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掉下巴的欧洲另类文明史

任凡

<p class="ql-block">亨利四世</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一)千年不洗之欧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十七世纪初,法国最伟大的国王亨利四世大婚,岂料刚一见面,娇美尊贵的第二任皇后竟被亨利四世身上的臭味熏昏了!🙀🙀🙀原因无它,因为亨利四世几乎终身不洗澡,臭不可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亨利四世创建了波旁王朝,在法国历史上是唐宗宋祖般的存在。儿子路易十三(想起那款顶级奢华法国干邑白兰地了吧?☺️☺️☺️),孙子路易十四号称太阳王与康熙同时代。路易十四的名言是“朕即国家”,把君主的绝对专制在西欧推向极致。路易十四当政了72年,比康熙还多11年,是世界实际掌权最长的君王,熬死了儿子熬死了孙子,所以那个“我死后哪管它洪水滔天”的路易十五是路易十四的曾孙!曾孙!波旁王朝在路易十五的孙子路易十六手上终结。历史上对路易十六的评价天渊之别,好评者认为他是爱上帝爱人民,提倡给人民自由,主动结束自己专制权力的最善良的改革家,他甚至是法王中唯一没有情妇的国王,而负评者则反之。路易十六热爱机械制造,制作的锁精美淫巧无人能开,而他能瞬间打开一切锁。他为了减少刑犯临刑的痛苦改进了断头台,结果自己最终被自己改造的断头台断了头。同时被断头的还有他美丽豪奢的玛丽皇后,那位走上断头台时因踩了刽子手的脚而柔声道歉的法国皇后,生前臭名昭著,却因这一声道歉成为法式优雅的典型代表而流芳百世。欧洲历史上共有三名被公开处决的君王,英国君主立宪制革命时的英王查理一世,法国大革命时的法王路易十六和苏维埃革命时的俄皇尼古拉二世全家。社会大变动的残酷有时真的不忍卒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还说亨利四世的臭。亨利四世酷爱吃肉而且胃口特好,不爱吃蔬菜,终年不洗澡,假发上扑的是由蜂蜜混合的定型发胶,再加上欧洲人特有的狐臭和满口的大蒜味,所以皇后形容如同躺在一具腐肉旁边。新婚之夜皇后要在全身洒满香水才能行房,不啻受刑。奇异的是皇后与他竟生育了三子三女,真是臭并快乐着!😍😍😍路易十四一生两次澡,即位和入殓,也有说一生7次的,平均每十一年洗一次。而路易十五一生只洗了三次澡,一次出生,一次入殓,另一次则是大婚一一避免再把皇后熏倒!祸兮福所倚,为了避臭,法国人发明了世界级的奢侈品一一香水,巴黎也因此成为香水之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二世将普鲁士从欧洲的穷乡僻壤改造成强权之国,被世人称为“大帝”。之后,他带着一群意大利猎犬在波兹坦的无忧宫度过了余生。宫中堆着及膝深的狗屎,胆敢去清洁狗屎的人都会受到皇帝严厉的斥责。而且皇帝本人也从那个时候开始不再沐浴更衣了。1789年,在腓特烈二世去世之后,一个男仆给他换上衬衫后才下葬,而皇帝身上那件,因为被汗液经年累月地腐蚀,已经完全不能穿了。查尔斯·霍华德是第十一世诺福克公爵,在一个沐浴已经逐渐被人们接受的时代,他却到死都没有主动洗过一次澡,并因此得了一个“污秽公爵”的名号。他的仆人们得想方设法把他灌醉了,然后才有可能把他从头到脚洗刷一遍。甚至到了十九世纪,爱自己的一头长发爱到宗教感的茜茜公主,也才每三周洗一次头,而每次洗头竟要用一整天,包括一整套如宗教般的洗头仪式!</span></p> <p class="ql-block">亨利四世</p> <p class="ql-block">亨利四世的徽章</p> <p class="ql-block">大婚的亨利与被熏昏初醒的玛丽•德•美第奇皇后</p> <p class="ql-block">路易十四,注意他那高跟鞋的红跟!</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号称千年不洗澡的欧洲人,不洗澡的绝非仅是国王。圣亚伯拉罕隐士50年不洗脸,不洗脚。一位名叫西尔维亚的著名处女尽管已经60岁了,而且病得很重,可是“除了洗一洗她的手指以外,绝不愿清洗身体的任何一个部分”。而希尔绍修道院的修女听到洗澡就恶心得干呕,克兰尼修道院虽然允许修士们一年洗两次澡,但无人愿洗,而且一百三十余名修士只有三条毛巾用来简单擦身。圣女贞德同样终年不洗澡,也许因为满身的泥垢狐臭,横肉和黄金大板牙,使其临火刑前被数月关在男犯的监狱里也幸免于污,终得圣女称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欧洲人的不洗澡首先源于宗教信仰,颇有点古中国“发肤受于父母”的味道,认为身上的污垢也是上帝赐于的,多一分离上帝就近了一分。也有认为人生只能受洗一次不能洗第二次。故欲当圣人就不能洗澡,以不洗澡为荣。公元四世纪一位女信徒赴耶路撒冷时号称自己己十八年没洗澡。而另一个原因则是医生们认为洗澡会让皮肤毛孔打开,更易使邪气病患侵入。尤其在十四世纪初黑死病肆虐欧洲,占欧洲总人口三分之一的2500万人死亡时,不洗澡更是甚嚣尘上!</span></p> <p class="ql-block">罗马帝国浴场</p> <p class="ql-block">罗马帝国浴场</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其实欧洲人也有洗澡的高光时刻。罗马帝国时凯撒大帝,扑克牌方块K的那个头像就是他,为安抚大批战后的复退军人,在罗马城建了大批的浴室浴场游泳馆,高峰时达千余座!这些浴场绝非我们今天林林总总的桑拿房、水疗馆、汗蒸、洗浴中心、温泉酒店能相提并论,小儿科了!古罗马的浴场占地数万平米,用大理石建筑,各式罗马柱穹顶金碧辉煌,雕塑油画装潢华丽。里面有冷温热不同浴池及各式温泉,有喷香精的喷头,有各种美味饮食酒水,有运动场健身房图书馆资料室演讲厅,当然还有按摩房和供寻欢作乐的美艳妓女同浴,更要命的是这一切收费低廉甚至干脆免费,还经常有大富豪包场免单!有史家称,罗马帝国毁于罗马浴场的淫乱和高温热浴造成的不育症!古罗马的公共大浴场得益于令人叹为观止先进发达的城市供水系统和城市下水道系统。随着蛮族的入侵,罗马帝国灰飞烟灭,大浴场和供水系统下水系统也随之瓦解。随之而来的就是欧洲人的千年不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在这一点上,古中国倒是堪可嘉誉。从周公的三哺三握发,孔子孟子的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到刘邦见大谋士郦食其和猛将英布时不忘洗脚,杨贵妃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慈禧洗一次澡要换一百条毛巾。而且中国人敬神祭祖是一定要斋戒沐浴的,古代官吏的公休假干脆就叫休沐。而且对于洗浴词语上有很细的分工,洗一一洗手,濯一一洗脚,沐一一洗头,浴一一洗身。但现代化的洗浴还是源于十九世纪欧洲人在多次瘟疫后的痛定思痛,痛改前非。</span></p> <p class="ql-block">豪华的凡尔赛宫曾经屎尿遍地</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二)皇宫遍地皆屎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除了不洗澡,中世纪的欧洲人特别是城市人还随地大小便,包括随地倾倒大小便!前几年到法国参观凡尔赛宫,蜿蜒数百米长的队伍,天上下着雨,铺着儿童手掌般大小碎石片的广场地面汩汩地淌着水,人不禁就起了尿意。跟前面后面的说好了,就去找厕所,厕所前的队伍恨不得比排队入场的队伍还长!灵机一动,找了个僻静地的保安,从“脱衣拉的toilet”到“粑屎濡母bathroom”再说到WC。法国人烦英语,都曾经当过欧洲老大,既生瑜何生亮,但猜到了我的意思,向身后努努嘴,终于找到一个无人光顾的单间,一座一池。酣畅淋漓后感叹在法国上个厕所真不易!其实哥哥我是幸运的,要放到二百年前的凡尔赛宫,只能找个边角旮旯自行解决!凡尔赛宫作为与中国故宫、英国白金汉宫、美国白宫、俄罗斯克里姆林宫齐名的世界五大宫殿,从十七世纪路易十三建起至十八世纪路易十六被断头止的107年里就没有厕所!国王皇后是用尿壶屎桶解决,宴会时有侍女专事藏在皇后太后桌下的鲸骨裙里用尿壶接和擦拭。而其余的大臣、来宾、侍者、侍女则在墙角、壁炉、帷幔后、楼梯拐角、储物间、门后等隐密处甚至打开宫殿窗子或在城堡射孔瞭望孔处一解屎尿之急!皇家每半年就要举朝搬到卢浮宫或其它宫殿,以清扫凡尔赛宫的屎尿。半年后再搬回来以清扫其它宫殿的屎尿,循环往复。巴黎的市民则随时随地从四五层楼高的公寓往马路上倾倒屎尿。酷爱晒太阳的巴黎人出行时不得不打伞,不是防晒是防倒!满街的屎尿使高跟鞋也应运而生。高跟鞋原本是路易十四为宫女们设计,以防止她们私自出宫跳舞幽会,现在却成了巴黎人防屎防尿的标配,蔚然成风,连男人也穿。而路易十四也随风就俗,只不过他的高跟鞋是特制的红色,其他人不得僭越。为此法王专门颁发了法令,不得随便倾倒屎尿,违者罚款甚至坐牢,但法不责众,无法施行。后来又更改为倾倒前要大喊三声让开,而且要在规定的时间倾倒。巴黎的塞纳河城墙外护城壕沟里堆满了倾倒的屎尿,甚至齐至城堞,有人担心减轻了敌军进攻的难度,也有人认为增加了进攻的难度,莫衷一是,最后是每个新国王都加高城墙,城墙从4米逐渐加高到了9米!塞纳河也成了臭不可闻的垃圾河,时尚之都的巴黎成了名符其实的粪都!</span></p> <p class="ql-block">鲸骨裙下可藏人</p> <p class="ql-block">高空弃屎尿</p> <p class="ql-block">罗马帝国的公厕</p> <p class="ql-block">罗马帝国的公厕遗址</p> <p class="ql-block">罗马帝国的下水道</p> <p class="ql-block">城墙可以放松</p> <p class="ql-block">高楼倾倒屎尿</p> <p class="ql-block">如果潘金莲倒下的是屎尿,西门庆还能这样笑吗?</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古代中国人把屎尿当宝一一肥田!有一个笑话,一个外国人看到一个中国老农挑了一担大粪汤子便问:你挑的啥?老农懒得搭理。老外偷偷用手指沾了后面一桶的尝了尝,暗道:你不告诉我是啥,我也不告诉你大酱酸了!😂😂😂欧洲地广人稀,实行耕休制也叫轮耕制,每块地种一年歇一年甚至歇两年,对肥料的使用没有中国迫切,而且对粪肥的发酵使用知之较晚。需知未发酵的粪肥不仅肥效大打折扣而且易生病虫害。而中国人对粪肥的使用知之用之较早。庄稼一支花,全靠肥当家,所以积肥拾粪特别积极。唐代的罗会因垄断长安城的粪肥,收积出售给邻近的农民,竟因此成为巨富!清代的北京城,为了争富人区高质量的粪肥,掏粪工竟起械斗!连官府也不得不出面主持协商方得消停。小时在金水闸,男将们可以去公厕,女将们是白天夜晚都用金柜里的马桶解决。早起把木制的马桶从臥室中漆得光亮的金柜中提出来,倒在后院的公厕里,在菜地后的小沟流水中用专门的竹帚洗浄,撒上灶膛里的草木灰铺底,再放到金柜里,盖上金柜的盖子。这一套倒马桶的程序大同小异,武汉人叫“下河”!汉口市内一清早就有专人拖着木制的粪车高叫:下河啊,下河啊!于是家家户户就睡眼惺忪拎着马桶出来倒、洗,涮声一片。粪肥是个宝,金水闸后院厕所里的粪肥定期有农民划着小船来收,依干稀程度不同一角到一角五一担。及至初中上学走近路,穿过大作家方方家门前的黑泥湖路时,菜地边也有到城里积肥的农民,堆起一尺多高土埂子围起的粪氹子。而农村社员家的粪肥更是要算工分的,所以憋着也要屙到自家的茅厕里。到了东北当兵,最艰苦的细小工作便是大冬天清除部队公厕里的粪肥。用碗口粗的小白杨木椽子顺着旱厕的斜坡把冻得半软半硬的粪肥连砸带推到大粪坑里。常常粪冰碴子溅得满身!好在东北天冷,溅到身上的也冻得嘎嘎硬,好清除。而到野营演习时,则是在野外庄稼地里挖几个半尺宽长方形的蹲坑,用土、砖块或木板当垫脚,外面再用秫秸夹成杖子围起来留个拐弯小门,谓之野战厕所,满了或转移时则用土填了踏平。</span></p> <p class="ql-block">带空调和抽风的野战厕所</p> <p class="ql-block">美军焚烧遗屎</p> <p class="ql-block">美军野战厕所</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三)放血!泻药!灌肠!</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放血疗法是自古代至19世纪末,欧洲外科医生最常用的治疗手段——道路千万条,放血第一条。自希腊时代到中世纪甚至十八世纪的欧洲人对患者的治疗就是三步曲:放血!泻药!灌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685年,英格兰国王查理二世在剃须时晕厥倒下,经判断只是轻度中风,但是十几位医生组成的御医团进行了一系列匪夷所思的治疗,可称惨绝人寰:首先,御医们割开了国王的血管,放了足有一个半品脱的血液,(1品脱=568.26125毫升)。紧接着,医生又给国王进食了金属锑作为催吐药,但是这玩意后来被证实是有毒的……国王当然呕吐不止!随后,医生用各种植物、盐等调制出的药水给陛下灌肠。要说灌肠灌一次也就罢了,但医生们非得两小时给国王灌肠一次,整整灌了五天。理所当然的,查理二世的病更重了。医生们脑洞大开,先是剃光了国王的头发,然后用烧红的滚烫的烙铁把国王的头皮烫出燎泡,再把血泡挤掉。与烫头同步的是,在国王脚底抹上鸽子粪、然后在国王的鼻孔里塞入喷嚏粉、全身涂满热膏药、喂国王吃下了一头东印度山羊的胆结石、甚至把尸体上割下的头盖骨磨成粉,掺入泻药,给国王饮用。还没好?老办法,接着放血!查理二世被一次又一次地大量放血,有一次甚至割开了颈静脉。最后,老头子在临终前身体内几乎都没有血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774年,法国国王路易十五染上了天花。天花一向属于不治之症,法国御医们对路易十五采用的一样是据说包治百病的放血疗法。血虽然是没少放,但路易十五很快就凉透了。现在看起来,这哪里是治病,简直是谋杀,但的确是在当时非常流行的医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美国开国总统乔治·华盛顿,1799年12月的一天,骑马淋了大雨,回家后感到喉咙疼痛、呼吸困难,随即发起高烧。管家先给他放血,病情没有好转;私人医生前来再给他放血,仍没有好转;稍后两位名医赶到,又继续给他放血。半天之内放了3次血,总计约3.5升,这是两大瓶可乐的量,是身体内血液的一大半。结果毫无疑问,总统先生没能看到第二天的太阳。而其中一位广负盛名道德高尚的名医本杰明•拉什不仅是华盛顿的好朋友,而且是美国《独立宣言》的签字人之一,也同样是美国的国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法国哲学家笛卡尔,1650年2月在瑞典皇宫讲学。每周三天凌晨5点就要早早地去给女王上课,冬天的严寒让他感冒发烧并发展成了肺炎。他接受了放血治疗,但是这并没有使高烧减退,10天后撒手西去,一代思想巨匠在斯德哥摩尔停止了思考,获得了永远的休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拜伦是十九世纪英国勋爵、著名诗人。名动天下却捐弃家产投身希腊反对奥斯曼帝国专制统治的革命斗争。1824年4月大病初愈的拜伦,坚持参加了一次集会活动,在雨中发表了激情演讲。然后,拜伦就再次病倒了,身体垮得厉害,高烧不退。希腊人给拜伦提供了最顶尖的医疗团队,会诊后决定,还是采用“包治百病”的传统疗法——放血。给一个长期营养不良又嗑药的肺炎患者放血,显然是很要命的。在经历了数次放血后,拜伦留下了人世间的最后一句话——“这些可恶的医生,把我的血吸干,使我站都站不稳!”然后他开始轻微地咳血,“优雅”地擦干嘴角的血迹后,转身睡去,自此,就再也没有醒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791年8月,时年35岁、身体多病的莫扎特接到了一项委托,要为一位资助人创作一首安魂弥撒曲。当时的莫扎特正忍受着体重下降、贫血、头痛、晕厥等痛苦,他的医生们尝试了各种手段救他,主要就是放血!有人估测,他在生命的最后一个星期可能失血至少4品脱,相当于2300cc!24个小时后,莫扎特病逝,被埋葬在一个没有标记的墓穴中。</span></p> <p class="ql-block">放血</p> <p class="ql-block">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拜伦爵士</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在他回程的船上不仅装了大量的黄金、香料和奴隶,还有一种即将在欧洲肆虐的可怕疾病——梅毒。从15世纪到19世纪初,这种疾病到处传播,许多人深受其害,其中包括不少名人,如舒伯特、舒曼、尼采、王尔德、莫泊桑等,有学者认为贝多芬的耳聋也是梅毒感染的症状之一。整个中世纪一直都是使用汞剂(俗称水银)治疗梅毒,直到人们发现被毒死的人比病死的还多,才终于放弃这种疗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古罗马人认为,女人的月经是定期把毒素排出身体的自然方式,所以坚信,放血是一个保持健康的合理方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西方医学的奠基人希波克拉底的体液理论也认为,血液太多,粘液太多,黄胆汁太多,黑胆汁太多,就放血,通过呕吐或者清空肠道来排毒。仅次于希波克拉底的第二个医学权威、古罗马时期最著名最有影响的医学大师盖伦认为,身体出现一切问题的解决方案,包括大出血,都可以用放血来解决,放血包治百病。这种理论与疗法一直持续到十九世纪。在拜伦离世后的1840年,一位叫皮埃尔的法国医生发表历时7年对2000名病人的观察结果,证明放血不仅无效,而且还明显地提高了病人的死亡率。此后,也不断有医生证实这个结论,放血才慢慢地远离了医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作为中世纪欧洲医疗和保健的主要手段之一,灌肠与放血旗鼓相当。据说它曾作为养生宝典风靡一时,贵族圈中以法国的路易十三和路易十四两位国王为首,对此宝典甚为倾心,后者一生以2000多次灌肠经历荣登榜首。 </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巴黎下水道</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四)痛定思痛 滚滚向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欧洲不堪的另类文明史当然不止不洗澡、随地屎尿和近乎巫术的医疗。譬如可以和朱元璋媲美的让理发师活剥贪腐法官的皮,并且让画师画成画悬挂到法庭里,以儆效尤。又譬如格林童话原版中其实充满了淫秽色情和暴力的描写,等等等等。但对欧洲另类文明史的叙述绝不是也绝不能作阿Q似的精神胜利法,中国古代的另类荒唐史同样不少,譬如《本草纲目》云:孕妇吃薑,生下的婴儿会长出六指!事实上,欧洲人知耻后勇,在经历了近代数次疫病流传,特别是黑死病死亡2500多万人和西班牙大流感死亡也近2500万人后,欧洲终于向科学进发,向不卫生宣战,创造了人类卫生文明和医疗文明的新奇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1543年,一位叫安德烈·维萨里的年轻人为了追求真理,在夜里盗尸偷偷解剖,写出了《人体结构》这本改变外科学发展的著作。然而他随即遭到教会诬陷险些被判死罪!1846年,美国一位牙医威廉·莫顿在外科手术中首次采用了乙醚麻醉,手术成功完成,麻醉手术开始广泛流行。随后几年,法国的路易·巴斯德教授发现微生物的存在,针对食品提出“巴氏消毒法”。在此基础上,英国的约瑟夫·李斯特男爵提出伤口消毒杀菌的理念,消毒技术开始被医生接受,严格的消毒制度逐渐在全世界建立了起来。经历了放血、催吐、灌肠疗法,再到解剖、麻醉、消毒,医学终于走出了蒙昧时代。今天,医学从巫术一一自然疗法一一机械医学一一生物医学发展到了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放射线超身波引入诊断治疗、现代检验技术、现代麻醉技术及手术室管理、器官移植、介入治疗、现代药学、疫苗、基因诊断、护理技术、营养学、全民防疫等等等等,现代医疗技术在100年的时间里将人类平均寿命提高了一倍!我们应该向这些追寻真理的人们致敬!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在公共卫生领域同样取得了改天换地的进步。1596年,英国贵族约翰•哈灵顿发明了第一个实用的马桶——一个有水箱和冲水阀门的木制座位。1778年,英国发明家约瑟夫•布拉梅改进了抽水马桶的设计,采用了控制水箱里水流量的三球阀,以及U形弯管等。19世纪,英国政府制定法律,规定每幢房屋都必须安装适当的污水处理系统,马桶才开始大幅改善。1861年,英国一个管道工托马斯•克莱帕发明了一套先进的节水冲洗系统,废物排放才开始进入现代化时期。1885年,托马斯•土威福在英国取得第一个全陶瓷马桶的专利。1880 年,托马斯•克拉伯利用丰富、廉价的水所具有的良好的流动性、冲击性和清洁性能,发明了人类现代史上的第一个用于冲便的抽水马桶。在创造了现代冲便文明和现代城市便物管网化管理的同时,开创了一个与现代化城市共存了120多年的陶瓷马桶产业,成为现代家庭的标配。对于大宗禽畜饲养产生的粪便,也有了基于现代科技的严苛的管理和再利用的法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十九世纪,世界五大都会之一,粪都兼香水之都的法国巴黎痛下决心,立法对全市下水道进行建设。到1878年为止,工人们修建了600公里长的下水道。随后,下水道就开始不断延伸,截止到1999年,巴黎完成了对城市废水和雨水的100%完全处理,还塞纳河一个免受污染的水质。这个城市的下水道和她的地铁一样,经历了上百年的发展历程才有了今天的模样。设施完备的下水道排水系统四壁整洁、管道通畅、空间宽敞可以参观、雨水与污水处理合二为一,约2.6万个下水道盖、6000多个地下蓄水池,1300多名专业维护工……巴黎的下水道纵横交错,地下水处理系统管道总长达2400公里,其中污水处理管道总长1425公里,规模超过四通八达的巴黎地铁。下水道是巴黎的一座地下“大水库”,即使倾盆大雨,雨水也能很快被排掉,路面上不会有积水,走在街上,你不会想到巴黎的地面之下还有一片“汪洋”。3一5米宽兼同样高大的下水道里不仅宽可行船跑马,有排水道有人行道而且还铺设了天然气管道和电缆。在巴黎,如果你不小心把钥匙或是贵重的戒指掉进了下水道,是完全可以根据地理位置,把东西找回来的。下水道里也会标注街道和门牌号码。你所需要的,只是拨个电话,这项服务是免费的! 完备的设施和人性化的设计背后,凝聚了几代人的心血。巴黎的下水道系统,就像埃及的金字塔一样,是一个绝世的伟大工程。巴黎的下水道系统经过了无数次的改进,巴黎人甚至将其开发成了一个下水道博物馆,向世人介绍他们的伟大成就。</span></p> <p class="ql-block">东京地下神殿,东京排水道系统</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亚洲第一大城市、世界第二大城市的东京在地下50米处修建的“首都圈外郭放水路”是世界上最大、最先进的下水道排水系统,全长6.4公里,泄洪道长177米、宽78米、高18米,有59根柱子支撑,每根水泥柱重达500吨,其壮观的地下建筑被日本民众称为“地下神殿”。日本东京的年平均降水量为1466.8毫米,几乎是世界平均降水量的一倍。为了更好的保证东京在雨季的城市安全,彻底减少城市内涝,东京政府不惜耗费2400亿日元(30亿美元 约合200亿元人民币)的巨资,从1992年开始到2006年为止,历经14年,终于建成了这一震惊世界的“超级工程”。当雨季来临时,东京都市圈的水流就会汇入这个巨型的下水道,然后经过储蓄和调节,排进东京湾。日本“首都圈外郭放水路”每年会安全处理5~7次洪水,发挥高效的治水效果。其中调压水槽排水机房里的4台大功率抽水泵都是配置超大功率引擎的,14000马力的涡轮机每秒排水200立方米,其巨大的抽力可以快速将5个蓄水坑流来的大量雨水“吞进肚里,永消内涝之苦,同时成为旅游观光胜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此外,悉尼下水道、伦敦下水道及英国泰晤士河治理都成为现代公共卫生的典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雨灾之际,放眼世界,虚心学习先进的管理,抛弃莫名其妙的狭隘傲慢的自大心理,于国于民一定不无禆益!</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二0二一年八月三日于金银湖西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参考书籍:</p><p class="ql-block">《世界中古史》(北师大版)《西方文明的另类历史》《欧洲中世纪生活》《屎的历史》《餐桌上的中世纪冷笑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