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人物及其签名墨迹

CKC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民国人物及其签名墨迹</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目 录</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孙中山 (1866年11月12日~1925年3月12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徐世昌(1855年~1939年6月6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冯国璋(1859年1月7日~1919年12月28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袁世凯(1859年9月16日~1916年6月6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唐绍仪(1862年1月2日~1938年9月30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曹锟(1862年12月12日~1938年5月17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黎元洪(1864年10月19日~1928年6月3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段祺瑞(1865年3月6日~1936年11月2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林森(1868年2月11日~1943年8月1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司徒美堂(1868年4月3日~1955年5月8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章太炎(1869年1月12日~1936年6月14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陆征祥(1871年6月12日~1949年1月15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吴佩孚(1874年4月22日~1939年12月4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黄兴(1874年10月25日~1916年10月31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张作霖(1875年3月19日~1928年6月4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王揖唐(1877年~1948年9月10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靳云鹏(1877年~1951年1月3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于右任(1879年4月11日~1964年11月10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庞炳勋(1879年10月25日~1963年1月12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胡汉民(1879年12月9日~1936年5月12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何佩瑢(1880~1942年6月6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孔祥熙(1880年9月11日~1967年8月16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张宗昌(1881年2月13日~1932年9月3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章士钊(1881年3月20日~1973年7月1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程潜(1882年3月31日~1968年4月9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宋教仁(1882年4月5日~1913年3月22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冯玉祥(1882年11月6日~1948年9月1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九世班禅曲吉尼玛(1883~1937年12月1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汪精卫(1883年5月4日~1944年11月10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殷汝耕(1883年~1947年12月1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阎锡山(1883年10月8日~1960年5月23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杨森(1884年2月20日~1977年5月15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龙云(1884年11月19日~1962年6月27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齐燮元(1885年4月28日~1946年12月18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蒋介石(1887年10月31日~1975年4月5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徐永昌(1887年12月15日~1959年7月12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杜月笙(1888年~1951年8月16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冯钦哉(1889年4月11日~1963年1月22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邓锡侯(1889年~1964年3月30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张群(1889年5月9日~1990年12月14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何应钦(1890年4月2日~1987年10月21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唐生智(1890年10月12日~1970年4月6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戴季陶(1891年~1949年2月11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李宗仁(1891年8月13日~1969年1月30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孙科(1891年10月20日~1973年9月13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胡适(1891年12月17日~1962年2月24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刘峙(1892年6月30日~1971年1月5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陈果夫(1892年10月27日~1951年8月25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顾祝同(1893年1月9日~1987年1月17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白崇禧(1893年3月18日~1966年12月2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朱家骅(1893年5月30日~1963年1月3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杨虎城(1893年11月26日~1949年9月6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宋子文(1894年12月4日~1971年4月26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傅作义(1895年6月27日~1974年4月19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黄绍竑(1895年12月1日~1966年8月31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李士珍(1896年~1997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薛岳(1896年12月27日~1998年5月3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盛世才(1892年或1897~1970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郑介民(1897年9月18日~1959年12月11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陈诚(1898年1月4日~1965年3月5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宋美龄(1898年3月4日~2003年10月24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黄镇球(1898年5月28日~1979年7月5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周至柔(1899年10月28日~1986年8月29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桂永清(1900年~1954年8月12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张厉生(1900年~1971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陈立夫(1900年8月21日~2001年2月8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张其昀(1900年9月29日~1985年8月26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孙立人(1900年12月8日~1990年11月19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魏道明(1901~1978年5月18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张学良(1901年6月3日~2001年10月14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郭寄峤(1902年10月15日~1998年7月25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吴国桢(1903年~1984年6月6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黄杰(1903年11月2日~1996年10月29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叶公超(1904年10月20日~1981年11月20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程砚秋(1904年12月20日~1958年3月9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邓文仪(1905年12月18日~1998年7月13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蒋纬国(1916年10月6日~1997年9月23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孙中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866年11月12日~1925年3月12日)广东省广州府香山县(今中山市)翠亨村人,名文,又名帝象,字载之,号日新,又号逸仙,化名中山樵,中国国民党和中华民国的缔造者,三民主义的倡导者,创立了《五权宪法》。他首举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旗帜,“起共和而终两千年封建帝制”。</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894年11月24日,孙中山在檀香山创立兴中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成立中国同盟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11年10月10日(辛亥猪年/宣统三年)新军中的革命党人暗中联络,决定当天晚上起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辛亥革命后被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任期1912年1月1日~1912年4月1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因癌症在北京逝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29年6月1日,根据其生前遗愿,葬于南京紫金山中山陵。1940年,国民政府通令全国,尊称其为“中华民国国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徐世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855年~1939年6月6日)直隶(今河北)天津人,出生于河南省卫辉府府治汲县(今卫辉市)府城曹营街寓所。字卜五,号菊人,又号弢斋、东海、涛斋,晚号水竹村人、石门山人、东海居士。</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其祖辈明季北迁燕京,清军入关时南逃,落籍天津,是为天津寿岂堂徐氏。曾祖父、祖父在河南为官。故出日后发达,凡遇以上三地人士,徐世昌皆称同乡;徐世昌善于拉关系、交朋友,于此可见一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徐世昌早年中举人,后中进士。自袁世凯小站练兵时就为袁世凯的谋士,并为盟友,互为同道;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曾任军机大臣。徐世昌颇得袁世凯的器重,在袁世凯称帝时以沉默远离之。民国五年(1916年)3月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起用他为国务卿。民国七年(1918年)10月,徐世昌被国会选为民国大总统。他下令对南方停战,次年召开议和会议。民国十一年(1922年)6月通电辞职,退隐天津租界以书画自娱。徐世昌国学功底深厚,不但著书立言,而且研习书法,安阳袁林的墓碑“大总统袁公世凯之墓”九个大字系徐世昌的手笔。工于山水松竹,如《石门山临图帖》等。一生编书、刻书30余种,如《清儒学案》、《退耕堂集》、《水竹村人集》等。被后人称为“文治总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6月6日,徐世昌病故,年85岁,先寄葬于天津桃园村原英国公墓,后同夫人一起归葬于河南省辉县市百泉镇苏门山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冯国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859年1月7日~1919年12月28日)直隶河间市西诗经村人,字华符,一作华甫,直系军阀的首领,与王士珍、段祺瑞并称为“北洋三杰”。冯国璋早年毕业于北洋武备学堂,曾任北洋步兵学堂总办兼督练营务处总办。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冯国璋任中央练兵处军令司副使,后历任统制和第一军总司令。其为人亦首亦尾,但聪明好学、勤奋刻苦。辛亥革命时率领北洋军镇压武昌起义。后曾奉命率军进攻南京,镇压“二次革命”。又出任江苏都督,坐镇东南。袁世凯称帝后曾任命他为参谋总长,后来又让他代替段祺瑞兼理征滇总司令,他均未上任。并联合五将军发出逼迫袁世凯取消帝制的通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袁世凯死后,黎元洪继任大总统,经过国会补选冯国璋为副总统,在南京办公。后黎元洪与段祺瑞爆发“府院之争”,引发张勋复辟,为段祺瑞所镇压。黎元洪辞职,冯国璋进京任代理总统,段祺瑞复任国务总理。1918年8月13日,冯国璋通电辞去副总统,于1919年返回河间故里。1919年10月,冯国璋抵北京,12月28日病逝。</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袁世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859年9月16日~1916年6月6日)河南项城人,字慰亭(又作慰廷),号容庵、洗心亭主人,人称“袁项城”、“袁宫保”,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北洋军阀领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袁世凯早年发迹于朝鲜,归国后在天津小站训练新军。清末新政期间积极推动近代化改革。辛亥革命期间逼清帝溥仪退位,以和平的方式推翻清朝,成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3年镇压二次革命,同年当选为首任中华民国大总统,1914年颁布《中华民国约法》,1915年12月宣布自称皇帝,改国号为中华帝国,建元洪宪,史称“洪宪帝制”。此举遭到各方反对,引发护国运动,袁世凯不得不在做了83天皇帝之后宣布取消帝制。1916年6月6日因尿毒症不治而亡,归葬于河南安阳。</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袁世凯的荣辱功过各有评说,有人说他是“独夫民贼”、“窃国大盗”,也有人认为他对中国的近代化做出贡献,是“改革派人物中的第一人”。总之,袁世凯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具争议的人物之一。</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 春节的由来</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春节是中国的传统佳节,有关资料记载,春节在中国已经有4000多年的历史,而现行的春节却历史很短。1913年,袁世凯批准以正月初一为“春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在民国总统的正式选举中,袁世凯获胜,孙中山败选。1913年(民国二年)7月,当时北京(民国)政府内务总长朱启钤向“大总统袁世凯”呈上一份四时节假的报告,称:“我国旧俗,每年四时令节,即应明文规定,拟请定阴历元旦为春节,端午为夏节,中秋为秋节,冬至为冬节,凡我国民都得休息,在公人员,亦准假一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袁世凯只批准以正月初一为春节(因当时是“五族共和”,端午等汉族节日列为全国节日不妥),同意春节例行放假,次年(1914年)起开始实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自此,夏历岁首就由以往的“</span><b style="font-size: 15px;">过年</b><span style="font-size: 15px;">”改成了“</span><b style="font-size: 15px;">春节</b><span style="font-size: 15px;">”。</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唐绍仪</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862年1月2日~1938年9月30日)广东广州府香山县(今珠海唐家湾镇唐家村)人,字少川,清末民初政治活动家、外交家,曾任北洋大学(现天津大学)、山东大学校长。</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唐绍仪自幼到上海读书。同治十三年(1874年),成为第三批留美幼童,赴美留学,后进入哥伦比亚大学学习。光绪七年(1881年)唐绍仪归国。后历任驻朝鲜汉城领事、驻朝鲜总领事、全国铁路总公司督办、税务处会办大臣、邮传部左侍郎,并出任全权大臣与英国谈判西藏主权。清末为南北议和北方代表,民国时出任第一任内阁总理。民国二十年(1931年)出任中山县县长。上海沦陷后,因盛传日敌欲拉拢利用其组织伪政府,蒋介石下令戴笠派赵理君于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9月30日将其刺杀于家中,时年七十五岁。</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历史评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赫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唐绍仪是一个非常能干的人,是极力反对外国人的强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罗伯特·赫德 [Robert Hart,1835年2月20日~1911年9月20日],英国政治家;1854年来到中国,1861年起在上海担任海关总税务司职务,1863年正式接替担任海关总税务司,1908年休假离职回国,1911年死于英国白金汉郡,清廷追授其为太子太保;赫德曾担任晚清海关总税务司达半个世纪之久。)</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胡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唐绍仪为人正直,有才干,对中国的未来怀有远大的抱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美国总统胡佛 [1874年8月10日~1964年10月20日]《回忆录[TheMemoirsofHorbertHoover]》)</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毛泽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旧社会的一个内阁总理可以去当县长,为什么我们的部长倒不能去当县长?那些闹级别,升得降不得的人,在这一点上,还不如这个旧官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毛泽东选集》1957年1月18日)</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2020年9月,“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上海图书馆”编纂的《上海图书馆藏唐绍仪中文档案》,中文卷28卷,定价25800元。共含各类档案文件二千余件,涵盖范围自咸同之间至一九三〇年代,时间跨度达六十余年。档案种类包括合同、条约、信函、公牍、章程、账册账单、奏折、电报、地图、谕旨、宣言、名帖等凡十余种。档案形态丰富多样,包括手稿本、抄稿本、木活字本、刻本、电码本、铅印本、墨印本、蓝印本、油印本、石印本、手绘本等。“唐档”内容丰富,许多部分为首次披露,对于研究中国近现代政治、外交、经济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文献价值,相信出版之后会推进相关领域的研究深度,推动近现代史研究的发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曹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862年12月12日~1938年5月17日)出生于天津大沽口(天津市塘沽)一个贫穷造船工的家庭,字仲珊,第五任中华民国大总统,国民革命军陆军一级上将,中华民国直系军阀的首领。驻军保定,被称为“保定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890年,于天津武备学堂毕业后任毅军哨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19年,被拥为直系军阀首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23年6月,曹锟将黎元洪逐走天津。10月5日,重金收买议员,贿选而被选举为第五任中华民国大总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27年,移居天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拒绝日本出面组织新政府的要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38年5月的一天,曹锟因感冒转成肺炎,经医治无效,于5月17日(农历四月十八)在天津泉山里刘夫人寓所病故,终年76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39年12月,曹锟被国民政府追封为陆军一级上将军衔。</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黎元洪</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864年10月19日~1928年6月3日)生于湖北汉阳府黄陂县木兰乡东厂贩沙岗岭,故称“黎黄陂”,原名秉经,字宋卿,中华民国第一任副总统、第二任大总统。世居湖北黄陂西乡、县城、东乡与北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光绪九年(1883年)入天津北洋水师学堂学习,1906年擢升暂编陆二十一军统领。宣统三年(1911年),武昌起义后被革命党人强迫推举为湖北都督。民国元年(1912年)元月,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黎元洪被选为副总统兼领鄂督。民国二年(1913年)支持袁世凯镇压二次革命。同年10月,袁世凯、黎元洪分别当上正副大总统。黎元洪又支持袁世凯解散国会,破坏《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兼任御用的参政院院长。后袁世凯迫使黎元洪赴京,被安置在瀛台,与之结为儿女姻亲以控制之。民国四年(1915年),袁世凯复辟帝制,册封黎元洪为“武义亲王”,黎元洪坚辞不就。民国五年(1916年)6月,袁世凯死后,黎元洪继任大总统,宣布恢复约法,召集国会。但实际权力则被国务总理、皖系军阀段祺瑞所掌握。黎元洪不甘于受段摆布,形成“府院之争”。段祺瑞利用张勋将黎驱走,由副总统冯国璋代行大总统。民国十一年(1922年)6月,直系军阀曹锟、吴佩孚赶走皖系总统徐世昌,请黎元洪复职。黎元洪复任总统后,无实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民国十二年(1923年)6月,黎元洪再度辞职,退出政坛,移居天津投资实业。民国十七年(1928年)6月3日,黎元洪因脑溢血在天津去世,享年65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黎元洪的一生,经历了北洋海军、湖北新军、首义都督、三任民国副总统、两任民国大总统诸时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黎元洪墓在武汉市洪山区土公山(华中师范大学校内/湖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后面)。</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段祺瑞</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865年3月6日~1936年11月2日)安徽省庐州府合肥县(今安徽省合肥市)人,原名启瑞,字芝泉,别名段合肥,中华民国时期皖系军阀首领,号称“北洋之虎”,是孙中山“护法运动”的主要讨伐对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16年至1920年为北洋政府的实际掌权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24年10月23日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推翻大总统曹锟,先邀请孙中山北上,后与奉系妥协,请段祺瑞出山,任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临时执政(国家元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24年至1926年为中华民国临时执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25年4月24日,段正式下取消法统令,废除中华民国第一届国会,由临时参政院替代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26年3月18日发生了段祺瑞政府镇压北京学生运动的三·一八惨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人曾胁迫段祺瑞去东北组织傀儡政府,段严词拒绝。</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36年11月2日,段祺瑞逝于上海宏恩医院。</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段祺瑞曾四次担任总理,四任陆军总长,一次担任参谋总长,一次担任国家元首。他是中国现代化军队的第一任陆军总长和炮兵司令,中国第一所现代化军事学校保定军校的总办。</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段祺瑞还有“六不总理”、“三造共和”的美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六不总理,指的是段祺瑞不抽、不喝、不嫖、不赌、不贪、不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段祺瑞派心腹徐树铮收复外蒙居功至伟。辛亥革命后,外蒙古因沙俄扶植脱离中国,当时的中国根本无力与沙俄对抗。1917年俄国爆发十月革命,段祺瑞瞅准时机派徐树铮一举收复外蒙。外蒙的回归,不仅打击了民族分裂势力,更保证了中华民国的领土完整与主权统一。</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林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868年2月11日~1943年8月1日),福建闽县(今福建闽侯)人,原名林天波,字长仁,号子超,晚年自号青芝老人,别署百洞山人、啸余庐主人、凤港渔翁、虎洞老樵,近代政治家。</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林森幼居福州,入英华学堂,因反清被开除,后参加反割让台湾斗争,并加入兴中会;中国同盟会成立时率会加盟。辛亥革命中,领导九江起义,并促海军反正,派兵援鄂、皖,稳定革命大局,被举为民国开国参议院议长。</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14年在东京加入中华革命党。此后又担任过大元帅府外交部部长,参议院院长兼宪法会议议长等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28年2月,林森被选为国民政府委员,10月当选为立法院副院长,接着又选为中国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31年12月23日,接替因九一八事变下野的蒋介石而任国民政府主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林森于11月20日宣布迁都重庆,并率员于11月底抵达重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41年12月9日,林森代表国民政府对日宣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43年8月1日因车祸在重庆逝世,葬于重庆歌乐山林园。</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司徒美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868年4月3日~1955年5月8日)广东开平市赤坎中股乡人,原名司徒羡意,字基赞,著名的美洲华侨领袖,旅美侨领,1885年加入了洪门致公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880年3月赴美谋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885年加入“洪门致公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04年,孙中山赴美活动,两人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司徒美堂多次发动筹款,支持国内的革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05年,在美国纽约成立“安良总堂”,任安良堂总理达四十余年之久。司徒美堂本人被称为“大佬”(即洪门大哥),尊称为“叔父”。法律顾问是富兰克林·罗斯福(后任美国总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37年,全面抗战,发动美东地区侨社成立“纽约全体华侨抗日救国筹饷总会”,专司该会工作,一干就是5年。坚持每天早上10时上班,一直工作到深夜。尽力捐款,名列纽约地区捐款最多的17位华侨之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48年,司徒美堂公开声明拥护中国共产党及召开新政治协商会议、组建人民民主政府的主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49年1月20日,毛泽东发函,邀请司徒美堂回国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49年9月初,抵达北平,回国定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55年,司徒美堂因脑溢血病逝于北京。</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章太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869年1月12日~1936年6月14日),浙江余杭人,原名学乘,字枚叔(以纪念汉代辞赋家枚乘),后易名为炳麟。因反清意识浓厚,慕顾绛(顾炎武)的为人行事而改名为绛,号太炎。世人常称之为“太炎先生”。早年又号“膏兰室主人”、“刘子骏私淑弟子”等,后自认“民国遗民”。清末民初民主革命家、思想家、著名学者、朴学大师,研究范围涉及小学、历史、哲学、政治、朴学等等,著述甚丰。</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任《时务报》撰述,因参加维新运动被通缉,流亡日本。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因发表《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并为邹容《革命军》作序,即《革命军》序,触怒清廷,被捕入狱。光绪三十年(1904年)与蔡元培等合作,发起光复会。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出狱后,孙中山等迎其至日本,参加同盟会,主编同盟会机关报《民报》,与改良派展开论战。宣统三年(1911年)上海光复后回国,主编《大共和日报》,并任孙中山总统府枢密顾问。曾参加张謇统一党,散布“革命军兴,革命党消”言论。民国二年(1913年)宋教仁被刺后,前往北京,为袁世凯禁锢,袁世凯死后被释放。民国六年(1917年)脱离孙中山改组的国民党,在苏州设章氏国学讲习会,以讲学为业。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在苏州主持章氏国学讲习会,主编《制言》杂志。晚年愤恨日本侵略中国,积极赞助抗日救亡运动。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6月14日,章太炎病逝。</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陆征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871年6月12日~1949年1月15日)江苏省松江府上海县(今上海市)人,字子欣,毕业于广方言馆和同文馆,随清朝驻俄、德、奥、荷四国钦差大臣许景澄在驻俄使馆任翻译,此后即一直在外交界服务,成为中国第一代职业外交家。一战结束后,曾代表中华民国率代表团赴法国参加巴黎和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晚年隐居于比利时圣安德隐修院。二战结束后,为了嘉奖他虔诚的宗教信仰和不畏纳粹强权的精神,罗马教皇亲自任命他为圣安德隐修院名誉院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49年1月15日病逝,享年78岁,安葬于圣安德隐修院。</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12年3月30日,陆征祥赴任首任外交总长,改外务部为外交部,5月3日通告启用外交部印。</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民国时期军阀混战,中央各部专业化程度甚低,唯有外交部一枝独秀,培养了不少杰出的外交官,为中国这一“弱国”争取到较多利权,从而奠定了中国外交现代化的基础,陆征祥居功最大。</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陆征祥最为熟知者是中日《二十一条》与《凡尔赛条约》的签订,因此导致的负面评价往往归罪于他。但实际的情况可能更为复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一、据较为严谨的研究和报导指出,中日“二十一条”的签订,主事者是外交部次长曹汝霖。总统袁世凯直接施压曹尽速签约,而参与谈判的陆征祥则帮助取消了最为不利的第五条条款(关于二十一条,也有意见认为是日本施压宣战,袁世凯被迫接受部分条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二、1919年率顾维钧(驻美公使)、王正廷(广州政府代表)、施肇基(驻英公使)、魏宸组(驻比公使)等人赴巴黎出席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会(巴黎和会)。由于山东问题爆发,日本坚持继承战败的德国之权益,中国发生五四运动。战胜列强不顾中国反对,接受日本要求。在中国国内巨大抗议声浪与政府训令下,中国代表团最终未能签署和约,成为战胜国中唯一未签字者。坊间流传之认识是,陆征祥在和会后期并未主持中国使团工作,因此抗拒签署的正义表现多被归功于顾维钧。</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45年曾有中国记者至比国采访陆征祥,据报导陆征祥曾对未来国情提出简短而著名之警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span><b style="font-size: 15px;">“弱国无公义,弱国无外交”。</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吴佩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874年4月22日~1939年12月4日)山东蓬莱人,字子玉,别名玉帅,民国时期直系军阀首领、中国国民革命军一级上将、官至直鲁豫两湖巡阅使、十四省讨贼联军总司令。</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吴佩孚早年先后又到开平武备学堂、保定陆军速成军校学习,毕业后到北洋督练所参谋处任职。辛亥革命时,在曹锟手下任第三师师长。曹吴在北洋军阀时期结成军事集团,史称直系军阀。1920年,吴、曹直系军阀与段祺瑞的皖系军阀之间爆发了直皖战争,曹吴得胜,入主北京。在京期间,吴佩孚主张召开国民大会,解决国内问题,遭到曹锟及其它军阀的反对,只得率师回顾洛阳。徐世昌任大总统时,任命吴佩孚为直鲁豫巡阅副使。1922年,吴佩孚反对梁士诒内阁将胶济铁路的权益出卖给日本,反对直系通辑的皖系政客,导致了直奉大战。最后将张作霖的奉系赶到了关外。这场战争使吴佩孚名声大振,成了直系的首要人物。1923年,曹锟当总统,吴佩孚升任直豫鲁巡阅使。2月7日,吴佩孚调集大量军警镇压京汉铁路工人于2月4日开始举行的大罢工,对汉口江岸、郑州、长辛店及其他各站罢工工人进行血腥屠杀,制造了震惊中外的著名“二七惨案”。北伐战争中失败后逃到四川,后又回北平。吴佩孚反日立场坚定、鲜明,九一八事变后,他多次参加反日活动。1935年12月20日,日本侵略者为了分裂中国而搞“华北五省自治”,请吴佩孚上台当傀儡,冀察政务委员会聘吴佩孚为高等顾问,他坚决拒绝。1939年12月4日,吴佩孚因牙疾复发、高烧不退,请日本牙医看病后卒死。人们普遍认为吴佩孚死得蹊跷,但由于缺乏资料的佐证,吴佩孚是自然病亡还是被日本人害死至今仍是个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抗战胜利后,为表彰其保持晚节,国民政府追赠他为陆军一级上将。</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董必武评价</span><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51, 51, 51);">吴佩孚:“有两点却和其他的军阀截然不同。第一,他生平崇拜我国历史上伟大的人物关、岳,他在失败时,也不出洋,不居租界自失。第二,吴氏做官数十年,统治过几省的地盘,带领过几十万的大兵,他没有私蓄,也没置田产,有清廉名,比较他同时的那些军阀腰缠千百万,总算难能可贵。”</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黄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874年10月25日~1916年10月31日)湖南省长沙府善化县高塘乡(今长沙县黄兴镇凉塘)人,北宋大文豪黄庭坚的后裔,原名轸,后改名兴,字克强,一字廑午,号庆午、竞武,曾用名李有庆、张守正、冈本、今村长藏、八指将军。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中华民国的创建者之一,孙中山先生的第一知交。</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黄兴是辛亥革命时期的先驱和领袖,以字克强闻名当时,与孙中山常被时人以“孙黄”并称。1916年10月31日,黄兴病故于上海。1917年移柩长沙,同年4月15日,受民国元老尊以国葬于湖南长沙岳麓山。著作有《黄克强先生全集》、《黄兴集》、《黄兴未刊电稿》及《黄克强先生书翰墨绩》刊行。</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 广州黄花岗起义</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宣统元年(1909年)秋,受孙中山委派,到香港成立同盟会南方支部,策划广州新军起义。宣统二年(1910年)11月13日,黄兴赴槟榔屿,出席孙中山召开的秘密会议,决定组织广州起义。宣统三年(1911年)1月18日,黄兴返抵香港,主持广州起义筹备工作。商定成立统筹部,黄兴任部长,赵声为副部长。4月23日,黄兴致绝笔书于孙中山及南洋同志说:“本日驰赴阵地,誓身先士卒,努力杀贼。书此以当绝笔。”是日晚,由香港乘轮船潜入广州,设起义指挥部于越华街小东营五号。由于几经周折,起义一再改期,原来的部署被打乱,遂将进攻计划由原定十路改为四路。他自己担任进攻两广总督衙门的指挥工作。4月27日下午五时三十分,广州起义爆发,黄兴率领林觉民、方声洞等敢死队100余人攻打总督衙门,其余三路未见行动。攻入总督衙门后,发现总督张鸣岐已逃跑,遂放火烧了总督衙门。起义军撤出时,遭到巡防营的堵击,许多革命党人牺牲,黄兴右手二指被击断。但他忍住剧痛,用断指的第二节扳枪机继续射击。眼见清军渐渐合围,黄兴遂下令分三路突围,自己带领一路奋勇冲杀,且战且走。在突围中,队伍散乱,只剩下黄兴一人。他改装逃到暗设于广州河南的革命机关女同志徐宗汉处,由她护送至香港就医。广州起义失败。后收殓殉难者,得尸体七十二具,合葬在黄花岗,世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这次起义虽然又失败了,但在全国起了极大的革命激励作用。黄兴是这次起义的总指挥,他勇敢无畏,身先士卒,在国内和旅居国外的华侨中,赢得了崇高的声望。</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 辛亥革命武昌起义</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黄花岗起义失败后,黄兴在香港养伤,曾一度灰心,想冒险去暗杀李准等清朝官吏,为死难烈士报仇,被谭人凤等人劝阻。1911年7月31日,谭人凤、宋教仁、陈其美等在上海成立同盟会中部总会,鉴于南方起义一再失败,主张将革命重心转向长江流域,准备在中部地区发动起义。黄兴支持他们的计划,并设想“以武昌为中枢,湘、粤为后劲,宁、皖、陕、蜀亦同时响应以牵制之,大事不难一举而定也”。这个预计,为后来革命实践证明基本是正确的。他还应允湖北革命党人的邀请,准备赴武汉主持起义大计,但未及动身,武昌已爆发起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黄兴于28日赶到武汉,作为革命军战时总司令,率民军在汉阳前线与清军奋战二十余日。黄兴由上海到汉口,湖北军政府在武昌阅马场为黄兴举行隆重的登坛拜将仪式。就任战时总司令,亲赴前线指挥保卫汉阳、反攻汉口的战斗。在阳夏之役中,与清军激战相持一月,备极艰辛,功绩卓著,为各省独立赢得了宝贵时间。汉阳失陷后,黄兴辞职赴沪,策划北伐,筹组中央临时政府。在武昌起义中黄兴督战武汉,为保卫革命胜利作了重大贡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张作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875年3月19日~1928年6月4日)奉天省海城县西90华里的北小洼村(今辽宁省盘锦市驾掌寺乡马家房村西小洼屯)人,字雨亭,北洋军奉系首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张作霖自幼出身贫苦农家,参加过中日甲午战争,后投身绿林,势力壮大,清政府无力征剿,将其招安。张作霖协助清廷剿灭杜立三等土匪势力,后又消除蒙患。其先后担任奉天督军、东三省巡阅使等,号称“东北王”,成为北洋军奉系首领。第二次直奉战争胜利后,张作霖打进北京,任陆海军大元帅,代表中华民国行使统治权,成为国家最高统治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27年,张作霖以武力威胁正在胜利北阀的国民革命军,还下令通缉在北京坚持革命斗争的李大钊同志。4月9日李大钊被捕,受尽酷刑,4月28日被绞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28年6月3日,因前线战事不利,张作霖被迫返回东北。6月4日清晨5时30分,张作霖所乘列车驶至皇姑屯车站时,被日本关东军预埋的炸药炸毁,张作霖被炸成重伤,急救回沈阳官邸,于上午9时30分不治而亡,享年53岁。这就是当时轰动中外的“皇姑屯事件”。</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王揖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877年~1948年9月10日),安徽合肥人,日伪时期的汉奸,安福系的主要成员,北洋政府众议院议长,中华民国陆军上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曾先后担任内务总长、吉林巡按使、众议院议长等职。抗日战争时期公开投敌,官至伪最高国防委员会委员,伪全国经济委员会副委员长,伪华北政务委员会咨询会议议长。1948年9月10日,以汉奸罪在北平姚家井第一监狱被处以死刑,终年71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靳云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877年~1951年1月3日),字翼青,1877年生于山东省邹县。北洋军阀、陆军上将、政客、商人。历任北洋军第五师师长、中华民国参战督办事务处参谋处处长、国务总理等。是段祺瑞手下“四大金刚”之一(其余三人为徐树铮、吴光新、傅良佐)。拥有丰富的实业和资产,是民国年间政界、商界的一名风云人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于右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879年4月11日~1964年11月10日),汉族,陕西三原人,祖籍泾阳斗口于村,中国近现代政治家、教育家、书法家。原名伯循,字诱人,尔后以“诱人”谐音“右任”为名;别署“骚心”“髯翁”,晚年自号“太平老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于右任早年是同盟会成员,长年在国民政府担任高级官员,同时也是中国近代书法家,20世纪中国书坛达力可扛鼎境界者,要数康有为、于右任、李志敏、沙孟海等几人。是复旦大学、上海大学、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创办人和复旦大学、私立南通大学校董等。</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49年11月随国民党政府迁往台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50年8月中国国民党改造委员会成立,任评议委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64年11月10日病逝。</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他善书法,喜作诗,晚年诗作眷念大陆之情颇深。著有《右任诗存》、《右任文存》、《右任墨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庞炳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879年10月25日~1963年1月12日)直隶新河(今河北新河)人,字更陈,陆军中将加上将衔(1936年12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庞炳勋幼年读书,后投笔从戎,参加了当时的清军,毕业于东北测绘学堂,在清军第三镇充当测量官。辛亥革命前加入同盟会,辛亥爆发后因受当局怀疑,被迫弃军还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40年初,国民党河北省主席鹿钟麟因为制造反共摩擦遭到失败,被迫辞职。蒋介石又选中了庞炳勋,将其召到重庆,面授机宜,并由他接替鹿钟麟,出任河北省主席。庞炳勋明知这是蒋介石驱使杂牌军打头阵,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圈套,还是接受了这项任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43年5月7日,被日军俘虏投降了日军。5月23日,汪精卫伪政府任命庞炳勋为伪暂编第二十四集团军总司令。</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44年初,庞炳勋调任伪开封绥靖公署主任,并带去一个独立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45年8月,日本投降,伪政府随之垮台。庞炳勋急忙致电蒋介石,表示戴罪立功,听候发落。蒋介石复电慰勉并委以先遣军司令,庞炳勋转而又为蒋介石卖力,阻止八路军进城对日军受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49年,就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前不久,庞炳勋携带他的姨太太和一双儿女,随他的老部下李振清到了台湾,居住在台北市,与孙连仲合开一家餐馆度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63年1月12日,逝于台北。</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胡汉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879年12月9日~1936年5月12日)广东广州府番禺县人,祖籍江西庐陵县延福乡青山村,幼名衍鹳,后改名衍鸿,字展堂,晚号不匮室主。“汉民”是他在《民报》上发表文章时所用的笔名,还有辨奸、去非、民意等笔名。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中国国民党早期主要领导人之一,也是中国国民党前期右派代表人物之一。</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中举人。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赴日本法政大学留学,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9月加入中国同盟会,任《民报》主编,从此成为孙中山主要助手之一。孙中山逝世后主持编写了《总理全集》。曾先后在南京临时政府、中华革命党、广东非常大总统府及南京国民政府中担任要职。曾任中华民国南京国民政府主席,中国国民党主席。著作有《不匮室诗钞》、《胡汉民自传》、《胡汉民自传续篇》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5月12日突发脑溢血病逝于广州,享年57岁。为纪念胡汉民的贡献,国民政府于广州市设立汉民路(今北京路);在台湾,高雄市及新北市中和区亦有汉民路。</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民国十三年(1924年)以后,胡汉民日渐主张反共。民国十四年(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在北京逝世。此后中国国民党内最具实力的人是汪精卫、胡汉民和廖仲恺。同年8月,中国国民党左派领袖廖仲恺被暗杀。汪精卫、许崇智、蒋介石三人组成特别委员会,以控制局势和处理廖案。在审理廖案过程中,作为国民党右派领袖的胡汉民被认为嫌疑最大,曾一度被拘留,后被派往苏联考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民国十五年(1926年)2月17日到3月15日,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第六次扩大全会召开,胡汉民以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粤军总司令的身份在会上致贺辞。大会选举蒋介石为共产国际执委会名誉委员,正式接纳中国国民党为共产国际的同情党。会议前后,胡汉民还和托洛茨基、斯大林等人有过几次私下会见,讨论中国国民党正式加入共产国际的问题。当时的共产国际主席季诺维也夫对此表示赞同,仅因斯大林认为条件不成熟、容易引起帝国主义干涉中国革命而未果。</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胡汉民是民国四大书法家之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谭延闿/楷书、于右任/行书、胡汉民/隶书、吴稚晖/篆书)</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何佩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880~1942年6月6日)湖北建始人,字韵珊。1906年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回国后曾任保定军官学校教官、北洋第二镇队官。1912年先后任第二师参谋长、湖北督军参谋长等职,被授予陆军上将衔。1919年任湖北省省长。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后,任武汉参议府参议长、武汉政务委员会委员长。1938年10月,何佩瑢投靠日本,沦为汉奸。1941年5月后任汪伪湖北省省长、伪东亚联盟中国总会湖北分会常务理文、伪河北省保安司令。1942年6月6日被日军毒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孔祥熙</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880年9月11日~1967年8月16日)生于山西太谷县程家庄一个亦商亦儒的家庭,祖籍山东曲阜,孔子的第七十五世孙,字庸之,号子渊。1901年留学美国,毕业于耶鲁大学研究生院。</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中华民国南京国民政府行政院长、兼财政部长,亦是一名银行家及富商。孔祥熙的妻子为宋霭龄,岳父是宋嘉树。孔祥熙与宋子文、蒋介石为姻亲关系。孔祥熙长期主理国民政府财政,主要政绩有改革中国币制,建设中国银行体系,加大国家对资本市场的控制等。1967年8月15日在纽约心脏病发去世。</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37年4月孔祥熙作为“中国特使”前往伦敦参加英王乔治六世的加冕典礼,在英国受到了王室空前隆重的接待和礼遇。泰晤士报曾刊出一幅漫画,画有一棵大树,旁倚一支蘑菇。文字说明是英国王室的历史与孔子家族相比,犹如蘑菇之比大树。</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张宗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881年2月13日~1932年9月3日)山东省掖县(今山东莱州)人,字效坤。奉系军阀头目之一,长期盘踞山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赴东北谋生。武昌起义后,亲率百余人投山东民军都督胡瑛,任光复军骑兵独立团团长。1913年7月,投靠冯国璋,先后任江苏陆军军官教育团监理、江苏将军公署副官长、总统府侍从武官长。后改任江苏暂编第一师师长。率部进攻护法军,任第二路总指挥。1920年兵败,所部被解散。1921年至奉天张作霖处,先后任巡署高级顾问、宪兵营长、绥宁剿匪司令、绥宁镇守使。民国十三年(1924年)9月,第二次直奉战争时任奉军第二军副军长。第二次直奉战争后,改任宣抚军第一军军长。1925年初,任苏皖鲁剿匪司令。4月任山东军务督办。残酷镇压青岛日商纱厂工人罢工,造成“青岛惨案”。7月兼任山东省省长。1926年初,任直鲁联军总司令。1928年8月,兵败下野,一度亡命大连、日本。</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督鲁3年期间(1925年-1928年),横征暴敛,捐税多达50余种,曾镇压济南工人运动。人称“狗肉将军”、“混世魔王”、“三不知将军”、“五毒大将军”、“张三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32年由日本回国,潜居天津租界。同年9月3日,被山东省政府参议郑继成枪杀于津浦铁路济南车站。</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当时的山东省主席是国民党冀豫鲁“剿匪”总指挥、第三路军总指挥韩复榘,为了防范张宗昌卷土重回山东,决心设计除之。郑继成的父亲郑金声早在1927年11月便被张宗昌杀害,如今报仇的机会来了,所以郑继成欣然领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章士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881年3月20日~1973年7月1日),生于湖南省善化县(今长沙市),字行严,笔名黄中黄、青桐、秋桐。清末(1903年)任上海《苏报》主笔,并因此结识了章太炎、张继、邹容,意气相投,结拜为异姓兄弟。同年8月7日又与陈独秀、张继等人创办了《国民日报》。1911年后,曾任同济大学教授,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农业学校校长,曾任中华民国北洋政府段祺瑞政府司法总长兼教育总长,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国民参政会参政员,广东军政府秘书长,南北议和南方代表。</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新中国成立后为著名民主人士、学者、作家、教育家和政治活动家。曾任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第二任馆长,第二、三届全国政协常委,第三届全国人大常委。养女章含之。</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程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882年3月31日~1968年4月9日)湖南省醴陵县北乡官庄长连冲村人,字颂云,清末秀才,同盟会会员,民革成员,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六期毕业,国民革命军陆军一级上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国民党时期历任广东大元帅府陆军次长,非常大总统府陆军总长,国民革命军第六军军长,第一战区司令长官,湖南、河南省政府主席,军事委员会副总参谋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49年8月4日与陈明仁领衔发表湖南“和平起义通电”,国民党宣布开除程潜党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解放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兼军事委员会副主席,湖南省人民政府主席、省长,全国政协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国防委员会副主席,民革中央副主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66年9月,周恩来拟定了一份“应予保护的干部名单”,程潜列名其中,受到周恩来总理的重点保护,没受到冲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68年1月,程潜在家中摔成骨折后住进北京医院。4月9日由于肺炎引起大量出血在北京逝世,终年八十七岁。</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毛泽东说:“颂公搞了几十年,几起几落,始终没有被打倒,不简单。”</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深郁而永扬,无异阮嗣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风华而天秀,实与大谢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赵叟非谀者,评语出至公。</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良由所立大,风操劲且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典雅而敦厚,进退为世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英华掞积久,豁尔能贯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谁知三军帅,诗亦一代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赵朴初为《程潜诗集》题记。</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span><b style="font-size: 15px;">《程潜在1949年的抉择 曾掌控湖南军政大权》</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2013年07月06日12:26 金羊网-羊城晚报 我有话说</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 毛泽东的“老上司”,1948年参加副总统选举,曾掌控湖南军政大权……且听程潜子女忆述父亲——</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照片:1946年,程元和夫人朱瑞镕在湖南长沙结婚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照片:1950年,程潜与夫人和孩子们,前排左一为小女程丹,右一为四女程欣,后排左为三女程文,中为长女程熙,右为次女程渝】</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刘海儿</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在上海巨鹿路,有一个别具生活气息的小院。院子里郁郁葱葱,鸟语花香,一棵茂盛的大树,像一把大伞,遮住了整个院落。小院看起来十分静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每天早晨,一位年逾八旬的老妇,会沏上茶,拿上报纸,坐在小院的玻璃房中欣赏窗外“满眼的生机盎然”。这位老人是程潜的儿媳朱瑞镕,自从丈夫程元去世后,她成为小院的一家之长,管理着程家的第三代和第四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我觉得我这一生,作为女人非常幸福,有一个爱我的丈夫,我也爱他,我拥有世界上最美满的婚姻!”老太太的一番话,逗得记者和她女儿哈哈大笑起来。朱瑞镕至今仍保持着大家闺秀的风范,待人接物、言行举止得体大方,“你看,我的孩子们都是轻轻地关门,轻轻地说话,很有规矩吧?”老人得意地说道。</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今年84岁高龄的朱瑞镕,耳聪目明,腿脚灵便。女儿程枫告诉记者,父母亲相濡以沫走过近70载,“他们晚年还手拉手,说我爱你,连我都羡慕……别看爷爷和父亲都是职业军人,家里永远欢声笑语。”伴着窗外的蒙蒙细雨,程家两代人侃侃而谈,回忆着程家“充满生活乐趣的小日子”。</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span><b style="font-size: 15px;">一</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  孙中山心目中的黄埔军校首任校长,主动让位蒋介石</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朱瑞镕的老家在江苏常州武进县,祖上在当地是非常有名望的富商,朱瑞镕的母亲是盛宣怀家族的嫡系,因此,她从小就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那时候在家里是大小姐,家庭条件一点不比程家差。”朱瑞镕用骄傲的语气向记者介绍,她和丈夫程元相识于武汉,“我们是那个年代少有的通过自由恋爱相结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朱瑞镕16岁时,为躲避家乡的兵荒马乱,被家人送去武汉,在那里结识了程元。“我嫁到程家时还不满17岁,不知道父亲(程潜)和他在外面具体做什么。那时候对待女子家教严格,讲究三从四德,女人足不出户,男人在外面的事情更是不能过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后来朱瑞镕才知道,程潜是个非同一般的人物,“蒋介石竞选总统的时候,父亲和他一起,南京总统府里当时有记者,听说6个副总统竞选,父亲和蒋介石就差3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程潜1882年出生于一个耕读世家,他是家中最小的孩子,从幼时起,父母就经常告诫程潜兄弟,应以耕读继承祖业,借读书振起家声。程潜从小入私塾,他资质聪慧、记忆力惊人。1903年,程潜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湖南武备学堂。1904年7月,北平总理练兵处选派武备学生赴日留学,程潜最终考取了公费留日资格。他东渡日本,在东京振武学校补习科学和日文,并结识了黄兴、宋教仁、李根源、李烈钧等留学生,走上反清救国革命道路。1908年程潜毕业回国,在四川新军任参谋,参加辛亥革命,任炮兵指挥官,后回湖南任都督府参谋部部长、军务司司长、军事厅厅长等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23年,程潜任孙中山大本营军政部部长。那时,孙中山准备筹建黄埔军校,一度考虑以程潜为校长,蒋介石及李济深为副校长,而最终为何选择蒋介石担任校长?对此,史学家一直猜测不断。有学者认为,“蒋介石对孙中山表现得很忠诚,又学过军事,有一定才能,当时只有30岁出头,可以说年轻有为,因此就得到孙中山的充分信任”;也有人说,“蒋介石是毛遂自荐,要求出使苏俄,从而促使孙中山作出了这一决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对于各种猜测,程枫告诉记者:“我们通过资料知道,爷爷当年和孙中山接触很多,受到孙中山先生革命思想的影响,后来孙中山说,美国有西点军校,欧洲也有军校,我们中国这么大的土地,这么多人口,也应该有自己的军校,他委派爷爷去办。爷爷那时候自己有一个讲武堂,他把自己的讲武堂也合并到黄埔军校中,等到组建好了,孙中山对他大加赞赏,要任命他为军校校长。蒋介石知道以后非常生气,不愿在爷爷之下,就赌气跑到上海消极对抗,并派张静江找孙中山说情。爷爷是个从来不要名利的人,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他说那就让他负责管吧。”</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1954年4月,毛泽东和程潜(右二)等在北京十三陵合影</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span><b style="font-size: 15px;">二</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  《黎明前的暗战》主人公,弃暗投明受礼遇</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在程枫印象中,不论爷爷还是父亲,在家里都很少谈论政事,且为人低调,不图名利。程潜一生共有4位夫人,前三任夫人共育有10个儿女。长女博莲嫁给林伯渠之弟林祖烈为妻,次子程元(原名博乾)湖南解放时随父起义,195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程枫说,关于家里的很多事,她还是两年前,看到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电视剧《黎明前的暗战》才知道。《黎明前的暗战》开场便讲述了1949年初,中国共产党发表关于国共和谈的声明,其中要点就是惩治战争罪犯,这让时任国民党湖南省政府主席的程潜心中一沉,因为他虽有心弃暗投明,但对自己在共产党公布的战犯名单中排第26位感到十分担忧。湖南和平解放,首要工作就是策反程潜。程潜曾拥护国共合作,并传递出积极信号,是最有可能走和平道路的人选。而当时中共地下党面临严峻形势,程潜又在白崇禧的严密监控中,如何让他没有顾虑心甘情愿地起义?在这一过程中,以周里、余志宏为代表的湖南省工委地下党,本着敏锐的统战意识,做了大量工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48年7月,程潜调任长沙绥靖公署主任兼湖南省政府主席,目睹国民党贪污腐败,知道败局已定,有心弃暗投明。他委托进步人士程星龄全权代表自己同中共地下党联系,表达愿意起义的决心。1949年3月,他在南京遇到章士钊,章转告了毛泽东主席对他的期望,让他消除顾虑。他又将走和平道路的决心告诉国民党第一兵团司令陈明仁,得到陈明仁的支持。5月16日,白崇禧败退长沙后,程潜的处境十分艰险。他亲笔签署《备忘录》,由中共湖南省工委转呈毛泽东主席,正式表明起义态度。7月11日,收到毛泽东主席赞同和平起义方针和部署的亲笔复信后,他秘密会见解放军和谈代表,就起义的一些重大问题进一步达成协议。8月4日,他和陈明仁领衔发出和平起义通电,宣布脱离“广州政府”,接受中共中央提出的“国内和平协定八条”。毛泽东、朱德总司令发来贺电:“诸公率三湘健儿,脱离反对阵营,参加人民革命,义声昭著,全国欢迎,南望湘云,谨致祝贺。”8月下旬,程潜应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主席邀请,赴北京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抵京时,毛泽东、朱德、周恩来、林伯渠等中共中央领导人亲自到车站迎接,受到了极为隆重的礼遇。程潜见到毛泽东,激动地说:“主席,您那么忙,怎么来了?”“我再忙也要来的!我们是老乡,您又是我的老上司,不来岂不是失礼了吗!”毛泽东风趣地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辛亥革命时期的毛泽东,武昌起义爆发后,决定参加革命军,于是成了湖南新军的一名普通列兵。因程潜当时是湘军都督府的参谋长、军事厅长,故毛泽东后来一直尊称其为自己的“老上司”,对程潜十分尊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程家子女在观看《黎明前的暗战》后,才知道父亲程元那时已经是地下党,还参与策动了国民党314师程杰团与陈又平团起义。“剧中有一个情节,爷爷秘密地把爸爸叫到一边,操着湖南口音问:‘你哪一年参加的黄埔军校?’然后说‘这是对的’;又问父亲‘你是不是共产党’?父亲回答是。爷爷说‘现在看来你也是对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对于《黎明前的暗战》中提到的这一情节,很多史学者提出疑义,认为有虚构成分。程枫认为,“我们得知爸爸1957年加入共产党,对于做地下党的经历,中央电视台在拍摄电视剧前,专门从湖南档案馆查阅了资料,我想那还是可信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程元早年毕业于黄埔军校第十八期,1949年随父在长沙率部起义,任警卫团团长,起义后,一直在人民军队担任领导职务,曾任上海警备区司令部副参谋长、黄埔军校同学会副会长、全国政协委员。1957年在北京受到毛泽东主席的亲切接见。</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1952年9月,毛泽东在中南海亲自为程潜(中)划船</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span><b style="font-size: 15px;">三</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  晚年笔耕不辍,最爱看孙辈演出</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朱瑞镕说,程家一贯非常重视子女的教育,她当初嫁给程元,第一看重的,就是他有文化,“从父亲(程潜)到我丈夫,他们的书法都写得相当漂亮”。程枫说:“连电视剧开始的第一幕,都是爷爷潜心练习书法的镜头,老人苍劲的笔力透着飘逸的神韵,让我不禁惊叹。”程潜对诗和书法颇有造诣,早年在国民党将领中就有“军中才子”、“儒将”的美誉,晚年更是笔耕不辍。他著有《养复园诗集》等书,曾被誉为一代钟吕之音。赵朴初先生曾经给予他很高的评价:“谁知三军帅,诗亦一代雄。”</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程枫曾去过爷爷在北京的家,那是“文化大革命”初期,程潜住在宽街二号,这里后来成为中央的秘密会址。程枫向记者描述了她在爷爷家生活的点滴:</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爷爷家门前有两座大石狮子,很宽的大门,穿过大门就是警卫连,一进去就给人庄重威严的感觉。第一次走进爷爷家,我像是走进了红楼梦里的长廊,这是一座两进的四合院,有东西厢房。爷爷的会客厅非常大,小时候我在那里玩,会客厅大大小小有7对沙发,整整围了一圈。爷爷的卧室在正房的右边,连在中间的是他的起居室(私人小客厅)。要到其他正房,必须穿过这间起居室。爷爷经常独自坐在那里的沙发上养神,有时也会摇着头“念经”。过去我一直以为他是在念经,现在想来那不是念经,而是在吟诗。一次,我经过他去小姑姑的房间,他用湖南话问:“这个妹子是哪一个呢?”那时候,爷爷的记忆力已经减退。奶奶就会回答:“这是你的二孙女。”</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文革”期间,由于爷爷受到毛泽东和周恩来的特殊保护,我们位于宽街的家相对比较平静,加上那时学生不上课,工人不上班,家里的孩子都聚集到北京,非常热闹。在“文化大革命”的惊涛骇浪中,这里似乎成了一个小小的避风港。那时基本没有什么娱乐活动,于是我们把位于东厢房的大客厅改成了家庭小剧场,我们把横放的沙发都竖着排起来,每当晚饭后,就在小剧场表演节目。爷爷非常高兴观看我们的演出,有时一吃完晚饭他就先在前排就座。爷爷最喜欢看我们排演《江姐》,那时候,因为我个头最高,爷爷总是让我来演叛徒蒲志高,让我戴着帽子,披着毛巾,还要求我要演出叛徒的坏!我的几个姑姑那时也没有出嫁,大家一起演戏给70多岁的爷爷看。</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爷爷晚年最大的乐趣就是和我们一起玩,那是1967年的年夜,我们这些孩子聚在他卧室旁的起居室玩扑克牌“拱猪”,爷爷一直在旁边看我们玩到很晚。后来他累了,独自回房去休息,大家当时正玩得开心,都没有注意到。结果他不小心摔了一跤,骨折了。从此爷爷就没能起来。后来他得了肺炎,随之住院,直至在医院病逝。为此多年来我们再没有玩过“拱猪”。</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那时候,爷爷是全国人大常委,中央给爷爷配备了3个厨师,1个秘书,1部凯迪拉克12座专车,每个星期都有私人医生来为他看病。1968年爷爷去世时,据说江青还来到家里。姐姐告诉我,人家都谣传她是用牛奶洗澡,不知道真假,总之,江青的皮肤又细又白,身材高挑。江青还命令“中央文革”,封锁了我家前面的街道,除了直系亲属外,其他人都不得进入。</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照片:程潜儿媳朱瑞镕和女儿、女婿】</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  四</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span><b style="font-size: 15px;">功名利禄都看淡,开心享受小日子</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在妻子朱瑞镕眼中,程元“是个完美男人”。“人长得帅,又有学问,品质又好,最重要的是爱我。”朱瑞镕又一次露出骄傲的神态。这位80多岁的老人,口口声声向年轻人讲着“爱”,从她的表情中,能体会出老人的幸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我们聚少离多,但我一点都不担心,他反而问我,你不怕我在外面找别的女人?我很淡定地说‘不’。因为他有文化,懂道理,我嫁给他,就相信他会对我和这个家负责,其他什么都不问。”正因为如此,朱瑞镕反而发现,丈夫总是很“粘”自己,“晚年他每天一起床,总是先问我在哪儿,去什么地方都希望我陪着,我不去他就不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朱瑞镕是个非常了不起的女性。从五谷不分的大小姐,到程家的一家之长,她把整个家庭料理得有条不紊。“妈妈拿着书学做菜,爸爸什么时候要吃好吃的,随要随有,妈妈为爸爸做饭,直到爸爸去世的那一天。”程枫说,“父母亲70多岁,每天坐在沙发上看电视还手拉手,爸爸当着我们面还对妈妈说‘我爱你’。连我先生都做不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程元年轻时南征北战,和妻子聚少离多。“战争年代,有一次爸爸和妈妈坐飞机紧急转移,妈妈带着全部家当,有一箱金条,爸爸说你带这些干什么,多危险,她索性就把那一箱金条给了家里的副官保管。副官后来再也不见踪影,多年后,他找到我家,跪在爸爸面前,我们才知道,他把这些钱全部挥霍了,还染上了梅毒。妈妈把这些看得很淡。”程枫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朱瑞镕刚到上海时,身边带着5个孩子,但看到民政部门众多的聋哑人无法解决生计,她主动担任聋哑人工厂的厂长,在毫无经验可循的前提下,带领聋哑人一起谋生,把自己的5个孩子丢给一个保姆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2008年11月,程元在上海病逝,享年87岁。“爸爸去世前一天,还和妈妈手拉手去外面吃饭,回来看电视,什么事情都没有。早晨妈妈叫我们,说你爸爸不行了,突发心脏病……我们全家人很安静地目送爸爸离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朱瑞镕说,儿女们担心她接受不了丈夫去世,其实,她早已看透了生死。“这些都是自然规律,我会继续快乐地生活,每天早晨起来,和儿女们一起吃早饭,然后送他们上班,我就在窗前看报,有各种鸟儿来和我做伴。一会儿八哥飞来了,一会儿是麻雀,还有白头翁,还有三花子,脑门儿上有三道花纹,我给它们都取了名字。有一天我走了,就把我和丈夫葬在一起,多好!程家人见过大世面,经历过大风雨,功名利禄都不值得惦念,开心享受小日子最重要!”</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链接</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程潜(1882~1968),字颂云,湖南醴陵官庄人,清末秀才,同盟会会员。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六期毕业。辛亥革命后,曾任湘军都督府参谋长、非常大总统府陆军总长、广东大本营军政部部长。1920年孙中山第二次在广州发动护法运动时,被任命为陆军次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26年,程潜任国民革命军第六军军长。1928年被李宗仁扣留免去各职,之后数年,寓居上海。1935年升任二级陆军上将,任总参谋长。1938年起任第一战区司令长官,兼河南省主席。1939年5月13日晋升为一级上将。1940年调任军事委员会副总参谋。1948年3月参加副总统选举,最后放弃,所得票改投李宗仁,令蒋介石支持的孙科未能当选。之后改为湖南绥靖公署主任兼省主席,但仍掌控湖南军政大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49年8月,在长沙宣布起义,同年9月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国防委员会副主席、湖南省省长、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副主席。1968年在北京病逝。</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  (原标题:程潜在1949年的抉择 曾掌控湖南军政大权)</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span class="ql-cursor"></span></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宋教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882年4月5日~1913年3月22日)湖南省常德市桃源县仙瑞乡上坊村香冲(今漳江镇教仁村香冲组)人,字得尊,号遁初,一作钝初、遯初、敦初,别号渔父,化名犟斋、宋錬、中岛等,中国近代革命先驱者之一,被称作为“中国宪政之父”。</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光绪十四年(1888年),六岁的宋教仁进入私塾读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宋教仁入读桃源漳江书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宋教仁考中秀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宋教仁赴武昌投考美国圣公会文华书院普通中学堂(现华中师范大学),被录为第一。翌年入学,在校期间,由吴禄贞等人组织的革命团体在武昌花园山的聚会吸引了他,常与同学议论时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八月,宋教仁结识了黄兴,并成为挚友。同时,因不满清政府统治,他开始倾向革命。11月4日,与黄兴、刘揆一、陈天华、章士钊决定成立华兴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光绪三十年(1904年)2月25日,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为宗旨的华兴会在长沙西园正式成立,选黄兴为会长,宋教仁为副会长;7月,在武昌发起创建“科学补习所”;11月,计划在长沙进行起义反抗清朝政府,但事泄未遂,宋教仁潜赴日本,于12月13日抵达日本。</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6月,创办革命杂志《二十世纪之支那》,并入读日本法政大学学习西方政治。在留日期间,他对资本主义的社会制度特别感兴趣,广泛地阅读了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和社会制度方面的书籍。他还翻译了各种文稿,有《日本宪法》、《俄国之革命》、《英国制度要览》、《万国社会党大会略史》、《各国警察制度》、《世界史年表解》、《俄国制度要览》、《澳大利、匈牙利制度要览》、《比利时、澳匈国、俄国财政制度》、《美国制度概要》等等。宋教仁从这些翻译工作中,系统地掌握了理论知识,对当时世界重要国家的政治、经济、法律各种制度有了相当深刻的认识。8月,支持孙中山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加入并担任司法部检事长,同时将《二十世纪之支那》改为中国同盟会的机关报《民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宋教仁一度回到中国,企图在东三省建立反清政治力量,但不久就再次去日本。期间,根据其侦探结果编纂《间岛问题》一书,为清政府日后保护图们江间岛地区提供了有力证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黄兴赴安南谋举事,举荐宋教仁代理同盟会庶务,宋教仁由此开始主持同盟会日常工作,参与一切机密事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宣统二年(1910年)底,宋教仁从日本返抵上海,任《民立报》主笔,以“渔父”笔名撰写大量了宣传革命的文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宣统三年(1911年),宋教仁赴香港参加广州起义的准备工作;7月,宋教仁与谭人凤、陈其美在上海组建中国同盟会中部总会,亲任总务干事。 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10月28日,宋教仁与黄兴一同抵达武昌,参加革命政府的法律工作,参与起草《鄂州临时约法草案》;11月13日,离开武昌,赴上海;12月初,抵达南京。</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民国元年(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在南京成立,宋教仁被任命为法制院院长,起草了宪法草案《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法》;4月27日,出任唐绍仪内阁的农林总长;7月,因不满袁世凯破坏《临时约法》,辞去农林总长之职;7月21日,当选为同盟会总务部主任干事,主持同盟会工作;8月25日,中国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当选为理事,并被孙中山委为代理理事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宋教仁到处演说为国民党争取多数席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民国2年(1913年)2月13日,宋教仁自汉口沿江东下,2月15日抵达上海,寄住在同孚路21号黄兴家中。在国民党选举胜利并且有望组织责任内阁的情况下,孙中山并没有与宋教仁就相关事宜进行直接磋商,反而经过与袁世凯中央政府的密电协商,2月10日乘山城丸赴日本进行并不急切的考察访问;2月19日,宋教仁在国民党上海交通部发表演讲,明确地撇开孙中山发明的五权宪法而大讲他自己三权分立的宪政设想:“讨论宪法,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应如何分配,中央与地方之关系及权限应如何规定,是皆当依法理,据事实,以极细密心思研究者”。接下来,他再一次以激烈言辞全盘否定袁世凯政府当局的内政外交,认为只有国民党方面出面组织的议会政党责任内阁,才是救治“不良政府”的“医生”;3月,中华民国第一届国会选举基本结束,在宋教仁的主持经营下,国民党取得重大胜利。众议院议员596人,国民党得269议席,共和党得120议席,统一党得18议席,民主党得16议席,跨党者得147议席,无党派26席。参议院议员274人,国民党得123席,共和党得55席,统一党得6席,民主党得8席,跨党者38席,无党派44席。国民党在参、众两院870议席中占有392席,虽然没有超过半数,但由于共和、民主、统一三党加起来只有223席,国民党依然可以凭借其绝对优势影响操纵参、众两院。国民党的选举胜利,进一步抬高了宋教仁的政权预期和政治热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中华民国国会大选,国民党大获全胜,宋教仁正欲循欧洲“内阁制”惯例,以党首身份组阁之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民国2年(1913年)3月20日,宋教仁在上海火车站(老北站,现上海铁路博物馆)遇刺,子弹从宋教仁后背射入体内,射中其右肋,斜入腹部,凶手开枪后逃逸。宋教仁疼痛难忍,趴在一张椅子上,用手把于右任的头拉到嘴边,喘息地说:“我痛得厉害,起不来了……”,当时在火车站送行的黄兴、于右任、廖仲恺等将宋教仁送往沪宁铁路医院急救。在医院中他向于右任留下遗嘱,并授意黄兴代拟电报给袁世凯,讲述自己的中弹经过和革命生涯,最后希望袁世凯能够竭力保障民权,自己则虽死犹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手术后,宋教仁的情况没有好转,大小便中出血严重;21日下午,宋教仁再次被送进手术室,延至22日凌晨4时48分不治身亡,年仅31岁。</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民国建立后,共和之路存在两种选择,一是采取美国式的总统及议会共和制,即总统制,二是内阁制,也就是由参议院占多数的政党选出内阁总理,内阁总理自定内阁成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即便是在革命党人内部,也存在着两种制度的分歧。</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宋教仁是内阁制的铁杆粉丝,他认为,“内阁不善而可以更迭之,总统不善则无术更易之,如必欲更易之,必致摇动国本。”</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他的主张是,一方面要像日本明治维新一样,搞中央集权,防止各省纷纷独立,中央形同虚设;另一方面要实行内阁制,由议会中的多数党首领出任内阁总理,由总理组阁,内阁对议会负责,如此一来,总统就像英国国王那样,只是有地位和名誉,而无实权的国家元首,但是不能世袭。</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孙中山则是总统制的拥趸,1911年,武昌首义后,他回国主持大局,在与革命党人商议政府体制时说:“内阁制乃平时不使元首当政治之冲,故以总理对国会负责,断非此非常时代所宜。”</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宋教仁遇刺案成为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一个大案,至今没有定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后人读史至此,常将这一事件视同多米诺骨牌的倒塌,其使原本相互妥协的南北政府走向决裂。甚至有人悲观地认为,民主宪政在中国的试验,就此终结,民国刚一建立,就已名存实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历史评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毛泽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民国元年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那个时期是一个比较好的东西,当然,是不完全的,有缺点的,是资产阶级性的,但它带有革命性、民主性。</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清末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家谭人凤(1860年9月20日~1920年4月24日)撰挽联:</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破坏建设一身兼,有思想,有学问,有才能,谓之政治大家曾何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瘈狗毒蛇全国布,无人心,无天理,无国法,成此暗杀世界岂能堪?</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孙中山(1866年11月12日~1925年3月12日)撰挽联:</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其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作公民保障,谁非后死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为宪法流血,公真第一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其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三尺剑,万言书,美雨欧风志不磨,天地有正气,豪杰自牢笼,数十年季子舌锋,效庄生索笔;</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五丈原,一抔土,卧龙跃马今何在,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洒几点苌弘血泪,向屈子招魂。</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蔡元培(1868年1月11日~1940年3月5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中国同盟会与统一共和党、国民公党、国民共进会、共和实进会合并组建为国民党,是宋教仁)“百计联络”(的结果,是宋教仁而非他人做到这一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同盟会)其抱有建设之计划者居少数。抱此计划而毅然以之自任者尤居少数,宋渔父先生其最著也。</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章太炎(1869年1月12日~1936年6月14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①若举总统,以功则黄兴,以才则宋教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②至于建置内阁,首推宋君教仁,堪为宰辅,观其智略有余,而小心谨慎,能知政事大体,虽未及子房、文忠、亦伯仲于房、杜;昔在东方,尝以江左夷吾相许,今其成效粲然,卒为功首,犹复劳心综核,受善若虚,上宰之任,不患无人矣。总理莫宜于宋教仁。</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梁启超(1873年2月23日~1929年1月19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吾与宋君所持政见时有异同,然固确信宋君为我国现代第一流政治家。歼此良人,实贻国家以不可复之损失,匪直为宋君哀,实为国家前途哀也。</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清末立宪派政要汤化龙(1874~1918)撰挽联:</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倘许我作愤激语,谓神州将与先生毅魄俱沉,号哭范巨卿,白马素车无地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便降格就利害观,何国人忍把万里长城自坏,从容来君叔,抽刀移笔向谁言。</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著名记者黄远庸(1885年1月15日~1915年12月27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宋君此次主持国民党改组之功,于中华民国历史上必有不可磨灭者。</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赵立彬(1967年10月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宋教仁坚守议会政治的理想,虽然没有实现的条件,但仍有积极的意义。他执着地认为,民主宪政是最优越的政治制度,是反对专制统治的最有力武器,这在当时是一种进步的思想。只是后来的历史没有给予这种理想实践的空间,近代中国,进入的是一个在政治上较“力”的时代,而非较“理”的时代。宋教仁的理想虽然没有实现,但他的宪政理想和献身精神在中国人民追求民主的斗争史上,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湖南日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宋教仁一生坚守的民主宪政,是反对专制统治的有力武器。他的理想虽然没有实现,但他的宪政思想和献身精神,在中华民族追求民主的斗争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中国青年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以国情为起点,以欧美民主革命的成果为参照,勇于思索,构建三民主义的理论框架与“五权宪法”,还有部分革命前贤基于革命建国的实际需要,以远见卓识饱读中外文献,苦攻难题,年仅21岁就出任华兴会副会长的中国同盟会第三号人物宋教仁就是其中的佼佼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冯玉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882年11月6日~1948年9月1日)原籍安徽省巢县(今安徽省巢湖市),生于直隶青县(今属河北省沧州市),字焕章,原名基善,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一级上将,西北军阀。有“基督将军”、“倒戈将军”、“布衣将军”之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参加滦州起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21年7月后任陕西督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24年发动北京政变,推翻直系军阀控制的北京政府,并将所部改称为国民军,任总司令兼第1军军长,电请孙中山北上主持大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26年在直奉联军进攻下通电辞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26年3月赴苏联考察,同年5月加入中国国民党。9月17日在绥远五原誓师,率领西北军出潼关参加北伐战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30年3月与阎锡山组成讨蒋联军,中原大战失败后隐居山西汾阳峪,后隐居泰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33年5月,在察哈尔组织民众抗日同盟军,任总司令。</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35年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48年1月1日被选为民革常务委员和政治委员会主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48年7月回国参加新政协会议筹备工作,9月1日因轮船失火遇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冯玉祥是蒋介石的结拜兄弟,系国民政府青天白日勋章、美国总统二战银质自由勋章、国民政府首批抗战胜利勋章三大抗战勋章获得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周恩来对冯玉祥将军的评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自滦州起义,中经反对帝制,讨伐张勋,推翻贿选,首都革命,五原誓师,参加北伐,直至张垣抗战,坚决御侮,都表现出先生的革命精神。”</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班禅额尔德尼</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九世班禅(班禅额尔德尼)曲吉尼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藏传佛教格鲁派中最重要的活佛转世系统之一。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班禅原是对佛学知识渊博的高僧的尊称。“班禅额尔德尼”是清政府所授予的封号。这个封号是梵、藏、蒙语的结合,班是梵语“班智达”,意为学者;禅是藏语“钦波”,意为大;“额尔德尼”是蒙古语,意为“珍宝”。</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九世班禅曲吉尼玛(1883~1937年12月1日)前藏达布地方噶夏村人。乳名叫仓珠嘉措。</span><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51, 51, 51);">全名是:罗桑图丹曲吉尼玛格勒南结贝桑布。</span><span style="font-size: 15px;">八世班禅丹贝旺秋去世以后,扎什伦布寺派出代表在西藏地方找到了三个“灵童”。遵照清朝政府批准择定光绪十四年(1888)正月15日,在布达拉宫皇帝牌位前面,举行掣签仪式,从金瓶中用象牙筷子抽出一名,是达布地区的仓珠嘉措的名字,于是就认定为九世班禅。当天在布达拉宫的日光殿上,九世班禅拜十三世达赖土登嘉措为师,剃发取法名为吉总罗桑却吉尼玛格勒南结贝桑布,简称却吉尼玛。光绪十八年(1892)正月初三日,九世班禅在扎布伦布寺坐床。摄政第穆呼图克图给九世班禅授了沙弥戒。1902年(清光绪二十八年),由十三世达赖在大昭寺释迦牟尼像前,给九世班禅授了比丘戒。九世班禅早年与十三世达赖共同领导了抗英斗争,晚年又积极从事抗日斗争,坚决而勇敢的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汪精卫</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883年5月4日~1944年11月10日)祖籍浙江山阴(原绍兴县),出生于广东三水,又名汪兆铭,字季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早年投身革命,曾谋刺清摄政王载沣未遂,袁世凯统治时期到法国留学。回国后于1919年在孙中山领导下,驻上海创办《建设》杂志。1921年孙中山在广州就任非常大总统,汪精卫任广东省教育会长、广东政府顾问。1924年任中央宣传部长。后期思想明显退变,于抗日战争期间投靠日本,在南京成立伪国民政府,沦为汉奸。1944年在日本名古屋因“骨髓肿”病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殷汝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883年~1947年12月1日),浙江平阳人。抗战期间,投靠日本,沦为汉奸,出任日本扶植的伪冀东防共自治政府主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被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47年12月1日,在南京被枪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阎锡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883年10月8日~1960年5月23日),字百川、伯川,号龙池,山西五台人,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六期毕业生,清朝陆军步兵科举人、协军校,中国同盟会会员。民国时期重要政治、军事人物,晋系军阀首领。中华民国陆军一级上将。1960年病逝于台北,葬于七星区阳明山。</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杨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884年2月20日~1977年5月15日)四川广安县龙台镇寺(现广安市广安区龙台镇红日村)人,祖籍湖南衡阳草堂寺,字子惠,原名淑泽,又名伯坚。川军著名将领,二十军军长,国民革命军陆军二级上将,贵州省主席。杨森与“水晶猴子”邓锡侯、“巴壁虎”刘湘、“多宝道人”刘文辉、“王灵官”王陵基并称川军五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杨森颇具传奇色彩,历经辛亥革命、护国战争、军阀混战,抗日战争等历史时期。既有早年讨袁护国、炮击英舰、保护朱德、陈毅、胡志明的正义之举,又有勾结吴佩孚破坏革命、制造“平江惨案”和积极追随蒋介石打内战的斑斑劣迹。杨森在国民党军阀中,以妻妾成群、儿女众多而出名。他一生追求洋气和新潮,同时还是民间秘密组织袍哥会的一名舵主。</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49年,二野进军到湘西时,电台收到了杨森(国民党第20军军长、西南长官公署副长官、重庆卫戍总司令部总司令)发给刘、邓的一封明码电报,表示要起义。二野情报处处长柴军武收到此电后,向刘伯承司令员和邓小平政委做了汇报。刘伯承说:“千万不要这些人,别理他!你们做起义工作,不要找这些人&nbsp;。”</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杨森没有收到刘伯承的答复,还不死心,在重庆解放之后,又派“使者”到重庆找刘伯承面谈,这是因为他还有一部分残余部队被二野包围在山上。“使者”对和他接洽的柴军武和任白戈(重庆市军管会文管会主任)说,杨森要求起义,但条件是把他的“笼灶”(在重庆的浮财)运走,用那些被包围的部队作交换。刘伯承听了柴、任的汇报后,非常生气,说:“我不见他!你们去跟他谈去,让他转告杨森:有多少枪缴多少枪,就是缴械,别的不谈。”杨森碰了个大钉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49年,杨森由成都离川赴台,后病逝于台北,成为四川军阀中活动空间最广、经历最复杂、寿命最长的一个。</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龙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884年11月19日~1962年6月27日)彝族,生于云南省恩安(今昭通市)炎山区松乐村下营盘一个保有奴隶制残余的地主家庭。彝名纳吉岬岬,字志舟,原名登云。龙云排行第四,小名毛老四,在家居长,尚有一弟(早夭)一妹(龙登凤)。其村寨极偏僻,没有学校,龙云一直未能读书启蒙。</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890年,父亲去世,母亲回到娘家,龙云到舅父龙德源家生活,和表弟卢汉(1895年~1974年5月13日)被送到昭通城读书,跟随在昭的四川武术名家马得胜等人习武练艺,并结识永善县人邹若衡(1883~1980),三人结为兄弟,并称为“昭通三剑客”。为了谋生,他们相约在炎山等地收购木材、土特产等,顺金沙江运往四川宜宾出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14年,龙云毕业于云南陆军讲武学堂第四期步兵科。任云南都督唐继尧侍从副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22年被唐委为第五军军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27年发动政变,逼唐下台,独掌云南军政大权,至1945年,共主政云南18年之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49年8月13日,龙云在香港发表《我们对现阶段中国革命的认识与主张》的声明,正式宣布起义,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国防委员会副主席等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62年在6月27日,因急性心肌梗塞在北京去世。</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龙云是中华民国时期国民党滇军高级将领,国民革命军陆军二级上将,云南省国民政府主席,主政云南期间,保持了云南相对稳定的局势,在军事、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整顿和改革,对东南亚各国采取开放政策,收到一定成效,云南实力增强,被称为“云南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齐燮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885年4月28日~1946年12月18日)直隶省顺天府宁河县(今天津市)人,字抚万,北洋政府第4任江苏督军,直系军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早年先后在天津武备学堂、陆军大学学习,后留学日本,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回国后,开始了从政生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20年,江苏督军李纯在南京自杀,齐燮元继任江苏督军、苏皖赣三省巡阅使,成为直系高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24年,齐燮元与浙江督军卢永祥因上海归属问题爆发“江浙战争”,齐燮元获得福建督军孙传芳的支持,击败卢永祥,之后的第二次直奉战争中,因孙传芳倒戈,导致齐燮元战败,流亡日本。</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25年,齐燮元前往湖北,投靠吴佩孚,后因北伐战争再度下野,先后在天津、北平隐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37年,王克敏在日本的扶持下在北京成立伪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齐燮元参加伪政府的创建,历任伪华北临时政府治安部总长、伪华北政务委员会总署督办和伪华北绥靖军总司令等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40年,被南京汪伪政府任命为华北绥靖军总司令。</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45年,日本投降后被捕,他站在军事法庭上受审的时候,硬气得很,他说:“汪精卫是汉奸,因为他听日本人的;蒋介石是汉奸,因为他听美国人的。我齐燮元不是汉奸,因为我只听我自己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46年,被处决于南京雨花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蒋介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887年10月31日~1975年4月5日)祖籍江苏宜兴,生于浙江奉化,名中正,字介石。幼名瑞元、谱名周泰、学名志清,是近代中国著名政治人物及军事家。历任黄埔军校校长、国民革命军总司令、国民政府主席、行政院院长、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中华民国特级上将、中国国民党总裁、三民主义青年团团长、第二次世界大战同盟国中国战区最高统帅、中华民国总统等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蒋中正受孙中山赏识而崛起于民国政坛,在孙去世后长期领导中国国民党达半世纪;其于国民政府时代一直居于军政核心,领导中国渡过对日抗战与二次大战,行宪后又连续担任第一至五任中华民国总统长达27年,但其政治手腕与独裁统治亦广遭批评。其从政生涯横跨北伐、训政、国共内战、对日抗战、行宪、民国政府退守台湾及东西方冷战,在中国近代史上有重要地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75年4月5日,在台北士林官邸逝世,柩厝[jiùcuò]台湾桃园县大溪镇的慈湖畔。</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蒋介石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一个关键人物,他的政治生涯对中国近现代史的进程产生过极为重要的影响。</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徐永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887年12月15日~1959年7月12日)山西崞县(今山西原平)人,字次宸,民国时期著名军事家,国民革命军陆军一级上将,中原大战晋绥军的总指挥、抗战时期的军委会四巨头之一。曾任陆军大学校长、国防部长,1959年病逝于台湾。</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45年9月2日上午9时(东京时间),东京湾盟国总受降仪式在“密苏里”号战舰甲板上举行。作为美中英苏四大战胜国,军令部部长徐永昌上将作为中国代表第二个出场签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当日,日本政府投降代表是外相重光葵和大本营参谋总长梅津美治郎。</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备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抗战时国民党的四大部长,外称“军委会四巨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亦称军委会,是中华民国国民政府最高军事统御机关。它发轫于护法战争时期,一直到抗日战争胜利后的1946年5月才正式结束。蒋介石就是军事委员会的委员长,下设军政部、军训部、军令部、政治部四大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军政部长:何应钦,陆军一级上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军训部长:白崇禧,陆军一级上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军令部长:徐永昌,陆军一级上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政治部长:陈 诚,陆军一级上将</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杜月笙</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888年~1951年8月16日)江苏川沙(今上海浦东新区)高桥南杜家宅人,原名杜月生,后因章太炎建议而改名镛,号月笙,近代上海青帮中的一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4岁初到上海十六铺当水果行的学徒。后进入当时的青帮上海龙头“黄金荣公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25年7月,杜月笙成立“三鑫公司”,垄断法租界鸦片提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27年4月,杜月笙与黄金荣、张啸林组织中华共进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27年,蒋介石在政变中夺取政权。4月11日晚,杜月笙设计雇用流氓为上海总工会送锦旗放烟雾,诱骗活埋了总工会委员长、中共党员汪寿华等,致使上海总工会80万会员群龙无首,随后指使流氓袭击工人纠察队,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中起了关键的作用,致使数千工人和共产党员猝不及防被蒋介石杀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29年,杜月笙任公董局华董,这是华人在法租界最高的位置。同年,杜月笙创办中汇银行,涉足上海金融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47年,杜月笙因屡遭国民党打击而去香港躲避一时,即与潘汉年秘密会谈,保证中国共产党接管上海时,黑社会不予捣乱,也请共产党给予宽大处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48年春,杜月笙参加国民政府召开的“行宪国大”,力捧蒋介石当选总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49年,杜月笙曾经与黄炎培、钱新之、章士钊、盛丕华、沙千里、史良、张澜等人频繁接触,商讨时局与个人前途。杜月笙曾考虑过留在上海,但沉重的历史包袱使他难以完全相信共产党能不究前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49年4月10日,蒋介石召见杜月笙,要他去台湾。在这种情况下,杜月笙决定既不留在上海,也不投奔台湾。杜月笙选择留在香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51年8月16日,杜月笙于香港病逝。</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冯钦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889年4月11日~1963年1月22日)山西万泉(今属山西万荣)人,原名敬桂, 又名精一,后改名敬业,字钦哉,抗日爱国将领,中华民国中央执行委员,民国二级陆军上将,杨虎城部前期重要将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14年2月组织了江北元帅府,6月在包头起义,发动讨袁战争,拜谒孙中山。任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杨虎城部第十军第一师师长,作为主力长途奔袭驻马店,予唐生智军以毁灭性打击;中原大战攻打洛阳等战役,英勇善战,被杨虎城倚为主力。西安事变时,拒绝杨虎城“进驻潼关,防堵中央军”的命令,向国民政府作出“一不作共产党,二不拥护小张(学良),三不与中央军作战”的承诺。参加保定战役和娘子关战役、中条山战役,与中共领导的第十八集团军协同作战,多次打退日军进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41年秋任命他为察哈尔省主席。 因察省已经沦亡,省府设在洛阳,而冯却一直在西安家中“办公”。</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46年10月,任第十一战区副司令长官。他还兼任张家口绥靖公署副主任,并当选制宪国民大会代表。内战爆发后,1946年10月,冯曾参加对张家口的军事进攻。后历任第十一战区副司令长官兼张垣绥靖公署副主任、北平行辕副主任、华北“剿总”副总司令。</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47年(民国36年)12月,冯钦哉就任国民政府主席北平行辕副主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翌年8月,任华北剿匪总司令部副总司令(总司令:傅作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48年,蒋用飞机接运高级人员南逃,他拒绝随行。他积极支持北平和平解放,应傅作义之邀,赴陕西榆林将邓宝珊接至北平,由邓宝珊做傅作义的全权代表与人民解放军代表达成“和平协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多次拒绝给他安排工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56年,经薛岫东和楚溪春介绍, 加入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任北京市民革社会第十三支部委员,同年冬任政协北京市第一届委员会委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分子,开除民革党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58年反右派斗争中,冯钦哉被打成右派分子,被民革除名,后因历史问题被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63年1月22日病故于西安家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80年4月,民革北京市委员会确认冯钦哉的右派认定错误,为其恢复了名誉。</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邓锡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889年~1964年3月30日),字晋康,四川营山县人。历任护国军营长,川军连长、营长、团长、师长、军长、集团军总司令。为中华民国陆军二级上将、爱国人士、军事家、著名抗日将领,抗战胜利后在川军中被视为领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23年参加第二军与一、三军及边防军对战,任副总指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24年5月被北京政府任命为四川省省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37年9月任第二十二集团军总司令,率部出川抗战,参与“台儿庄大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46年9月9日代四川省主席,次年任四川省主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38年至1948年担任川康绥靖公署主任,统领四川省和西康省的军权。邓锡侯是民国四川保定系实际第一首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49年12月9日在彭县率部通电起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49年后历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兼水利部长、四川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民革中央委员、全国人大代表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55年9月23日荣获一级解放勋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64年3月30日在成都病逝。</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张群</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889年5月9日~1990年12月14日)四川省华阳县(今属天府新区)人,字岳军,国民党元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早年就读保定全国陆军速成学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08年,赴日本,就读振武学堂,与蒋介石为同学,同年加入同盟会, 其后曾参与辛亥革命、二次革命、护法运动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11年10月,武昌起义爆发。在日本各见习营的中国士官生纷纷离开日本回国。张群与蒋介石偷渡回上海,立即参加了陈其美领导的上海起义。起义成功后,于11月4日组成了都督府,陈其美被推举为都督,黄郛为参谋长,张群任军务处军械科长。后张群在黄郛任师长的第二十三师任团参谋,团长为蒋介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12年春,张群升任营长。这一时期,张群与蒋介石、黄郛关系甚密,并结拜为兄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张群与蒋介石、汪精卫等人希望到国外去留学,继续读书深造。在北京政府稽勋局局长冯自由的支持下,张群在婚后不久携夫人北上天津,准备由陆路前往英国。但是,此时国内的局势发生了变化,国民党在1912年12月至1913年初举行的第一次国会选举中大获全胜,这对袁世凯构成了极大的威胁。为了打压国民党,袁世凯派出杀手南下,准备刺杀国民党要人。在天津的黄郛得知这一情况,担心在上海的陈其美的安全,遂遣张群于3月初由天津前往上海报告。之后,张群转往南京,准备搭乘津浦铁路返回天津时,听到国民党代理理事长宋教仁于1913年3月20日在上海车站遇刺的消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宋教仁遇刺3月22日身亡,使国内舆论大哗。孙中山由日本返国,认为“非去袁不可”,力主兴师讨袁。“二次革命”于7月发动。张群在陈其美催促下,放弃去英国的计划返回上海,参加“二次革命”,任上海讨袁军副团长(总司令是陈其美,团长是蒋介石)。不久,“二次革命”失败,袁世凯大肆搜捕国民党人,张群携夫人和其他国民党人亡命日本。这时,恰巧日本政府宣布保留辛亥年在日本联队的士官生的学籍,张群于1914年再度入日本士官学校读书,翌年毕业。因为国内袁世凯正阴谋复辟帝制,回国不大可能,加上日本提出对华二十一条的无理要求,迫使袁世凯接受,使中国人在日本生活有不安全感,所以张群应友人之邀,到南洋荷属东印度(今印尼)的爪哇,在首府巴达维亚(Batavia,印尼独立后改名为雅加达Jakarta)的中华学校教书,暂避风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15年12月,袁世凯推翻共和,复辟帝制,宣布中华民国为中华帝国,年号“洪宪”,改民国五年为“洪宪”元年。孙中山等资产阶级革命派奋起反袁,发动护国运动。12月25日,蔡锷、李烈钧等在云南起义讨袁。张群此时响应护国运动,从爪哇回国,投身反袁,任浙江省督署参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17年,段祺瑞任国务总理,通过“西原借款”等善后大借款,大肆出卖主权,遭到国人谴责。张群积极参与反对段祺瑞借款的活动。他代表上海的两家报社《中华新报》和《民国日报》,参加上海新闻记者访日团到日本,进行反对借款的活动。张群凭借曾在日本军校读过书、与日本军方人士有过接触的条件,与当时的日本参谋部次官、中将田中义一进行了交谈。张群问田中,日本为什么要帮助段祺瑞?田中回答说,北京政府是中国的中央政府,而段祺瑞是中央政府的总理,因为“中日亲善”,段当前没有钱,没有力量,而中国要参加欧战,必须增强实力,所以要支持他,借款给他。张群对此不以为然,他说:你们这不是看错人吗!中国和日本不一样。中国军阀的派系多,互相混战,如果这一派的势力增强了,使他有了凭借,正足以挑起他的野心,引起更多的内战,使中国内战不休,更贫更弱,这哪里算是帮助中国呢?张群与田中的谈话不欢而散。西原借款最终签订。张群回国后在《中华新报》上发表文章《中日亲善的疑云》,批评日本的对华政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是年,张群任孙中山大元帅府参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24年,参加国民革命军第二军,任河南省警务处处长兼开封市警察厅厅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26年,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总参议兼军事委员会委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28年1月7日,蒋介石复职总司令。张群随后回国,继续担任总参议,旋任军政部政务次长兼兵工署长,还兼任过一段时间同济大学校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29年3月国民党三大,张群被选为中央执行委员,同月因张定璠放走白崇禧被撤职而出任上海特别市市长。中央执行委员一职,一直连任到国民党的“六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30年-1932年,任上海市市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32年,行政院改组,张群辞去上海市长之职,改任豫、鄂、皖三省“剿匪”总司令部党政委员兼政务指导委员会常务委员,策划对付鄂豫皖边区根据地的红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随后不久,他改任北平政务委员会常务委员、军事委员会北平分会委员,兼北平市整理指导文化委员会副委员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33年7月,张群出任湖北省政府主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35年12月,张群出任国民政府外交部长,险被酆悌阴谋派人刺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张群出任军事委员会秘书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同年11月,上海陷落,南京吃紧,德国驻华大使陶德曼加紧进行“调停”活动,张群以中国代表身份参加谈判。由于日本占领南京后,态度更加强硬,谈判破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37年冬,国民政府迁都重庆,称“陪都”。张群出任国民政府行政院副院长、国民精神总动员会秘书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38年1月,中日两国先后召回大使,两国外交关系断绝。</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是年,张群任国防最高委员会重庆行营主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38年1月-1939年12月,任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秘书长 ,行政院副院长,国防最高委员会秘书长等职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在整个抗日战争中,张群都在蒋介石身边,出谋划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40年7月,川康经济建设委员会在重庆成立,蒋介石自兼委员长,实际工作由张群负责,邓汉祥为秘书长。这个委员会罗致了川康各界头面人物。会内设置秘书处,办理日常工作,遇有重大问题,则向张群直接汇报请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40年11月15日,国民政府发布任命令,派张群为四川省政府主席,同时兼任成都行辕主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45年,抗战胜利后作为国民党方面三个代表之一参与国共谈判。</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47年4月到1948年5月,任行政院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48年5月,任总统府资政,同年当选第一届国大代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49年1月28日,与陈立夫、郑彦棻同来溪口与蒋介石“度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2月,任重庆绥靖公署主任,后任西南军政长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4月5日,张群再到溪口。4月7日,蒋介石同张群商谈,“准备对李宗仁坦直以利害”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后任西南军政长官公署军政长官,行政院政务委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2月8日晚,张群“自昆明飞返成都”。12月9日上午,复与余程万、李弥、龙泽汇等飞往昆明。“飞机在昆明被扣”。12月12日,张群由昆明脱险抵达香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2月16日到台湾,蒋于正午约谈,“聆取其在昆明被扣之详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同年底,任国民党革命实践研究院主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50年,任国民党中央改造委员会委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51年,兼任台湾当局“行政院设计委员会”委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54年5月至1972年5月,任台湾当局“总统府秘书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生性奇俭,曾有意与蒋介石竞选总统,为蒋所劝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57年,兼任台湾当局“国防会议”秘书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72年后,长期担任台湾当局所谓“总统府资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89年退休,是国民党第三至六届中央执行委员、第七至十三届中央评议委员及主席团主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90年12月14日,因肾功能衰竭病逝台北,寿101岁。</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由于张群的推荐,原属北洋时期的政学会成员如黄郛、杨永泰、吴鼎昌、熊式辉、陈仪、吴铁城、翁文灏等,改换门庭,积极为蒋介石出谋划策,成为国民党内一个主要的政治集团,人称“新政学系”。这是一个熔旧式官僚、新派学者和政客名流于一炉的松散的政治组织,品质既杂,水准不一,关系微妙。1931年“新中国建设学会”在沪成立,这是“新政学系”走向公开的标志。新政学系中的两个关键人物,一个是担任过蒋介石秘书的杨永泰,一度成为宠臣,另一个就是张群。杨永泰被刺杀后,张群成了“新政学系”的唯一领袖。政学系的主要工作,就是拉拢各党各派,增加蒋介石政权的实力。其中,张群起了重要作用。张群在蒋介石身边,被称为做“糨糊、胶水工作”,许多实力派、反动党派,几乎都通过张群而与蒋氏结合。所以有些人又说,在中国政治舞台上,张群是“蒋介石的怀刀”,为蒋氏出谋划策,四处游说。蒋氏经常把最不放心、最难处理的事情交给张群去办理,张群也最能领会蒋氏意图,而不折不扣去执行。张学良东北易帜,中原大战时入关援蒋,都因为有张群的周旋奔波。民社党首领张君劢、青年党主席曾琦等,都由张群介绍给蒋介石。一些地方军阀,杂牌队伍,也通过张群拉拢而依附蒋介石。</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张群在1954年做过一次“谈修养”的演讲。1969年把演讲的内容加以扩充、修订,出版成书,书名就叫《谈修养》,这本书在台湾很有影响,书名几乎成了张群养生之道的代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谈修养》这本书中,首篇是论健康之道。张群主张养生必须从“起居有时,饮食有节”做起。他说他生平遇到很多朋友,本来身体很好,但在强壮有为的年纪里,自负体力过人,或纵情声色,或恣意口腹,以致未老先衰。因此,他认为养生保健之道应随时注意节制,以保持细水长流。</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何应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890年4月2日~1987年10月21日),中华民国陆军一级上将,字敬之,贵州省兴义人。早年留学日本,就读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辛亥革命爆发后,回国参加沪军。二次革命失败后,再到日本就读于陆军士官学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16年秋回国,到贵州任讲武学校校长、黔军参谋长等职。1924年赴广州,任大本营参议、黄埔军校总教官兼教导第一团团长、旅长、师长、军长等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1927年4月追随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在浙江进行反革命屠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30年3月任国民政府军政部部长。此后任“剿共” 军队前线指挥, 积极参与第一、二、四次“ 围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33年5月,何应钦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北平分会代理委员长身份处理华北事宜。5月31日,熊斌将军以军事委员会北平分会总参议名义任首席代表,与日本首席代表冈村宁次签订《塘沽停战协定》。(该协定实际上默认了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东北三省和热河的合法性,并承认冀东为“非武装区”。该协定使日本帝国主义巩固了在华攫取的利益,助长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野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35年7月6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北平分会代理委员长何应钦复函日本中国驻屯军司令官梅津美治郎,就解决河北事件问题,表示接受6月11日梅津就华北问题提出的备忘录(日文为“党書”)全部条件,通称《何梅协定》。(又称《梅津·何应钦协定》、《何应钦-梅津美治郎协定》、《何梅换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同年授陆军一级上将军衔。</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全面抗日战争时期,任第四战区司令长官、中国远征军总司令、中国战区中国陆军总司令。</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41年1月,同蒋介石策划皖南事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45年9月9日,何应钦在南京代表中国政府接受侵华日军总参谋长小林浅三郎递交的侵华日军总司令冈村宁次签署的投降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46年6月,任中国驻联合国安理会军事参谋团中国代表团团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48年5月任国防部长,次年3月任行政院长,5月辞职,8月去台湾。历任“总统府战略顾问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民国联合国同志会”理事长、“三民主义统一中国大同盟”主任委员等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87年10月在台北病逝。</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唐生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890年10月12日~1970年4月6日)湖南省永州府东安县(今湖南省东安县)人,字孟潇,号曼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12年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毕业后进湖南陆军。1927年6月15日,武汉国民政府将国民革命军第1集团军第4方面军扩编为第4集团军,总司令唐生智,兼第1方面军总指挥。1929年任国民党政府军事参议院院长、第五路军总指挥。1931年5月宁粤对立期间任广州军事委员会兼军事参议院院长。1934年12月兼任国民训练总监部总监。1935年4月,被任命为陆军一级上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37年临危受命,指挥南京保卫战,在12月11日接蒋介石命令发布撤退令,丢下部属脱逃,狼狈撤离到江北。南京保卫战后,唐生智辞去一切职务,决定回东安老家办学。其宗旨是维护抗日统一战线,培养抗日救亡英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49年参加湖南和平起义。此后他在湖南军、政机构任职到湖南省副省长等。1970年4月6日,因肠癌于长沙逝世,终年79岁。</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61年,陈毅同志代表党中央看望病中的唐生智。陈说:“孟潇先生,你够朋友,在国民党一级上将中,只有你一个没有和红军、解放军打过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81年,党中央委托湖南省委重新为唐生智召开追悼会。会上邓小平、王震等中央领导送了花圈,湖南省委对他追求真理、爱国爱民的一生作了盖棺论定,并在悼词中特地提到文革中唐生智力保贺龙的惊人功绩。</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早在唐生智担任国民革命军第八军军长时,贺龙就是他手下的一位师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27年6月15日,武汉国民政府将国民革命军第1集团军第4方面军扩编为第4集团军,总司令唐生智,政治部主任彭泽湘。其编制为:第1方面军总指挥唐生智(兼),下辖第8军、第35军、第36军、第12军、第17军,各军军长依次为李品仙、何键、刘兴、叶琪、周斓;第2方面军总指挥张发奎,下辖第4军、第11军、第20军,各军军长依次为黄琪翔、朱晖日、贺龙。</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8月1日,第4集团军中由中国共产党掌握的部队参加南昌起义,成为中国工农红军的来源之一。贺龙掌握的第20军就是起义的主力。</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文革中,以某部装甲师师长为首的专案组,到长沙找唐生智调查贺龙的黑材料,最后掏出手枪威胁,唐都不为所动。</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戴季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891年~1949年2月11日),男,初名良弼,后名传贤,字季陶,笔名天仇。原籍浙江吴兴(今浙江湖州),生于四川广汉,中国国民党元老,中国近代思想家、理论家和政治人物。</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早年留学日本,加入同盟会。辛亥革命后追随孙中山,参加了二次革命和护法战争。五四期间,思想激进,也是中国马克思主义最早的研究者之一。曾先后担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国立中山大学校长、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长、考试院院长等职。有蒋介石的“国师”之称,是蒋介石的忠实“智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戴季陶是中华民国国旗歌的作词者,他在训政时期任第一任考试院院长长达20年,也是历史上最年轻的五院院长(就任时年仅37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49年2月11日,戴季陶在广州服安眠药自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著有《日本论》、《青年之路》、《学礼录》、《东方民族与东方文化》、《中国文化在世界之地位及其价值》等,后人编有《戴季陶先生文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李宗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891年8月13日~1969年1月30日),字德邻,广西桂林市临桂人。国民革命军陆军一级上将,中国国民党“桂系”首领,中华民国首任副总统、代总统。北伐战争中有着重要影响的一位人物,北伐前致力两广统一,奠定北伐的基础,促成北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九·一八”事变后,抗日战争爆发,李宗仁任第五战区司令长官。1948年国民党行宪,当选副总统。蒋介石下野后,一度任代总统,欲以和谈挽救国民政府未果。之后出走美国,但最终偕夫人郭德洁于1965年7月经瑞士、中东回到北京,受到毛泽东及其他中共领导人欢迎,于1969年1月30日在北京逝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孙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891年10月20日~1973年9月13日),汉族,字连生,号哲生。广东省香山县翠亨村(今广东省中山市南朗镇翠亨村)人,孙中山长子。曾任中华民国考试院、行政院、立法院三院院长。1973年9月13日病逝于台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胡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891年12月17日~1962年2月24日)籍贯安徽省绩溪县,生于江苏省松江府川沙县(今上海市浦东新区)。曾用名嗣穈,字希疆,学名洪骍,后改名适,字适之。中国现代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光绪二十年(1894年)3月6日,回到籍贯地绩溪随介如四叔读私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开始读《水浒传》等小说,随禹臣先生读私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开始读《纲鉴易知录》、《资治通鉴》,当读到朱熹《小学》中引司马光论地狱的话与《资治通鉴》中引范缜《神灭论》的话时,受到影响,从而成为无神论者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光绪三十年(1904年),进入梅溪学堂读书,开始接触梁启超的文章和邹容的《革命军》等著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进入澄衷学堂,接触到严复翻译的《天演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暑假,考取中国公学,同时兼任英文教员,并为《竞业旬报》撰稿,上学期间学习作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开始编辑《竞业旬报》(自二十四期),同时在《国民白话日报》、《安徽白话报》上发表文章;9月,因中国公学风潮,部分学生另立新中国公学,胡适参与新公学的筹建工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宣统元年(1909年),《竞业旬报》停刊;11月13日,新公学与中国公学合并,胡适因此失学,寄居在上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宣统二年(1910年)2月,由王云五推荐到华童公学教国文;3月22日,辞去华童公学的职务;7月,赴北京参加留美考试,最终国文获得一百分的成绩,以第55名被录取;8月16日,从上海坐船去美国留学;9月,来到绮色佳(绮色佳镇是美国纽约州一处地名,现译伊萨卡,胡适取中文名为绮色佳)进入康乃尔大学,选读农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宣统三年(1911年),完成杂文《康乃尔传》、论文《〈诗三百篇〉言字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民国元年(1912年)春,进入康乃尔大学文学院学习;12月27日,担任康乃尔大学大同会支会主席。民国二年(1913年),担任康乃尔大学世界学生会会长,与赵元任、胡达同被推举为美国大学生联谊会斐贝卡拔(PhiBetaKappa)的会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民国三年(1914年)2月,获得学士学位;4月1日,受留美学生会会长郑莱之聘,任该会哲学教育群学部委员长;5月9日,凭借论文《论英诗人卜郎宁吟之乐观主义》获卜郎宁奖;5月20日,辞去世界学生会会长职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民国四年(1915年)9月20日,进入哥伦比亚大学哲学系学习,师从约翰·杜威;11月,通过博士资格考试的“初试”;同年,论文《非留学篇》刊登于《甲寅杂志》。民国五年(1916年),开始尝试创作白话诗;8月19日,提出“新文学之要点”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民国六年(1917年)1月1日,论文《文学改良刍议》刊登于《新青年》二卷五号;同月回国受聘北京大学教授;陈独秀在给胡适的信中,表达了想要让胡适到北京大学任教,与之共事的希望,胡适帮助蔡元培罗致人才,把《新青年》从上海迁来北京编辑;4月17日,胡适完成博士论文;5月22日,进行博士学位最后考试——口试;5月23日,改定论文《先秦诸子之进化论》;7月,从美国返回;9月10日,到北京就任国立北京大学教授 ;进入北京大学之后,直接参与《新青年》的编务活动,与陈独秀一起倡导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也向蔡元培推荐人才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民国七年(1918年)初,《新青年》改组为同人刊物,扩大编辑部,由陈独秀、胡适、李大钊、钱玄同、高一涵、沈尹默等六人轮流编辑;4月,胡适的论文《建设的文学革命论》发表在《新青年》四号四卷上;同年,任北京大学评议会评议员、《北京大学日刊》编辑、哲学研究所主任、英文科教授会主任等职位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民国八年(1919年)5月,五四运动爆发。新文化运动也因政治的助力,迅速发展到全国各地,汇集成了全国规模的伟大文化革命的洪流。胡适和陈独秀大力倡导五四运动,二人成为五四运动的代表人物。胡适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是革命统一战线中的一员,但相比较于李大钊、陈独秀,他较为温和,不怎么坚决武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民国八年(1919年),论著《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卷)由商务印书馆出版;9月20日,北京大学开学,代理北京大学教务长;同年,接办《每周评论》杂志,发表论文《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主张改良主义,挑起问题与主义论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民国九年(1920年)2月,白话诗集《尝试集》出版;7月27日,完成论著《〈水浒传〉考证》,这是他第一篇重要的小说考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民国十年(1921年)3月27日,完成论著《〈红楼梦〉考证》初稿;5月21日,与丁文江等人讨论组织“努力会”并起草章程;年底,文集《胡适文存》由亚东图书馆出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民国十一年(1922年)3月21日,《国学季刊》杂志编辑部成立,任该杂志编辑;5月7日,参与《努力周报》杂志创刊工作;5月14日,起草的《我们的政治主张》发表在《努力周报》第二号;9月25日,出席教育部召集的学制会议;10月11日,以北京教育会代表身份参加在济南召开的第八届全国教育会联合会会议,会议期间被推主拟学制草案,此案由总统教令公布施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民国十二年(1923年)1月,北京大学《国学季刊》杂志创刊,胡适任编辑委员会主任;4月1日,在《读书杂志》第八期发表杂文《读梁漱溟先生的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参与“科学与人生观”论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民国十三年(1924年)7月3日,写信给北洋政府教育总长张国淦,就北京警察机关禁售《胡适文存》与《独秀文存》的问题提出质问;同年,与陈西滢、王世杰等创办《现代评论》周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民国十四年(1925年)1月,参加“善后委员会”;2月13日,北京各界国民会议促成会通知胡适,推荐他为国民会议组织法研究委员会委员;4月,被中华全国村市建设协会聘为哲学顾问;8月31日,写成杂文《爱国运动与求学》,发表在《现代评论》二卷三九期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民国十五年(1926年),与其师郭秉文等人在美国发起成立华美协进社。1927年2月4日,到哥伦比亚大学完成哲学博士学位的最后手续;6月,被选为管理美国退还庚款的中基会的董事;同月,与徐志摩等在上海龙华路开办新月书店;8月,受聘为私立光华大学教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民国十七年(1928年)3月10日,《新月》杂志创刊号出版,胡适参与创刊工作;4月30日,接任中国公学校长职务并兼文理学院院长;5月4日,在上海光华大学演讲《五四运动纪念》;5月15日,在南京出席“全国教育会议”;7月1日,与徐志摩等组织成立新月书店;12月,论著《白话文学史》由新月书店出版;同月,在上海蒋介石与宋美龄婚礼上结识蒋介石;同年,任中国公学校长;同年,正式取得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民国十八年(1929年)1月19日,来到北平,被选为北平协和医学校董事;3月,完成论著《中国公学校史》;同年,在《新月》杂志上发表政论文《人权与约法》,标志人权运动的开始,随后发表政论文《我们什么时候才可有宪法——对于建国大纲的疑问》《知难,行亦不易——孙中山先生的“行易知难”说述评》《新文化运动与国民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民国十九年(1930年),与罗隆基、梁实秋三人有关人权问题的文章结集为论著《人权论集》,交新月书店出版,后被国民党政府查禁;4月10日,在政论文《我们走那条路》中提出:“要铲除打倒的是贫穷、疾病、愚昧、贪污、扰乱五大仇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民国二十年(1931年)1月,蒋梦麟就任北京大学校长,聘胡适为文学院长;10月,到上海参加太平洋国际学会,并担任会议主席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1月12日,林森以国民政府名义颁发聘书,聘胡适为全国财政委员会委员;1月23日,复聘胡参加国难会议;5月22日,邀蒋廷黻、丁文江、傅斯年、翁文灏创办《独立评论》杂志,先后共为其撰写了1309篇文章;6月2日,德国普鲁士国家学院致函,聘胡适为该院哲学史学部通讯委员;7月3日,在《独立评论》第七号上发表杂文《赠与今年的大学毕业生》,提倡“巴斯德精神”;7月10日,在《独立评论》第八号上发表《所谓教育的法西斯蒂化》;11月28日,被全国经济委员会聘为该会内的教育专门委员会委员;12月6日,在长沙中山纪念堂讲演《我们所应走的路》,提倡“学术救国”;同年,任北京大学文学院院长兼中国文学系主任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1月9日,成为中国民权保障同盟会员;1月19日,被聘为商务印书馆大学丛书委员会委员;1月30日,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北平分会”成立,聘胡适为执委会主席;2月19日,发表论文《民权的保障》,公开指责中国民权保障同盟负责人把民权保障作为政治问题而不是作为法律问题看待;同月,退出中国民权保障同盟;4月16日,在《独立评论》第四十六号上发表杂文《我的意见也不过如此》,表示“我极端敬仰那些曾为祖国冒死拼命作战的英雄,但我的良心不许我用我的笔锋来责备人人都得用他的血和肉去和那最残酷残忍的现代武器拼命” ;4月19日,应邀与蒋梦麟、丁文江同至北平军分会与何应钦商谈华北形势;4月25日,被国民政府聘为农村复兴委员会委员;6月18日,由上海登轮赴美,经美至加拿大出席太平洋国际学会;7月,在芝加哥大学讲学一个月,讲题为《中国文化的趋势》,结束后讲稿汇编成册,由芝加哥大学出版,名为《中国的文艺复兴》;7月14日,被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聘为国立北平图书馆委员会委员长;9月,自传《四十自述》出版;11月19日,在《独立评论》第七十七号上发表政论文《建国问题引论》,要求中国共产党放弃革命;12月3日,杂文《逼上梁山,文学革命的开始》脱稿,这是补写《四十自述》的一章,但此后该书没有再续写下去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5月18日,在《独立评论》第一百零三号上发表论文《信心与反省》,后又接连发表论文《再论信心与反省》《三论信心与反省》,主张中华民族信心要站在反省的唯一基础之上;8月17日,完成论文《教育破产的救济方法还是教育》,指出教育的失败是因为当时还不曾真正有教育,救济教育的失败,就是在最短年限内普及初等义务教育;8月25日,参加“平民教育促进会”第十周年纪念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1月5日,接受香港大学授予的法学名誉博士学位,留港期间,多次要求出任驻日本大使未果;5月5日,发表杂文《纪念“五四”》;一周后,发表再论五四运动的论文《个人自由与社会进步》;6月22日,完成论文《充分世界化与全盘西化》;9月7日,被选为中央研究院第一届评议会评议员;11月19日,出席宋哲元举行的招待北平各界人士谈话会,表示反对“冀察特殊化”;12月9日,“一二·九”运动爆发,先后发表政论文《为学生运动进一言》《再论学生运动》,赞赏学生的爱国行动,但反对学生罢课。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1月14日,参加由蒋介石召集的平津各校代表集会;8月,在美参加太平洋国际学会第六届年会,被选为该会副会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4月8日,在北平大学女子学院演讲《治学方法与习惯》;4月29日,在上海出席中基会预备会议;5月3日,到南京出席中央研究院评议会;6月20日,在南京中央政治学校研究部参加准备出席世界教育会议的代表的第一次集会,被推为主席;7月11日,到庐山参加“庐山谈话会”;8月13日,上海抗战爆发,南京政府组织国防参议会,聘胡适为参议员;8月19日,被蒋介石要求即日前往美国争取美方对中国的支持;9月,接受蒋介石委托,以北京大学文学院院长身份赴欧美作国民外交工作;9月26日,在旧金山对华侨演讲《算盘要打最不如意的算盘,努力要做最大的努力》;10月1日,在旧金山哥伦比亚电台发表演说《中国在目前危机中对美国的期望》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6月,当选为“国民参政会”参政员;7月,出任驻美国大使;9月17日,被国民政府正式任命为驻美大使;10月27日,向美国总统罗斯福递交国书;12月4日,在纽约律师俱乐部演讲《北美独立战争与中国抗日战争》,首次公开提出“苦撑待变”的观念;12月15日,在中美桐油贷款协议签字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4月19日,赴美国拜访总统罗斯福,谈中立法案事;6月6日,接受哥伦比亚大学名誉法学博士学位;6月13日,接受芝加哥大学名誉法学博士学位;10月30日,在纽约美图中因协会演讲《我们还要作战速求卓超坚守自由下去》;12月5日,在纽约市政协会演讲《中国目前的形势》;12月29日,在华盛顿美国历史学会讲《中国与日本的现代化运动——文化冲突的比较研究》;冬,在美国各学院联合会演讲《世界战争与未来的世界秩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同年,当选为“国民参政会”参政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民国二十七至三十一年(1938—1942年),出任驻美大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3月5日,在佛罗里达州罗林斯国际关系研究所演讲《远东和世界将来的和平》;4月24日,协助中美签订滇锡贷款协议;10月24日,对全美广播《挽教在中国的民主》;11月28日,在纽约市参议会演说《我们需要的是哪种世界秩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民国三十年(1941年)11月10日,拜访美国总统罗斯福总统,谈远东局势;11月25日,就日美临时安协方案中损害中国的内容向赫尔提出抗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3月,在华盛顿演讲《中国抗战也是要保卫一种文化方式》、《我们的共同战斗》;4月20日,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商学院讲演《中国在日前世界斗争里的地位》;5月4日,在华盛顿向中国国内发表《五四广播词》;9月8日,交卸驻美大使职务,旅居纽约,从事学术研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10月,应哈佛大学之邀,演讲《中国历史文化》;同年,应聘为美国国会图书馆东方部名誉顾问。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春,受芝加哥大学聘,为该校讲学;9月起,到哈佛大学讲学八个月,题为《中国思想史》;12月17日,与张伯苓等21人发表联名宣言,要求盟国修改战略,采取有效军事行动,在中国战场打击敌人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3月27日,担任中国出席旧金山联合国大会代表团代表;4月25日,出席旧金山联合国制宪会议,以中华民国政府代表团首席代表的身份,在伦敦出席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会议,制订该组织的宪章;8月24日,发电给毛泽东(由王世杰代转),要求中国共产党放弃武力,做和平的第二大党;8月30日,被推举为世界教育会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前身)于11月1日在伦敦开会的中方出席代表之一,参与制订该组织的宪章;9月3日,推定胡适为北京大学校长,返国前由傅斯年代理校务;9月6日,被国民政府正式任命为国立北京大学校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民国三十五至三十七年(1946—1948年),任北京大学校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善未易明,理未易察",这是他以北大校长的身份,在北大1946年10月10日开学典礼的讲话中赠与北大学子的一句话,八个字尽显他对人生的感悟,以及他对待问题的看法、态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1月15日,出席制宪国民大会,为主席团成员大会,与朱经农等204人联名提出《教育文化应列为宪法专530章》的提案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1月24日,蒋介石想请胡适出任中华民国考试院长和国府委员,但胡适坚持不肯加入国民政府而力辞;2月1日,为沈崇案出庭作证;5月,邀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校一些教授组织“独立时论社”,议论国内外政治问题;8月1日,在北平广播电视台发表讲话《眼面世界又化的趋向》;8月24日,在《大公报》发表论文《我们必须选择我们的方向》;9月28日,在《大公报》发表论文《争取学术独立的十年计划》;10月10日,在平津六科学团体联合年会上讲演《大学教育与科学研究》;10月15—17日,在南京出席中研院第二届评议会第四次会议,拟定院士选举规程及第一届院士候选人名单;10月27日,在上海对记者谈话,就美国海军部将“沈崇案”主犯皮尔逊判决无罪释放一事发表看法;12月12日,被聘为中美教育基金会顾问,并主持其事;12月14日,在南京出席中基会董事会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3月25日,在南京出席中央研究院评议会,当选为人文组院士;3月29日,出席国民大会第一次会议,任大会临时主席;4月3日,蒋介石认为中华民国宪法为内阁制,实权在内阁,中华民国大总统应为虚位,请公正人士较佳,所以想叫中国国民党支持无党籍的胡适出马竞选行宪后第一任总统,等胡适当上总统后再任命蒋中正为中华民国行政院长,胡适同意,但后来因国民党中执会还是支持蒋介石选总统而变卦;4月19日,应邀在金陵女子大学座谈“大学教育”与“中国出路”问题;8月,被选为北平研究院学术会议会员;9月4日,在北平电台广播演讲《自由主义》,同月,到南京参加中央研究院第一届院士大会;10月20日,在浙江大学演讲《自由主义与中国》;1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兵临北平城下,用电台广播呼吁胡适留下继续担任北京大学校长,但胡适决定离开北平;12月,北平华北剿总司令傅作义邀请胡适在中南海怀仁堂商讨是战是和,胡适送了八个字“和比战难,坚持待变”;12月13日,写成杂文《北京大学五十周年》;同日,朱家骅、傅斯年、俞大维、陈雪屏四个人在南京设法派飞机去接胡适南下,胡适本来不肯丢下北京大学不管;12月14日,在南京方面的劝说下离开;12月15日下午4点,傅作义派了部队护送胡适到北京南苑机场上了飞机,夜里10时到达南京明故宫机场;12月17日,在南京中研院内主持北大校庆纪念会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49年1月15日,被聘为“总统府资政“;4月6日,应中华民国政府要求,从上海搭威尔逊轮前往美国当说客,为和平解决国共内战问题寻求美国政府的介入,在海轮上写成政论文《自由中国的宗旨》;4月21日抵达旧金山,得知4月19日政府拒绝中共24项要求,中国人民解放军已渡江,此时局势已定,胡适在美处处碰壁,期间发表政论文《共产党统治下决没有自由》;11月20日,与王世杰、雷震、杭立武等自由派知识分子在台北创办《自由中国》杂志,任发行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50年5月14日,被普林斯顿大学聘为葛斯德东方图书馆的管理员,为期两年;12月4日,在加州大学发表演说,题为《中国思想与文化的存在价值——在中国思想与文化中哪些东西是不会为共产主义所摧毁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51年7月,去绮色佳访康奈尔大学农学院院长迈耶斯,商谈与台湾大学农学院与之合作的事;8月11日,致信《自由中国》杂志社,声称该杂志的言论受到军事机关的压力,表示抗议,指出不再担任发行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52年2月,担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人类科学文化史编辑委员会委员;4月29日,在“中国知识分子救济会“演讲《在铁幕后痛苦中的中国知识分子》;夏,普林斯顿大学聘约期满,改聘为葛斯德东方图书馆的荣誉主持人;11月19日,应台湾大学及台湾师范学院之邀,到台讲学,其在台讲学的内容后由《自由中国》杂志社编辑成《胡适言论集》,分甲乙两编,由华国出版社出版;12月1日起,在台湾大学演讲《治学方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53年1月17日,离台回美,辞去教职,专心著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54年2月18日,为参加“国民大会“二次会议返回台湾;3月25日,代表大会向蒋介石致送“总统”连任证书;7月16日,台湾当局聘胡适为“光复大陆设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55年2月下旬,在匹兹堡大学演讲《对近代西洋文化的东方看法》;3月11日,在弗吉尼亚州史威特布丙尔学院演讲《自由中国之重要性》;3月19—20日,在纽约召集“中研院”留居国外的院士谈话会;同年,中国大陆掀起批判胡适运动,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发行《胡适思想批判》(共八册),胡适住在美国搜集了这八册书,认真作了批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56年3月12日,传记《丁文江的传记》脱稿;9月,到加州大学讲学,主讲中国文化问题,共讲十次;10月21日,在加州大学写成《述艾森豪威尔总统的两个故事给蒋总统祝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57年2月4日,出席杨振宁、李政道和吴健雄三位科学家的欢迎会;9月26日,出席联合国大会;11月4日,经“中研院”评议会选举,由蒋介石任命为“中研院”院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58年4月10日,回台湾就任“中研院“院长,主持第三次院士会议,自此,因多次往返台、美两地,期间因经济关系,将《胡适文选》、《胡适自述》等所有著作,以买断方式卖与出版公司;4月18日,在“光复大陆设计委员会”会议上,提出争取学术独立的主张;5月7日,在台中东海大学演讲《谈谈大学》;同月,拟定“国家发展科学培植人才的五年计划的纲领草案”;6月5日,在台湾大学法学院演讲《大学的生活》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59年2月1日,“中研院”评议会与“教育部”举行联席会议通过“长期发展科学委员会组织章程”,即日成立该委员会,胡适任主席;3月12日,完成杂文《容忍与自由》;7月1日,主持“中研院”第四次院土会议,选举新院士袁家骝、杨联升等九人;7月9日,接受夏威夷大学颁赠的人文学名誉博士学位;7月16日,在该校演讲《杜威在中国》;10月21日,出席“立法院”预算、教育两委员会联席会议,说明长期发展科学的计划;11月1日,主持“长期发展科学委员会”第二次会议;11月11日,在工程师学会年会上讲话,呼吁工业界人士参加长期发展科学计划的工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60年5月4日,在北大校友会的集会上,演讲五四运动的意义;7月10日,参加华盛顿大学举行的“中美学术合作会议”,演讲《中国的传统与将来》;同年,参与雷震和台、港党外人士共同连署反对蒋介石违背台湾“宪法”三连任“总统”,之后,雷震筹备组党事宜,胡适虽未参与,但多所鼓励;9月,雷震因“共谍”案被捕,史称雷震事件,而此事件,一般认为是蒋介石为阻止雷震筹组新党而策划,当时仍为“中研院”院长的胡适虽未受到此案株连,也参与营救雷震,不过并没有成功,对此胡适曾留下三千字的日记说明始末。</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61年1月19日,主持“长期发展科学委员会”第五次会议;2月,参加台湾大学校长钱思亮的宴会,刚抵达时感到身体不适,送至医院脉搏跳至135次,痰中带血,医生诊断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此次住院2月,后回家自养,但身体已日渐衰弱;8月27日,主持“中研院”评议会,选出院士候选人十人;11月6日,应美国国际开发总署邀请,在东亚区科学教育会议开幕式上演讲《科学发展所需要的社会改革》,引发争议;同月,病情恶化,至台湾大学医学院疗养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62年2月14日,出席教育会议开幕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2月24日,到“中研院蔡元培馆”主持第五次院士会议,选出任之恭、梅贻琦等七位新院士;下午六时半,在欢迎新院士酒会席散时,心脏病猝发而死;胡适去世的当天晚上,即组成治丧委员会,陈诚为主任委员;张群、王云五、朱家骅、蒋梦麟、王世杰、黄季陆为副主任委员;于右任、蒋经国等为委员,共103人。灵堂设在台北市极乐殡仪馆。胡适的遗体安放在冷杉木特制的灵柩里,身着蓝色长袍,黑色马褂,脚穿布鞋。遗体上覆盖着北京大学校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3月1日,蒋介石前往祭吊。3月2日,陈诚率治丧委员会全体委员举行公祭,参加公祭的有75个单位;此外,有各界名流、军人、学生、平民、家庭妇女及驻台外交人士等前往致祭,瞻仰遗容,与胡适告别,总计达38000余人。下午2时大殓。3时启灵出殡。从台北市到南港的马路两旁自动来送殡者多不胜计。灵车开至松山以后,沿途居民家家燃香,户户路祭。自胡适逝世到出殡,前往祭吊和路祭送殡的市民,总计达10余万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0月15日,胡适被安葬于台北南港旧庄墓园。</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刘峙</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892年6月30日~1971年1月5日),字经扶,江西吉安人。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国民革命军陆军二级上将,历任黄埔军校教官,河南省政府主席,参与北伐、中原大战等多场战事,甚为蒋介石赏识。民国江西五上将之一,有北伐战争中的“福将”、中原大战中的“常胜将军”、抗日战争中的“长腿将军”、解放战争中的“猪将军”之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抗战时曾任第一战区第二集团军司令,第五战区司令。1948年被任为徐州“剿共”总司令,淮海战役中被解放军全线击溃。1950年到印度尼西亚,1954年至台湾,1971年病逝。</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陈果夫</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892年10月27日~1951年8月25日)浙江吴兴东林镇(今浙江湖州东林镇)人,名祖焘,字果夫,民国时期政治人物,是国民党内右派。1926年,陈果夫当选为国民党第二届中央监察委员,6月任国民党中央组织部秘书,7月任代部长。1928年任国民政府委员兼监察院副院长。1929年,35岁的陈果夫任中央组织部副部长,成立国民党中央政治干部学校。1933 年任江苏省政府主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38年,他们在国民党中央组织部常务调查科的基础上, 建立起庞大的“ 中统”(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的简称)特务机构, 专门从事破坏共产党、迫害国民党左派和其他进步人士的罪恶活动, 是国民党反动统治的重要支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39年任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侍从室第三处主任。他几次出任国民党中央组织部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陈果夫及其弟陈立夫两兄弟掌管国民党党务机构,至此有了“蒋家天下陈家党”的说法。陈果夫及其弟陈立夫与蒋介石关系密切,在大陆时期为蒋所倚重,负责国民党内组织及党务,有“二陈”、“CC系”之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他利用政治特权, 发展官僚资本, 先控制中国农民银行, 与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共同垄断全国金融, 继之兴办和投资许多企业。抗战胜利后, 以经营“ 党营生产事业” 为名, 接管大批敌伪资产, 开办公司、厂矿、银行等, 还将文化、新闻、电影、广播单位改为“ 党营”。他先后担任中国农民银行董事长、中央合作金库理事长、土地开发公司理事长, 中央财务委员会主任委员等职。</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备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C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C系”是指以陈果夫、陈立夫兄弟为首的在国民党内的一股势力。他们以国民党组织部和中统局为根基,向地方各级党部和文化、教育等区域(尤其是大学)横向进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C系的名称来源于1927年9月在上海成立的“中央俱乐部”(Central Club的简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32年,陈果夫、陈立夫兄弟受命于蒋介石,成立“青天白日团”(简称青白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C旗下的部分报刊有《政治评论》、《社会新闻》和《中兴周刊》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陈果夫1926年任中央组织部代部长,其弟陈立夫负责该部的调查系统。1932年,陈立夫接替他哥哥的位置,任组织部长,并在后来的四年里把他的活动扩展到情报、调查和安全领域,成了共产党的心腹之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虽然“中央俱乐部”之说流传甚广,但是二陈数十年来一直否认CC系的存在(可能忌讳CC指向二陈),其骨干分子亦大多缄口不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C系的组织内幕至今尚是一个未解之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31年里72名中央执行委员会(中执会)成员中,有15%属于CC派;中执会180名在1935年当选的委员中有50人是陈氏的人;而且在抗日战争爆发前它的顶峰期间,CC派已有上万成员,其中大多为中低层党的干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从他们在党和政府内取得的所有成就来看,用一位历史学家的话来说,CC派期望发现或创造一批“社会的中转站,以传播他们的计划,并让全民接受”。秘密社团组织的法西斯运动,似乎向CC派人员提供了他们所寻求的传播途径。从这点出发,英国人和日本人均把CC派的机构与法西斯蓝衣社相提并论。</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陈立夫晚年回忆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抗战还没开始时,共产党煽动一般青年人,说我们政府太软弱不敢抗日……在这个时候,蒋委员长看到这批青年,怕被人家拉走,就叫我们去组织,叫黄埔系去组织“复兴社”,是秘密的,是蒋委员长核准的,他们又被称为“蓝衣社”;我们这边也是蒋委员长要我们搞的,叫做“青白团”,双方都不以党的名义去拉青年,把他们吸收进来以免被中共拉走。“复兴社”是军方的,“青白团”是党方的。照理说党里是不可以搞小组织的,所以人家说我们是什么“CC系”,都毫无事实的,若然我们早被本党所惩罚了。此番的两小组织都是蒋委员长要我们搞的。大约是24年开始的,到了26年抗战一开始,青年们心都归向我们,我们的任务已经达成,因此,蒋委员长在汉口把这两个小组织一起取消了。一取消之后就组织青年团,这批人都改归到青年团了。这是一种政治运用。人家说我们搞小组织,其实都是奉命行事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顾祝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893年1月9日~1987年1月17日),“陆军一级上将”,字墨三,江苏省涟水县人,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六期步兵科毕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辛亥革命爆发后,曾参加革命军。1921年冬,到桂林投奔孙中山,任粤军许崇智部军事教导队区队长。1925年参加东征后,历任国民革命军师长。1927年后,历任第九军军长、第一军军长、第十六路军总指挥、国民政府警卫军军长、国民党四大中央执委、江苏省政府主席、五省“剿匪”北路军总司令、重庆行营主任、贵州绥靖主任、省府主席、西安行营主任等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抗战时任第三战区副司令长官,1941年发动皖南事变。抗战胜利后任陆军总司令,“国防部”参谋总长。去台湾后任“国防部”代部长,“总统府”战略顾问等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85年8月,顾祝同突患脑微血管栓塞,从此卧榻不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87年1月17日凌晨,终老于台北国民党三军总医院。</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白崇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893年3月18日~1966年12月2日),字健生,回族,广西桂林市临桂区会仙镇山尾人,中华民国陆军一级上将,军阀新桂系代表人物,与李宗仁合称李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北伐战争时,率广西军队攻至山海关。北伐成功后和蒋介石及其它地方势力多次开战。抗日战争爆发后,二人动员广西的军队抗击日军,合作指挥多场大战,屡有胜果。曾获青天白日勋章、抗战胜利勋章、英国巴士武士勋章等。</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38年,</span><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51, 51, 51);">白崇禧兼任第四战区司令长官,在武汉军事会议中,白崇禧建言提出“坚壁清野”、“焦土抗战”、“发展游击战、配合正规战”、“积小胜为大胜,以空间换取时间”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白崇禧在抗日战争胜利后,担任“中华民国国防部长”。解放军解放中国大陆后,白崇禧逃往台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 font-size: 15px;"> 1966年12月2日,白崇禧死在台北卧室,尸身发绿,死因不明。墓葬台北市信义区六张犁一带的回教公墓。</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白崇禧多谋善断,胆识超人,狡诈多变,谋略深长,记忆力惊人,善于捕捉战场信息,善于根据不同情况,灵活运用穷追猛打、佯攻佯动、出奇制胜等战略战术。所以常常能够以少胜多,有常胜将军之称,在国民党将领中素有小诸葛、今诸葛、当代张良、现代第一俊敏军人等雅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毛泽东评价他为中国第一狡猾军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林彪说白崇禧是国民党军将领中最有才干的一个。</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朱家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893年5月30日~1963年1月3日)浙江省湖州府吴兴县(今湖州市吴兴区)人,字骝先。少时先后就读于正蒙学堂、南得公学, 1908年秋考入上海同济德文医学校(同济大学前身) 。1922年获德国柏林大学地质学博士学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曾任国民党中央政委会代理秘书长,浙江省政府主席,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参事室主任, 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秘书长兼党务委员会主任委员、并兼中央调查统计局局长、三民主义青年团中央团部代理书记长, 国民党中央组织部部长兼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代理院长,国民政府行政院教育部部长等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48年冬,主持将中央研究院搬迁台湾, 把故宫等处大量珍贵文物书籍运往台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49年,随国民党逃往台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63 年1月3日因患心脏病死于台北。</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杨虎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893年11月26日~1949年9月6日)民国陕军将领,刀客出身。24岁自赋诗:“西北山高水又长,男儿岂能老故乡,黄河后浪推前浪,跳上浪头干一场。”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自护国起义以来,百战不屈,历经二虎守长安,雪夜奇袭唐生智,在潼关截断西北军后路等一系列重大战役,终至17路军总指挥、陆军二级上将,陕西省主席,势力遍布于陕甘两省绝大部分地区。后因与中央的矛盾,暗中联络红军,联合张学良发动“西安事变”,抓捕蒋介石而被囚十二年。1949年9月6日,被国民党特务杀害于重庆中美合作所之戴公祠,终年五十六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2009年9月10日,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宋子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894年12月4日~1971年4月26日)海南文昌人,民国时期的政治家、外交家、金融家。宋子文是宋嘉树之子。宋嘉树六个子女分别是:宋霭龄(嫁孔祥熙)、宋庆龄(嫁孙中山)、宋子文、宋美龄(嫁蒋介石)、宋子良、宋子安。</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宋子文出生于上海,早年毕业上海圣约翰大学。1912年-1915年,在美国哈佛大学攻读经济学,获硕士学位。随后到纽约,一面供职于花旗银行,一面在哥伦比亚大学听课。1917年,在哥伦比亚大学获经济学博士学位。1925年任国民政府财政部长。1928——1930年间通过谈判收回关税自主权,使中国有权确定关税税率和监督税收。1932年资助第十九路军淞沪抗战。一度代理行政院院长。支持蒋介石发动“剿共”战争,筹措内战经费。1942年担任国民政府外交部长后曾与美国国务卿科德尔·赫尔签订中美抵抗侵略互助协定,次年与外国谈判收回各国在华的治外法权。1945年出席联合国大会任中国首席代表,同年6月去莫斯科与斯大林就《中苏友好同盟条约》会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抗战胜利后,作为中国行政首脑的宋子文,对战后的国计民生全无通盘筹划,而把主要精力放在接收敌伪物资事宜上,趁机膨胀国家垄断资本和私人官僚资本。1946年1月任国民党最高经济委员会委员长。10月再度任国民党政府行政院长, 竭力拉拢美国杜鲁门政府出钱出枪多方支持蒋介石集团发动内战,进攻人民解放区。1947年9月为蒋介石谋取退路, 改当国民党广东省政府主席。11月兼任蒋介石广州行营主任等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49年去香港,后移居美国纽约。1971年4月25日在旧金山逝世。</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傅作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895年6月27日~1974年4月19日)山西省运城市荣河县(今临猗县)安昌村人,字宜生,国民革命军二级上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10年入太原陆军小学。1911年参加辛亥革命。1915年入保定军校第五期步兵科学习。1924年后,任晋军第四旅第八团团长,第四师师长。1927年参加北伐战争。次年任第三集团军第五军团总指挥兼天津警备司令。1930年参加中原大战,失败后进驻绥远。1931年任晋绥军第35军军长、绥远省政府主席等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36年11月初,发起百灵庙战役并肃清了绥远境内的伪军,挫败日军西侵绥远的阴谋。抗日战争时期,历任第七集团军总司令。解放战争时期,任华北“剿总”司令。1949年1月促成北平和平解放,使古老的文化故都北京及其全部珍贵历史建筑完好地得到保存,200万北京市民的生命和财产免遭兵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建国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水利部、水利电力部部长,四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国防委员会副主席。任水利部(后来的水利电力部)部长长达22年之久,为新中国水利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74年4月19日因病在北京逝世。</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毛泽东评价傅作义:“你是北京的大功臣,应该奖你一枚天坛一样大的奖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和平解放北平,宜生功劳很大,人民永远不会忘掉你。”</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黄绍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895年12月1日~1966年8月31日),字季宽,新桂系三巨头的第二位(李宗仁、黄绍竑、白崇禧),以政治谋略见长,历任第7军党代表,广西省主席,15军军长,湖北省、浙江省主席,内政部长等要职。是他将新桂系融入国民党,使之成为党内最大的实力反对派,他本人也不拘于广西一地,侧身庙堂之上,为新桂系开创了广阔的政治空间,李宗仁任职总统期间正是他政治生涯的顶峰。1949年作为国民政府和平谈判代表团成员赴北平参加国共谈判。和谈之际,他再次施展谋略,意图为桂系保住20万军队,但却被白崇禧拒绝,最终没能挽救新桂系的覆灭。谈判破裂后去香港,发表声明脱离国民党,旋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历任政务院政务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政协全国委员会委员、民革中央常委等职。1966年在文革中自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李士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896年~1997年)出生在浙江宁海东乡,号梦周,字梦龙。黄埔军校第二期毕业。历任内政部警官高等学校校长,中央警官学校教育长、校长。号称“民国警察之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薛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896年12月27日~1998年5月3日)广东韶关乐昌市九峰镇小坪石村客家人,原名薛仰岳,字伯陵,绰号“老虎仔”,中华民国陆军一级上将,国民革命军著名将领,军事家,曾获得美国总统杜鲁门颁授的总统自由勋章和国民政府授予的青天白日勋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09年参加同盟会。1916年考入保定军校第六期。毕业后至广东,任孙中山大总统警卫团第一营营长。北伐时任第一师师长,后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师长。1933年任第五军军长,参加对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围剿”和对红军长征的追击。1937年任滇黔绥靖公署主任兼贵州省政府主席。抗日战争时期,任第十九集团军总司令,第三战区前敌总指挥、第一战区前敌总指挥、第九战区代司令长官,参加淞沪抗战、兰封会战、南浔作战。1939年兼任湖南省政府主席。1946年内战爆发时,任徐州绥靖公署主任,进攻苏北、安徽、山东各解放区。莱芜战役失败后,被撤职,后改任参军长。1949年调任广东省政府主席、海南防卫总司令。1950年撤往台湾。任“总统府”战略顾问、“行政院”政务委员、“光复大陆设计委员会”主任委员。1998年5月3日逝世于台湾,享年103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薛岳将军墓位于中国台湾省台北市五指山国军公墓特动区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薛岳故居“伯陵堂”,广东薛岳故居“伯陵堂”将按原貌“修旧如旧”成抗战纪念基地,主楼于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日前完工。2011年,薛岳故居被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盛世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892年或1897~1970年), 字晋庸,原名振甲,又字德三,辽宁开原人。日本陆军大学毕业,历任国民政府北伐司令部参谋本部科长、新疆省边防督办、新疆省政府主席兼中央军校第九分校(新疆分校)上将主任和农林部长等职,中华民国陆军上将,自1933年到1944年负责着新疆的军事、政治,号称“新疆王”、“盛督办”,期间在苏联、国民党等势力间反复周旋。</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37年,红军西路军余部在李先念带领下到达新疆,盛世才对这批红军做了妥善安排。</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37年11月,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王明、康生从莫斯科回延安,路过新疆时盛世才热情接待了他们。在筵席上,盛世才适时地向王明提出了加入中国共产党的要求。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38年2月,受中共党中央派遣,毛泽民、林基路等同志到新疆做统一战线工作,先后出任新疆省财政厅、民政厅厅长等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38年8月,盛世才就以就医为名,秘密前往莫斯科。盛世才一到莫斯科,便受到苏方官员极为热情的接待。盛世才住在莫斯科城郊的一所旅馆。这次访问没有引起公众的注意,甚至连国民政府驻苏大使馆也不知道。很快,斯大林在克里姆林宫接见了盛世才,参加会见的有莫洛托夫与伏罗希洛夫。在莫斯科,斯大林曾三次会见盛世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盛世才在加入中共“无望”后,便选择秘密加入苏联共产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盛世才对斯大林说:“我是马列主义的忠实信徒。1937年,我通过陈绍禹(王明)、康生和邓发,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政治局的毛泽东、朱德、周恩来、陈绍禹、康生、邓发、陈云和任弼时等人对此一致同意了,但又说要与第三国际商量之后再作最后决定”;“我希望能迅速受到党的考验和教育。所以,我也很渴望知道你们关于我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决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盛世才回忆说:“一切进行得都很顺利,斯大林的心情也显得很好。所以,我决定谈谈涉及到我与延安今后关系的微妙的个人问题。”斯大林在盛的入党问题上一改前态,当即明确表示:“你如今就可以入党。你回新疆之前,我会再次和你谈这个问题。”根据斯大林的指示,苏联给予盛世才特殊的照顾,立即吸收他加入苏联共产党。后来,在莫洛托夫的秘密访问中直接从莫洛托夫手中接收了第1859118号党员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盛世才为了讨好苏联,曾多次提出在新疆建立苏维埃共和国,脱离中国,加盟苏联。但是苏联出于国际舆论的考虑,没有答应。</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根据20世纪90年代以来解密的俄罗斯档案中的1938年9月2日盛世才与斯大林、莫洛托夫、伏罗西洛夫的会谈记录,斯大林确实同意盛世才秘密加入联共,但是又担心此事泄漏后,会引起蒋介石的不满,给盛世才今后的工作带来不便。关于盛世才加入联共的事,盛世才的二妹盛世同也证实了此事。她说:“他是个联共党员,并有党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39年陈潭秋回国,任中共中央驻新疆代表和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负责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40年11月26日,盛世才牺牲国家利益和苏联政府代表巴库林、卡尔波夫签订了为期50年的《新苏租借条约》,使苏联在新疆享有各种不受当地政府干预的独立特权,攫取了新疆的全部矿产以及交通、工业与各种资源,并且苏联可以在新疆驻军,苏联各类人员可以自由在全新疆活动,并对个别仇视苏联的军官进行清洗,承诺在当地扶植共产主义观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42年3月19日,因苏联有意扶植其弟盛世骐取代盛世才,盛世才将其暗杀。盛世才转向投靠蒋介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8月,蒋夫人宋美龄亲临迪化,向随访的各国记者表示“中央坚决相信盛氏,将来新疆各项工作需要中央协助与否,全由盛氏决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9月17日,毛泽民、陈潭秋等共产党员被盛世才逮捕。9月27日,毛泽民、陈潭秋等共产党员被其秘密杀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49年后到台湾,1970年病故于台北。</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郑介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897年9月18日~1959年12月11日)出生在广东省琼州府文昌县文教镇宝芳乡下水村,1924年8月入黄埔军校第二期步兵科,后参与组织孙文主义学会,1925年9月军校毕业入苏联莫斯科中国劳动大学(中山大学)学习政治经济。在戴笠飞机失事后,成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局长。一生历任中华民族复兴社代理书记,特务处副处长兼华北区区长,参谋本部第二厅少将处长、军令部第二厅中将厅长兼军统局局长、保密局局长、国防部常务次长、参谋次长,1954年任台湾地区“中华民国国家安全局局长”,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1959年12月11日,因心脏病复发在台北家中去世。12月15日蒋介石发布褒扬令,追晋郑介民为陆军一级上将。</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43年2月10日,郑介民晋任陆军少将;11月22日随蒋介石参加开罗会议,并负责蒋介石的安全保密工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44年2月,升任军令部第二厅中将厅长,兼东南亚盟军总司令部联络官,经常去加尔各答参加会议。8月郑介民正确预言了盟军将在8月18日于诺曼底登陆,被美国军官称赞为神机妙算。</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郑介民与胞弟郑庭锋和堂弟郑庭笈合称文昌三郑。</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陈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898年1月4日~1965年3月5日)浙江青田人,字辞修,别号石叟。保定军校毕业。1924年任黄埔军校特别官佐。后任国民政府军第十一师师长、第十八军军长。九一八事变后,任第二路、第三路军总指挥,参加对中央苏区的“围剿”。1935年授中将衔。次年加上将衔。</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任第三战区前敌总司令兼第十五集团军总司令,参加指挥淞沪会战。1938年任军事委员会政治部部长、武汉卫戍总司令兼湖北省政府主席,第九战区司令长官,参与指挥武汉会战。1939年授二级上将衔。次年7月调任第六战区司令长官。1943年2月任中国远征军司令长官,制订滇缅作战计划。不久因病辞职。1944年任第一战区司令长官、军委会军政部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抗战胜利后,任国防部参谋总长,1947年授一级上将衔,1948年12月任台湾省省长。国民党败退台湾后,任台湾当局“行政院”院长、副“总统”,国民党副总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宋美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898年3月4日~2003年10月24日;另说1897年出生),海南文昌人,中国近现代史上有影响的知名人士。</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27年12月1日与蒋介石结婚,先循基督教仪式,在宋宅由余日章博士主持成婚,次日在上海大华饭店,由蔡元培证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宋美龄除了拥有杰出的英语功底外,还会说六国语言,在国画方面的造诣也是相当可观,并且还写得一手好字。据说,宋美龄的钢琴也是演奏的相当不错的,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是蒋介石的外交助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宋美龄与宋霭龄、宋庆龄并称为宋氏三姐妹,父亲为富商宋嘉树。凭借孔、宋家族的强力支援与美国留学背景,活跃于政治、外交等领域,对近代中国历史与中美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宋美龄晚年长期定居美国,于北京时间2003年10月24日在美国纽约逝世。</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宋美龄逝世后,时任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给宋美龄亲属发唁电,对宋美龄女士逝世表示深切哀悼。贾庆林并发表谈话说,宋美龄女士是中国近现代史上有影响的知名人士,她曾致力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反对国家分裂,期盼海峡两岸和平统一、中华民族兴盛。</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黄镇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898年5月28日~1979年7月5日)广东梅县松源宝坑村人,字剑霆(剑灵),国民党陆军一级上将,广东黄埔陆军小学第八期、湖北陆军第二预备学校、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六期步科及德国陆军防空学院毕业。曾任第四军教导第二师师长、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第二十六师师长、中央防空学校校长、航空委员会防空厅长、军政部防空总监、联合勤务总司令、参谋本部参谋次长、国防部次长、“国防部”副部长、“总统府”参军长、“总统府”战略顾问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职。1979年7月5日在台北逝世。</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抗日战争8年期间,先后任全国防空委员会厅长及防空总监等职,负责全国防空事宜。为培育人才,编练部队,建立防空情报网,设置各地防空机构,组织民防工作,指挥对空作战等,屡有建树,黄镇球被誉为“中国防空之父”。抗日战争胜利后,美国总统罗斯福亦在国会中对黄镇球加以赞誉。以殊绩获颁国民政府青天白日勋章、将官嘉猷章及美国自由勋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周至柔</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899年10月28日~1986年8月29日),原名百福,浙江省台州临海东塍镇下街村人,1919 年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八期步兵科学习,1922年毕业。1924 年到广州参加孙中山领导的革命军队,加入中国国民党。1931年起,先后任第十八军第十四师副师长、师长、第十八军副军长,率部参加对中央红军的第三、第四次“ 围剿” 作战。1933年3月所部在草台岗遭受红军沉重打击。1933年5月,经陈诚举荐,蒋介石特选周至柔赴欧美各国考察空军教育,从此脱离了陆军系统,开始空军生涯。1949年全国大陆解放前夕退居台湾。1950年,获授一级上将军衔。1986年8月29日在台湾省台北市内湖区病死。</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马天保主编的《20世纪中国学术大典·军事科学》(福建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空军战术研究”条目中,将周至柔的《空军之指挥及运用》、《国防与航空》、《世界空军军备》三本书,列为民国时期空军战术研究的最主要的研究成果。</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桂永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00年~1954年8月12日)江西省贵溪县鹰潭镇(今鹰潭市)楼底桂家村人,字率真,国民党将领,曾经在德国步兵专门学校留过学,黄埔军校一期毕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参加过第一次东征、第二次东征、北伐战争、抗日战争和国共内战,历任师长、军长、中华民国海军总司令,国民政府国防部参谋总长,国民革命军一级上将,1954年病逝于台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张厉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00年~1971年)直隶乐亭(今河北乐亭)三合庄村人,字少武。曾任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中央组织部长、行政院秘书长、内政部长等职,为国民党CC系骨干人物。抗战后期与CC系分裂,转投陈诚集团。1949年去台湾后,历任行政院副院长、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秘书长、驻日“大使”等职。在台期间,他与陈诚配合,共同经营台湾,政绩突出,一度深得蒋介石垂青。1959年出任“驻日本国大使”,因日本与台湾关系疏远,蒋归咎于张厉生“工作不力”,1963年解职,从此不再任用。他不禁心情黯淡,身体也每况愈下。张厉生虽多年官高位显,但清廉自律,一心忠于“党国事业”,最终晚景凄凉。1971年4月21日,病逝于台北家中。</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陈立夫</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00年8月21日~2001年2月8日)浙江吴兴(现湖州)人,名祖燕,字立夫,曾化名李融清、辜君明。父陈其业,字勤士。兄陈祖焘,字果夫。其叔陈其美(陈英士)。另外其义兄为著名军事教育家厉尔康。</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陈立夫是20世纪中国的重要人物之一,中国国民党政治家,大半生纵横政海,曾历任蒋介石机要秘书、国民党秘书长、教育部长、立法院副院长等各项要职。尤其作为有留美背景的教育部长,在战乱期间对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著的贡献。陈立夫成立了中统。</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国民政府迁台后移居美国,潜心研究中华文化,推动中医药的发展和国际认可。1969年,陈立夫回台定居。晚年竭力推动海峡两岸的交流。提出“中国文化统一论”,使他在两岸关系中占据了一个颇为特殊的位置。他的这一主张,在两岸都得到积极回应,他也因此当选为“海峡两岸和平统一促进会”的名誉会长。2001年2月8日逝世于台湾台中,享年101岁。</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22年,毕业于北洋大学(今天津大学)采矿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25年,获美国匹兹堡大学采矿学硕士学位,9月回国,任黄埔陆军军官学校校长办公厅机要秘书,随侍蒋介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28年,任国民党中央组织部调查科主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29年,任国民党中央党部秘书长,是国民党历史上最年轻的秘书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31年,任国民党中央组织部部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32年7月,与厉麟似、朱家骅等文化教育界名流共同创立中国第一个电化教育组织——中国教育电影协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34年,任国民政府土地委员会主任委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34年,陈立夫与厉麟似等人一同编纂发行了中国第一部电影百科辞典——《中国电影年鉴1934》。</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38年—1944年,任教育部部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39年,任(国民政府)战地党政委员会委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48年6月18日—1948年12月22日,任(国民政府)立法院副院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49年去台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51年,定居美国,先后创办养鸡场、做皮蛋生意,同时还在家里做豆腐乳和粽子卖给附近的中餐馆以谋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61年,因其父亲陈其业病重,首次获准回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66年,贺蒋介石八十大寿,再次回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69年,返回台湾定居,历任总统府资政、中央评议会主席团主席、中华文化复兴运动推行委员会副会长、中国医药学院董事长、孔孟学会理事长等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88年7月14日,陈立夫联合33名中央评议委员,提出了“中国文化统一中国,建立共信;以投资共同实行国父实业计划,建立共信;并以争取大陆民心,以利和平统一案。&nbsp;”中国文化统一论的首创,奠定了陈立夫在两岸关系的特殊地位,被台湾媒介奉为“促进两岸交流与和平”的“基磐”,他后来还当选了“海峡两岸和平统一促进会”的名誉会长&nbsp;。</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2000年10月,因为肺炎住进医院、并发心肌梗塞。</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2001年2月8日,晚近九时,在台中市中国医药学院附属医院病逝,享年101岁。</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蒋、陈两家的渊源,始于陈其美与蒋介石的关系。蒋介石年轻时在日本留学认识了比他大9岁的陈其美(中华革命党江浙派领袖,陈果夫、陈立夫是其侄),两人结拜为兄弟。1916年,陈其美被袁世凯派人暗杀,当时没人敢去处理,只有蒋介石来为他收尸,在祭词里自称“盟弟”,由此可见两人交情匪浅。陈家的下一辈也习惯称蒋介石为“蒋三叔”(当年陈其美与蒋介石、黄郛结拜,陈其美为老大,黄郛为老二,蒋介石为老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07年蒋介石在东京振武学校研习重武器课程时,陈其美介绍他加入了同盟会;辛亥革命期间,蒋当过陈手下的一个团长,后任上海的军事头目,在进攻杭州的浙江总督衙门时领导过陈的一支“敢死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在1913年的二次革命中,蒋继续被认作是陈其美的忠实追随者,直到陈于1916年被袁世凯的秘密特务暗杀,蒋一直对陈忠心耿耿。此后,蒋介石继续同他前师的其他追随者和亲戚保持着密切的关系,其中包括这两个来自浙江离蒋的家乡不远的吴兴的外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20年蒋在政治流亡期间,积极介入了陈果夫在“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的金融活动,那是戴季陶和张静江根据孙中山为中华革命党筹资的命令而协助建立起来的。四年之后,蒋被任命为黄埔军校校长,陈果夫曾任过短期教员,接着他当了党的征募人,在浙江、江苏、安徽一带为军校招收新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与此同时,陈立夫从宾夕法尼亚学习了两年后回国。他在那里的匹兹堡大学获得了煤矿工程的学位,并在斯克兰顿(Scranton)的地下煤矿工作过。1926年,陈立夫谢绝了在山东煤矿工作的机会,成了蒋介石的英语机要秘书,在北伐战争中当他的密码负责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陈果夫、陈立夫两兄弟很快在反共分子组织扶蒋的过程中成为主力。到了11月,他们协助在广州的革命同志会中建立了浙江社。次月,陈果夫去了南昌,企图从中国共产党手中夺回江西革命党支部,并与段锡朋和程天放领导的“反布尔什维克联盟”(AB团)挂钩。这些人中有些后来成为CC派的核心人员。该派系于1927年6月正式成立,成为革命同志会的浙江社、西山会议派、孙文主义学会、AB团,及执杖派(如此命名是因为其成员爱用棍棒来恐吓共产党对立派)的大联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张其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00年9月29日~1985年8月26日)浙江宁波鄞县人,字晓峰,中国地理学家、历史学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在中国近现代学术史上,张其昀绝对是一个箭垛式的人物,他是中国现代人文地理学的开创者,也是历史地理学的鼻祖,堪称“一代宗师”。与此同时,他又是一个集学者、教育家和政客于一身的奇人,政学双栖,毁誉参半。</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张其昀中学就读于浙江省立第四中学,五四运动期间他曾代表宁波的学生会奔赴上海出席全国学生联合会并被推举为浙江省代表之一。中学毕业后张其昀考入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史地部,当时的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是公认的南方第一学府,名师荟萃。张其昀先后受教于哲学大师刘伯明、史学大师柳诒徵、地学大师竺可桢等人,为此后治学打下了坚实的根基。</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49年到台,曾任中国国民党总裁办公室秘书组主任、国民党中央委员会秘书长、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长、教育部部长、国民党中央评议员兼主席团主席、总统府资政等职。</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49年初,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面临彻底垮台,国民党何去何从让蒋介石彻夜不眠。直到有一天,张其昀向他说了一句话:“上上良策是退守台湾!”蒋介石心头一震,马上请他进密室详谈。张其昀认为:以长江天险分割天下,不过是国民党一厢情愿的主张,势如破竹的共产党绝不会同意。退守西南、海南也只是不切实际的想法,唯有台湾才可成为国民党最后的庇护之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张其昀不同寻常的“东撤论”深深打动了他。张其昀坚定地认为西撤川康不妥,详述东撤台湾的优势:台湾海峡海阔浪高,可以暂时阻止共产党军队的乘胜追击。其次,台湾有着大陆其他地区无法比拟的优越之处:一、台湾物产丰富,农产品基本可满足军民所需。二、台湾交通便利,工业有日据时代留下的基础,若善于经营,经济可望起飞。三、台岛有海峡与大陆相隔,易于防守。且台湾战略地位极为重要,美国不会弃之不顾,若得美援,台湾防守将万无一失。四、台湾居民在日本殖民统治下生活了半个世纪,回到祖国怀抱后对国民党政权有一种回归感,正可利用来稳定社会秩序。五、台湾岛长期与大陆相隔,中共组织与人员活动较少。未来即使社会稍有动荡,台湾四面环海,极易镇压不稳定因素以稳定社会。</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孙立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00年12月8日~1990年11月19日)出生于安徽庐江,字抚民,号仲能,汉族。先后毕业于清华大学、美国弗吉尼亚军事学院。中华民国陆军二级上将军衔,第一次入缅作战时任38师师长,在孟关杰布山隘间战役毙敌2000余,孟拱河谷战役击毙日军12000余;第二次入缅作战时任新一军军长,攻克八莫、南坎、老龙山、南巴卡、新维、腊戍、乔美等地,共击毙日军3万3千余,是抗战中军级单位将领中歼灭日军最多的将领,有“丛林之狐”、“东方隆美尔”的美称。</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孙立人致力于国军现代化,整编撤退来台之国军,建立完善之兵役制度与预备军官制度。1955年遭蒋介石认定叛变被软禁,随着孙案的爆发,孙立人的一切事迹,遭到国民党政府的历史删除。</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88年,台监察院认定孙立人无叛乱意图。2014年7月,台湾监察机构承认1955年郭廷亮“假藉长官名义为匪工作”间接为其平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孙立人于1990年11月19日病逝于台中寓所。</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魏道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01~1978年5月18日)江西德化县(今九江县)人,字伯聪,中华民国时期政治家、外交家。早年留学法国,获巴黎大学法学博士学位。1926年回国,在上海从事律师事务。1927年任国民政府司法部主席秘书。同年冬任司法部次长、代理部长兼建议委员会常务委员。1928年任司法行政部部长。1930年任南京特别市市长。1935年任《时事新报》、《大陆报》、《大晚报》总经理。抗日战争爆发后,任行政院秘书长。1941年任驻法国大使。1942年任驻美国大使。抗日战争胜利后,任国民政府立法院副院长。1947年任台湾省政府首任省主席。后赴南美洲和美国等地进行考察。1954年回到台湾。1963年任台湾驻日本大使。1966年任台湾“外交部部长”。1978年5月18日在台北病逝。</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张学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01年6月3日~2001年10月14日),字汉卿,号毅庵,乳名双喜、小六子。汉族,籍贯辽宁省盘锦市大洼县东风镇[1],生于辽宁省鞍山市台安县桓洞镇鄂家村张家窝堡屯(旧称桑子林詹家窝铺),国民革命军将领,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的长子,中国近代著名爱国将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20年毕业于东三省陆军讲武堂,先于奉系军中担任要职,“皇姑屯事件”之后,他继任为东北保安军总司令,拒绝日本人的拉拢,坚持“东北易帜”,为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做出了贡献。后任中华民国陆海空军副司令,陆军一级上将。西安事变后遭蒋介石父子长期软禁。1990年恢复人身自由,1995年起离台侨居美国夏威夷,2001年10月14日病逝于檀香山,享年101岁。</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张学良积极主张抗日,反对内战,曾同杨虎城将军一起发动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促成国共二次合作,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2009年张学良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郭寄峤</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02年10月15日~1998年7月25日)安徽合肥人,原籍舒城县桃溪镇,原名光霱,陆军二级上将军衔。</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23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于保定军校。以后的戎马生涯中,郭寄峤曾先后上陆军大学、国防大学将官班继续深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31年2月到卫立煌部,直到1942年春调职,一直任卫部参谋长,随卫的升迁而升迁,对卫的军事指挥影响极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37年,“七七事变”后,中国对日宣战,郭寄峤先后任第十四集团军参谋长和第一、第五战区司令长官部参谋长,亦曾任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兼前敌总司令部参谋长,全力辅佐卫立煌率部对日作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37年底至1942年春,郭寄峤在中条山、太行山一带与敌对垒,坚持了四五年,阻止了侵略军西进和强渡黄河的企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37年任第9军军长,其间1938年兼任第14集团军参谋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39年,卫立煌任第一战区司令长官,郭寄峤兼任参谋长。这一时期的防御战,郭寄峤根据敌我双方装备悬殊的实际,重点组织各部队构筑工事,建立侧防交叉火力网,诱敌入山再围而歼之,居然屡屡奏效。敌人虽多次由孟津、渑池、陕县一带强渡黄河,但都分别被击退。郭寄峤还特别抓了电报电码的变密事宜,尽量不使敌方有破译的可能,而又频频从敌方的广播和电台中获取可资利用的情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44年7月20日任第一战区副司令长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45年2月11日任第五战区副司令长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46年1月出任军事委员会西北行营副主任,旋任国防部参谋次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46年-1949年,任甘肃省政府主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98年,郭寄峤以97岁高龄在台湾病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吴国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03年~1984年6月6日)湖北建始人,字峙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14年,考入天津南开中学就读。自南开毕业后,吴国桢就读北京清华学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21年,清华毕业后</span><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51, 51, 51);">公费保送</span><span style="font-size: 15px;">前往美国留学,在格林内尔学院获得经济学硕士。</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26年,获得普林斯顿大学政治学博士。</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26年,回国之后进入政界,曾任汉口市土地局长、财政局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28年,出任湖北省财政厅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32年,出任汉口市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39年,出任重庆市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42年,重庆大隧道惨案发生,吴国桢被免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43年,出任外交部政务次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45年,出任中国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46.2-1949.3,出任上海市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49年4月,去台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49年12月7日,国民党政权迁往台北。12月15日,吴国桢接替陈诚担任“台湾省主席”兼“保安司令”、“行政院政务委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53年4月,因“吴国桢事件”辞“省主席”职,与妻子前往美国。受聘於《芝加哥论坛报》担任远东问题顾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53年5月,因与台湾蒋家父子政见不一,“请假赴美”,从事教育与著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54年,被蒋介石明令撤销其政务委员职务、开除其国民党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66年,吴国桢于美国佐治亚州萨凡那阿姆斯特朗大学任教授,直到退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84年,受邀回大陆观光,未及成行,6月6日,吴国桢在美国病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著有《中国的传统》一书。</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黄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03年11月2日~1996年10月29日)湖南长沙人,字凭家,早年就读长沙岳云中学、湖南省立第一中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24年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后任黄埔军校教导第1团侦察队中尉排长、侦察队队长、营长等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27年起先后任国民革命军团长、旅长、师长、军长、集团军司令、方面军副司令,以及成都中央军校教育处处长、桂林中央军校第6分校主任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参加过两次东征、北伐、龙潭战役、中原大战、对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第四次"围剿"、长城抗战、淞沪会战、徐州会战、兰封会战、滇西缅北战役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35年4月13日授予少将,7月因战功被授予青天白日勋章。后率部驻防徐州、青岛等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36年10月晋升中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抗战胜利后,先后任长沙绥靖公署副主任、第3训练处处长、陆军第5编练司令官、国防部次长、湖南省政府主席兼第1兵团司令官和湖南绥靖总司令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49年12月,率领3万人马,败走越南被法军缴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53年从越南返回台湾后历任台北卫戍司令部司令、陆军总司令兼台湾防卫司令、总统府参军长、台湾警备总司令、台湾省主席、国防部部长、总统府战略顾问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60年晋升国民党陆军一级上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62年12月,调任“台湾省政府主席”,任职6年多,颇多实用建树:开辟修建南横、曾文水库,澎湖跨海大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69年-1972年,任“国防部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96年,病逝于台湾。</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叶公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04年10月20日~1981年11月20日),男,名崇智,字公超,英文名乔治(George),祖籍浙江余姚,出生于江西九江。近代著名外交家、书法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叶公超在14年的教授生涯中培养了无数英才,桃李遍天下:废名、梁遇春、钱钟书、卞之琳、杨联陞、季羡林、常风、辛笛、赵萝蕤、李赋宁、杨振宁、穆旦、许渊冲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81年11月20日病逝于台北荣民总医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叶公超晚年寄情于书画创作,著有《介绍中国》、《中国古代文化生活》、《英国文学中之社会原动力》、《叶公超散文集》等。</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程砚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04年12月20日~1958年3月9日)北京人,满族,满洲正黄旗人,索绰罗氏,原名承麟,后改为汉姓程,初名程菊侬,后改艳秋,字玉霜。1932年起更名砚秋,改字御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京剧大师程砚秋先生是杰出的表演艺术家、戏剧理论家、教育家,程派的创始人,四大名旦之一。他塑造了百余个精彩的舞台艺术形象,创立了内涵丰富、结构严谨的京剧程派艺术体系,他终身坚守“为提高人类生活目标”的戏剧观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化财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58年3月9日,他因心脏突发性梗塞,仅几分钟便失去了生命,年仅54岁。</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备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京剧四大名旦是指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他们是中国京剧旦角行当中四大艺术流派的创始人。他们的优秀艺术,给人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四大名旦的称谓是由沙大风于1921年在天津《大风报》创刊号上首次提出,以区别曹锟内阁程克四大金刚。</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邓文仪</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05年12月18日~1998年7月13日),字雪冰,湖南醴陵人,毕业于黄埔军校第一期,1928年后任蒋介石侍从秘书;抗战期间,任军事委员会战时工作训练团政治部主任和政治总教官,成都中央军校政治部中将主任兼军校特别党部书记长,第三战区政治部主任,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中央党务委员;1949年到台湾后,任台湾省党部主任委员、“台湾行政部门”内务部政务次长等职;晚年积极筹建台湾“中华黄埔四海同心会”并担任会长,主张和平统一中国;1990年曾秘密回到祖国大陆,与邓小平、徐向前、江泽民亲切会面,1998年在美国去世,享年93岁。</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蒋纬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16年10月6日~1997年9月23日)出生在日本,幼名建镐,号念堂,蒋介石次子(1988年,蒋纬国召开记者会,声明其母是日本重松金子,其父是和蒋介石一起在日本留学的戴季陶),毕业于东吴大学(现苏州大学)。历任国民党装甲兵部队处长、战车团团长、装甲兵司令部参谋长、副司令、司令,陆军指挥参谋大学副校长,“国家安全会议秘书长”;对于军事战略研究颇有成果,被台湾军方奉为“军事战略学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36年,中德合作期间赴德担任蒋百里访问德国时的少尉侍从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37年,在德国入伍,进入德国陆军慕尼黑军官学校。蒋毕业后,于德国军中服务;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曾参与对波兰发动的闪电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39年后,因德日意轴心国之联盟而离德返回中华民国参加抗日战争和之后的国共内战。此后,蒋长期于中华民国国军中任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46年,进入装甲部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48年,为安定装甲兵部队官兵生活,在南京市香林寺设立中学一所,收容装甲兵子弟,以解决其教育问题,登记为“南京市私立宜宁中学”(现台中市私立宜宁高级中学),并兼任董事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64年,“湖口兵变”后,蒋纬国受牵连便再未被授与军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64年,蒋纬国奉命开始筹划三军将校战略教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69年,创设战争学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75年,直到蒋介石去世,在宋美龄的过问下蒋经国才把即将退役的蒋纬国升为“陆军二级上将”,并担任三军大学校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80年,蒋担任联勤总司令。</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86年,自军中退役,担任“国家安全会议”秘书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90年,国民大会选举台湾地区领导人时,曾经有国大代表滕杰等人提议林洋港、蒋纬国分别候选正、副领导人方式参选,但最后林洋港与蒋纬国都未参选正、副领导人,而由李登辉与李元簇参选并当选台湾地区正、副领导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93年,蒋受聘为“中华民国总统府资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蒋纬国在民间社团中亦颇为活跃,是中华战略学会人,并曾经担任美生会中国总会会长、中德文化经济学会理事长、台湾地区足球协会理事长、静心小董事长等职;著有《国家战略概说》、《国家战略概论》、《大战略概况》、《柔性攻势》、《军事基本原理》、《国防体制概论》等。他也是一名共济会会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97年9月23日,蒋纬国因糖尿病并发症病逝于台北荣民总医院。身后安葬于汐止五指山国军示范公墓。</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span><b style="font-size: 15px;">民国最牛的签名</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12年,中国刚刚经历一番战争,恰逢长江水灾,南京哀鸿遍野,难民不计其数。在金陵大学任教的裴义理,提出“招选贫民,开垦荒地,酌给费用,以工代赈,并教以改良农事与园艺之方”的救济方案,计划成立“中华民国义农会”(又称“华洋义赈会”),并联系了刚刚就任南京临时政府实业总长的民族实业家张謇。张骞认为这个方案极有价值,又带裴义理拜访临时大总统孙中山。孙中山也高度认同,在《成立中国义农会呼吁书》率先签名,表态“竭力襄助,速观厥成”。随后30多位政要纷纷签名,其中22位还钤以印章,以示郑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 【备注】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span class="ql-cursor"></span> (图文资料均来自网络。)</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