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好快啊!像众多春季学期一样,2020-2021学年的第二学期也在春来春往、初夏仲夏的更替中结束了,然而于我来说,它又不同于以往的任何一个学期,时光流转中,岁月自有馈赠。</p> 安全最重要 <p class="ql-block"> 这个学期我把安全看得比什么都重要,与安全相关的话题,几乎每天都要说:主题班会、课前强调、课间提醒、周末提示……不厌其烦,只因为一年级的孩子太小,只为我班的孩子健康安全,不要发生一点意外才好。事实证明,我的“苦口婆心”、“喋喋不休”没有白费,不仅孩子们安全意识提高了,课间活动也越来越有序,本学期安全事故为零。</p> 我们是最棒的 <p class="ql-block"> 在学期初的开学典礼上,我们班被授予“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优秀班集体”的荣誉称号,这极大地鼓舞了孩子们的信心。在把荣誉红旗挂在教室墙上的那一刻,我与孩子们约定:这个学期,我们要齐心协力维护班级荣誉,争取每个月都把优秀班级的流动红旗留在我们班,不让它流走。在接下来的每个月、每一天,我们时常提及这一目标,并为之努力。本学期三个半月,流动红旗真的留住在我们班,没有离开,与流动红旗一并留住的,还有全班同学的集体荣誉感和为优秀而努力的精气神。</p> 多么重的领悟 <p class="ql-block"> 这个学期,时间短,教学任务重,教学进度安排较快,这就导致成绩中等偏下的孩子对新学的知识消化不了,而且我也不愿意孩子们整天泡在题海里消化知识,要解决这个问题,我想还是要从课堂上下功夫,我参考管建刚老师习课堂的操作方法,对自己的课堂做了如下调整:1.少讲多练,多读多写。我有意识的在课堂上不说正确的废话,除了必要的讲解、范读、示范书写外,其余时间让学生多读多写,巩固新学的知识。2.多用正面的课堂评价,多鼓励表扬,盖小奖章肯定。课堂评价尽量少批评,多看到学生做得好的方面,给予肯定,鼓励表扬;读书好、写字好、完成任务干脆利索就盖个小奖章以示鼓励。在这样的氛围中,孩子们变得愉快而热情。3.管住嘴,迈开腿。以前课堂上看到走神开小差的,就由不得要发火,要批评,那必然浪费时间,又生气,效果还不好。现在只要讲完让学生自己读写,我就开始拿着小奖章来回走动、观察,时而鼓励表扬,时而盖章肯定,一节课常常走十几圈,甚至几十圈。走神的学生明显少了,有的是因为我老从他跟前走过,他不敢或不好意思了,有的是因为他一专注,我就表扬他,把他拉到正轨上来了。</p><p class="ql-block"> 通过本学期课堂上的尝试,我深深地体会到有效的课堂就一定要以学生为主体,就是着眼点要全在学生的学习与发展上。以前上课,我总是很关注要怎样把课讲好、讲透,最好还能妙语连珠;而现在,则更多关注怎样能让学生把知识理解、学会,最好能够输出落实到写,因为能输出的才是他们自己的。</p> 我们是一个团队 <p class="ql-block"> 本学期初我们召开了孩子们入学以来的第一次线下家长会,主题是“家校齐心,其利断金”,我们向全体家长发出邀请函,请每位同学的爸爸妈妈都来参加家长会,在那次家长会上,我向家长们解释:老师、家长、学生,我们是一个团队,有着共同的愿景,向着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努力,唯有携手共进,才会达成最理想的结果。网络时代,钉钉群,微信群,打电话,发微信,任何一种方式都可以将家校联结,又方便,又快捷。家校沟通如果出问题,从来不是沟通渠道的不畅,而是各自不同的立场、态度,在老师、学生、家长之间竖起了一面面无形的墙。我想,如果家庭和学校,老师、孩子和家长时刻意识到我们是一个团队,可以彼此多一份理解,少一份苛责,多一份关怀,少一份冷漠,那么,师生关系,亲子关系,家校关系都将会有所改善。我很庆幸我们班的同学家长都在教学和工作中给予我很多的理解和支持,而这些都转化成为我工作的力量和激情,转化为我对孩子们的爱与帮助。</p> 团结就是力量 <p class="ql-block"> 如果说上个学期我是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担任年级组长,那么本学期我是怀着感恩的心情继续担任年级组长,我们的办公室也越来越像一个大家庭,相互关怀、相互帮助、共克难关的情景,每天都在我们的办公室里上演着。工作多,工作累,都不是问题,“一群人,一条心,再苦再累也愿意”,这样的工作氛围让人累并快乐着。</p> <p class="ql-block"> 在学校组织的“团结就是力量”演讲比赛中,我们办公室的姐妹勇夺第一。我们没有娴熟的技巧,甚至嗓子都有些沙哑,但我们对团结的理解是朴素而温暖的,是真实而动人的,稿子是我们群策群力共同写就,而我们在台上演绎的就是最真实的自我,就是最动人的团结。</p> <p class="ql-block"> 我们的工作是平凡的,是琐碎的,又是复杂而繁重的,在日复一日的平淡中,我们仍然可以感受变化,感受成长,感受美好。高晓松说:“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我曾错误地将这句话割裂开来理解,将眼前的苟且理解为琐碎的生活,而诗和远方才是我们追求的精神享受,仿佛平凡的生活与精神追求是矛盾的,互不相容。时间久了,我发现,我们并没有太多的机会去往远方,更多时间你只能留在此地,注视眼前,但眼前的生活绝不止有苟且,也有诗;而且若有一颗发现的、易感的心,此处也能看到风景,若有幸去到远方,定能看到不一样的风景。所以在哪里不是重点,无论在哪里都保持对生活的敏感与热爱才是重点。认真踏实地过好当下,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努力而感恩的工作、生活,即使平凡的日子,也能开出花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