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洪救灾专报】灾后恢复(五)

张亚男

<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line-height: 1.5;"><b>“四措并举”全力保障灾后群众饮水安全</b></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line-height: 1.5;"><b>——法官镇</b></span></div></h1><h3 style="text-align: left;"> “7.23”水灾造成法官镇多处水源受损、供水管道冲毁,为保障受灾群众饮水安全,法官镇“四措并举”,全力抢修受损水源管道,尽快恢复群众日常生活用水。</h3> 一是抓部署安排,促责任落实。镇上先后两次召开灾后群众安全饮水保障工作会,由两名科级领导负责,抽调10名管水技术人员、40名党员群众,组成技术指导、抢修施工、入户检修三个工作队,深入受灾严重的黄家店村、两岔口村进行抢修施工,有力有序有效推进供水保障工作。二是抓工程抢修,促供水恢复。对全镇冲毁的8处水源地,组织人员立即抢修,加班加点施工,做到“小修不过夜,大修不间断”,目前已恢复供水水源地六处、管道6850米。各村(社)及时启动供水应急预案,针对灾情不同区域分别制定具体方案,采取启动备用水源、铺设临时管道、干部定时送水等应急措施,解决群众饮水困难问题。 三是抓水质检测,促饮水达标。密切关注汛情水量和水质变化,针对灾后出现水源污染问题,镇上组织12名管水员,清洗24处蓄水池,投放消毒药片,发动群众沿途清理垃圾杂物。各村管水员加强水质日巡查,联系水务、卫健部门,加大水质抽检频次,严把检测关,提高水质合格率,确保供水水质达标。四是抓宣传引导,促用水安全。借助微信、抖音、公示牌等平台做好灾后饮水安全引导工作,普及洪涝期间饮水卫生常识,扎实做好灾后防疫工作。同时,全体镇村干部全面入户走访排查,为饮水受灾群众做好解释,安抚受灾群众情绪。

灾后

饮水

水质

抢修

群众

供水

受灾

水源

安全

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