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从巴音布鲁克草原出来,321省道沿着蜿蜒的开都河一路向东,在巴伦台镇与218国道汇合后转头向南。南北天山结合部几乎封死了来自大西洋的暖湿气流,这边降水很少,公路两侧的景色变得荒芜、单调,不再有绿色的草原、不再有成群的牛羊,也很少见到人烟。路况不是很好,来往的车辆非常少,60公里的限速实在是磨人。终于还是来到了天山以南的焉耆县。</p><p class="ql-block"><br></p> 一、天山南麓 <p class="ql-block">如果说北疆的色调是以绿色为主,那么南疆的色调基本上就是红色和黄色。当你对绿色的草原和森林开始审美疲劳时,那么遍布天山南麓的红色山脉(红色地层)一定会让你感到惊喜。</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库车大峡谷</p> <p class="ql-block">当我们沿着天山南麓与塔里木盆地北缘之间的G314高速一路西行,一列断断续续、分分合合的红色山脉一直与我们相伴。从库尔勒市的博斯腾湖一直延续到中国最西端的吉根乡,长达1000多公里。我们熟知的库车天山大峡谷、温宿托木尔大峡谷就是藏在这条红色山脉中的两条峡谷。</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在库车县以北,两条东西延展的巨大红层条带,被蜿蜒曲折的库车河切割为宽阔的河谷。山谷两侧的红色山体层峦叠嶂,宽缓的库车河沿河谷静静的流淌。在红色的峡谷之中,217国道从山脚下穿过。</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当地形长期遭受地表水和风力差异化的侵蚀,两者共同把这块区域塑造成形态万千、造型各异的雅丹地貌,它们或层层叠叠、或纵横交错、或冷峻嵯峨、或红层覆盖,呈现出一种动人心魄的美。</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公路旁边干涸的河床上,红层与被河水冲刷所形成的脉络以及泛白的盐碱颗粒相互呼应着,仿佛在告诉人们,这里是天山南麓特有的景观和沧桑。</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作为游览景区的库车大峡谷,其实是一条十分狭窄的地理裂缝,有着天山神秘大峡谷的称谓。纵深长约5.5公里,虽然只是库车河谷中的一个支谷,却有着其独特的神秘和险峻之处:两侧的红色石壁高耸陡峭,峡谷曲径通幽,人在其中显得十分渺小。</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仔细寻找还会发现,有些部位的岩层褶曲更复杂些,一些岩层的线条好像波浪一样优美地起伏。</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与伊犁河谷的羊群相比,这里的羊生活实在是太艰辛了。</p><p class="ql-block"><br></p> 2、温宿托木尔大峡谷 <p class="ql-block">从库车一路向西,两个小时后就可以望见南天山那一座座白雪皑皑的雪峰了。仿佛是为了衬托那些雪峰的洁白,在雪峰的前面出现了一列长长的鲜红色的山脉。这里是天山雪峰最密集的地区,天山主峰托木尔峰(海拔7443米)就位于这个区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温宿托木尔大峡谷就位于天山主峰脚下的这段区域,这里曾经是通往天山南北古代驿道的必经之地。据考证温宿大峡谷是2600万年前内陆湖泊的沉积地层,堪称新疆活的地质演变史博物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这里已开发成旅游区,需要购买门票才能进去,一般是乘坐景区的观光车,如果自驾的是四驱车,每台车收100元也可以进去。进去以后差不多都是河谷里松散的沙土路,尽量不要偏离车辙印,因为车辙印差不多都是被压的非常紧密的地方,其它地方肯定非常松软。进到沟里后如果遇上下雨,必须马上往外撤,因为一下雨,从各条沟壑里流下来的雨水都快速集中在山谷,而山谷里面基本是沙土,雨水侵入沙土后,沙土就十分松软,很容易陷车,雨量稍大的话就极易发生山洪。</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峡谷的两侧谷壁垂直,红色的岩石一层层像书本似的一直堆累上去,层理明显。与库车大峡谷相似,红色的砂岩有着清晰的层理,这些层理有些是水平的,有些是倾斜或垂直的,有些是弯曲的。</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相比库车大峡谷,托木尔大峡谷的谷地更加宽缓,当人置身其中,同样感到无比渺小。</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经过亿万年的风雨侵蚀后,峡谷中形成了纵横交错的沟壑、宽广的谷地,两侧残留的较坚硬的岩层耸立成为石柱和崖壁,久而久之,便在红层大地之中形成悠长险峻的峡谷。</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3、西克尔七彩山</p> <p class="ql-block">从喀什沿土和高速前往阿克苏,在伽师县西克尔一带的天山南麓呈现出非常漂亮的七彩色彩。七彩山属天山支脉柯坪山系,是中国最大的断层陷落带。参差耸立且交错纵横的山石、断崖与沟壑,酣畅淋漓地展示并铭记着亿万年大地运动的惊心动魄。</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岁月的浸润与洗礼,将历史与故事、将风雨与雷电调和成斑斓夺目的色彩,渲染着这片土地上的山岩与石层、峡谷与峰岭。</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亿万年以来沉积环境的变化造就了地层中不同化学元素的积累,流水的切割和风沙的吹蚀,将这些延绵不绝的彩色条带暴露于地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目前这里还没有被开发成景区,相应的宣传和记述极少,更没有道路前往。想要拍摄七彩山这壮丽的景观,只能在314国道旁找一个适合停车的地方,然后徒步通过高速公路下的涵洞,来到天山南麓这一侧进行。</p><p class="ql-block"><br></p> 二、帕米尔高原——314国道沿线 <p class="ql-block">离开喀什,沿着G314国道一路向西,可以看到西方一堵高墙般的雪山,横亘在整个地平线,那就是帕米尔高原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帕米尔高原位于中国最西端,古代叫葱岭,是自汉武帝以来开辟的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在塔吉克语中是“世界屋脊”的意思,海拔4000-7700米。以帕米尔高原为中心,四周辅散着众多世界级的高大山脉,所以地理学家称之为“万山之祖”。帕米尔高原上汇聚的山脉大致都呈东西走向,在这些大山之间,一列近乎南北走向的山脉格外显眼,这便是萨雷阔勒岭。因为萨雷阔勒岭的存在,帕米尔高原被分为东西两部分,萨雷阔勒岭以东被称为东帕米尔,以西被称为西帕米尔。</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清朝末年国力衰退,帕米尔高原成为了英俄两国争夺亚洲霸权的决斗场,本来拥有整个帕米尔高原主权的中国,却在英俄两国私立条约和俄国的巧取豪夺下,失去了大部分的帕米尔高原,中国的西部边界退守到了萨雷阔勒岭附近。</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在我国境内,萨雷阔勒岭纵贯新疆的阿克陶和塔什库尔干两县。平均海拔5000米以上的萨雷阔勒岭高耸在帕米尔高原上,如同一位守边巨人一样,静静地守卫着祖国的西部边陲。</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丝绸之路进入帕米尔高原后,南北走向的萨雷阔勒岭横亘面前,似乎要阻隔了东西向的交往。然而丝绸之路并未受到阻隔,它在穿越萨雷阔勒岭的垭口和谷地后,继续向东西方延伸,唐代玄奘西天取经走的就是这条必经之路。</p><p class="ql-block"><br></p> 1、 奥依塔格冰川 <p class="ql-block">冰川位于阿克陶县境内。在还没有到达边防检查站之前大约20公里向右转入一条山谷,就可以去奥依塔格冰川。314国道旁的山谷入口处有十分明显的建筑标志。</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进了山谷以后,沿奥依塔格河逆流而上,河滩上布满了白色的碎石,两面的山体非常陡峭、褶皱异常明显、色彩十分丰富。</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过了奥依塔格村不久,右边出现了一片较为宽阔的谷地,谷地上是绿色的草甸、田园,以及被杨树环绕着的村庄。</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我们的正面就是奥依塔格冰峰。银色雪峰下的黄色山峦与翠绿的湿地形式强烈的视觉对比。</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奥依塔格是一个旅游区,可以一直沿着公路往里走到冰川公园门口。然后乘景区通勤车或步行4公里前往冰川观景台。</p><p class="ql-block"><br></p> 2、白沙湖 <p class="ql-block">过了奥依塔格,公路便钻进了山岭中的盖孜河谷,河谷蜿蜒曲折又无比荒凉,沿途风貌甚至有几分阿富汗的感觉。在盖孜检查站查过边境通行证,盘山公路在峡谷中加速爬高。</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终于翻上山口的那一刻,天地遽然变得开阔,美得不真实的白沙湖和白沙山恰到好处地出现在眼前,像是欢迎所有来到帕米尔高原的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这里本是盖孜河和其支流木吉河交汇处的河口水域,原来是一个沼泽湖,湖边还有很多沼泽湿地,草甸上还有很多放牧的牛羊。过去每逢秋冬枯水季便几近干涸;由于处在风口的地理位置,河底的白沙被吹卷到岸边,积年累月便形成了神奇的白色沙丘。</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自从下游不远处修筑了大坝,蓄水而成的布伦口水库便在一年四季都能捧出蓝绿宝石般的开阔湖面。在阳光照射下,白沙呈现的亮银色与清澈的湖水交相呼应,构成白沙湖独特的景观。</p><p class="ql-block"><br></p> 3、卡拉库勒湖与慕士塔格峰 <p class="ql-block">从布伦口乡的康西瓦大桥继续往南走,就进入了康西瓦河谷,这一带是盖孜河的上游。公路前方是白雪皑皑的慕士塔格峰,公路左侧是公格尔峰和公格尔九别峰,山与水构成的高原景致及其震撼,而且河畔的草甸牧场又给这些山水美景增添的生气。</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慕士塔格峰脚下喀拉库勒湖,是一个高山冰碛湖,海拔3600多米,湖面面积6平方公里。喀湖湖水随光线明暗的变化有时幻出碧绿,有时幻出湛蓝、有时幻出橘红等色彩。尤其是在阴雨天,湖水乌黑如一池黑墨,深邃幽暗,故名“喀拉库勒”,柯尔克孜语意为“黑湖”。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慕士塔格峰下的喀拉库勒湖是帕米尔高原上一颗璀璨的明珠,湛蓝的湖水中倒映着银色的慕士塔格峰、公格尔峰和公格尔九别峰的身躯,是帕米尔高原最美的画面。</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喀拉库勒湖是慕士塔格峰的一面镜子,只因有了喀拉库勒湖,慕士塔格峰才有了光韵兼备的神情。</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一到夏季来临,这里水清草丰,湖光山色,碧绿的草地,一顶顶白色毡房星罗棋布,与澄澈湖水中皎洁的冰山倒影交相辉映,故又称作“葱岭圣湖”。</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慕士塔格峰是如此得独一无二,山体浑圆,山顶常年积雪,发育了数十条冰川;它的周围没有高山环绕,是一座拔地而起的独立雪峰,让你能够一眼就认出它,<span style="font-size: 18px;">从山容映入眼帘到消失于视野,它的形状都没有变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 <p class="ql-block">远远望去,浑圆的山顶上终年积雪覆盖,在它的四周,共有16条深达1000-1500米的冰川峡谷,峡谷内巨厚的坚冰一方面向上溯源侵蚀,蚕食着圆形的山顶面,使顶部的岩石不断崩塌,其中几条较大冰川的溯源侵蚀已经到达峰顶。另一方面,峡谷中的冰流又凭借着自身的重力,缓慢向下移动,在山体内部切出两壁几乎垂直的沟壑,有的已达山麓,铺散开来成为宽尾型冰川。</p><p class="ql-block"><br></p> 4、塔合曼 <p class="ql-block">塔合曼高原湿地位于慕士塔格峰山脚下、314国道东侧。是塔什库尔干县最大的盆地和湿地,总面积8000亩,海拔3050米。因附近有一个叫塔合曼的塔吉克民族乡,故得名塔合曼湿地。塔合曼是塔吉克语,意为“四面环山”之意。</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见到慕士塔格峰便进入了塔什库尔干河流域,也进入了塔什库尔干县的区划。在这里西昆仑和萨雷阔勒岭夹持出一段十多公里宽的河谷,塔什库尔干河流经此处,因此流出了一幅迷人的湿地画卷:来回盘旋的河曲、绿茵似毯的草地、石头砌成的木屋、悠然自得的牛羊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慕士塔格峰像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呵护着山前的河谷牧场,用它的冰川融水浇灌着高原荒漠上这片最大的湿地。314国道旁设置了观景台,从这里可以俯瞰到整个湿地的全景。</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塔合曼湿地的旁边就是塔合曼乡了。进乡的道路两边栽种了两排柳树,遮天蔽日的树冠将道路变成了“隧道”,车子从里面开过隐约有种穿越时空的感觉,路的尽头形成了一个十分有趣的“树洞”。</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如果是深秋时节,那时柳叶变黄,当阳光从雪山上洒落下来,穿透金黄色的树叶,将斑驳的光影和迷人的色彩定格在这富有诗景的地方。</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一片寂静的村落,平顶的石头房子像棋子一样错落在湿地旁,与周遭的群山草原融为一体。塔合曼乡是一个以塔吉克族为主,柯尔克孜族、汉族、维吾尔族多民族聚居的乡,因为不缺水,习惯于农耕的人还在自家的房前屋后开垦了农田。</p><p class="ql-block"><br></p> 三、西昆仑深处——塔沙古道 <p class="ql-block">这条千年古路从塔什库尔干县正东方向直切昆仑山脉,在西昆仑的峡谷里桓垣310公里,一路沿着塔什库尔干河与叶尔羌河延伸,最后到达南疆名城莎车。早在千年以前,便是唐玄奘取经东归的必经之路,这是一条至今都很少有人走完全程的南疆密境。</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今天,塔莎古道的旅途仍不能用轻松来形容,但沿线路况已有了很大改善。西段从塔县经塔尔乡至大同乡的131公里县道,东段阿尔塔什村经喀群乡至莎车县的105公里都铺成了水泥或柏油路面,唯有中间一段约70公里仍是烂路,有些地方车还要下到河谷里的便道,就是修好的路,也是十分狭窄。</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塔沙古道先是沿着塔什库尔干河向下,然后沿着撕开昆仑山的叶尔羌河顺流而下,在昆仑山腹地的山谷中迂回穿梭,最后进入叶尔羌河绿州的莎车县。</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车从塔什库尔干县县城出发,开始沿着塔什库尔干河穿越西昆仑这个庞大的山脉,道路两边是赤裸裸的相对高度过千米的大山,且寸草不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举目望去,河谷两边的大山紧紧夹持着公路,山上岩石裸露,峭壁直插天际,天空很蓝,但只是窄窄的一道。其实叫河谷不准确,这里是地地道道的大峡谷。</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途中只有一条曲折碧绿的河水——塔什库尔干河穿山伴行。</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车子从岩石裸露,峭壁直插天际,相对高度过千米的大山中穿出,眼前豁然开朗,一座高峡平湖出现在面前,这就是下板地水库。</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水库位于塔什库尔干河的中下游河段,81公里之后,塔什库尔干河将汇入叶尔羌河。水库的建成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叶尔羌河流域“春旱、夏洪、秋缺、冬枯”的状况。</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过了下板地水库,尽管山还是那么高,谷地却稍微开阔了一些,但仍然是寸草不生,一片荒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若不是看到河流,整个河谷好像是一个无生命的荒漠世界,只有河流转弯时,在凸岸堆积的河滩地上,出现了绿色,出现了生命的迹象。</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大山深处有人家。他们是生活在大山皱褶里的塔吉克族人家。</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仔细看,杏树下掩映着用石头和黄土建造的平顶房屋。每户人家的房上都插着国旗。</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塔吉克族是只有五万人口的少数民族,是中国唯一的白种人,属于欧罗巴人种。主要分布和生活在帕米尔高原,被称作“高原上的雄鹰”。</span>塔吉克族的习俗和我们完全不同,见面用贴面礼,男子轻吻异性手背。他们世世代代守卫着边疆,守护着祖国的西大门,电影《冰山上的来客》为我们揭开了他们的神秘面纱。</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每年的三月底到四月初,沿线河谷盛开着大片艳丽的杏花,由于河谷只有两千米左右,加上日照充足,紫外线强,白天的气温与平原地区差不多,夜间气温又骤降,这里就形成了四节飘雪,杏花与雪花共飘的奇观。</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这里有杏树的地方就有人家,</span>似乎围绕着房前屋后的高大杏树就是他们生存的依靠。</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在库科西鲁乡,我们拜访了一个塔吉克族人家。说是拜访其实也是非常偶然的事。当我们走到一家的院子门口,看到院内有人,就打了招呼,门口的人不懂汉语,于是叫来屋里的人,刚好有一个正在读高中的女孩,今天随全家人一起从塔县来乡下来看望奶奶一家。这下交流不成问题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家里的奶奶听说我们想给她拍照,特地带上了塔吉克的民族头饰,带着我来到房屋旁边的自留地,站在树下让我们拍照。</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拍完后还要到我的手机上看看效果。</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小姑娘正在喀什念高中,喜欢的科目是英语,今后想当老师。</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早就听说塔吉克族人都非常好客。主人们热情地邀请我们进到家里坐坐,并拿来吃食让我们品尝。临别提出给他们照张全家福,主人邀请我们也加入进去。</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告别热情的小姑娘一家人后,继续沿着塔莎古道前行。途中遇到一个放牧的塔吉克妇女,只牵了一头牛。自然条件的限制,这里的人家不可能像伊犁草原上的牧民一样养那么多的牲畜。</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越往前走路况越差,修在半山腰的公路路面变得更加<span style="font-size: 18px;">狭窄,很多地方容不下两辆车,右边是悬崖,左边是七八十度斜坡的山体,隔不远就会出现一处大流沙的场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span></p> <p class="ql-block">出门在外,安全第一。尽管没有看到<span style="font-size: 18px;">整个村庄掩映在杏树之中、杏</span>树上果实累累的场景,还是果断决定掉头回撤。我们终于没有走完塔莎古道的全程。</p><p class="ql-block">埋在心里种子总要发芽。一定要在杏花盛开的时候再走塔莎古道、再访杏花村!</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