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赓大将战斗在太岳山

王树伟

改灶 <p class="ql-block">晋东南沁源县的农家,大都使用的是由锅台开火口的火灶,当地人叫“上上火”。一九三八年夏天,陈赓旅某连在沁源县琴峪南沟住时,开头使用的是上上火,后来陈赓同志改成下下火。事情是这样:一天,陈赓同志来到琴峪南沟,他一进连部,就问询灶房在哪家老乡家院里扎着。又问询火灶快不快,当连长给他汇报了火房火灶及食具等情况后,陈赓同志连歇也不歇就跑到灶房里了。他首先看的是火口大小,烧柴多少和火旺程度,随之揭开锅盖看锅的深浅,能容多少水量,做一顿饭需要多长时间。当炊事人员回答做一顿面饭最快也得一个钟头,他摇着头对大伙说:“不行,这样的火灶不适应我们部队的战斗生活,要改灶。“说得是。”连长也认为得改灶,但如何改,改成什么样子的火灶呢?他不摸陈旅长的意图,向陈旅长请示着问:“旅长,改成啥样子的火灶呢?”“改成下下火。”陈赓旅长回答着,又说“来,我帮你们改,咱立即动手。”陈旅长和大伙开始了改灶,他脱掉上身军装,仅留下件粗布衬衣,将袖管挽至小胳膊腕上头,投入了劳动。他一会儿拿锹和泥,一会儿搬石砌灶,泥水溅了一裤腿,石头碰破了大拇指,他都没理会,只顾一个劲地干活,直到火灶垒起,洗了手,才作罢。使用新砌起的火灶开做午饭了,将一口大锅稳当当地安上,添了满满地一锅冷水,管够一个连人吃用。灶口设置的是在锅台下边。火口很宽大,可容大量的烧燃,灶旁边装有吹风助燃的风箱。炊事员坐着小凳儿,左手往火里添煤,右手把风箱“啪、啪”地拉动。风吹火势,火借风威,火苗立时呼呼地窜将起来,燃烧的燃料“喷喷”作响,一阵阵功夫将一大锅水烧得滚滚沸动。前后仅仅用了半个来钟头。就把一大锅小米焖熟了,事也凑巧,战士们刚刚想吃罢饭放下碗筷,就有紧急任务集合出发了,完成任务归来后,都深有感慨地说:“要不是陈旅长为咱改好灶,恐怕还得饿上肚子去执行任务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