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篇之十八~江苏扬州、镇江、盐城、宜兴

王兰芬

<h1><b>扬州瘦西湖五亭桥</b></h1><p class="ql-block"><br></p>   瘦西湖清瘦狭长,水面长约4km, 宽不及100m。原是纵横交错的河流,历次经营沟通,运用我国造园艺术的特点,因地制宜地建造了很多风景建筑。瘦西湖从乾隆御码头开始,沿湖过冶春、绿杨村、 红园、西园曲水,经大虹桥、长堤春柳,至徐园、小金山、钓鱼台、莲性寺、白塔、凫庄、五亭桥等,再向北至蜀岗平山堂、观音山止。湖长十余里,犹如一幅山水画卷,既有天然景色,又有扬州独特 风格的园林,是国内著名的风景区之一。<div>  五亭桥建造在瘦西湖上,好像湖的一根腰带。桥上建有五座亭子,故名五亭桥。这座很具特色的美丽的桥,已经成为扬州风景线的一个标志。五亭桥有15个桥洞,十五月圆之夜,每洞各衔一月,15个 圆月倒悬水中,争相辉映,泛舟穿插洞间,别具情趣。<br></div> 九三版 九三版 九三版 <h1><b>个园</b></h1> 个园的前身是清初的寿芝园。相传寿芝园中的叠石是石涛和尚的杰作。嘉庆、道光年间,两淮盐商黄至筠购得此园并加以改建,在园中种植千竹,并取“竹”之半,又取苏轼“可使食无肉,不使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之意,称“个园”。个园内的景物布局紧凑,以叠石立意、气势雄伟而著称,尤以“四季假山”闻名于世。<br>  春山为个园月门,门上有石刻“个”字,形如三片竹叶。步入园门,修竹迎面,石笋参差,构成一幅以粉墙为纸,竹石为绘的春景画面,以假衬真,犹如“雨后春笋”。进月门,向北为桂花厅,厅前广植丛桂,后有清池一潭。池上有石桥可直达园北的七楹长楼,楼下有高大的梧桐树,并有几丛芭蕉点缀其间。<br>  夏山为绕桂花厅,是一座用太湖石叠成的玲挑剔透的“夏山”,湖石假山临池而立,有洞溪、曲岸、幽洞、钟乳等景致,石峰的形象如夏云,阳光照射石面,明暗形成强烈的对比,如同夏境一般。山顶秀木成荫,松柏如盖,山下水声潺潺,涧谷幽邃,苍翠如滴,景色如诗如画。<br>  秋山为经过复廊和小道达东面的黄石假山。此山环园半周,约长二十余丈,假山山石嶙峋,峻峭无比,气势非凡,山洞上-旋,移步换景,引人入胜。山间还有借山势而构筑的石室和石桥,山顶有亭屹立。丹阳西沉,映照凝辉于黄石丹枫之间,秋意骤增,故而名为秋山。<br>  冬山为由黄石假山的东峰以下至“招风漏月轩”的南围墙下,宣石(雪石)叠山,如同冬雪一般,虽为堆起的冬景,但给人以积雪未化之感。部分山峰借助阳光照射宣石中的石英光泽,如同冰封雪覆,技巧十分巧妙,是中国罕见的造园手法。<br>   九三版,琼花 园中还有宜雨轩、抱山楼、拂云亭、住秋阁、透月轩等建筑,与假山水池交相辉映,配以古树名木,更显古朴典雅。 <h1><b>何园</b></h1> 何园,坐落于江苏省扬州市的徐凝门街66号,又名"寄啸山庄",是一处始建于清代中期的中国古典园林建筑,被誉为"晚清第一园",面积1.4万余平方米,建筑面积7000余平方米。何园由清光绪年间何芷舠所造,片石山房系石涛大师叠山作品。<br>  何园全园分为东园、西园、园居院落、片石山房四个部分,片石山房在东园南面,园居院落则被东园、西园和片石山房包围,其园内的两层串楼和复廊与前面的住宅连成一体。<br>   <h1><b>扬州白塔</b></h1> 扬州至今还流传着"一夜造白塔"的故事。该故事出于《清朝野史大观》。一天,乾隆在瘦西湖中游览,船到五亭桥畔,忽然对扬州陪同官员说:"这里多象京城北海的琼岛春阴啊,只可惜差一座白塔"。第二天清晨,皇帝开轩一看,只见五亭桥旁一座白塔巍然耸立,以为是从天而降,身旁的太监连忙跪奏道:"是盐商大贾,为弥补圣上游西湖之憾,连夜赶制而成的"。据说,是八大盐商之一的江春用万金贿赂乾隆左右,请画成图,然后一夜之音用盐包为基础,以纸扎为表面推成的。尽管只可远视,不可近攀,但乾隆不无感慨地说:"人道扬州盐商富甲天下,果然名不虚传"。<div>  塔身南面设门,内置佛龛;东、西、北三面设砖雕假门;四个侧面凸雕碑形,上书佛教偈语。八个转角处作重层小塔。塔身上出三层砖檐,檐角系铜铎。檐上置塔座承覆钵形圆肚、十三天相轮。此塔下部为密檐塔型,上部砌作覆钵式,是中国辽塔造型奇特之一例。素有"金峰平挂西天月,玉柱什擎北塞云"之誉。上层室内曾藏有辽清宁四年舍利石函一具和珍贵文物百余件。</div> <p class="ql-block">  据说现在市中心的房子,不能高过白塔。</p> <h1><b>扬州老街(2013.3)</b></h1><p class="ql-block"><br></p> 走进双东历史街区时光仿佛退回到100多年前,不施粉黛的青砖小瓦、曲折幽深的明清古巷,这里有很多老字号、老店铺、老房子 扬州(2013.04)三八节 <p class="ql-block">泰州</p> 清乾隆四年(公元1739年),江南木商姚氏在口岸始建雕花楼(现东楼)。民国初年,该楼易主于经营长江航运的本地儒商李松如。李按照原楼风格续建了西楼和厢楼,扩建了楼外园林工程,历时三年之久。2002年,口岸雕花楼被江苏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园内亭台楼阁百媚千娇、雅致玲珑,轩榭廊舫曲水流觞,锦绣华章。精美绝伦的木雕“福如东海”、“犀牛望月”,生动形象的砖雕“狮子盘球”、“琴棋书画”,寓意深刻的石雕“五福临门”“五福盘寿”,精华韵味,抒情敛性,皆为当时雕刻艺术的经典之作。《从奴隶到将军》、《无雪的冬天》、《东进序曲》等电影曾在此拍摄取景 位于泰州市高港区白马镇,1999年建成开放,江泽民总书记题写馆名。主体建筑外形象军舰,馆前广场左侧竖有象征海军舰船的高桅杆。广场上陈列一批从海军退役的飞机、雷达、机关炮。馆内展厅以大量文献资料图片再现了“白马建军”、“威震海疆”、“奋勇向前”、“鱼水情深”的海军诞生与成长历史,陈列有人民海军装备的各种舰艇和飞机模型、服装及渡江木船等大量实物,展示了人民海军从泰州白马庙诞生至今发展壮大的光辉历程。 梅兰芳纪念馆在环城河风景区的凤凰墩上,三面环水,绿树成荫,风景雅致。分梅亭区、史料陈列区、兰圃区等三个景区。梅亭由著名古典园林专家陈从周指导设计,梁枋上雕有《霸王别姬》、《贵妃醉酒》等五出梅派名剧图案,栩栩如生。梅兰芳大型全身汉白玉塑像,为全国著名雕塑大师刘开渠晚年之作。史料陈列馆由明、清建筑移建而成,既有园林风貌,又保留了泰州的古建筑特色;7个展厅陈列了梅兰芳生前的大量活动照片和实物。坐落在市区风景秀丽的东城河畔,是一座以移建明、清建筑为主体的园林式名人纪念馆。馆名由李先念同志亲笔题写。馆区三面环水,由园林区与史料陈列区组成。 园林区的梅兰芳纪念亭由著名雕塑大师刘开渠的封刀之作。史料陈列区以图片和实物集中介绍了梅兰芳先生的生平史迹,设有“梅兰芳生活实物展”“桃李厅”和多功能音像厅等七个展厅。同时,本馆还收藏了梅兰芳先生子女捐赠的大量珍贵文物资料以及国内外知名人士赠送的字画、礼品和纪念品。 金山风景区,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它是以"京口三山"之首,位于镇江市区西北部,北回归线以北。有44米高, 520米周长,原是扬子江中的唯一岛屿,"万川东注,一岛中立",有江心一朵"芙蓉"之美称。宋朝沈括的"楼台两岸水相连,江南江北镜里天"的诗句,就是对当年金山的写照。金山佛寺建筑风格独特,依山而造,殿宇厅堂,亭台楼阁,椽木栋接,相比相衔,丹辉碧映,加上慈寿塔耸立于金山之巅,拔地而起,突兀云天,使整个金山仿佛就是一座宏伟壮丽的寺庙,构成了一种金碧辉煌"寺裹山"的奇特风貌。<br><br> 金山上的主要寺庙金山寺建于东晋至今已有1600 多年历史。原名泽心寺,南朝、唐朝时称金山寺。宋真宗时,因皇帝梦游金山,而赐名"龙游寺",后复名金山寺。宋徽宗好道,改为神霄玉清万寿宫,徽钦二帝又复名龙游寺,自元代以后仍名金山寺。康熙二十五年康熙帝亲笔题"江天寺"名并赐"江天寺"匾。自唐以来,人们皆称金山寺,是中国佛教诵经设斋、礼佛拜忏和追荐亡灵的水陆法会的发源地。金山寺寺门朝西,依山而建,殿宇栉比,亭台相连遍山布满金碧辉煌的建筑,因而有"金山寺裹山"之说。金山寺宇规模宏大,全盛时期有和尚三千多人,参禅的僧侣达数万人。在佛教禅宗寺庙中有着卓著的地位,是中国有名的古刹。金山寺与普陀寺、文殊寺、大明寺并列为中国的四大名寺。我国寺庙的山门一般是朝南的,而金山寺的山门却是朝西的。据"神话"传说,金山寺的大门原是朝南的,因为朝着南天门,得罪了玉皇大帝,使金山门口经常轰轰作响,屡遭火焚,以后就将山门改朝西开。其实这是因为金山原耸立于江心,大江由西向东奔流,游人在寺门瞭望,才能充分地观赏到"大江东去,群山西来"的壮丽景色。这与历史水文地理有关,同时这也反映了我国古代建筑师别具匠心的精美设计艺术。 镇江焦山 焦山系“京口三山”(金山、焦山、北固山)名胜之一,向以山水天成,古朴幽雅闻名于世。因碧波环抱,林木蓊郁,绿草如茵,满山苍翠,宛然碧玉浮江,故又有“浮玉山”之美誉。它是万里长江 中唯一四面环水的游览岛屿,“万川东注,一岛中立”,有江南“水上公园”之喻。游人身临其境,确有“砥柱中流”之感,好似登上普陀仙岛,赢得中外游人慕名而至。焦山的寺庙、楼阁等名胜 古迹颇具特色,大多掩映在山荫云林丛中,故有“山裹寺”之谚。焦山之所以享誉中外,其一是因为焦山耸峙于江心,犹为“中流砥柱”、“镇江之石”,气势磅礴;加上山寺隐约,林木苍翠,水域广阔,环境幽美,宛若人间仙岛在水中缥缈。其次由于焦山藏有许 多珍贵的文物和著名的古迹,摩崖石刻于世皆知,碑林墨宝之多,仅次于古都西安碑林,为江南第一大碑林。焦山,山峰高耸,天堑幽深,怪石嶙峋,花卉争妍,香色迎人,很堪观赏。霜枫盛春花 ,古刹展新容”的赞美。1953年园林局在山麓地带新辟了焦山公园,园内设有假山、水池、曲桥、渡亭、花房、果园、苗圃、菊坛、松径、竹丛等美化基地,使焦山更加秀媚多姿、生机勃勃,苍翠欲滴 。 <h1><b>江苏盐城(07.05)</b></h1> 江苏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又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盐城生物圈保护区"。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地处江苏中部沿海,是我国最大的滩涂湿地保护区之一 丹顶鹤,候鸟,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全球易危物种,仅有2000多只。每年约有近1000只丹顶鹤选择到盐城保护区越冬,这里是全球最大的丹顶鹤越冬地。这里丰足的食物、安全隐蔽的栖息环境成了丹顶鹤越冬的终点站。它们会从11月份一直停留到次年的3月份。整个冬天,它们在这里呼朋唤友、自由翱翔,最大的集群可以达到500只,成了保护区冬天的独特景观 盐城保护区为我国最大的海岸带保护区,地处江苏中部沿海,辖东台、大丰、射阳、滨海、和响水五县(市)的滩涂,海岸线长582公里,总面积45.33万公顷,保护区总部设在盐城市东54公里的新洋港镇上。主要保护丹顶鹤等珍稀野生动物及其赖以生存的栖息地即滩涂湿地生态系统。 。 <h1><b>宜兴(2014.03)</b></h1> <p class="ql-block">  宜兴竹海风景区位于江苏省宜兴市区西南31公里的湖滏镇境内,是国家AAAA级旅游区、国家风景名胜区、省级森林公园、无锡旅游十八景及宜兴十佳景点之一。主要景点有"太湖第一源"、"苏南第一峰"、"竹报平安"、"镜湖秀色"、"索桥凌波"、"寂照禅寺"、"竹林飞瀑"、"翡翠长廊"、"悬空栈道"。</p><p class="ql-block"> 宜兴竹海风景区绵延苏、浙、皖三省,纵横八百余里,素有"华东第一竹海"之称,是中国竹风景、竹风情和竹文化的代表性景区。</p> <h1><b>宜兴2014.03三八节</b></h1> 由于竹海风景区的湖滏山区离太湖最近,流域最明显,因而,从竹海山上流下的溪流又有“太湖第一源”之称。 <p class="ql-block">Luck深情一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