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官实录》

雨竹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 20px;">文:戴晶</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诵:雨竹</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一)</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策,在长沙的方言中有纠缠的意思。我这复岗工作两年半的经历就是一段与官员们纠缠的过去。静谧之时,回味一番,也蛮有意思。</p><p class="ql-block"><br></p> <p><br></p><p>2017年的6月,机关人事部门给我发了措辞很强硬的函:</p><p><br></p><p>‘’立即无条件地复岗上班!"</p><p><br></p><p>同时被致函的还有原机关纪检组副书记,正处级的,正要求办理退休的一同志。</p><p><br></p><p>其实,早在半年前,机关分管人事的部门领导已跟我谈过两次。针对我这内退的问题,也提出了上中下三个方案:上是继续内退,中是提前正式办理退休,下是复岗上班。如此走下策的方案是最难缠难纠的,我也没想到官员们会确定走这条路,而且《函件》这等严厉。</p><p><br></p><p>一一权当他们纠“错”的决心罢了!</p><p><br></p> <p><br></p><p>有些惶恐地去与机关领导岗前谈话。这领导与我二十多年前曾在一个系统内工作过,还算了解我这个老人。谈话更多的内容是回忆过去的事和人,相当愉快轻松。当然关键点是:"回二十年前的老部门,干老本行,做信息文字工作。‘’</p><p><br></p><p>在外漂泊了十几年,好不容易找到组织,还有些小庆幸。但是,所谓做文字写文章便是表达思想,江湖里浸淫几十载写点奇闻轶事或者还行,这几十年与官与政毫无瓜葛的我,写官言官语一定不行。</p><p><br></p> <p><br></p><p>那就干点别的。这天主任拿一叠文稿要我做校对,这正击中我做文字工作的弱点。这辈子付梓的文章大概略有百万字,就是过不了校对这一关,文章的出错率极高,这应该与思维类型有关。为此,友人调侃我语文是体育老师教的。没办法,我这体育生用尽心力聚精会神也只能换来主任不停地摇头。</p><p><br></p><p>几个月后小长假,机关安排办公室里人值班。办公室里的几个同事或家不在长沙,或家里很忙,我沒鸟事,便提出假期的值班我来。值班这天匆匆来到值班室,沒坐十分钟,便被更高的领导“请”了出来。</p><p><br></p><p>一一原来值班也是要级别的!我这当了快三十年的科级干部,有近四十年党龄的党员,为这个国家真正流过血的人,不够格!</p><p><br></p> <p><br></p><p>哈哈!内退在外混了十几年的我,要适应讲素养论资格的省级机关,还真的需要去长一身厚糙的皮。</p><p><br></p><p>矛盾的冲突点不会消失,这不,冲突来了。</p><p><br></p><p>上班个把月后的一天,一早赶到机关。几个老同事便对我说:‘’伙计,刚刚你红了一把,在电台的《清风侠在路上》播了!"没几时,我几个战友也纷纷打电话过来:"那广播稿着实把你这参战英雄埋汰了一番!‘’</p><p><br></p><p>一一这就伤到尊严了!立马给纪检组分管我单位的小伙子打电话,尽管他在外地,我也不饶人地喷了他十来分钟怨气。</p><p><br></p> <p><br></p><p>其实骂他也不是没个人道理。复岗上班的第二个小时,我便上楼找到他,很平和地将我内退的原因和经历详细告诉了他。为什么还出来曲解事实的《广播稿》?起码是内部没有协调好。</p><p><br></p><p>第二天一早,便敲开了小伙子顶头上司一一纪检组长办公室的门。组长也曾经做过研究室工作,理解沟通能力一流。</p><p><br></p><p>将我带去的《立功证》、《伤残证》等等证明文书认认真真地仔细端详了之后,表态说:‘’我跟你道个歉!看来我们的稿子写错了。"并告诉我昨天很晚,那小伙子认真地查了档案,找到了原党组批准你内退的文书。</p><p><br></p> <p><br></p><p>一一我还真有些得理饶人的品质,既然道了歉,既然也查找到了我内退的合理依据,我还较个什么屁劲。算了!</p><p><br></p><p>一波刚平,二波又起。我清楚记得那是</p><p>18年小年的这一天,机关开“领导干部述职会”。会前各位领导将《述职报告》打印成册,交机关干部及下属们评议。</p><p><br></p><p>我一看,有三处指名道姓地点到了我。说什么“仅因公负伤就十几年没来上班”,一一这就是歪曲事实了。将要开会仅剩半小时,文书没法改。但是我立场必须表达,找到《报告》的执笔人,将因战致残的《伤残证》给他过目,并请他转达:"如果在会上念这段文字,我会立马抗议!”</p><p><br></p> <p><br></p><p>不知是不是这态度起了作用,或是其它原因,领导们果真在会上没念这十几个字,而且是三处都没念。</p><p><br></p><p>散会时,当着在场督查的省委督査组的面,我还给了报告人一个不屈的语言暗示,他也回了我一个尴尬无奈和友善的表情。</p><p><br></p><p>回家一想,必须让他们到此为止。于是给各个领导人发条信息,告诉他们,因战与因公,致残与负伤,内退与不来上班,在民政系统、在人事系统、在荣誉尊严里概念相差很大!领导们也是懂事理的人,不多时都回了个拜小年的祝福,我当是他们的悔意。</p><p><br></p> <p><br></p><p>这《报告》我好好地收留了,当证据用。</p><p><br></p><p>再遇到的事,逼我不得不怒发冲冠。这次是个机关预提升干部投票会,先发个投票名字《花名册》。将我排在倒数第一,我倒也无所谓;更缺德的是,将我的公务员性质编制变了,将我的工作部门也换了!</p><p><br></p><p>一一这怎么不怒气冲天,当即到机关人事部门,见几个当事人在,便怒怼他们一顿!</p><p><br></p> <p><br></p><p>转背又到机关领导办公室,怒斥:‘’这省级机关的人事制度和纪律比私人单位都不如,调动个人,改变人的编制尽干些偷偷摸摸的事!"</p><p><br></p><p>领导也是知错的君子,我一顿抢白,他也只好忍受。</p><p><br></p><p>出办公室后,在场的另一位领导,劝我说:"好了,不要再添油加火了,你的事最终还是要我们这些人来办。‘’</p><p><br></p><p>一一嗯,还真是。</p><p><br></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