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新疆北疆我可爱的家乡(上)

秋天

<h3>  虽然生在北疆,长在北疆,工作35年,有31年在北疆,但新疆之大,及工作性质,我们新疆北疆的很多美景仍然没有机会欣赏。退休两年多疫情又影响了一年多。2021年7月受我们社区舞蹈队秀及佟先生夫妇之邀,同舞蹈队另一姐妹共同于7月26日开启了自驾游北疆之旅,出发前,佟先生专门做了详细的旅游景点规划行程功课,很多地方都是一直很向往,但还没有去过的地方,欣喜无比。按照计划,我们先后走进了可可托海,白哈巴村,五彩滩,乌尔禾影视城,克拉玛依九龙潭、大油泡、凤凰涅磐,博乐怪石峪等地。我们原计划要走伊昭公路去昭苏看美景的12天行程,由于大雨和疫情的影响,为了安全我们仅走了6天,于7月31日就打道回府了。时间虽短,但我们玩的愉悦舒心,这里特别要感谢秀夫妇。一是他们二位的拍照技术超高,把我们在美景的衬托下拍出了气质女神范,把我们的合影拍出了灵动和美少女的感觉,制作的抖音体现了开心快乐无比,这些影视资料堪称为大片,为我们所到之处都留下了美好的回忆。二是佟先生沉稳的性格,熟练的驾驶技术,高度的责任心,给我们出行提供了安全保障。六天行程安全行驶2770公里,游玩了七个景点。三是可可托海三号矿坑、五彩滩和怪石峪是他们夫妇曾经去过的地方,由于顺路,特意提出可以在外面等我们或陪我们进去,使我们两姐妹没有错过非常值得一去的三个景点。</h3> <h3>  第一天,乌鲁木齐—富蕴县,入住园馨宾馆。 <br> 晚上游览了滨河景区。富蕴县滨河景区,城市中的4A景区。位于额尔齐斯河、喀拉通克河富蕴县城段,主要由南岸河堤景观、人形悬索桥、喀拉通克湖心岛音乐喷泉、闸坝景观等组成。景区通过抬高额尔齐斯河二桥以上河段及喀拉通克河城区河段富蕴县河段枯水期的水位,以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人居环境、旅游环境及投资环境。利用灯光音乐夜景营造一河两岸的特色景观。</h3> <h3>富蕴滨河夜景</h3> <h3>  第二天 富蕴——可可托海,入住北屯龙凤大酒店。 <br> 可可托海世界地质公园地处新疆东北麓的阿勒泰地区富蕴县境内,距省会乌鲁木齐市580千米,距富蕴县城33千米,于2000年开始建设,2005年9月申报成为国家地质公园,2012年被评为国家5A级景区,2017年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地质公园网络名录,成为中国第35家、新疆第1家世界地质公园。公园面积2337.90平方公里 ,由额尔齐斯大峡谷、三号矿脉、可可苏里、萨依恒布拉克及卡拉先格尔五个景区组成,我们此行去了前三个。公园有典型的花岗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床和矿山 遗址,独特的阿尔泰山型花岗岩地貌、富蕴地震遗迹和额尔齐斯河秀丽的风光。是一个集科学研究、科学普及、地学实习、观光游览和休闲度假于一体,科学内涵丰富、地方特色浓郁、极具观赏价值的综合性自然公园。</h3> <h3>  额尔齐斯大峡谷以花岗岩地貌、峡谷河源风光、高山植被景观为特色。峡谷变质花岗岩地貌景观以神钟山为代表,形态万千。峡谷河源风光旖旎迷人,额尔齐斯河奔腾汹涌,温泉、瀑布、溪流静谧舒缓,四季桦林及高山草甸缤纷绚丽,自然风光奇秀。</h3> <h3>  王琪的一首可可托海的牧羊人,唱遍了大江南北。吸引了疆内外众多的游客前往打卡。我们到此也“装模作样”背着吉他,唱着此歌,过了把瘾。</h3> <h3>羊羔觅乳石</h3> <h3>诺亚方舟石</h3> <h3>人头马面石</h3> <h3>  可可托海三号矿坑。矿坑前身的矿脉原本是新疆阿尔泰山脉上的一处普通山丘,后来经过人们探索勘测才发现了它蕴含着丰富的矿物资源。于是经过多次建设开采,驰名中外的可可托海3号矿坑诞生了。它坑口长250米,宽240米,深200米,是世界上最大的矿坑。其稀有金属含量十分丰富,还含有多种有色金属、黑色金属、非金属矿物、珠宝石矿等。其开采出的矿物种类总计86种,而全世界目前已知有用矿物种类不过140多种。</h3> <h3>  临危受命,偿还外债。1950年,中苏两国成立了中苏有色及稀有金属股份公司,合作模式主要是由苏联提供相关设备和技术,我国主要提供人力。1960年,中苏关系恶化,苏方撕毁对华援助协议,撤走了所有机械设备、专家、图纸资料等等,当时我国核武器研究和可可托海矿区开采工作几乎瘫痪。不仅如此,前苏联还要求我国在1965年底前还清之前的所有债务。据统计,我国欠前苏联的债务共计14亿600万新卢布,换算成人民币是52亿余元。但为了争一口气,也为了维护国家信誉,全国上下齐心协力准备迎战。此时,可可托海3号矿坑挑起了还债救国的重担。我国决定自力更生,在前苏联撤走全部援助的情况下继续开采可可托海3号矿坑。就这样,我国在缺乏技术和设备的情况下,一边组织研究相关技术,一边工人开始用最原始的工具开采矿物。矿坑里没有级别之分,所有人都不分日夜干活。伙食条件也十分艰苦,所有人天天吃着馒头就咸菜。在人们不懈努力下,我国于1964年还清了前苏联所有债务,比原计划还提前了一年多。据统计,可可托海3号矿坑出口前苏联的矿产价值占外债总数的40%左右,约为20亿。</h3> <h3> 1955年,可可托海三号矿坑所有权全部移交我国独立运营。就这样,可可托海矿坑成为我国重要的矿源基地。出于国家机密,可可托海3号矿坑于1958年改名为“111矿”,在地图上消失。</h3> <h3>  “功勋矿”可可托海三号矿坑,助推两弹一星升空。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枚原子弹在罗布泊试爆成功。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成功空爆。在我国研究两弹过程中,可可托海3号矿坑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铍是原子反应堆不可缺少的原料;锂的同位素锂6则是氢弹引爆的重要动力。而这些矿物资源主要来源于可可托海3号矿坑。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由长征一号火箭成功发射升空,震惊世界。这是我国在没有任何外援的情况下,自行研发的第一颗人造卫星,开启了我国航空太空事业的新纪元。卫星发射需要用到铯原子钟,它是目前最精密的计时器,可以利用它来实现人类对于核弹爆炸,导弹发射,卫星发射等科学研究的精确控制。而东方红卫星的铯原子钟和长征一号火箭发动机的燃料都是来自可可托海三号矿坑的铯。可以说若是没有这个矿坑,中国“两弹一星”将会推迟不止20年。它是新中国腾飞的坚强后盾,是千万人民撑起的“英雄矿”。</h3> <h3>  1999年11月,出于经济转型、环境保护等原因,我国决定关闭这个运行了半个世纪的矿坑。立下无数功劳,创造无数价值的可可托海3号矿坑终于可以休息了。可那段岁月留下了珍贵的可可托海精神——艰苦奋斗,自强不息,无私奉献,这些精神鼓舞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民。</h3> <h3>  可可苏里是可可托海国家地质公园的主要景区之一,距离富蕴县城23公里,可可苏里湖又称野鸭湖,湖面面积2677亩,平均水深2米,湖中有根部交错的芦苇而形成的大小浮岛20多个,水生植物丰富。芦苇浮在水面上,随风漂游,风一场景一场,湖面景色随芦苇的变动而变化。</h3> <h3>  第三天 北屯—白哈巴—布尔津,入住布尔津戈壁春天大酒店。</h3> <h3>  白哈巴村(被称为西北第一村和西北第一哨),位于新疆阿勒泰地区哈巴河县铁热克提乡境内,中国与哈萨克斯坦接壤的边境线上,距哈萨克斯坦东锡勒克仅1.5公里,有国防公路相通。白哈巴村被誉为中国最美的八个小镇之一。是原始自然生态与古老传统文化共融的村落,一切都还保存着几百年来固有的原始风貌,以图瓦人为主,位于阿尔泰山山脉的山谷平地上,与哈萨克斯坦的大山遥遥相望,阿尔泰山上密密麻麻的金黄金黄的松树林一直延伸到白哈巴村里,村民住的木屋和圈养牲畜的栅栏错落有致地散布在松林和桦林之中,安宁、祥和。村子坐落在一条沟谷之中,建在两条小溪之间的狭长台地上,依山傍水而立。该村的所有建筑均由原木筑成,以外观很古朴的小木楞屋为标志,具有欧式村寨的特色。房屋是清一色的尖顶木楞屋,墙体和顶棚用整根原木垒砌、拼接而成,顶部再用木板支撑成&quot;人&quot;字形的尖顶,可防雨防雪,以保证住房的安全。顶棚和屋顶之间形成两头通风的尖阁,是储藏饲料和风干肉品的好地方。屋内家家户户都好像是工艺品陈列馆,炕上铺着花毡,墙上挂着刺绣的帐幔壁毯,地中央为精制的火炉。在落日的傍晚和雾气的清晨,炊烟袅袅飘荡,牛羊满坡,整个村落构绘出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山水画。山村的西北遥对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国界河,南面是高山密林。秋季一到,山村是五彩的红、黄、绿、褐色,层林尽染,犹如一块调色板,加之映衬阿勒泰山的皑皑雪峰,一年四季都是一幅完美的油画。</h3> <h3>摘自网络图片——白哈巴村秋景。</h3> <h3>布尔津县窝依莫克乡托洪台水库</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