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春县传统诗词选集》隆重问世

郑清祥

<p class="ql-block">2021年8月1日</p> <p class="ql-block"> 序</p><p class="ql-block"> 洪辉煌</p><p class="ql-block"> 自古以来,“文史相通,诗史相融”,因此,要了解一个县的历史变迁,读其岁月积淀的诗不失为好的选择。</p><p class="ql-block"> 永春县文化部门组织整理、编辑出版“乡愁-永春”历史人文系列书籍,继《永春古诗词选辑》之后,又将推出《永春县传统诗词选集》。前者选编朝代起于唐止于清,后者包括近现当代,成为相互衔接的姐妹篇,构成一部较为完整的永春“诗史”。</p><p class="ql-block"> 《选集》全书由“筛选”和“征集”两部分合成。收彔200多位诗人1500多首〈篇)作品。从整体上看,有以下四个鲜明特点:</p><p class="ql-block"> (一)题材广泛,风格多样。</p><p class="ql-block"> 围绕永春这一抒写主体,内容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等各领域,表达了不同时期诗人的处境怀思,他们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反映永春的滄桑变化和社会风情。诗人们各擅所长,记叙、议论、抒情相互交融,写实和浪漫比翼齐飞,构成了一幅“乱花渐欲迷人眼”的艺术长卷。</p><p class="ql-block"> (二)以“我”为主,内外兼收。</p><p class="ql-block"> 编者以“永春写,写永春”为选编原则,收入本县籍诗人145家,占总数三分之二强,毕竟是生于斯长于斯的永春人最熟悉和了解自己的家乡。同时又抱持开放气度,特约和征求外地诗家赐稿,加入了“走出永春看永春”的另一视角,对永春形象的刻画展示就更为真实,更具立体感。</p><p class="ql-block"> (三)厚今又不薄古。</p><p class="ql-block"> 当代诗人及其作品占全书比例也约在三分之二,这既说明传统诗词创作在永春的复苏和繁荣,也体现了编者对县里提出的建设“生态之都、文化之都、康养之都、智造之都”发展战略的主动配合。另一方面,对近现代名流诗家及代表性作品同样充分重视,穷搜力求。那时期诗家大多学养深厚,诗艺娴熟,因而不乏其脍炙人口的佳章名句。</p><p class="ql-block"> (四)求变求新,有所突破。</p><p class="ql-block"> 传统诗词创作要不落旧套写出新意甚乎其难,需要在思想境界的开拓和创作手法的返本开新等关节付出艰辛的努力。我们髙兴看到,许多当代诗人在把个人的独特感受融入时代主题;引日常场景入诗,写出真实可感的生活气息;以小见大,通过一地一景的挖掘和呈现,揭示社会发展的本质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能给予读者某种独特的体验和感受。限于篇幅,在此不作一一列举。</p><p class="ql-block"> 希平同志寄来《选集》书稿大样并责序于我。对传统诗词创作我一向采取敬而远之的态度,因此坚不从命。然而我的断然终于拗不过他的韧劲。值得一提的是,永春县诗词学会成立短短几年间,积极融入,主动作为,编撰出版了《大泉州颂诗》、《桃源诗苑》、《永春民俗大观》、《永春县传统诗词选集》等专集。我曾经在永春工作过8个年头,永春是我的第二故乡,从《选集》我读出一种透入骨髓的亲切感,也产生一些肤浅的印象和感想。现勉力凑合成篇,祝贺《永春县传统诗词选集》应时出版!</p><p class="ql-block">(洪辉煌,中共永春县委原书记,中共泉州市委原常委、宣传部长,泉州市人大原副主任,泉州师范学院原党委书记,泉州市孔子学会原会长,研究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p><p class="ql-block">2021年6月6日</p> <p class="ql-block"> 前言</p><p class="ql-block"> 去年中秋国庆,双节恰巧同日。县诗词学会协同县作家协会等单位在仰贤山美书院举行迎中秋庆国庆乡愁诗歌吟诵会。俟后,县诗词学会积极倡仪,并负责遴选近现代及当代优秀诗词作品,协助建成了山美书院诗词长廊,并在元旦前举行首展仪式。在搜集诗稿过程中,发现不少上乘佳作已是诗在人去,其作品是由健在的诗友提供的。这些作者生前虽有手稿,但其子女或因不谙格律,或因忙于生计,或因思想重视不够等等原因,这些手稿最终可能湮没于历史尘埃之中。有感于此,同时考虑为将来建成县级传统诗词文化公园(或诗词长廊)准备丰富而优质稿源,是以萌生了搜集整理近现代当代优秀传统诗词并结集出版念头。</p><p class="ql-block"> 正所谓乘热打铁,其事可成。学会领导及时向上报告,在县文化体育和旅游局、县文联领导支持下,于年终工作会专题部署,广泛宣传发动,并指派专人负责。通过微信群、永春网,在2021年元旦向全社会发出《永春县近现代传统诗词集锦》征稿通告。该通告并于2021年元月11日在《桃源乡讯》第三版全文刋载,发往全球五大洲几十个国家和地区。要求每位作者投稿数量1至10首,篇幅限于大32开3页码以内。至2021年4月30日截稿。征稿对象:永春本籍作者或结缘永春的外籍文人雅士。</p><p class="ql-block"> 征稿通告发出后,广大诗朋词友如沐春风,欢欣踊跃,应者如潮。截至4月底,收入本书特约稿作者16人作品133首(组);本县稿145人作品1059首(组);县外稿40人作品320首(组)。总计投稿人201位,作品1512首(组)。其中:绝句483首(组),古风29首,诗703首,词289首,赋8首。赐玉作者中,有泉州诗词学会王仁山会长;有厦门著名诗人张肇彭词长;有中华福苑诗词学会会长梁婵女士;有年登九十六岁老诗人林清和,九零后年轻诗人金玉外、王海波;有王乃钦、王若人父子,林华培、林绥国父子,郑大华、郑财宝父子,叶文范、叶敏父女,林国伟、潘玉玲夫妇,罗锦山、黄燕珍夫妇,叶海山、陈丽琴夫妇等。录入作品,题材广泛,异彩纷呈。或大气磅礴,或细腻委婉,或坦荡豪放,或诙谐含趣,或慷慨长歌,或沉吟浅唱,或超尘拔俗,或溢彩流光,或怀古颂今,或咏物写人,或寄情山水,亲近大自然,或直抒胸臆,弘扬正能量,歌颂新时代,展示新风尚。至于大家手笔,更是气势非凡,其中蕴含哲理,启迪智慧;如美酒香醇,耐人寻味。为展现永春诗词创作整体风貌,兼顾不同层面作者,其中也有平泛之作。读者诸君,可以在阅览中细加领会,无庸一一赘述。</p><p class="ql-block"> 关于书名,征稿通告时拟为《永春县近现代传统诗词集锦》。后来,经与诗词界老前辈斟酌,嫌其冗长,且不全面,改定为《永春县传统诗词选集》。书的封面封背分别植入李白月下吟诗和魁星岩图。封底嵌入若隐若现的颜廷榘咏魁星岩十二景诗,书法作者是临摹兰亭序十分逼真传神的仰贤郑坚固先生。李白举杯邀月,迎眸诗章,亦是颜廷榘所撰十二景之一的广庭秋月。仿佛太白诗仙羡慕桃源山水,下凡乡愁故里吟诗来了。封面还印上东亚文化之都标志,彰显桃源古邑深厚的文化底蕴。</p><p class="ql-block">扉页部分,收录许多结缘永春名宦硕儒、文人墨客的题咏诗联、墨迹和图片。有宋代著名理学家朱熹写给同榜进士一都先贤陈光的诗;有梁披云诗人写给时任国家副主席习近平的嵌名联;有宋代状元宰相文天祥和明代永春籍状元庄际昌为上场南湖郑氏族谱的题词墨宝;还有前国民政府主席林森和国民党元老于右任为蓬壶沈家大院题匾(厝名)题联;民国首任教育总长蔡元培为永春潘节文烈士遗作诗集题写书名;国民党元老、海峡两岸和平统一促进会名誉会长陈立夫为永春达理名山题字;中国楹联学会原会长孟繁锦、著名作家冰心、诗坛耆宿臧克家先生与潘炳煌诗人结缘题赠的墨宝;中国驻联合国首任大使、福建省政协原副主席、林则徐之玄孙凌青为原永春一中校长曾天民纪念文集题词;《人民文学》原编审林东海、北京华夏诗联书画院院长王庆新等名流与永春结缘的题咏题赠墨宝。弘一法师在云龙桥乘船离开永春所摄照片;被誉为“两岸三通第一人”曹原彰先生与郑清祥会长合影;著名乡愁诗人余光中接受永春县诗词学会永远名誉会长聘书与郑清祥会长、余跃斌网络作家书法家和学会理事会同仁合影;中华诗词学会(原副会长)顾问、福建省社会科学院蔡厚示教授为永春《潘氏先贤颂》题咏。</p><p class="ql-block">这次征集诗词作者中,本县作者达145人,既有耄耋诗人,又有青年才俊。可谓人才荟萃,新人济济。在这个诗词之乡中,涌现余光中、梁披云著名诗人,自然是顺理成章,偶然之中的必然了。</p><p class="ql-block"> 关于作品排序和作者简介。第一辑特约稿按投稿先后编入。第二辑本县籍作者诗稿和第三辑外县籍作者诗稿,均按年庚大小为序排列(最后几位除外)。作者简介,力求“简”字,主要录入姓名、出生年月、籍贯、单位职务和结集情况,其余一般不录。</p><p class="ql-block"> 这次征稿范围,从近代、现代到当代,与几年前原永春县文化体育新闻出版局、永春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合编的《永春古诗词选辑》可谓是一个很好的衔接,既一脉相承,又弥补完善。前者收录唐代至清末永春古诗词,本书收录清末至当代传统诗词,从而将唐(自韩偓)至今一千多年永春传统诗词链完整接上了!岂非可喜可贺之壮举乎?!</p><p class="ql-block">当前,党和政府对传统文化高度重视,传统诗词正以其独特魅力赢得社会各界的青睐。我县通过不断提升文化软实力着力打造“生态之都、文化之旅、康养之地、智造之谷”,结集出版此书,恰逢其时也。同时,欣逢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谨以此书作为隆重献礼,其乐融融也。有诗为证:</p><p class="ql-block">永日高悬照碧空,春风习习百花红。</p><p class="ql-block">传承经典千秋业,统揽目标万代功。</p><p class="ql-block">诗库丰盈宜织梦,词章灿烂羡飞鸿。</p><p class="ql-block">选编妙韵辉青史,集萃群英尽兴中。</p><p class="ql-block"> 2021年04月30日</p><p class="ql-block"> 郑清祥撰于抱月斋</p> <p class="ql-block"> 编委会</p><p class="ql-block">编委会主任: 郑清祥</p><p class="ql-block">编委:陈诗忠潘玉启潘炳煌郑大华</p><p class="ql-block">潘新志康现在汤德源林基凯</p><p class="ql-block">黄添成林振川黄燕珍郑乾知</p><p class="ql-block">黄志鹏康志煌谢大显林联辉</p><p class="ql-block">潘玉玲潘达生郭志启王友德</p><p class="ql-block">郑仕彪郑清炎张永桂吴素云</p><p class="ql-block">主编:郑清祥</p><p class="ql-block">副主编:陈诗忠潘玉启潘炳煌郑大华</p><p class="ql-block">潘新志康现在汤德源林基凯</p><p class="ql-block">执行主编:潘玉启</p><p class="ql-block">校对:郑大华林基凯</p><p class="ql-block"> 永春县诗词学会</p><p class="ql-block"> 2021年5月1日</p> <p class="ql-block">《永春县近现代传统诗词集锦》</p><p class="ql-block"> 征稿通告</p><p class="ql-block"> 永春人文,情系盛唐中原,渊远流长;桃源山水,享誉神州大地,斗艳争芳;本土文人,志在弘扬国粹,代有华章。故此,在即将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之际,我县决定广泛征集永春近代、现代优秀传统诗词作品并结集出版,为把永春建成“生态之都、文化之旅、康养之地、智造之谷”不断提升文化软实力。有关事宜通告如下:</p><p class="ql-block">1、征稿对象。永春本籍作者;结缘永春的文人雅士……</p><p class="ql-block">2、作品体裁、用韵及词谱。主旋律是格律诗词。用韵:默认平水韵、词林正韵。使用“中华新韵”、“中华通韵”,必须在诗题后加括号标明;</p><p class="ql-block">词谱,默认“钦定词谱”,使用其他词谱,也必须加括号标明。</p><p class="ql-block">3、题材。歌颂祖国,歌颂中国共产党,歌颂社会主义,歌颂新时代;吟咏神州名胜古迹、永春风土人文;积极向上的个人情怀。</p><p class="ql-block">4、数量。每位作者10篇以内,并注明性别、籍贯(详至镇村街道社区)、职业职务、结集出版等情况。每位作者作品占用版面控制在3页码以内。</p><p class="ql-block">5、投稿和截稿日期。前人遗作,提倡由其直系亲人发稿,鼓励知情人士、有识之士推荐;本人作品,直接发到编审部。稿件择优录用,文责自负(包括版权问题);原则上只收电子文稿,纸质稿请与编审部联系。2021年4月30日截稿,2021年7月1日前出版发行。</p><p class="ql-block">6、稿酬。赠书代酬。</p><p class="ql-block">7、出版。本书使用国家统一书号,由国家级出版社出版发行。开本:145X210mm1/32。印张:10(320页优质纸)</p><p class="ql-block">8、投稿联系人:潘玉启,手机号码13675913877,微信名潘星文,微信号pyq404312,QQ名飞星启,QQ号2230380570,电子邮箱2230380570@qq.com。</p><p class="ql-block">9、竭诚欢迎社会贤达等予以关心支持,共襄盛举。联系人:郑清祥,手机:13505095633。</p><p class="ql-block"> 永春县诗词学会</p><p class="ql-block"> 二零二一年元旦</p><p class="ql-block">注:付印时书名定为《永春县传统诗词选集》。</p> <p class="ql-block"> 编后语</p><p class="ql-block"> 《永春县传统诗词选集》一书,在县文联薛远萍主席、郑凤杰副主席关心支持下,顺利完成采编。薛远萍主席、郑凤杰副主席就封面封底设计、编排筹资等等具体工作予以策划指导;中共永春县委原书记,中共泉州市委原常委、宣传部长,泉州市人大原副主任洪辉煌先生拨冗作序。 中共厦门市委原副秘书长洪英士先生、县文联原主席陈文经先生、中共仙夹镇党委原书记陈东欣先生对本书出版予以关心指导;厦门市永春商会林曦会长、林永煌监事长、颜文笔常务副会长、颜阳南常务副会长、薛长煌常务副会长、颜子健副会长、曾礼传副会长、郑东龙副监事长、陈剑波常务理事慷慨解囊,各赞助5000元人民币,副监事长吕伟行先生资助3000元人民币,副会长林秀菊女士捐助2000元人民币,泉州艺望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郑紫经先生赠助5000元人民币,用于本书排印出版,在此向他(她)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对本县及县外各地广大诗人给予信任并积极响应,圆满完成稿件征集工作,向他(她)们致以诚挚的谢意!</p><p class="ql-block"> 在稿件收集、编审过程中,特别感谢林基凯、陈诗忠、潘炳煌、郑大华、汤德源等同仁多方鼓励和帮助!同时也向授权订正格律、笔误的投稿诗人表示由衷的谢忱!</p><p class="ql-block"> 本书依照征稿通告条款进行稿件收录、编制。题材、诗意,尊重作者本意,凡有修改,都通过微信和作者(或代理投稿者)沟通,得到认可后录用;体裁分类,鉴于诗坛现状,本着“求同存异”原则划分,或有偏颇,权作读者参考;作者简介,素材取自投稿者(或代理者),只选用出生年代、籍贯、主要履历、与诗词有关的认证资料等,仅作为读者阅读该诗作的参考;排版顺序,主要依据约稿、投稿先后,作者出生年份,与作者的身份、作品质量等因素无关;各位作者的稿件排序,因本书是作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献礼,总体维持原投稿排序。</p><p class="ql-block"> 本书预期百位诗人参与,每位诗人10篇左右(3页码),全书300页码。由于稿件爆满,除了扩容至400多页码外,还不得不割爱删减很多稿件,希望谅解。</p><p class="ql-block">鉴于我们水平有限,本书不尽人意、谬误之处,敬请宽宥,欢迎批评指正!</p><p class="ql-block"> 潘玉启</p><p class="ql-block"> 2021年6月1日</p> <p class="ql-block">2021年8月1日,永春县诗词学会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召开。下图为郑清祥主编向县文联郑凤杰副主席赠送《永春县传统诗词选集》一书。</p> <p class="ql-block">下图为陈诗忠名誉会长代表学会向中共永春县委原副书记庄进勇老领导赠送《永春县传统诗词选集》一书。</p> <p class="ql-block">下图为潘玉启执行主编向《永春网》刘铭杰赠送《永春县传统诗词选集》一书。</p> <p class="ql-block">下图为郑清祥会长接受郑坚固贤达赠送其颜廷榘魁星岩十二景诗书法作品。《永春县传统诗词选集》封面封底之朦胧诗章书法源于此。</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