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村落———临县招贤镇小塔则村(二)

吕保国

<p class="ql-block">  四、制陶工艺</p> <p class="ql-block">  与窑炉伴随遗存的还有小塔则村流传千年的传统制陶工艺。</p><p class="ql-block"> 小塔则村一座座年深日久、不知何时就断了烟火的残存窑炉,见证着悠久厚重的岁月,一个个原始狂野、拙朴结实的废旧大缸,诉说着涓涓流淌的故事。小塔则村陶器不知在颜色、质地、图案上发生了多少变化,但小塔则村传统的手工制作工艺却一直被保存至今,且随着时代的快速变迁,这些传统做法微弱延存,正在濒临失传。</p> <p class="ql-block">  古人把泥土加水混和制成各种器物,干燥后经火焙烧坚固定型,形成陶器。</p><p class="ql-block"> 烧制大缸要经过备土、和泥、制坯、上釉、烧窑等工序,一件成品才算完工,各环节均需人工操作。小塔则村现在一般大缸的制作的整个流程为45天,烧一次窑需要四、五天,冷却七、八天,一年最多烧八窑,一窑最多120个大缸。</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小塔则窑炉主要烧制黑釉粗瓷,以生产大缸而闻名,当地老百姓也叫“瓮”。缸,底小口大,口略向外敞,缸体稍微有点外鼓。缸可以分大缸、中缸、小缸三种。口径分别为二尺二(约70厘米)、一尺八(约55厘米)和一尺四(约40厘米),高度约为100厘米、75厘米、60厘米,这样的尺寸主要是便于烘干和运输。大缸套中缸,中缸套小缸。坛,也分三斤坛和四斤坛,一般用来放米或是腌咸菜。盔子像小版的缸,一般高15或20厘米。吕梁人爱吃面,一般是用盔子来和面。随着社会的进步,传统手工制的一些器皿,基本离开人们的生活。但在小塔则,似乎还能找到那种传统的生活。</p> <p class="ql-block">  (一)备土</p><p class="ql-block"> 备土就是“采料”,就是去矿洞中采掘自己需要的原料。和煤矿挖煤一个道理,只是埋藏浅,泥层有厚有薄,有的还会在地面漏头。</p> <p class="ql-block">  吕梁是典型的黄土高原地貌,黄土是烧造黑釉的主要原料,石灰石(在我们老家交城县截岔地区称为青石)是烧造白釉的主要原料,因此吕梁境内的各窑口以烧黑白瓷为主,如小塔则村和交城县磁窑村。</p> <p class="ql-block">  并非所有的黄土都可自由地制造陶器。如土质含砂太多则松散难以成形,不含砂的纯胶质土则因土质过硬、密度过大,受热则容易破裂。故制造陶器的材料一般都经过较为严格的选择,这就是小塔则村能成为陶村的直接原因。</p> <p class="ql-block">  解释一下,粘土又分为陶土和瓷土(高岭土,因最早发现于江西省景德镇市浮梁县瑶里镇高岭村而得名),用陶土烧制的器皿叫陶器,用瓷土烧制的器皿叫瓷器。</p> <p class="ql-block">  陶土的含铁量一般在3%以上,瓷土含铁量在3%以下,故陶土烧制的瓷砖背面是红色的,瓷土烧制的瓷砖背面是白色的;陶土成形需要的温度低,一般在900°左右,瓷土需要的温度较高,1300°的高温才能烧成;陶器胎质粗疏,断面吸水率高,瓷器坚固致密,基本不吸水。</p> <p class="ql-block">  小塔则村做缸的土矿料主要是黄泥和石坂泥,以前均就地取材。黄泥指含有铁质而带黄褐色、具有良好可塑性的粘土,现在本村已挖空,取自邻近的前后塔、渠家坡村等处。质量等级次一些的石坂泥,是当地风化的页岩,杂质较多,旧时在本村的山沟里开采,当村里陶窑改烧耐火砖的时候,对石坂泥需求大大增加,开采方式也由人工挖掘变成了炸药爆破,从那以后石坂泥全部是从外村用拖拉机运回来。</p> <p class="ql-block">  (二)和泥</p><p class="ql-block"> 在用之前要把石坂碾碎成粉末状,以前是用骡子或驴拖动石碾子将石料碾碎(滚成面面),现在都是使用粉碎机,还要对其进行筛选加工,去除杂质。先将其加水拌成半干不湿状,然后用平车拉回室内成堆,在其中间扒土成池,再倒水弄成泥,慢慢来回翻腾,逐渐搅拌捶打,使其变成泥浆,减少气孔、均匀致密、软硬适当,有时候也用脚踩。此时生土还不能马上使用,和好的泥要存放在窑洞里,洒上水,摞成堆,盖上湿布,“闷”上几天,变成熟泥,这样泥才好用。一般和一堆泥差不多能用20多天。</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和泥时黄泥和石坂泥的比例约为2份黄泥、1份石坂干粉(有的说是80%黄泥、20%石坂泥)。据村民讲,黄泥呈柔性,较软粘,石坂泥呈刚性,较僵硬。黄泥多,不容易捏制塑形,石坂泥多,则开裂变形,故要比例适中,既能成型又要烧成。</p> <p class="ql-block">  (三)制坯</p><p class="ql-block"> 现在你到残留的陶窑旧厂,均能看到叠放或零散分布的圆形石板,当地人称“石盖”,这是制坯的必需器具,它们是用来承托每件陶坯进行加工和晾晒用的。石盖是一种页岩,在临县碛口、林家坪镇一带的山上,旧时有专门的匠人制作出售。这种石头是一层一层的,匠人们选取埋在地下的结实石板,用镢子刨下来铲平,用铅笔画上界线,把边凿圆。</p> <p class="ql-block">  小塔则村主要是生产大缸,用作制酒酿醋。为减少坯体变形,便使坯体加厚,因而便形成了小塔则村陶器浑厚凝重的特色。</p> <p class="ql-block">  要做缸坯,先把石盖放在辘轳车上,放一疙瘩泥用手或木捶反复敲打,挨着打平成圆形,约2寸厚,就是缸的底。接着,把其后使用的泥分成小堆,用木锤反复振捣,像和面那样让泥更有劲道。</p> <p class="ql-block">  制坯自下而上进行,用和好的泥搓成一条条像蛇一样的泥条(盘条),直径约10厘米,沿手臂一直搁到肩膀上,双手拿泥。左手在里用食指和大拇指用力向下一捋,同时右手向上一抹,这样一点一点、一圈一圈就能把泥条很牢固的捏在一起,盘成缸体壁。在制作缸壁时基本上分五节完成,第一节做到一定高度,要让泥坯在室外晾晒,待有了一定的硬度后再接续。每批25-30个左右,第一个做好了,放在外面晒,就可以接着做第二个、第三个,当最后一个做好了,就能开始第二节泥条的垒加了,一批一批循环往复。在开始第三节之前,要拍瓮子,打得更结实更平整。用木板一圈一圈的拍,把有接头有圪棱的地方打平整成上下一致,把瓮形整出来。老百姓讲拍瓮子很关键,要把缸拍结实,而且还要好看。</p> <p class="ql-block">  制好坯后要将成品坯放在工棚里慢慢阴干,或放在外院晾干,要避免在太阳下暴晒。冬天北风大容易使泥坯开裂,要把窗户封住,还要经常检查泥坯的干湿度。</p> <p class="ql-block">  小塔则村制坯的这种方法叫泥条盘筑法或盘条成型法,是人类最早掌握的泥料成型手段之一。该法是将泥料搓成均匀圆柱条状,再根据所需造型将泥条层层叠加或用一根足够长泥条螺旋盘筑而就,不借助任何工具而是纯粹用手制作完成。仰韶文化早期的陶器就已经大量运用了泥条盘制的方法,特点是质朴、粗放、自然。</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陶器的造型千变万化,有泥板成型、手工捏制、手工拉坯、盘条成型四种泥料成型方式。当然,小塔则村除主要生产大缸外,还生产中小型陶器,如碗、盆、壶、罐、坛等圆形空腹器皿,那制坯就要采用手工拉坯,即“手随泥走,泥随手变”的技艺。还有压模成型法,就是将泥料放入有形状的模子里,待半干时取出而制成陶坯,适用于特殊器物,如陶俑、香炉、饰品等不规则物件。</p> <p class="ql-block">  (四)上釉</p><p class="ql-block"> 上釉,当地老百姓叫“刷泥糊糊”,就是将黄土稀释涂抹在干了后的胚体上。制好的陶坯,粗糙而又呆涩,上好釉后则全然不同,光滑而明亮。</p> <p class="ql-block">  泥糊糊是用黄土加水调制而成,小塔则当地黄土含铁量高(三氧化二铁),这就是“黑釉”。上釉的方法是浇釉、刷釉。</p><p class="ql-block"> 小塔则村做釉的黄土和黑垆土是广泛分布于黄土高原的两种土壤,其中黑垆土的有机养分是比较高的,适种多种植物,黑垆土侵蚀比较严重之后,肥力降低,就变成黄土了。</p> <p class="ql-block">  黄土和黑垆土在小塔则村遍地均是,这里的老百姓叫做“黄土”或“深土”(地层比较深)。黄土在做釉时,要用碾子磨成粉末,黄土被碾得细度越细,颗粒越小,烧出来釉色就越好。黑垆土是以前的老办法,人们嫌麻烦,使用较少,先把黑垆土捣碎放在一个缸里,加水用木棍把泥撬起泡开,搅匀后放一会儿,里面的沙子就会沉下去,再找一个缸把泥汤汤舀到里面,这样就把沙子和杂质过滤掉了。再放到太阳下晒,等缸里的黑垆土用棍能捣动,也能挖成一块一块的就行。什么时候要用黑垆土了,挖一块加水弄成糊糊状就行了。用黑垆土烧出来的釉色偏蓝。</p> <p class="ql-block">  把瓮子拍好后,要晾一个小时。当上下里外干湿正好的时候就可以上釉了,这样烧出来的缸又平又亮。</p> <p class="ql-block">  上釉时用瓢舀上浇釉,速度要快时间要短,慢了就会有裂痕。要沿着缸外面的口浇一圈,把外壁都浇满釉,赶快沿着里口浇一圈釉。如果时间长缸就裂了,一个熟练的工人浇一个缸,最快用四、五分钟。里面的釉子到底面浇不上,用笤帚来回一刷,粘一粘就好。在缸的内壁浇釉的时候,尽量不要浇到底面,一般熟练的工人,缸底留不下多少釉,上好釉后要把缸放在太阳下晒一晒,隔一会转动一下缸的位置,要跟着太阳转,目的是为了让缸四面均匀的晒上太阳,晒到能用绳子把缸抬到窑洞里时就好。让它慢慢阴干,让它自上而下表面都均匀,晾上三、五天水份差不多就没有了,用手敲声音上下都一样,比较脆些,就可以入窑了。</p> <p class="ql-block">  (五)烧窑</p><p class="ql-block"> 所谓烧窑,就是将干燥或施釉后的坯体装在窑炉中,经过高温烧炼,使泥坯和釉层在高温中发生一系列物理、化学变化。</p> <p class="ql-block">  烧窑是陶器制作的最后一道工序,是整个工艺中最复杂的过程,它既让人担心忧虑,又让人兴奋激动,成败在此一举。</p> <p class="ql-block">  1、装窑</p><p class="ql-block"> 每个窑大小都有不同,装窑,就是大缸套小缸,缸口对缸口,根据窑的大小放二至四层各不等,在上下层缸口对缸口的沿上,要用手能捏动的耐火泥垫一圈,从第二层开始就需要三个滑轮用钢丝绳吊瓮子,在缸底对缸底的面上洒上一些被粉碎的耐火泥料,像沙子那样大小就行。装的时候要注意坯之间要留有空隙,以免粘连。互相套着烧的缸之间也要留出缝隙,要在缸底上垫3块“窑钉”,在很多成品缸里都会发现窑钉的痕迹。在缸和缸之间有隔拉(空隙),要用一个工具钗,让缸和缸连接起来不容易动稳定。钗是手工成圆形,用刀切成两个,要提前准备好烧成瓷。分大钗和小钗二种。钗一般在第二层用,用它把倒着放的缸连起来,让第二层的缸形成整体。装窑一次最多能放120个。大缸和窑门之间留的空间要大些,因为入门之后要有火膛,最后用做釉的黄土搓成一个手指大小的小梆(棒)子,插在一团耐火泥上,村民们风趣的说这是太上老君的手指,它能知道这窑烧好没烧好。</p> <p class="ql-block">  现在小塔则还在很多地方堆置有生产碗具等陶器的匣钵。它是用耐火材料制成的各种规格的圆钵,经高温焙烧而成,碗具等陶坯,均须先装入匣钵,然后才能装进窑炉焙烧。使用匣钵,不仅可以提高装烧量、碗具等不致粘结、提高成品率,而且匣钵还具有一定的导热性和热稳定性,可保证陶瓷质量。</p> <p class="ql-block">  2、垒窑门</p><p class="ql-block"> 在垒窑门之前,要把柴和煤放进去,用耐火砖和黄泥一层一层地垒起来,最后在砖的表面糊一层做釉子的黄土,不让透气。它比黄泥粘的更结实,而且不容易坍塌。 </p> <p class="ql-block">  在垒到中间位置的时候,留一块砖大小的洞,是观火孔的位置。在观火孔对应能看到窑里的地方,把太上老君的手指放好,当烧到一定温度时它会慢慢的弯下,师傅们用“手指”是否烧化来掌握烧窑的进度。</p> <p class="ql-block">  3、烧窑、出窑</p><p class="ql-block"> 一切准备停当,就可以点火烧窑了。 </p> <p class="ql-block">  小塔则村有句俗语:“初五、十四、二十三,太上老君不出关”,即每月的这三日,不能装窑、不能点火。</p><p class="ql-block"> 当然,烧窑之前还要祭窑口、供“龙头”。供品有当地的面花或后来的蛋糕、水果等,还要烧纸钱、奠烧酒、鸣鞭炮等。大气些的掌柜子,烧窑的第一天要吃“窑牙祭”,挑水煮饭,洗菜切肉,大家忙得不亦乐乎。</p> <p class="ql-block">  小塔则村的窑炉全用煤炭烧。招贤的煤好,一般烧四、五天,头一天的温度只达到300℃左右。之后将窑顶部的开口(天子眼、麻眼)封闭,这就要升温了,20分钟左右就要添一次煤,一直到把窑内的温度升至1000℃以上。这期间可以从观火孔里看窑里的情况,方便于加煤或观察火候。如果火候不够烧出来的釉会发雾有浓重的黑色块,火候过了釉面变薄,釉色会局部偏红。老百姓讲,瓮要又黑又亮才是好瓮。当太上老君的“手指”烧没了时候,窑里的缸就都“熟”了,这就是烧好的标志,就可以停火了。一般八、九天后就可以出窑了。</p><p class="ql-block"> 出窑也要用滑轮,在窑顶用一根木棍或铁棍架在上面,固定好就可以了。</p> <p class="ql-block">  烧窑既是一件苦差事也是一门技术活,是关键中的关键。陶器烧制水平的高低,完全取决于师傅一双“慧眼”的观察和对火候的掌握。火候不到家,烧出的陶瓷硬度不够,过火了烧出的陶瓷废品就多。连续四、五天昼夜持续烧火、看火,即使炎热的夏天也必须坚守在炙热的窑口旁,稍不注意就会前功尽弃。</p> <p class="ql-block">  小塔则村是制陶专业村,制陶工艺从古到今,世代相传,从未间断。各道工序均由人工完成,村民多服务于此,造就了一批批手工艺人和商品流通领域的好手。从酿制酒醋的大缸小瓮,到生活之中的盆盆罐罐,用料讲究,土质无污染,价格也实惠,所以生意红火时长。从小塔则村,我们也感受到了劳动人民的辛勤和艰辛,感受到了中华民族文化的源远流长。</p> <p class="ql-block">  五、小塔则村的衰落和现状</p> <p class="ql-block">  站在小塔则村的最高处,向南眺望,高低错落的窑院堆积着横七竖八的废弃陶制品,烟火弥漫的窑炉湮没于杂草丛生的山坡沟边,经过了数百年风雨的侵蚀,呈现的是一派冷清萧条、破败颓废的景象,像到了一个古老沧桑而又远离尘世的地方。喧嚣的制陶声音归于沉寂,过去那种热火朝天的制陶场面,再也没有了。</p> <p class="ql-block">  上世纪30年代以后,随着铁路、公路替代黄河水运,碛口转运中心和商贸中心的地位日渐衰落。随着现化工业对手工业的冲击,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家用器皿的更新换代,陶瓷产业失去了竞争力量,市场越来越小。</p> <p class="ql-block">  1980年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塑料制品的大量盛行和经济实惠,人们对粗瓷的需求急剧的减少。招贤陶瓷厂逐渐萎缩破落,到2003年只剩下几名工人了。在此期间,焦炭市场的兴盛,小塔则村的瓷窑也纷纷转型,生产砌筑焦炉用的耐火砖,红火一时。根据国家环保政策,2003年,吕梁市对众多严重污染环境的焦炭厂进行整顿和取缔,耐火砖市场也由此急转直下,小塔则村的瓷窑也大多被停烧了。 </p> <p class="ql-block">  小塔则,这个招贤山沟里陶瓷生产最集中的村落,到2007年时只有四家作坊勉强的度日,两家生产耐火砖,一家生产大缸,还有一家生产祭祀用品。2009年,就只剩下薛银栓师傅一家苦苦维持生产汾阳、清徐酒厂、醋厂酿造需要的大缸,这是唯一的销售渠道。目前,这一家作坊也基本处理停产状态,弥留消失,实难预料。</p> <p class="ql-block">  小塔则村的制陶业就像黄河碛口古镇的其他行当一样,物竞天择,小作坊凋零是必然趋势,客观上也摆脱不了淘汰的命运。其次,该村祖祖辈辈使用的陶土资源品质有局限,只能生产粗瓷大缸及其它生活用品,较难进行生产转型。第三,小塔则村的手工艺匠人只是在继承传统的制陶方式,在产品的种类和创新上也没有改变,导致其不能满足现代人的物质生活需要。但利弊相随,这也正是小塔则村的优势和特色所在。</p> <p class="ql-block">  产业兴则人聚之,产业衰则人散之。小塔则村民再不从事制陶生产了,树挪死,人挪活,村里的后生也都外出打工,异地谋生,大部分村民都已搬迁或者移居城里,留下了上岁数的人留守着这方土地。2004年,当时村里总人口906人、252户,常住人口不到500人,现在居民约300人。村里的老房子和窑口大都已坍塌无存,已搬迁的村民家的窑洞长满野草和枣树。</p> <p class="ql-block">  面对破败的瓷窑,回忆着小塔则村的过去,老人们充满了深深的无奈。</p> <p class="ql-block">  小塔则村的制陶业就像黄河碛口古镇的其他行当一样,物竞天择,小作坊凋零是必然趋势,客观上也摆脱不了淘汰的命运。其次,该村祖祖辈辈使用的陶土资源品质有局限,只能生产粗瓷大缸及其它生活用品,较难进行生产转型。第三,小塔则村的手工艺匠人只是在继承传统的制陶方式,在产品的种类和创新上也没有改变,导致其不能满足现代人的物质生活需要。但利弊相随,这也正是小塔则村的优势和特色所在。</p> <p class="ql-block">  小塔则村的现状,是一种传统生活的谢幕;是一段民族手工业变迁留下来的轨迹;是一位面容越来越模糊的老者;是一曲令人哼唱但又找不着调的古老民谣。</p> <p class="ql-block">  时代变迁,我们的生活真的不再需要这些传统作坊所产出的东西,那些所谓的快捷制品真的可以替代手工业品?大河边上许多的过往都在消失,它们有过辉煌,也正在走向没落。也许这就是历史,对错只有亘古不绝的黄河才可以见证。</p> <p class="ql-block">  六、小塔则村制陶遗址价值</p> <p class="ql-block">  物以稀为贵,小塔则村的缺点也就是它的优势。</p><p class="ql-block"> 小塔则之所以有不可估量的价值,是因为类似像小塔则的存在形态已经绝少了。</p><p class="ql-block"> 小塔则的魅力在于它没有受到太大的破坏,可能只是衰败,现代的生活节奏,目前并没有彻底地改变它,人们的生活方式、建筑形态、制作陶瓷的传统及原料等,这些所有都保留了原有的特征。</p> <p class="ql-block">  小塔则在20年、30年前甚至是10年前可能很是普通,没有什么意义,但到现在却迥然不同。在城市化进程中,大家已经渐渐有一种回归自然的趋势,小塔则也可能在这之中扮演一个重要的角色。</p> <p class="ql-block">  小塔则村地理位置偏僻,坐落黄土高原腹地,处在两侧峭壁的峡谷中,保留着原汁原味的晋西传统村落风貌。村子沿着山坡依山而建,密密麻麻的陶瓷窑炉随处可见,层层叠叠的窑洞民居左右联横,弯弯曲曲的大路小巷贯穿其间,高高低低的缸瓮院墙错落有致,星星点点的残陶次品疏密堆置,远看像舞台剧布景或古村画卷。古老的工业地景与自然环境紧密结合,乡村建筑和黄土高原风貌遥相呼应,天人合一,原始、古朴、苍凉、独特,让人十分惊奇、震撼。</p> <p class="ql-block">  小塔则因陶成村,因陶建房,典型的黄土高原窑洞建筑并不是它的主角,而是它漫山遍野的“馒头窑”和它世代传承的手工制陶工艺及其日常生活方式。目前,该村仍留存着近代窑炉40余座,古民居60余户,分布在山坡和沟底,是完整的陶瓷遗址生态区,历史留下的痕迹俯拾即是。这些陶瓷作坊均为小规模生产,代表着千年历史的工艺,是代代传留下的生产符号,极具保护挖掘开发价值。</p> <p class="ql-block">  小塔则村因“缸”制宜,独树一帜。依山就势的村落里,满眼都是绵延起伏、黝黑发亮的大缸。这里特有的大缸垒墙景观,像一个个优美的音符,奏出了自然的交响乐。</p><p class="ql-block"> 陶瓷文化深埋于这片土地,嵌入了窑洞民居建筑。随便走进一户,就能看到大量陶制的器具。</p> <p class="ql-block">  朴素的村民将瓷器及相关产品的用途发挥至极致,物尽其用,变废为宝。从砌墙到盖房,搭建茅房、畜圈、路基、围栏、种菜、栽花,到排水的管道、院外的坐凳、入院的大门、户间的隔墙、院落的围墙、院里的桌椅、庭院的铺装、窑洞的烟筒,储粮的器物等均是陶瓷残次滞销品,甚至土地、山神也居住在陶瓷房中。小塔则村像一个丰富多彩的灿烂陶瓷世界,似一幅宛若天成的立体构成作品,散发着特有的文化气息。不知不觉中,村民们这种废物利用的节俭方式,成为罕见的历史生产生活印迹。</p> <p class="ql-block">  院墙通常用高度1米多的大缸、瓷瓮和较小的坩埚筑砌而成,器物粗糙和笨拙,原始而狂野。那些黑釉大缸直挺挺地立在黄土悬崖上,在阳光的照耀下亮铮铮的,别是一番景致。它们以适当的排列、堆砌,形成了独特的院墙,构成了小塔则村形态与文化最基本的元素。</p> <p class="ql-block">  陶器作为墙体装饰材料,敦实稳重、耐腐蚀性好,经得起风吹、日晒、雨淋,对当地气候环境具有很好的适应性,且由于垒砌便捷,经济适用,逐渐发展成为小塔则村特有的建造与装饰材料。在垒砌形式、功能划分、空间营造以及艺术表现等方面与村落景观建设协调统一,形成了因境而成的建筑装饰效果。</p> <p class="ql-block">  陶器搬运便捷、布置灵活、可重复使用的特点导致其垒砌形式的多样化,按垒墙材料分为用陶缸单独垒墙、陶缸与生土结合筑墙两种形式;按垒砌层次可分为上下层与内外层;按垒砌方向可分为垂直和水平两种,以垂直排列多见,有口底相接的同向重复排列和口口相接的反向变化排列;按组合方式可分为大小、高矮以及粗细等不同体型;此外,还有一种错位的垒砌方式,上边陶器的口沿覆接于下边两个陶器的底部。 </p> <p class="ql-block">  小塔则村建筑装饰中陶器的功能具有多样性。用陶器划分空间的方式最为常见,院落墙体、牲畜围栏、菜园围栏以及道路两侧均为陶器垒砌,陶器对空间具有很好的分隔与围护作用;山体护坡中陶器的使用数量仅次于墙体,将陶器大面积地嵌入坡壁,陶器对坡体的防护作用有效地避免了山体滑落等自然灾害;院落中部分房屋用以堆放杂物或圈养牲畜,其墙体由陶器和生土垒筑,陶器整齐排列于木构架屋檐下,起支撑屋顶的作用;此外,村民用陶器对当地废旧窑室的门窗进行封塞,还有将破损的陶缸用作排水管道,以及敲破缸底用作陶窑的烟囱等。 </p> <p class="ql-block">  陶器在建筑装饰中的艺术表现主要体现为对点、线、面、色等视觉表现元素以及形式美法则的运用。村落中被用于墙体、护坡中的陶器以密集的形式进行有规律地排列,而其余则被散置于村落中,呈散点状分布;陶缸的外部线条为几何弧线,其线条明快、简洁、柔和、通畅,陶缸的等距密集排列与组合层次分明、富有节奏感,整个村落沿山体等高线层叠布局,陶缸的层叠排列与起伏跌宕的村落形态相适应;不同于土坯或砖等较为方正的材料,陶缸体型呈外凸状,致使垒砌时各缸体间无法紧密贴合,存在小面积且呈规律性分布的缝隙,缝隙为虚,缸体为实,虚实之间的变化使得墙体兼具审美艺术性与生活趣味性,形成了统一与对比并存,稀疏与密集并存的界面形态,具有丰富村落空间形态以及村落景观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  村民世代以制陶为业,村落中遍布的陶器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元素,陶器寄托着人们对生计的期望以及对家乡的热爱。直到现在,村民仍习惯用陶器筑墙,陶器作为当地文化的载体,陶器的建筑装饰成为反映人们社会文化意识、心理感知和审美心理的一种特有的文化现象。</p> <p class="ql-block">  小塔则村是陕晋一代典型的陶瓷手工业村庄,这里也是我国黄土高原地区陶瓷业的发源地,其工艺发展在山西乃至中国古代科技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p> <p class="ql-block">  小塔则村以前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都和做陶有关,每个瓷窑都是有窑主、大师傅、技术工人和学徒的,有时候窑主本人也就是大师傅。一个陶窑需要的人数从三四个到十几个不等。大师傅主要负责大缸的成型和控制烧制火候等有技术含量的工作,收入比其他人高。技术工人和帮工通常是短期的,在各家陶窑间奔波,哪里有活去哪里。以前从学徒到技术工人,再到大师傅,需要经历一个艰辛的过程,先从体力活开始,之后才能学到技术活。小塔则作为一种手工艺,一种文化,它要延续下去,除了生活在这里的人按照祖辈留下的方式生活外,那种典型的北方作瓷手工艺也需要一代代的传承下去。</p> <p class="ql-block">  小塔则村烧制陶器基本采用家族式作坊传承。从选料、和泥、配釉、制坯、烧成的关键技术都的学,手艺好的就是什么都会的大师傅。通常都是长辈领你入门、教你东西,要想使技艺真正有所长进,得靠耳濡目染,自己在实践中不断地钻研和总结。也有作坊学徒靠“熬活儿”慢慢学习成为大师傅的,这种师徒关系也是传统手艺一种重要的传承方式。还有机灵点的帮工偷学技艺的传承方式。</p> <p class="ql-block">  手工制作陶器是技术活,又脏又累,劳动强度大,利润又不高。如今小塔则村里的老年工匠们,守着几座残窑作坊,基本无活可做。生命在这里可以一代代延续,而手艺却不能,村里的年轻人基本不会去传承延续前辈们的生活方式,古老的烧窑制陶技艺可能要渐行渐远,画上句号了。</p> <p class="ql-block">  在小塔则村,现在只有薛银栓一家还在执着守护着制陶业,因为难舍这份“泥土感情”。在今年我们最后一次去村里时,一窑大瓮正在烧制,即将烧成。</p> <p class="ql-block">  薛银栓师傅今年已70岁,17岁跟着父亲开始学习做陶,没有离开过小塔则。他有两个儿子,两个女儿,现在只有他的大儿子薛海荣跟着他做缸。薛海荣今年42岁,18岁开始帮父亲干活,四年前正式成为做瓮师傅。薛星星,今年 48岁,15岁开始做陶,现在做缸的一整套程序他很娴熟,他是薛银栓的大侄子。因此,这里很有可能将成为小塔则村最后一个缸窑,而他们也许就是这座传统制陶缸窑的最后守护人了。</p> <p class="ql-block">  民间艺人的执着坚守,让泥土的芳香融入了智慧,让古法烧制陶器的传统技艺仍然存留,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无声地奏响。</p><p class="ql-block"> 据村民李绳宝、薛建生讲:小塔则村现有80岁以上的制陶老艺人有李亮才、高祥顺、薛崎富、孙绳栓、薛长顺、薛乃玉等,70岁以上的老艺人有薛银栓、薛蓝元、李俊顺、高建国、高平则、薛润栓、张奴戏等,50-60岁左右的中年艺人(像高爱国、薛海兵、薛候保、李绳宝、薛建生等)也有不少。炉窑仍存,艺人仍在,如果重视制陶手工业的保护和传承,那小塔则的传统技艺便不会失传。</p> <p class="ql-block">  小塔则的意义就在于它承载着一种再也不能复制的、活着的文化历史。小塔则之所以让我们会如此钟情,是因为它是一个中国传统手工艺自然的、完整的呈现,而在中国传统手工艺是很多,但象小塔则这样完整、这样有生命的,并这样自然呈现的并不多。它的这种独特性、传统性和地域性,这里包含着几百年的经验和智慧及生活痕迹的结晶,是一种特有的、根深蒂固的地方文化,而它形成的历史文化、民俗生活、手工技艺、宅院窑洞作为一种精神、一种物质呈现给了我们,留下了无限的希望与思考。</p> <p class="ql-block">  七、古村保护发展希望</p><p class="ql-block"> 一万年前,泥土经过火的洗礼,蜕变成陶,后经过不断改进提高,瓷器诞生,中国的陶瓷器在全球文物中,可谓相当出众。</p> <p class="ql-block">  在现代急速发展的历史进程中,那些有着悠久传统历史的手工艺,依然保持着原始风貌的古村落离我们越来越远,甚至被忘却、消失。小塔则在吕梁、山西乃至中国可以说是极具代表性的陶文化的历史载体。自然、原始、壮观而独特,仍旧还活生生的存在着。它是当代非常有特色、非常有价值的一个现象。</p> <p class="ql-block">  面对今天小塔则岌岌可危的历史遗存面貌和尴尬的处境,急需我们重新认识、理解和掌握,如何保护现有文明、手工技艺的活化石,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如果小塔则永远的消失了,我们将再也看不到这么精彩的物质和非物质最有价值的呈现了。</p> <p class="ql-block">  面对市场冲击、品种单调、技术落后、质量粗糙、营销陈旧、每况愈下的困境,招贤人也在不断思考与探索,经过痛苦的挣扎与嬗变,招贤瓷厂在张新平的带领下,选择“雨点釉”这一名贵瓷品(多用于茶具及艺术器皿),寓古于新,逆运而生,再现珍瓷魅力,受到广泛好评。</p> <p class="ql-block">  小塔则村近年来也曾着手保护手工业遗址、制作工艺陶瓷,开发特色旅游,但由于各方面原因,举步维艰,进展缓慢,停滞不前。</p><p class="ql-block"> 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2019年6月6日,小塔则村列入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2020年国家下拨300万元补助资金用于村落保护,但由于主客观原因,至今还未予实施。</p> <p class="ql-block">  对于传统文化的保护不只是要保护物质形式,还要保护它的技艺和文化。小塔则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重点不是传统窑洞院落,而是手工业窑炉遗址及其制作场所设施等,而是该村的手工制陶技艺和生活方式。</p> <p class="ql-block">  有这么宝贵的稀缺资源和存在价值,是任其衰落,还是尽快拯救?是随意改造,还是规划建设?是因循守旧,还是与时俱进(产品)?如何处理保护与开发的关系?如何平衡资金投入与产出的关系?如何保护手工业遗址?如何传承制陶文化?如何延续传统风貌?如何杜绝破坏性开发?这是摆在各级政府和小塔则村民面前的紧迫性问题,这是必须要答复和解决的。</p><p class="ql-block">&nbsp;</p> <p class="ql-block">  2021年10月30日,为了写这篇文章,我第三次来到小塔则村踏勘走访,首次见到了薛银栓家“馒头窑”熊熊燃烧的炉火和正在高温烘烤的大瓮,那腾空而上的浓烟,不知是最后的绝唱,还是升起了希望?&nbsp;</p> <p class="ql-block">  小塔则最终的命运如何,这很难预测。</p><p class="ql-block"> 是否是我们走的太快,忘记了生活原本的模样!</p><p class="ql-block"> 不过,古老的制陶文化应该永远不会被湮灭,陶器是泥土在烈火的洗礼下“涅槃”而成的,还有什么比泥土的历史更为朴实和长久!</p> <p class="ql-block">&nbsp;&nbsp; 2021.11.21&nbsp;&nbsp;&nbsp;</p> <p class="ql-block">注:</p><p class="ql-block"> 1、2020年8月13日,我和市住建局村镇科邓彩虹、杨丽霞在临县住建军副局长郝泽民、村镇股长高平和工作人员牛月亮的陪同下到临县调研传统村落保护工作,首次来到了招贤镇小塔则村,十分震撼,颇多感受。</p> <p class="ql-block">  2、2021年4月10日,我和次子吕梁再次来到招贤镇小塔则、高家庄踏勘窑炉遗址、传统建筑和村庄风貌等。小塔则村会计李金有陪同介绍。</p> <p class="ql-block">  3、2021年10月30日,我和樊建鑫第三次到招贤镇小塔则村、双坪、前后塔、工农庄、水源、高崖塔村踏勘走访。小塔村李绳宝热情邀其家中座谈,薛建生主动陪同我们考察了“德盛厂”旧址和薛银栓炉窑等。</p> <p class="ql-block">参考资料:</p><p class="ql-block"> 1、白泽平:2010.6,《山西民间磁窑的研究——招贤陶区小塔则调查》</p><p class="ql-block"> 2、散见于互联网上的文章、博客和照片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