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炎热盛夏之季,呆家里闷,出去舞热,索性邀几个舞友去久违的疏属山吹风去。</p> <p class="ql-block">爬上熟悉的山路,来到了山顶。山上的建筑令我眼前一亮,什么时候修起了博物馆和石碑、长城?作为一个绥德人,还不知道绥德的变化,是孤陋寡闻,还是莫不关心,还是,,,,也许是对生活缺乏了热情吧!</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疏属山位于绥德县城区,海拔893m,两河(吴定河,小理河)相拥山,现为“名州文化旅游街区”中的一部分。</p><p class="ql-block"> 秦代,上郡为边塞防御匈奴的军事要地,故派秦皇子扶苏在此监军并设府于疏属山,扶苏含冤自刎后埋葬于此, 解放战争时期,绥德警备区司令部设置于疏属山上,成为指挥作战的战略中心。山上有秦皇子扶苏墓及扶苏祠、汉画像石馆、绥德警备区司令部旧址,山脚下有李子洲故居、绥德地委旧址、子洲图书馆,四周散布着独具特色的窑洞四合院,明显的区位优势,丰富的旅游资源,是文化旅游开发的理想之地。</p><p class="ql-block"> 1924年,这里建立了陕北最早的共产党组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是陕甘宁边区绥德专员公署、抗日军政大学、绥德警备区司令部和三五九旅司令部驻地。毛泽东、周恩来、习仲勋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留下了战斗的足迹。习仲勋和齐心在绥德相识、相恋、结婚并生活4年,与绥德人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p><p class="ql-block"> 疏属山现打造为国家AAA级景区。</p> <p class="ql-block">疏属山与山海经</p><p class="ql-block">疏属山的由来更早,有关它的最早文字记载,就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地理类史书《山海经·海内西经》云:“贰负之臣曰危,危与贰负杀窫窳,帝乃梏之疏属之山,桎其右足,反接两手与发,系之山上木。”</p><p class="ql-block">这段话就告诉人们,远古时代黄帝部落曾经就活动在陕北绥德一带,有个大逆不道的神“贰负”与他的臣下“危”联合杀死了窫窳,黄帝就将他绑缚在疏属山里的树上,惩罚他。</p><p class="ql-block">宋本《太平御览》中讲述了一个故事,说在上郡挖掘出一座地下石室,里面有个反缚盗械之人,书曰:“汉宣帝使人上郡,发盘石,石屋中得一人,跣踝被发,后缚,械一足,时人不识,乃载之于长安,帝问群臣,莫能知,刘子政(刘向,当时朝廷的谏议大夫)曰:此乃贰负也!上大惊”。最后,宣帝问他原由,刘向就说出了《山海经》中的记载,宣帝听后大为惊叹,从此,众臣与天下学者就更加看重《山海经》了。</p><p class="ql-block">从汉代的这个事件,印证了《山海经》对绥德疏属山的记载,反映出历代文字描述的连贯性,也说明了疏属山不是一般的山。</p><p class="ql-block">远古人类在部落进化的过程中,《山海经》记载了当时的各种地理、博物、故事、巫术、神话等,内容极为丰富,自古被世人号称为奇书,对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文化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比如:盘古开天、三皇五帝、炎黄之战、后羿射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大禹治水……许多耳熟能详的远古神话故事都是出自此书。</p><p class="ql-block">而对于绥德的一座山有文字记录的,这应该是最早的了,它与现代出土的文物遗迹相互呼应和印证,可以看出,在远古华夏文明起源的时期,绥德就有了人类的活动,其历史文化神奇而源远流长。</p> <p class="ql-block">不回头,勇往直前!无法回到从前,珍惜现在,展望未来!</p> <p class="ql-block">心中有爱,眼中有景,不负你我,不负生活!</p> <p class="ql-block">开心点,出去浪吧!</p> <p class="ql-block">眼前的景,只能远眺,不可进入,有点小遗憾。热情的王姐把自己以前拍下的照片发来,让我们一饱眼福!</p> <p class="ql-block">期待下次再来深入其中观赏!但愿我们的友谊之花常开不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