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奶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您在天堂还好吗?喊出“奶奶”这两个字的时候,我又不可抑制地如鲠在喉,泪如泉涌,心如针扎般刺痛。转眼一百天了,好快,但于我来说,这段日子太漫长太久了,几乎是掰着手指头过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这几年,跌跌撞撞,波波折折,婚姻家庭感情事业孩子,都如历劫般,给了我不一样的体验。也是这几年,在我最无助最脆弱的时候,是您给了我走下去的力量。几乎所有的闲暇时间,我都回了平原,不找同学不外出,就愿陪在您身边,即使什么都不聊,心里也觉得特别踏实。您身上总散发着一种无法用语言形容的能量,如神般守护着我、指引着我、陪伴着我,走过了那段最难熬的日子。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精神寄托”,正是靠着这份寄予,不断充实完善提升着自己。可当失去的时候,真如天塌地陷般,不舍、无助,无法释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87岁那年的五一,您摔了一下,我得知消息开车就跑回了平原,带您去了医院。您躺在影像室,痛苦呻吟,医生把我赶了出来,因为我怀有身孕挺着大肚子,我急吼道“我不怕辐射!”医生执意驱逐。当被告知是股骨颈骨折,且因年纪太大拒绝手术的时候,我哭了,怕极了,心疼如刀绞,我觉得您要离开我们了。让人没想到的是,爸爸觅得奇特膏药,您硬是靠着坚强的意志,在无医生治疗的情况下又站了起来!我至今记得您在床上练习臂力、疼痛难忍之下还与我们谈天说地的样子,这份坚韧,令人感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应该感谢上苍,在您经历这场浩劫之后,又续了我们14年的缘分。朋友也劝我,“奶奶走得安祥,无病无痛,又如此高寿,应该为她老人家高兴,没有几个人能得此善终,她也不愿看到你如此伤心难过。”我又何尝不懂,只是那份难舍之情,怎么也排解不了,想起的瞬间泪水都能夺眶而出,这种痛,只有经历过才深有体会,唯有时间去慢慢治愈。</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奶奶的一生是坚强的、果敢的、睿智的、豁达的、健康的、幸福的,可以说是完美的。没有高官厚禄,却有着领导人的胸襟与格局,率领着张氏一族披荆斩棘,从食不果腹的旧社会走进了新时代的中国,爸爸写的《慈母百日祭》里有着详细的描述,您是位了不起的女性!虽然没上过一天学,但您的人生格局之高大,让我们这些所谓的有知识的后人们难以望其项背。都说榜样的力量无穷大,当信心不足、意志动摇的时候,您的言行和精神总能给我前进的勇气,感染激励着我,这也是我愿意与您亲近的原因之一,网络流行词叫“同等能量识别”。我带给您的天伦之乐只是应尽之责,而从您身上汲取的人生智慧,则让我受益终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从我记事起,记忆里就是爷爷奶奶,一直到您走,这些年都没有分开过。您把我们兄妹拉扯大,又帮着带大我们的孩子,这份亲情,刻骨铭心,深入骨髓,流淌于血液。儿时觉得爷爷更亲,因为爷爷是十里八乡出名的好脾气,每日与爷爷“混迹”于小卖部,偷吃个饼干啥的,从来舍不得熊我。每到吃饭的时候,爷爷就变得默不作声,您就开始“熊他”,有时候连我们都怕您。六年级时爷爷走了,我们突然就长大了,更加懂得珍惜这份祖孙情谊,也慢慢了解了您身为一家之主“脾气大”的缘由。一起生活这么多年,我没跟您耍过横、置过气,当然,这份孝顺也缘于爸爸的言传身教,更因为对您的敬佩。我出嫁那天,您是第一个流眼泪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身为女人,您很要强,不输男儿,这一点我们姊妹几个好像都有所传承。村里谁家有事,您都主动张罗捧场,每次出场像极了电视剧里“老大”出镜的情景,您的大气不拘小节,得到所有人的尊重、认可。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您就嘱咐我要和同事和睦相处,不要计较小事事,这点我谨记于心,受益匪浅。每次和您分享采访的经历、搞活动的苦乐,您都听得津津有味儿,过段时间还会再问问“后续”,若非年龄差距,您更像一位同行的朋友。有一次采访残疾孩子,看到他们家那么困难,我就把看您时准备的米面吃食都留给了那个苦难的家庭,回来您没责怪我,还一再夸赞,您说“你这么心善会有好报的,以后要多行善事。”事隔多年,言犹在耳,您却已不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深入一线体验菜农生活,奶奶不放心,专程跑到市场看望,并买了几样菜捧场。</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 20px;">这些年,唯一件事,辜负了您的期许。结婚后,每次看望您,都叮嘱我要孝敬公婆,对老人要好,嘱咐完了还不忘再鼓励一句“你这性格招人喜,他们看见你也喜欢”。正是您的教诲、我妈的孝敬,使得我婚后18年和公婆相处融洽,从未红过脸拌过嘴。直到您离去,我都没敢告诉您离婚的事情,怕您挂心,这让我非常愧疚。但有一点我做到了,就是孝敬公婆,到现在依然和他们保持着良好的关系。没有经营好婚姻是我们的原因,但是您教给我如何做人、如何孝敬老人,我都记在了心里,如若再有重组家庭的机会,我依然会按您的嘱托去行事持家,您别担心。</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在我的“圈子”里,您可是位大明星。翻看以前发过的微信、视频,都是我们在一起的快乐时光,真好,看着看着笑了,笑着笑着哭了。有的人觉得我爱“显摆”奶奶,有的人则认为看看长寿老人都是沾福气,心境思维不同,感受也不同,更多时候,还是传递了一份正能量。一位长寿老人背后,藏着一个大家庭的家风、家教,父辈们用行动诠释了“仁、义、礼、智、信、孝”,并代代传承。您慈爱的笑容里,是对我们的包容爱护,也是我们对您的依恋敬仰,这份大爱,滋养着一代又一代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那天,您入土为安,我没上楼便返回了德州,直到现在没再回过那个家,更未去坟前祭拜,今天百日,亲人们齐往祭奠,我依旧缺席。您莫怪,我实在没有勇气踏进那个家门,感觉迈进门您依旧坐在那里抽着烟,笑眯眯地看着我,惊喜地说一句“没xu gu 你来了”……多么想,这样的情景再演一遍、很多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人生最大的痛苦,莫过于失去至亲,比失去至亲更痛苦的是错过。这句话很多人不明白,所谓错过,是人在时没有好好陪伴、尽心尽孝,当“子欲养而亲不待”时追悔莫及。庆幸,我未给自己留遗憾,与您一起度过了诸多美好的时光,即便如此,我依然觉得远远不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奶奶在,不管我三十还是四十,都是孩子,可以给奶奶撒娇耍赖,可如今,唯有隔空独白,倾诉这满腔思念。</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2px;">奶奶,我想您😭</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2px;">愿您安好🙏</span></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