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村的美篇

永远村

<p class="ql-block">向知青们致敬</p> <p class="ql-block">  1968年国家号召知识青年下乡到农村,在天津有那么一批有志青年来到了我们贫困的小山沟,他们在此工作生活,将其所学所知都奉献给了农村,有的人甚至一待就是十年,他们将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都留给了我们。</p><p class="ql-block"> 今天,他们重新回到这个小山沟,看看他们曾经走过的路,工作生活的地方,与曾经共同工作的乡亲们一起回忆曾经美好的时光。</p> <p class="ql-block">  忆知青岁月"暨知青五十周年记念"有感</p><p class="ql-block">难忘的1968年9月2日,这一天风华正茂的我们告别了家乡亲人响应号召,踏上征程,去祖国边疆,内蒙古科尔沁大草原插队,在哪里开始了长达8年的知青生活。战天斗地,劳其筋骨,磨炼意志。</p><p class="ql-block">春天在漫天烟尘中播种。夏天锄草,炎炎夏日,看着一眼望不到边的庄稼挥泪洒汗,手上磨起了血泡……</p><p class="ql-block">秋收割地成熟的苞米、黄豆夾如镰刀一样锋利,割破了手指,汗水泪水湿透了衣服。冬天坐在场院捌苞米,冻得瑟瑟发抖。也让我懂得"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p><p class="ql-block">我们也学会了推碾垃磨,砍柴做饭,用弱小的身体撑起一片天。</p><p class="ql-block">记得有一年青年点杀猪,正赶上我是当日值班做饭,杀猪忙忙碌碌一身大汗,闲暇之余我到门外窗下乘凉,不慎受了邪风,过后脸上肿的象面包,眼睛成一条缝,我担心这农村缺医少药,可怎么好?幸亏我村的赤脚医生让我服了扑尔敏,又用中草药治好了我的病,我真的好感谢他。</p><p class="ql-block">我也曾在农村教书育人,望着孩子们天真无邪的眼神,充满了幻想和憧憬……</p><p class="ql-block">然而为摆脱这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日落而归,日出而做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艰苦生活,我们这其中有的女同学过早地嫁给了当地农民。</p><p class="ql-block">1976年我选调结束了知青生活。1978年知青运动宣告结束。我们各奔东西,为祖国的建设,也为自己的家,忘我地奋斗在各条战线上。我们这代人也算是为国家做出了贡献。历史不会忘记我们,共合国的史册应留下属于我们的公正一笔!</p><p class="ql-block">忆往昔,知青岁月不堪回首,苦涩的青春,大好时光留给了那片黑土地。也正是这蹉跎岁月锻炼了身心,和坚韧不拔的毅力,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不畏困难,顽强拼搏,毫不退却,勇往直前。</p><p class="ql-block">弹指挥间五十载,芳华逝去青春不再。</p><p class="ql-block">满脸皱纹、头发也白。</p><p class="ql-block">牙齿不全、碟躞身材。</p><p class="ql-block">耆暮之年、我们再见。</p><p class="ql-block">有喜有悲、心潮澎湃。</p><p class="ql-block">喜是我们健在,悲是同学、知青、好友己离开。</p><p class="ql-block">相互问侯,叙旧聊天。</p><p class="ql-block">互相祝福、推杯换盏。</p><p class="ql-block">相约保重身体、多多相见。</p><p class="ql-block">偕手夕阳生活,更加灿烂。</p><p class="ql-block">走得更远,更远……</p><p class="ql-block">王鹤.2018年9月于天津</p><p class="ql-block"> 这样的感言足以表明他们支援农村建设的决心和毅力,向可爱的知青致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