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台,一场自我的修行(下)

小鱼儿

<p class="ql-block">五台山的五座灵台,各具特色,自古就有“东台日出西台月,南台飞花北台雪”的佳话。</p> <p class="ql-block">望海寺,是五台山东台顶上的寺庙,东台顶亦名望海峰,海拔两千九百九十六米。《清凉山志》载:蒸云寝壑,爽气澄秋,东望明霞,若陂若境,即大海也。</p><p class="ql-block">望海寺,亦见沧瀛诸州,因以为名,这就是东台望海峰之名的由来。</p> <p class="ql-block">生活中,不是只有海上有壮观的日出,在巍峨的山上照样可以看到壮观的日出。东台日出是五台山的一大自然景观,历来吸引无数的游客登山朝日。每当旭日初升,霞光万道,静谧的望海寺完全浸沈在一片云山雾海之中,配上浑厚的晨钟声,愈发显得庄严肃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大朝台第二天:鸿门岩—东台观日出(免费斋饭)—北台—澡浴池(自助斋饭)—中台—西台—乘车回太原</p> <p class="ql-block">想要去东台望海峰看日出需要提前一晚在台怀镇或东台附近住宿,第二天凌晨三点多就得乘车去鸿门岩之后徒步登台,东台夏季的日出时间一般是在早上5点多。</p> <p class="ql-block">一夜睡的香甜,闹钟铃响时,还沉浸在美梦中。匆匆起床收拾好行包,乘着夜色,我们直奔鸿门岩。沿途遇到了七八只狐狸在路上觅食,隔着车窗给它们投喂了火腿肠、面包等食物。</p> <p class="ql-block">五台山作为佛国圣地,这里的人也都有好生之德,很多信佛的居士们都会放生一些狐狸,所以五台山上会经常有狐狸出没,甚至会拦路找人要东西吃。</p> <p class="ql-block">每次朝台,都会遇到狐狸,我都会拿出准备好的火腿肠喂它们,这些狐狸并不怕生,靠近你从你手里讨食,也有的并不食用,而是叼起来三步一回头的向山林跑去。</p><p class="ql-block">前世五百次的回眸换得一次的擦肩而过。这一世的相遇,不知道是哪一世积累的因缘。万物皆有灵性,能在这么殊胜的地方生存生长,也是修来的福报,祈愿这些可爱的生灵都能平安度过这一世。</p> <p class="ql-block">天蒙蒙亮,路面还很黑,第一次起这么早爬山,心情有些许的兴奋,风有点大,吹的很冷。大路上时而有车经过,扬起一阵沙土,反而是户外的线路比较好走,东台是坡度最缓的一个台,爬上去也就不到一个小时。</p> <p class="ql-block">喷薄欲出的太阳已经给夜空染上了一条金边,我们加快了脚步。</p> <p class="ql-block">群山逶迤如波浪般起伏,脚底下翻着绿色的浪花,柔软舒适,天际边的霞光、山顶金灿灿的灯火通明的庙宇,在这夜色中犹如一座灯塔,冥冥之中似有一种魔力,吸引着我们,不顾疲惫、不惧风寒、一路向前。</p> <p class="ql-block">山中过夜的牛儿不知道能不能耐得住这风寒。</p> <p class="ql-block">披着一身经幡的玛尼堆在默默的为朝圣者祈福。</p> <p class="ql-block">接近山顶,东边的天愈加的艳丽,一团团白云在山顶翻滚着,漂浮着。时光在此刻仿佛滞留了,天空蓝谧,云彩飘浮,心中涌起一种久违的关于美景的感动,还是在梅里雪山看到过这样的令人触动的景象,毕竟人与大自然的相逢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曾经有多少个朝圣者都是在这里因雨雪天失望而归。</p> <p class="ql-block">此时此刻,沐浴着圣地佛光,冷风肆意的在我的奔跑中亲吻着我激动兴奋的双颊,一切烦恼、一切辛酸、一切失意,都是如此的无足轻重,世界如此欢歌急锣,这方净土却足以令你安心。</p> <p class="ql-block">我们站在观日出的平台上,静静的等待最激动人心的一刻。</p> <p class="ql-block">这时,天边的金黄色逐渐加深了,范围越来越大,把邻近的云也照得发亮。天空已是红彤彤的一片,在重重叠叠的峰峦的最东端,红得最浓,最艳,好像正燃烧着大火,而且在蔓延扩大。就在这一刹那间,那红绸帷幕似的天边拉开了一个角,出现了太阳的一条弧形的边,并且努力地上升着,变成了一个半圆形,就像刚刚从铁炉里夹出来的烧得通红炽热的铁,而且放着强烈的光,把周围的红绸帐幕撕得粉碎。我的眼睛被这强光刺激着,可我还是拿着相机紧盯着它,就像怕它跑掉似的。那半圆形不断上升,越来越圆,像一个火球在天边跳动着,最后终于挣脱了束缚,喷薄而出。</p> <p class="ql-block">一瞬间,周围一片惊呼和赞叹,人们似乎从刚才的默然等待中醒过来,纷纷拿起相机记录着这一刻的震撼。</p> <p class="ql-block">日出之美,胜在宁静。日出之灿,美在人间。阳光穿过薄雾,直射向我,把我整个人都环抱在阳光里。此时的阳光一点也不刺眼,还不足以把雾驱走,牛奶般的雾再融合上金色的阳光,让我感觉身子轻飘飘的,仿佛漫游在奇妙的世界之中。</p> <p class="ql-block">看完日出吃早斋,在寺庙斋饭给钱叫随喜,住宿叫挂单,务必注意,在寺庙吃斋饭一定要遵守佛家的规矩,严禁浪费和说话,男女要分开就餐。</p> <p class="ql-block">佛教中四大菩萨,指的是文殊菩萨、观音菩萨、普贤菩萨、地藏菩萨四位法力高深的菩萨。</p> <p class="ql-block">文殊菩萨代表聪明智慧,与普贤菩萨同为释迦牟尼佛左右胁侍,世称“华严三圣”。应化道场为山西五台山。也叫大智菩萨。</p><p class="ql-block">观音菩萨代表大慈大悲,以大悲显现、拔除一切有情苦难为本愿,循声救苦,不稍停息。观音菩萨是西方极乐世界的上首菩萨。应化道场为浙江普陀山。也叫大悲菩萨。</p><p class="ql-block">普贤菩萨代表菩萨行愿,普贤菩萨又称三曼多跋陀罗,意思是具足无量行愿,示现于一切诸佛刹土。普贤菩萨应化道场为四川峨眉山。也叫大行菩萨。</p><p class="ql-block">地藏菩萨发大愿的象征,地藏菩萨又称地藏王菩萨。因悲愿持重“地狱不空,誓不成佛”,所以佛教徒常称之为大愿地藏王菩萨。应化道场为安徽九华山。也叫大愿菩萨。</p> <p class="ql-block">四大菩萨的塑金像坐落在东台之颠,佛光普照,熠熠生辉。</p> <p class="ql-block">望海寺正殿文殊菩萨之一。东西配殿各为三间石窑洞,内供石雕文殊像。一九九八年,东台顶又新增铜铸聪明文殊像一尊,铜像通高两米,金碧辉煌,令人敬仰。</p> <p class="ql-block">在望海寺东南,还有一座当代新建的高僧墓塔。此塔塔基平面呈方形,青砖砌筑。塔座为一四角束腰须弥座,座上有用五层青砖砌筑的方形平台,平台经叠涩内收而成,美观大方。平台之上即为坛形覆钵塔身,塔身下部有覆莲瓣装饰。墓塔正面设一方形小龛,龛内嵌筑石刻塔铭,上刻塔主法讳及题字。塔身的最上方置一方形刹基,其上又为仰莲刹座,承托著十三天刹身和宝盖,宝珠等刹顶。该塔通身青砖砌筑,高六米,也是一座覆钵式塔。</p> <p class="ql-block">在这海拔2796米的望海寺峰顶,绝美景色尽收眼底,滚滚云海,变幻莫测,连绵起伏的五台山脉在云雾中若隐若现,如入仙境。</p> <p class="ql-block">望海寺, 两千年香火断断续续, 五百里道场风风雨雨。 站在这块庄严佛土,不觉间洗静心底, 自身污秽随之慢慢褪去。</p> <p class="ql-block">路过玛尼堆,添一块石头,放一个心愿,为自己和家人祈福🙏</p> <p class="ql-block">沿途的风景美的令人窒息。</p> <p class="ql-block">我一定是得到了聪明文殊菩萨的加持力,下山时一路跳跃奔跑,心中的欢喜都从轻松的步子中散发出来。</p> <p class="ql-block">鸿门岩为五台山的北大门,地处海拔2500米的地方,是去往华北最高峰北台顶的必经之处。从此处到东台顶约3千米,到北台顶13千米。</p> <p class="ql-block">由于前一晚没有休息好,昨天爬完黛螺顶和南台后,我和同行的琉璃苣商量今天的北台坐车上。大朝台中,北台这段路程是最艰难的,我在前年朝过一次,因而就想偷懒,今天南台下来,也不觉得像昨天那么累了,大朝台寻求的就是一份圆满,为了不使自己这段行程留有遗憾,我俩改变了主意,徒步上北台。</p> <p class="ql-block">北台名叶斗峰,海拔3061米,五台最高峰,有“华北屋脊”之称,其台“顶平广,圆周四里,其下仰视,巅摩斗杓,故以为名。”康熙皇帝赋诗赞曰:“绝磴摩群峭,高寒逼斗宫。钟鸣千嶂外,人语九霄中。朔雪晴犹积,春冰暖未融。凭虚看陆海,此地即方蓬。”</p> <p class="ql-block">法云寺。这是去北台必经的一个寺庙,很多人都进去休整,据说里面有两间屋子,一个小庙,后面还有尼姑休息的地方。不过为了赶路我们没有进去。</p><p class="ql-block">对法云寺印象就是古朴的寺庙和矮矮长长的院墙,还有门外的大石狮子。</p> <p class="ql-block">路边的华严塔</p> <p class="ql-block">千峰叠嶂,曲径蜿蜒,只有驰骋在自然中才认识到人类的渺小,一条土路穿行绿色山间,虽然崎岖不平,但来源于大自然的壮美辽阔,气息间流淌出的祥和,依然深深震撼着我们的心灵。</p> <p class="ql-block">五台山的小气候变幻莫测,一会儿艳阳普照,瞬间又是云雾缭绕,一团团雾时不时成群结队的飘过来,风很大,我们的衣服也是随着天气变化一会儿脱掉一会儿穿上,大自然的魅力就是让你无法预测,只有敬畏它,方可适应它、战胜它。</p> <p class="ql-block">幕天席地,心旷神怡。躺在这草甸上,此刻无风,暖暖的阳光晒着山坡,我们脱了鞋,放纵地舒展着自己。</p> <p class="ql-block">我从云端走来😄</p> <p class="ql-block">沿着草甸被踩出的山路一直向前行走,翻过一座座山,超过一队队人,离北台越来越近了。</p> <p class="ql-block">臭冷杉,也称为华北冷杉、臭松、东陵冷杉等,为高大常绿乔木,高可达30米以上,胸径最大为45厘米,树冠呈尖塔形或者圆锥形。</p><p class="ql-block">臭冷杉属阴性植物,喜冷湿环境及酸性土壤,浅根性,在五台山林区常与油松、华北落叶松、云杉、云杨等混生,生长条件较差时多以纯林形式存在。</p><p class="ql-block">五台山林区处于由暧温带到温带和由半湿润半干旱草原地带到干旱草原地带的交汇点上,是臭冷杉分布的“南界”。在这里臭冷杉林相整齐,生长强壮,材质优良。</p> <p class="ql-block">远远的看到了华北屋脊牌坊,但俗话说得好望山跑死马,加油吧!</p> <p class="ql-block">华北屋脊牌坊是朝北台路上一个重要的标志物,在这里大路小路又一次交会到了一起,无论骑车、徒步还是汽车都要经过这里。北台是五个台中最难爬的,徒步到这儿,许多人的体力已到了极限,这里距北台顶还有几百米的海拔,这个牌坊就是给徒步朝台者的希望。</p> <p class="ql-block">五台山是中国最古老的地质构造地区之一,也是全国地质研究对比的典型地区之一。五台山境域内,岩浆岩发育类型比较齐全。五台山的5个台顶海拔都在2500米以上,山体浑圆高大。北台由著名的花岗片麻岩组成,岩石坚硬,剥蚀缓慢,形成华北最高峰。中台、西台由花岗片麻岩及石英岩组成。南台则为裸露的石英岩,被命名为五台系的南台统。东台则大多为五台中亚群的绿片岩组成。</p><p class="ql-block">五台山地貌中,较为特殊的是冰缘地貌,它是由于第四纪地下冰融化作用形成的冰川遗迹。中国的冰缘地貌,主要分布在青藏、西北高山地区和大兴安岭一带,而华北仅见于五台山</p><p class="ql-block">在北台顶上,堆积了大大小小的石头,大的如牛,小的似蛙,其色灰白,有棱有角,俗称龙翻石,就是冰缘地貌的遗迹。</p> <p class="ql-block">龙王殿置于两米高的高台上,面阔三间,拱卷式门洞,也是单檐歇山顶。殿前有汉白玉石雕护栏,护栏栏板浮雕各种各样的花卉、草叶纹饰,极为壮观。</p><p class="ql-block">传说文殊菩萨从东海龙王借来清凉石将五台山变得凉爽宜人风调雨顺,龙王的五个儿子发现后尾随大闹五台山,把山峰削成平台,要讨回清凉石。</p><p class="ql-block">菩萨降服五位小龙王,让他们分别住在五座台顶。五龙王被安排在最高的北台,专管五台山的耕云播雨。台怀镇的五爷庙就是从这儿请走五爷的。在五台山名气最大,香火最旺。每逢初一、十五朝拜的善男信女便络绎不绝,久之形成了祈雨、唱戏、赶集等一系列活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隐峰塔在龙王殿东、是北台顶一大灵迹,是为纪念唐代高僧隐峰禅师而建的。隐峰禅师,俗姓邓,今福建省邵武人,唐代著名高僧,经常冬居衡岳,夏处清凉,其圆寂後,後人将其火化,并取之舍利,在北台顶建塔藏之,故而塔名隐秀,精工细作,质感较强,是僧俗临顶必至之处。&nbsp;</p> <p class="ql-block">灵应寺,创建于隋代,坐北朝南,原有山门三间,正中门额悬挂“敕建大台北顶”巨型匾额。东西两间,内置石碑各三通,石碑记载了历代对灵应寺的兴建等情况。沿山门向北为“北极玄宫”,即灵应寺过殿。原殿内正面有韦驮菩萨像,韦驮菩萨四周有坐佛八尊。门额巨匾上书∶“毗卢真境”,为康熙八年立。明代隆庆年间对灵应寺予以重修,1986年又重修葺,正殿为三间石洞,内供无垢文殊菩萨。2001年,灵应寺再度扩建和维修。新建文殊殿五间、龙王殿三间及石牌坊一座,均为汉白玉石砌筑。</p> <p class="ql-block">山顶上有一个水池,面积大约有三百平方米,常年不涸,叫黑龙池。传说五台山气候原来干燥炎热,文殊菩萨向东海龙王借回了歇龙石,置放在山中,气候才变得清爽宜人。后来龙王之子上五台山向文殊索宝追石,二人斗法,小龙王失败,被文殊菩萨感化,皈依了佛教,居住在黑龙池,遵照文殊菩萨的意愿,负责代州一带的行云布雨。民间祈雨,只要向北台顶文殊菩萨祷告,文殊就会授意小龙王播雨除旱,拯救民苦,灵应寺名自此而始,灵应寺主便为文殊菩萨。</p><p class="ql-block">由于北台顶山高物稀,雅洁清净,所以灵应寺内供奉文殊化身无垢文殊菩萨,喻文殊为解救民苦,光明磊落,不纳污容垢。</p> <p class="ql-block">灵应寺的布局结构简单,山顶占地面积为一千平方米的寺院内,立有十余间楼殿房舍。然而,从观景角度看,这里是总览台怀腹地风光的极好处所。</p> <p class="ql-block">寺庙的南门又叫南天门,据说,在南天门旁放乐马,能让人时来运转,吉祥如意。原来,这里将红、黄、白、蓝、绿五色纸,剪成小方块,印上马拖元宝的图案,这些纸张就叫“乐马”,在南天门的空地上将印有马拖元宝的纸块,抛向空中,使纸块借着风力飞起来,就叫“放乐马”。外地游人如能有幸在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登高放乐马,更是情怀坦荡。《续齐谐记》上说:“当南桓景随费长房游学,长房谓之曰:‘九月九日汝南当有大灾厄,急令家人缝囊盛茱萸系臂上,登山饮菊花酒,此祸可消。’晾如言,举家登山,夕还,见猪、犬、羊,一时暴死,长房闻之曰:‘此可代也’。”从此,重阳节登高的风俗就流传下来。重阳节在梵仙山登高放乐马,赏野菊,也有同样的意味。</p><p class="ql-block">灵应寺的这一活动,已经揉进了民间传统风俗。每当秋高气爽,山菊花盛开的时候,耳听五百仙人在梵仙山食用菊花瓣、饮用菊花茶而得道的传说,眼望山花弥布的山梁和耸入云端的山顶寺宇,自然会促使你登高游览,尽情地观赏“仙山秋菊”美景,有些台怀附近的居民和外地游客都特意安排在农历九月九日登临灵应寺,赏菊花、放乐马。</p> <p class="ql-block">远方隐约可见的就是澡浴池。澡浴池海拔2769米,北台到澡浴池下降大约290米,下山路比较费膝盖,从北台到澡浴池尽量走慢一点。澡浴池是整个徒步五台山路线上挂单环境最好、饮食条件最好的地方,很多徒步爱好者和游客经常在这里挂单。</p> <p class="ql-block">朝台途中,沿路都是这种灯塔,给朝圣者引路导航。</p> <p class="ql-block">这座玛尼堆不知道凝聚了多少人的心愿和梦想。</p> <p class="ql-block">澡浴池坐落在中台北台之间,据五台山风景区中心15公里。始建于隋文帝时期,后经历代扩建,寺庙兴盛。因其寺中留有传说中大智文殊菩萨沐浴显圣之传说而闻名。这里有涌泉,澄清亮丽,叮咚响声犹如佛乐敲击。由于这处天然水池位于高峻之处,古人谓之天光云影之间。据古书称,游人到此,悄然可见天仙、沙门、莲花之状,仿佛真是一个佛菩萨居住的所在。然诸事无常,千年古寺历经时空轮回,如今已不复当年胜景。</p> <p class="ql-block">五台山万圣澡浴池</p> <p class="ql-block">澡浴池斋饭,炖土豆烧茄子都还不错,在寺院里能吃到热乎乎的饭菜已经非常感恩了。</p> <p class="ql-block">吃完斋饭,我们向中台开拔。</p> <p class="ql-block">中台,又名翠岩峰,位于台怀镇西北10公里处,地形状如雄狮,海拔2894米,仅次于北台顶,为五台山五大主峰之第二高度。中台翠岩峰顶、云雾之中、有一寺院矗立,名演教寺,文殊菩萨于此演教说法。</p> <p class="ql-block">路遇寺院居士抚养的一只小狗,名曰“欢喜”。佛教中的欢喜即接于顺情之境而感身心喜悦;亦特指众生听闻佛陀说法或诸佛名号,而心生欢悦,乃至信受奉行。想必欢喜的主人是经由听闻佛法,感念佛菩萨稀有之功德,而生起欢喜之心。</p> <p class="ql-block">五台山特殊的气候形成的特殊冰缘地貌。这种高山草甸看似起伏不大,柔软不硌脚,走在上面却要加倍小心。茸茸的草皮覆盖住的有土包、有石块,还有棘草,像极了披着迷彩伪装埋伏下的野战训练场。踩上去,或平安无事,或光荣崴脚。</p> <p class="ql-block">每次的走近,都充满了希望和热情,都是一往无前的快速冲刺。</p> <p class="ql-block">极美的汉白玉栏杆,在蓝天白云下使我联想到了王母娘娘的瑶池。</p> <p class="ql-block">《清凉山志》转引《古传》说:“隋文帝开皇元年,下诏。五顶各置寺一所,设文殊像,各度僧三人,令事焚修。”这是演教寺最早的开始。明弘治年间重修演教寺,皆为石建。正殿石洞五间,主供孺童文殊像。前殿石洞三间,为天王殿。寺西南有文殊说法台,中有石建祈光塔。</p> <p class="ql-block">文殊殿里面供奉着文殊菩萨法相,以及格鲁传承的祖师、藏传佛教三大文殊之一的宗喀巴大师法相。</p> <p class="ql-block">在殿前的院子内,摆放着一口巨大的铜钟:大般若钟,钟上刻有铸钟缘起、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文殊菩萨的无尽大愿以及四皈依、诸佛菩萨名号、心咒等文字。寺院目前仍在修缮之中,大钟还没有安置到位。</p> <p class="ql-block">四大天王是佛教的护法天神,俗称“四大金刚”。四大天王,又称护世四天王,是佛教二十诸天中的四位天神,位于第一重天,第一重天又叫四天王天,通常分列在净土佛寺的第一重殿的两侧,天王殿因此得名。相传四大天王住在须弥山山腰上的四座山峰。四大天王分别是:</p><p class="ql-block">东方持国天王多罗吒,持琵琶,住东胜神洲&nbsp;</p><p class="ql-block">南方增长天王毗琉璃,持宝剑,住南赡部洲&nbsp;</p><p class="ql-block">西方广目天王留博叉,持蛇(赤龙),住西牛贺洲&nbsp;</p><p class="ql-block">北方多闻天王毗沙门,持宝伞,住北俱卢洲,中国神话中托塔李天王李靖就是从多闻天王演化而来</p><p class="ql-block">四大天王也被称为“风调雨顺”。中国佛教徒认为南方增长天王持剑,司风;东方持国天王拿琵琶,司调;北方多闻天王执伞,司雨;西方广目天王持蛇,司顺。组合起来便成了“风调雨顺”。</p> <p class="ql-block">五台山五大护法殿都是谁?由于时间匆忙,没有仔细了解,百度上也搜索不到,有知悉者望赐教。</p> <p class="ql-block">演教寺</p> <p class="ql-block">中台顶巨石堆积,色灰白、棱角分明,被称为龙翻石。传说是文殊菩萨从东海老龙王那里取来歇龙石,老龙王的五个儿子追到五台讨还,挥舞龙爪,在台顶上乱翻乱挖形成的。盛夏农历六、七月登上台顶,满目碧翠生辉,特别在雨过天晴之后,石面望去碧翠欲滴,仿佛是巨块的翡翠,因此中台称翠岩峰。</p> <p class="ql-block">正在修建中的塔林</p> <p class="ql-block">去往西台的路,令人崩溃,拖着疲惫的身躯,挪动脚步,碎石路走久了脚底板开始酸痛,幸好有不断的横切,然而两日来的攀爬也足以令这双腿沉重的难以抬起,幻想着西台将马上抵达。</p> <p class="ql-block">山坡上是石头搭成的登山路,都是朝台前辈的脚步,还有他们留下的玛尼堆。这段路,是对意志和体力的完整考验,因为它足够长,还有重复和枯燥。“疲惫时,莫看前路,低头前行”,这是我自己的感悟。还或者,可以偶尔回头看看身后,已经攀登的高度可以让你略微舒坦。</p> <p class="ql-block">古印第安人有句谚语:“别走的太快,等一等你的灵魂。”与古印第安人相比,当今社会忙碌的人们就像一个个不停旋转的陀螺,他们来不及感受生活中所发生的一切,这一切就被瞬间翻过。让我们静下心来生活,让我们的心灵腾出感知幸福的空间,让我们感受生活的美好,让我们追随生活的千般风情和万般惬意。朝台的路途虽然辛苦,但是随时都会冒出这样的感悟。</p> <p class="ql-block">一路艰辛,终于抵达了这次朝台的最终目的地,西台挂月峰。</p> <p class="ql-block">西台,为五台山的五座台顶之一,以「月坠峰巅,俨若悬镜」,亦名挂月峰,海拔两千七百七十三米。</p> <p class="ql-block">法雷寺,“法是指佛教的教理教义”,“雷”为自然界的雷声。“法雷”喻佛法如雷,能使众生觉醒。法雷之名,即是宣扬文殊菩萨法力无边之意,此寺创建于隋代。内供狮子文殊像。</p> <p class="ql-block">法雷寺现有建筑有后大殿和文殊塔。后大殿面阔五间,为木构和钢筋水泥相合而成的混合型建筑;文殊塔与后大殿为同期建筑,内供狮子文殊菩萨像一尊。</p> <p class="ql-block">在法雷寺东北还矗立着一座白色石砌舍利塔。舍利塔塔底为束腰须弥座,上另置一束莲花宝座,承托着瓮形覆钵,钵上为方形石质刹座,上又为由十三相轮刹身和宝盖,小型喇嘛塔组成的刹顶。此塔塔座高大,约为塔体通高之半,塔身细瘦,顶部修长。通观此塔,底部敦厚稳重,塔身俊秀美观,在风景秀丽,环境幽雅的西台可谓是独树一帜,别具特色的一道风景。</p> <p class="ql-block">在西台,终于坐上了接我们下山的车,前往金阁寺与司机师傅会合。</p> <p class="ql-block">金阁寺,位于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五台山南台之北,中台之南,除五座台顶的寺庙建筑外,金阁寺所处的地势最高,海拔1900米,距台怀镇约15公里。1983年被国务院确定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p> <p class="ql-block">金阁寺牌楼,四柱三楼,上饰琉璃瓦,斗拱密致,中高旁低,玲珑剔透,华丽美观。牌楼横额正面为“金阁浮空”四个金字,背面为“光照大千”四个金字。整个牌楼造型优美,结构精致,是五台山木构牌楼中的精品。</p> <p class="ql-block">金阁寺各殿中塑像共有1000多尊,是五台山佛教塑像最多的寺院。这里以其悠久的历史,高大的殿宇塑像,在五台山众多寺庙中独树一帜。</p> <p class="ql-block">至此,我们的大朝台之路完美收官。</p> <p class="ql-block">有人问我,你信佛吗?我说,我敬佛。</p><p class="ql-block">还有人问我,你与佛相遇了吗?我说,相遇了,因为,佛始终在我心里。</p> <p class="ql-block">大朝台之路,看到的是不一样的天和地,<span style="font-size: 18px;">那金光闪闪的高原,每一步都是圣洁的天堂。</span>走着走着,便真减去了自身的业障、洗去了心中的尘埃。</p><p class="ql-block">此一步辛苦,彼一步欢喜。</p><p class="ql-block">五台山,我还会再来!</p> <p class="ql-block">感谢丽驰户外给我的这次神圣完美的体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