报数据库</i></b></p> <p class="ql-block">  与此同时,志愿填报准备工作也同时进行。张老师要求我们根据孩子的诊断成绩准备50-80所院校数据库。说实话,看着根据成绩筛选出来的院校库,心里不免有丝丝惆怅。很多家长在吐槽内心的焦虑时说很难,难在不能在孩子面前表现出来。可无论家长怎么掩饰,你的内心想法在孩子面前都是一览无余的,从内心接受,面对才是解决的办法。家长从容淡定,才能做好孩子的定海神针。人生就是一场与自己和解的修行,谁不是从自命不凡到认清现实呢?而认清后还能努力前行,才是生活真的英雄。</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接下来是成都一诊,二诊,这时女儿暴露出一个很严重的问题,那就是她的诊断考试成绩都不如平时。每次诊断考试前必失眠,考试中途必拉肚子,这严重影响了她的发挥。排名的不理想也严重影响到她的状态,开始怀疑自己。高三最后一个学期,女儿每天都给我发很多信息(女儿学校允许带棒棒机),有时上课也在发。我明知道这会影响她上课的状态,却不能阻止。我是她倾诉内心压力的最重要的通道,如果我把这个通道关闭了,那对她的心理影响会非常的大。每次回复女儿的短信,我都绞尽脑汁,组织不同的语言安慰鼓励,可是收效却并不是很大。女儿的焦躁和无助越发明显,最严重的时候,一天要打很多次电话,甚至下课期间会重复地打好几次,打通除了略带哭腔的叫一声妈妈,却没有别的话说。有时发短信会连着几十个妈妈,而再无下文。。。。。。精神上的压力让女儿的身体出现各种状况,一会胃痛,一会又腿痛,总之哪里都不舒服!最糟糕的是女儿的情绪逐渐影响到了我本有的淡定,我开始想象以此状态下去带来的可怕的后果,开始害怕接到女儿的短信和电话。我如同一个惊弓之鸟,感觉快到崩溃的边缘。唉,高考,怎么就这么难啊!不能再继续这样了,必须想办法改变这种状态!关键时刻,我再次向张老师求助。</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i>女儿压力大无处排解时,经常这样给我发短信</i></b></p> <p class="ql-block">  二诊后的一个周末,张老师和女儿进行了一次一对一辅导。隔着房间门,我依稀听到张老师熟悉的亲切的声音,女儿也不时发出轻松的笑声。这次辅导,张老师让女儿接受自己的真实水平,不作不切实际的幻想,不设目标。焦虑往往来自于能力和欲望的不匹配,这个道理我平时也和女儿说过,她内心并未完全接受。但经过张老师的循循善诱,感觉她听进去了,打开房门走出来时明显轻松了很多。</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这段时间里,女儿爸爸经常在周末开车几百公里从工作的地方赶回,只为陪孩子一个周末里短短的半天。他说即使什么也不说,也不做,女儿也会感受到父母对她的支持,也会心安。而我则继续经常发短信为女儿鼓劲,逗她开心,为她减压。为了高考,我们一家人都尽到自己最大的努力,高考,真的不是孩子一个人的战斗!</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i>让女儿尽量开心是这段时间的首要任务</i></b></p> <p class="ql-block">  接下来是三诊,排名仍是不及平时,和一二诊相差不多。女儿这时倒是不太着急了,可能已经真正的接受自己了吧!我也时常开玩笑说,你就是最后那匹黑马,就是你们学校最靓的仔!最后两次学校的适应性考试,女儿说不想去看排名了,我非常支持!</p><p class="ql-block"> 高考前一周,张老师再次给女儿作了辅导。这次辅导主要强调了考试心态和应试策略,我觉得女儿理解得非常好,也执行得很到位,这才有了最后的发挥。</p> <p class="ql-block">  6月7日,高考来了。我们一家人无比平静。高考前一晚,我和女儿在宾馆(我们孩子的学校不负责高考期间的安排)睡得非常香甜,完全没有紧张、担心。经过这么长时间的学习,我们有对自己合理的定位,有对未来的信心,也有对当下的坦然。我曾无数次想象过女儿高考这一天我会热泪盈眶,然而并没有(哈哈),我们只是平静地在陪女儿完成一件她人事中很重要但又实际并不那么重要的事情,而这件事情经历过程中的收获远大于它本身的意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i>高考顺利结束,结果已不重要,送上鲜花祝贺女儿开始新的征程!</i></b></p> <p class="ql-block">  这次高考,因为心理状态调整到最佳,女儿打破了逢大考必拉肚子的魔咒,好的状态带来好的发挥,最终女儿取得了601分,省排1916位的高中阶段最好成绩,为高中阶段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这是我们以前从来不敢想的名次。再次证明,高考是实力和心态的综合性考试,心态调整好是正常发挥甚至超常发挥的基础。</p><p class="ql-block"> 在听张老师的讲座时,他曾引用过一位物理界大伽的话,令我茅塞顿开。原话为:何为浪费?所得少于应所得,所费大于应所费,都叫浪费。作为家长,我们从孩子的自身实际情况出发,尽自己最大努力,不埋没孩子的能力,让孩子取得他能力范围内的最大成就,这样的父母,就是成功的,合格的。</p> <p class="ql-block">  回首这三年的经历,我觉得有四点最为重要:</p><p class="ql-block">1.父母对孩子有客观真实的定位。所谓好的成绩,不是和别的孩子比,而是自己孩子能力内的最好成绩;</p><p class="ql-block">2.好的亲子关系是取得好的成绩最重要的基础,信任和鼓励是孩子汲取不尽的能量源泉;</p><p class="ql-block">3.当自己无法帮助孩子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时,寻求外援是最明智的选择,智者的引领会让你少走很多弯路;</p><p class="ql-block">4.个人认为最重要的一点,要舍得看孩子摔跟头。谁不曾年轻过呢?有些路总要自己走,经历过才会懂得,该放手时要放手。</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i>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看似机缘巧合的偶遇,来自主动追求改变的内心</i></b></p> <p class="ql-block">  有很多想感谢的人。感谢我的先生,是他和我一起改变,进步,并在我无数次气馁抱怨的时候安慰鼓励我,让我坚持下来,从猪队友成为好战友(TO各位妈妈:尽量让爸爸也参与到家庭教育中,压力不能由自己一人抗,要学会分享);感谢我的女儿,是她让我在妈妈这个职位上一路打怪升级,学会各种本领,收获了成长,提高了自己;感谢互联网,让我在千里之外能有幸得到暨南大学张老师和曾老师的教导,打开人生新的视野和格局;感谢我自己,两年前做出了一个最正确的决定。</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大学又是新的开始。</p><p class="ql-block"> 我很喜欢《飘》里面的一句话:不管怎么样,明天又是新的一天。在很多个担心焦虑的夜晚,我总是用这句话来安慰自己,明天又是新的一天。</p><p class="ql-block"> 是的,明天又是新的一天。以此与正处在迷茫中、纠结中、焦虑中,却仍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高中生家长们共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这是女儿新的起点,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