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洲里印象

若兰(拒闲聊)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满洲里原称“霍勒津布拉格,蒙语意为"旺盛的泉水”。位于黑龙江省西部,大兴安岭岭北中俄边境,今属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1901年(清光绪二十七年),东清铁路西部线建成后,在此设立火车站,因为是从俄国进入中国东北地区(当时惯称“满洲”)的首站,故名满洲里站”。俄语称“满洲里亚”,翻译成汉语便是"满洲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满洲里是全国最大的陆路口岸城市。总面积453平方公里,居住着蒙、汉、回、朝鲜、鄂温克、鄂伦春、俄罗斯等20多个民族。革命战争时期,满洲里是我党与共产国际联络的红色通道,为共和国的诞生做出了重要贡献;建国后,满洲里作为共和国的主要外贸通道,有力地支持了全国的经济建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满洲里是一座极其精美的城市,这份精美就来,于经典而华美的建筑群上。一座城市的华丽,在于她拥有着独特风格的建筑群,就如同一件多彩而美丽的衣裳,会把这座城市打扮得格外青春俊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建城伊始, 满洲里就是一座移民城市。居民主要来源于俄罗斯的铁路职工和家属,内地来的工人和商人以及从事牧业的牧人。这些来自于各地的居民,也带来了原居住地的建筑技术和建筑形式,与满洲里地理环境相融合,便形成了这里极具特色的建筑群。这里的建筑以带有哥特式的建筑元素的建筑居多。哥特式建筑产生于中世纪的法国,并很快就传播到整个欧洲,总体建筑风格空灵、纤瘦、高耸、尖峭。异域风情在街衢间绵延而去,像一股清新的风,吹得人神清气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俄罗斯套娃大厦可谓是满洲里地域性的标志建筑了。因为地处三国交界,这座大厦别出心裁地把三国美丽少女的形象描画到上面。三个女孩子的服饰不同,所代表的国家也不同,相同的是她们以相同的笑容,在迎接来自八方的来客。这座大厦高达三十米,建筑面积为3200平方米,内部为俄式餐厅和演艺大厅,它因此而获得上海大世界所颁发的世界最大套娃称号和世界最大规模异型建筑的吉尼斯世界纪录。在这座大厦的周围,有八个功能性套娃,二百个代表全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小套娃和三十个色彩缤纷的俄罗斯复活节彩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大厦高耸,在很远的地方就可以看到它的美丽容颜,非常的光鲜亮丽。大厦的构建简直超出了人们的想象,给人脑洞大开的感觉。无论从哪个角度走来,都会迎到一张灿烂的笑脸,这时,就会从心底升起一股暖流。这大大的笑脸,有着非常深刻的寓意。微笑永远都是这个世界最温暖的表情和相见的名片,它可以遣散忧愁,化解矛盾,让人舒畅。即使这一天阴云密布,电闪雷鸣,可是看见了这张笑脸,也会让人心里充满阳光。</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满洲里是一座拥有百年历史的口岸城市,地处亚欧第一大陆桥的交通要冲,是中国环渤海港口通往俄罗斯等独联体国家和欧洲的最便捷、最经济、最重要的陆海联运大通道,承担着中俄贸易60%以上的陆路运输任务,是我国最大的陆路口岸。所以,来满州里,一定是要去国门口岸看一看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满洲里国门口岸是中国陆路口岸最大的国门,是中国唯一一个成为5A景区的国门,是全国红色旅游重点景区。占地面积20万平方米,景区包括国门、41号界碑、红色旅游展厅、中共六大展览馆、满洲里红色秘密交通线遗址等景观。其中第五代国门与俄罗斯国门相对而立,是一幢高30米,宽40米的乳白色建筑,国门上方有七个红色大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门下方有两条宽轨和一条准轨穿过与俄罗斯接轨,国门内部南北塔楼一层以浮雕形式展示了五代国门的由来及变迁和满洲里附近国界变迁的相关条约与协定,二层建有观光厅和满洲里历史展厅。站在这里仰望着“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七个鲜红醒目的大字,肃然起敬,民族的自豪感油然而生,由衷的为祖国的繁荣强大而感到骄傲和自豪。</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在国门景区内,登上北疆明珠塔观光也是不错的选择。北疆明珠坐落在满洲里市中俄边境旅游区国门景区内,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总高度208米,是目前中国北方边境地区最高的,集观光、娱、”休闲、餐饮、购物于一体旅游综合体项目。可以远眺俄罗斯后贝加尔斯克小镇风光,俯瞰、满洲里全市美景,感受中俄边陲城市文化的开放与交融,充分展现满洲里“一眼望俄蒙、鸡鸣闻三国”的独特地域魅力。 顶层环塔小火车(150米)和旋转太空梭(198米)的运用极大地丰富了北疆明珠游乐体验内容,除了为游客带来会当凌绝顶和俯身预冲的极致体验外,更可以感受凌空漫步,俯瞰边城美景的体验。</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满洲里是一个友谊的城市,</span><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51, 51, 51);">在反法西斯战争中,</span><span style="font-size: 15px;">俄罗斯人民对中国革命给予了极大的支援。苏联红军烈士公园位于满洲里市北区东部一道街和二道街之间,占地两公顷。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八月九日,苏联红军解放了满洲里。为了纪念在此次战斗中牺牲的苏联红军,同年11月修建了纪念塔和烈士公墓。</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 font-size: 15px;"> 苏联红军烈士公园里,林荫肃穆。</span><span style="font-size: 15px;">红军烈士纪念塔位于园内正中,高17.19米,顶端装饰着一个巨大的铜质五星。整个塔身由凿磨平整的花岗岩筑成,底座三面簇堆着铁青色碎石,增添了几分肃穆的气氛。塔身正中一块方石上用俄文刻着“光荣永远属于为苏联荣誉与胜利而牺牲的英雄们”。在其上端镶嵌着一面高擎旗帜前进的红军形象的浮雕。塔身后面刻着:“此处埋葬着为苏联的荣誉而牺牲的烈士”。塔身左右两侧镶嵌着苏联红军英勇作战的浮雕和以少校托洛波夫为首的56名各级军官和战士的名字。这座纪念塔记录了半个多世纪以前的那段难忘的历史。每到重大节日,人们就都会献上一束束鲜花和一个个花环,寄托自己的哀思和对为世界和平而牺牲的烈士的敬意。</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此番满洲里之行,让我对满洲里这个边陲城市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满洲里不仅有着多元深厚的文化底蕴,而且它对内背靠东北三省、与环渤海地区相贯通,经济腹地辽阔;对外连接俄罗斯西伯利亚大铁路直至荷兰鹿特丹,所经沿线是俄罗斯人口最多、资源最富集的地区。地处东北亚经济圈的中心,是欧亚第一大陆桥的战略节点和最重要、最快捷的国际大通道,不愧为“东亚之窗”之美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