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骨花香红石岩》

文心

<p class="ql-block">  听惯了茶人们用“岩骨花香”来评价武夷高端岩茶,突然用它来概括描述云南易武红石岩普洱生茶,似乎张冠李戴,毕竟普洱跟乌龙是两种不同派系不同工艺不同风格的茶。但是,只要您喝过“红石岩”,就自然而然体会到个中滋味,确实如此。眼前这饼2021年4月2日手工石磨压制的200克红石岩单株古树茶,包装简洁、饼形圆正,微泛清香。解开棉纸即见匀净的饼面、交织的条索、浓密的银毫……还有那迎面而来的深山老林沁人心脾的鲜爽气息,瞬间给人一种置身于勐腊易武古茶山之中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  温洗茶器之后,取八克茶投入白瓷盖碗,定点注入开水洗茶,初泡清泉滃然而出,茶汤润黄带绿,空气中飘香,碗盖留香。浅啜茶汤,汤里含香,极浓郁而清澈,展甜柔而丝滑,乔木型的茶香随之在唇齿间悄然渗出,更令人欣喜的是香、甜、柔、滑、润之中还有欲盖弥彰的岩石砂砾气息瞬间在口腔蔓延,刚柔相济的香气、甘甜浓稠的汤水、绵延持久的喉韵,喝过之后心潮澎湃。一而再,再而三,注水出汤速度逐渐放慢,第十六泡过后,汤色与香韵没有明显的减弱,口感、层次、韵味依然。之前对普洱茶一山一寨一地一味有所接触和了解的我,本来对此茶除了好奇之外没有太大的期望,没想到名不见经传的红石岩却带给我莫大的惊喜,以及深刻的记忆!如此醇和浓郁的红石岩生茶,是为上品。究其地理位置、自然气候和生态环境,易武红石岩在地球金腰带上属于为数不多的得天独厚。唐代茶圣陆羽撰写的茶叶专著《茶经》也佐证了“上品之说”:“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上者生烂石,中者生砾壤,下者生黄土”。</p><p class="ql-block"> 第二十泡后,大家意犹未尽。条索紧结黑亮的干茶,冲泡之后叶底鲜活肥硕、金黄泛绿。友人戏言,此茶可遇而不可求!长辈也曾经跟我说,易武之于普洱,就如红酒界的勃艮第。至此我更深信不疑。易武,不仅是百年贡茶古镇、茶马古道的普洱茶发源地,不仅是普洱茶价值的制高点,更是普洱茶文化的源泉,也是当今保存最完整的古树茶产区。可以说,携着岩骨花香登场的红石岩古树茶,便是原本隐藏于易武家族之中的卧龙凤雏。</p> <p class="ql-block">  闲暇之时,邀三五亲朋师长,泡开一壶红石岩,闻茶香,品茶韵,识茶性,悟茶道,在岩骨花香与名士清谈的诗意氤氳之中,体悟澄怀味象,任时光清浅,享浮世清欢,此乐何极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