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1年7月18日07时28分,经过华东医院的医生和护士们的全力抢救最终我的阿爸还是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享年99岁。</p> <p class="ql-block"> 站在阿爸的床边我凝视着,顿时潸然泪下、泣不成声。我一遍又一遍轻轻地抚摸着、亲吻着阿爸的额头悲痛之情难以控制,久久不愿离去……</p> <p class="ql-block"> 山川依旧,亲人作古。音容笑貌,永刻心间。忘不了我逝去的亲人,更忘不了我亲爱的阿爸;忘不了辛勤、和善的阿爸;忘不了坚强、节俭的阿爸;更忘不了阿爸平凡而又不平凡的人生,普通而又不简单的一生!</p> <p class="ql-block">解放日报7月22日刊登了讣告:</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我的父亲1922年7月31日出生在位于江苏和山东两省交界之处,也是京杭运河和陇海铁路融会之处的——邳县(现江苏省邳州市)邹庄一户普通农民家庭。16岁参加革命、入党,20岁当县委书记,27岁随军南下解放杭州,30岁任大学党委书记,历任6所高校的书记,其中厦门大学任命后未到任。在庆祝抗战胜利60周年采访他的山东电视台评价为“传奇人物”。在高校担任主要领导33年。</p> <p class="ql-block"> 我父亲是1939年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在此前他已经协助地下党开展工作了,父亲的青少年时期正是抗日战争时期,受党组织派遣在所属区县组织了少年和青年抗日队伍,参加过对日伪军的反扫荡斗争,全国人民同仇敌忾历经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又挑起全面内战,不断向解放区发动进攻,遭到八路军的顽强抵抗。孟良崮战役的胜利彻底扭转了战局,小米加步枪打败了国民党的飞机和大炮。</p> <p class="ql-block"> 1949年4月20日,国民政府最后拒绝在《国内和平协定(最后修正案)》上签字。21日,毛泽东和朱德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父亲他们被编为华东南下干部纵队一纵队第五大队,为便于统一行动,一律穿军装,仍按军队编制。部队南下至安徽无为县的姚沟至汤家沟一线渡江到杭州。1949年5月3日杭州解放,5月7日父亲就任杭州市艮山区区委书记。父亲在区委书记任上,圆满完成了剿匪任务,帮助工厂恢复了生产,让老百姓的生活走上正轨。</p> <p class="ql-block"> 1953年4月,父亲接到上级调令,要他去东北搞工业建设。去东北之前,华东局带队领导让他们先去上海学习。后来华东局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匡亚明找父亲谈话,他说,组织上已经决定让我去华东师范大学当党委书记。从此父亲走上了一条崭新的路,并在这此度过30年漫长岁月……父亲的文化不高,考入中学一年后就辍学参加八路军了。但是这丝毫不影响他作为大学领导者的能力,出生工农干部的他非常注重学习文化知识,博览群书,还写得一手漂亮的毛笔字。在高校的这些年,他好几次推辞兼任校长职务,坚持让专家学者任校长。</p> <p class="ql-block"> 1957年,正在市委参加会议时,因当时的上海水产学院有学生上街游行,造成很大影响,北京来电责成市委尽快解决,市委几位领导当场点名拍板父亲调任上海水产学院党委书记,直接从会场赶去赴任。从此父亲便与水产学院(后来的上海水产大学、上海海洋大学)结下了不解之缘。在这个学校父亲耗尽了半生心血。关心知识分子,几乎能叫出绝大部份教职员工的名字,多年后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水平还能如数家珍。30多年的大学工作,长期与知识分子打交道,结交了许多知识分子朋友。还曾介绍和发展刘佛年、李国豪等高级知识分子入党。</p> <p class="ql-block"> 80年代初,他放弃了提副省长的机会,放弃了厦门大学任职,应水院部分教职员工的要求,毅然回水院工作。85年,他为给年轻干部让位,在自己可以继续任职的时机,主动提出离休,让贤给他人。他说,如果我继续担任领导,有些干部就会失去任职的机会。父亲一辈子无任何不良习惯,不喝酒不抽烟,对饮食和穿着没有任何要求。唯独喜欢看书买书,经常记学习笔记、做过许多书籍检索卡片。父亲提倡我们多看书,反对我们浪费时间。我们的记忆中,他很少有休息日,很少有寒暑假,每天晚上,他都会去看学生晚自习。闲暇时不是捧着书看就是挥毫写毛笔字……我们在整理父亲的一些笔记和回忆录时,被他青少年时期的许多故事吸引感动。在我们子女眼里这位普普通通的父亲好像觉得又有点特别,仔细想想不是父亲特别而是他加入的中国共产党。今年是中国共产党的百年诞辰,在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进程中,千千万万个共产党员在战争年代抛头颅洒热血,为人民打下了江山;在和平年代兢兢业业的为人民服务,践行了共产党员要“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个人利益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克己奉公,多做贡献。 ”……</p> <p class="ql-block"> 7月24日澎湃新闻题为:从游击战士到担任过五所高校党委书记,99岁胡友庭逝世</p> <p class="ql-block">阿爸在给山东电视台采访人员讲述游击队员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澎湃新闻记者 岳怀让</p><p class="ql-block">2021-07-24 09:55 来源:澎湃新闻</p><p class="ql-block"> 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从上海海洋大学胡友庭同志治丧小组方面获悉,中国共产党党员,原上海水产大学党委书记、享受省(部)长级医疗待遇离休干部胡友庭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1年7月18日07时28分在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不幸去世,享年99岁。</p><p class="ql-block"> 根据《齐鲁晚报》此前刊文介绍,从一个在苏鲁边界打游击的游击战士,到先后担任五所高校的党委书记,南下干部胡友庭的经历可谓颇具传奇色彩。</p> <p class="ql-block">著名书画艺术大师赖少其先生为父亲写的帖子</p> <p class="ql-block"> 胡友庭生前对媒体回忆:“我的一生可以分这么几段:1949年以前,在苏鲁边界打游击;1949年随军南下接管杭州;随后到上海工作,在几所大学当党委书记(副书记或第二书记),其间短暂到福建工作,也是当高校的党委书记;最后回上海,依然是当高校的党委书记。”</p> <p class="ql-block"> 山东干部南下初期,主要的工作是剿匪反霸恢复生产。胡友庭老人生前回忆说,自己的剿匪工作“走了捷径”,所以能够较早地腾出时间来恢复生产。</p> <p class="ql-block"> 1949年之前,我主要在鲁南一带打游击,南下之前,我是中共赵镈县委民运部长、宣传部长,赵镈县就是现在的苍山县兰陵镇一带,我也算是一个老游击队员了。”胡友庭此前受访时回忆说,“杭州1949年5月3日解放,我5月7日就任杭州市艮山区区委书记,给我配备的副手,有以前山东临城县的县长,还有来自德州的一个公安局长,我们到任后,首要的任务就是维持以前的保长,然后剿匪反霸,稳定局势。”</p> <p class="ql-block"> 胡友庭说,南下之前自己的文化水平并不高,只在省里五中读了一年学,可南下后先后当过五所高校的党委书记,自己在这个过程中也在不断学习。</p> <p class="ql-block"> 1950年5月以后,胡友庭先后担任了杭州市委、市府办公室副主任以及中共浙江省委办公厅副主任。</p><p class="ql-block"> 1953年4月,胡友庭接到调令,要他去东北搞工业,“去东北之前,华东局带队领导让我们先在上海学习。这时,我接到通知,华东局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匡亚明找我谈话,匡亚明说,组织上已经决定让我去华东师范大学当党委书记,不要去东北了。我说我文化水平低,在高校恐怕干不好,还是去东北吧。匡亚明说,这是舒同部长的意思。我不好再反对,只好到华东师范大学就任。”</p> <p class="ql-block"> 1953年以后,胡友庭先后任华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同济大学党委第二书记、上海水产学院党委书记、福州大学党委副书记、福建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等职务,1982年再任上海水产大学党委书记,“我虽然文化水平不高,但历次运动,我没做过对不起知识分子的事情,我做人比较和善,反右派的时候,保护了相当多的知识分子,维护了高校的正常发展。”</p><p class="ql-block">责任编辑:蒋子文</p> <p class="ql-block">阿爸和外孙女鹭鹭</p> <p class="ql-block">阿爸和重外孙果果</p> <p class="ql-block"> 7月23日上海海洋大学为阿爸举办了遗体告别仪式。</p><p class="ql-block"> 告别仪式上王宏舟书记代表上海海洋大学宣读了阿爸的生平并给予很高的、实事求是的评价,我们感到十分欣慰。在许多花篮的挽联上有两条让我特别感动:加工系69届全体同学敬挽;淡水养殖70届全体同学敬挽。如今五十多年过去了,他们也都已步入耄耋之年还至今不忘,足以证明阿爸与学生们之间的感情至深,阿爸在天之灵一定会很欣慰!</p><p class="ql-block"> 阿爸虽已离开了我们,但他革命的一生;传奇的一生在子女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您的一言一行深深地铭记于我们的脑海里,每当提起您时孩子们为有这样一位父亲、爷爷和太爷爷感到无比自豪,我们将继续传承父辈的红色基因,教育好下一代。</p><p class="ql-block"> 正如 习近平主席给新四军百岁老战士(其中有爸爸的签名)的回信中说:你们青年时代就投身革命,为党和人民事业英勇奋斗,期颐之年仍心系党史宣传教育,深厚的爱党之情令人感佩。</p><p class="ql-block"> 阿爸:您去天堂与您一生的革命伴侣——我们最亲爱的妈妈再次相逢对于孩子们来说也是一种莫大的安慰。请放心吧,我们一定不会让您失望的,永远不忘您对革命的初心!</p> <p class="ql-block">以下是学生们的悼文</p> <p class="ql-block">沉痛悼念胡友庭书记——淡水养殖68届(2)班学生</p><p class="ql-block"> 昨晚在手机的微信中看到了原上海海洋大学胡友庭书记逝世的消息,一时间原养殖系淡68(2)班的同学悼文如潮,深切怀念这位近百岁老书记。 </p><p class="ql-block"> 胡友庭书记江苏邳县人,15岁参加革命、17岁入党,21岁当县委书记、26岁当地委书记,29岁时任华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33岁时任上海水产学院第一书记,是全国200所高校中最年轻的书记。这是高教部与上海市委市政府对他的政治水平的肯定与工作才华的信任。因为,1956年上海水产学院出现过学生上街游行示威的政治风波,57年又出了许多右派分子,所以当年组织上将他安排到上海水院是时任上海市市长陈毅元帅对他的器重与信任。胡书记才33岁,到校后很快并很成功地掌握了学校,扭转了学校的政治气氛。在他的领导下,对上海水院院系运行一系列的调整、建设与提高。新的教学楼、新的学生寝室,新的学生食堂、游泳池、教工宿舍、教授专家宿舍楼,捕捞实习船都建立了起来。所以在上海水产学院时期的第一期大发展胡书记功不可没! 胡友庭书记有很高的政治理论水平,1964年毛主席作过178个字“人类的历史是不断地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发展的历史……”,大约3、4天后他在学校的学生大饭厅,将毛主席的论述,对全校师生作了近2个小时的演绎辅导报告。又有一次毛主席对“徐寅生如何打乒乓球”的一文作了重要讲话,评述说:“处处充满了辩证法……”,胡书记仔细阅读徐寅生文章后评论说:“徐寅生的文章中在42处用了辩证法……” </p><p class="ql-block"> 1965年上海水产学院68级以上的师生在崇明参加社教,因为学生来自全国17个省市,并且其中不少生源来自贫困的农村或渔区,衣衫褴褛,语言土僻;而不少上海人衣冠楚楚能说会道,常常哗众取宠,所以常为来自十里洋行的部分上海市区公交财贸、邮电,金融公检法司和厂矿企业干部与职员的歧视。但就是这批(南腔北调)土包子的学生在胡书记领导下,进驻崇明县城桥镇,紧跟毛主席的战略部署,以“二十三条”为武器,运动得以轰轰烈烈顺利展开。胡书记作为四清工作队的队长,把从上海来的一批公交财贸、公检法司,华师大及崇明县委县政府、镇政府一批干部弄得心服口服。当年胡友庭书记很有哲理性的报告精神:“运动中当群众没有发动起来时要防止“右”,当群众已经发动起来时要防止“左”……” 在他的领导下,四清工作近结尾的66年春上,上海水产学院的师生工作范围内清出了“财贸系统大贪污腐败分子”胡定岩,清出了隐藏了38年杀19条人命的刽子手顾鸿骞,漏划地主、逃亡富农十余人;经济犯罪30余万元(上世纪六十年代币值)。其时使当年小看上海水产学院师生的上海其他系统的工作人员转变了观念,因为水院人的观点往往鞭辟入理,语惊四座;四清硕果累累。而原先上海的一批能说会道带小瘪三,却开始喇叭声咽默不出声了,上海水院人的声誉与日俱增。 文革时期,水院的红卫兵是上海市的一员猛将:闯上海机械学院档案室,占领文汇报社大楼都有行动与作为。虽然对胡书记也有过斗批,但小将们的心中也有杆秤。 对于有人想用“运动夺学院最高领导权的人”扭住不放,小将们一直死扣“XX”推行资产阶级反动路线纠缠不断,让他苦不堪言。 </p><p class="ql-block"> 在文革之后,本人因工作关系接触到不少劫后余生的上海水产学院养殖系、加工系的教授与员工。他们一致好评胡书记的政治担当与人品。说是即使文革高潮时学校里所有大的事情,他敢于自己担当,即使大难来临也不推卸给别人,诬陷他人。 </p><p class="ql-block"> 胡书记走了,他仍活在我们心中;胡书记走了,愿他一路走好。 </p><p class="ql-block">上海水产学院淡68(2)班王惠冲 (由衷的感谢老先生们对父亲的怀念与追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