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的记忆》

Amy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剧情简介</b></h1><br> 红色的回忆是战斗的回忆,战士是战斗者共同的名字。他们冲过炮火硝烟,他们凝聚军心、鼓舞士气,他们慰问官兵、讴歌英雄。从古田会议正式明确了文化工作在我军建设中所特有的地位和作用开始,红色的文艺伴随着我军一起成长,同样走过了92个春秋。<br> 该剧以三名军队文艺工作者的一生经历为主线,在历史的传承中展现军队文艺战士对党忠贞不渝、甘愿奉献的红色精神。舞剧共分为序、第一幕“红色萌芽”、第二幕“人民江山”、第三幕“守卫边疆”、第四幕“丰碑永恒”和尾声6个章节,分别选取红军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等历史背景,以军队文艺工作者的视角串连我党我军的红色历史和光辉足迹。<br> 舞剧以中国民族民间舞元素为主要表现手法,将藏族舞、傣族舞、长鼓舞、安塞腰鼓、骑兵舞、刺刀舞等不同舞蹈融入历史剧情,充分展现不同历史时期我军文艺工作者的革命风采,树立传承红色基因、担当强军重任的鲜明导向。<br><br>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序</b></h1> 在军事博物馆里,一个个老物件把老兵拉回那个战争年代,一件染血的旧军装,一张破损的铜版画,还有那半条,她送的围巾……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第一幕:红色萌芽</b></h1> 长征是人类军事历史上的伟大奇迹,而齐文泰和鲁大勇这两个刚参军不久的小伙子并不知道这次征途要多久,有多苦。他们只知道跟着党走,跟着大部队前进。他们不知道会被藏族姑娘白珍营救,也不知道他们会在白珍心底种下红色的种子。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第二幕:人民江山</b></h1> 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我军正是因为一切依靠人民,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才获得了人民无限的支持。<br> 1942年5月召开著名的延安文艺座谈会,全国的学者、作家、艺术家接到了毛主席的请柬,从四面八方赶来。<br> 白珍几经辗转早已成为了延安宣传战线上的一员,齐文泰和鲁大勇一起凯旋再次与她相遇,他们的故事在延安继续展开。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第三幕:守卫边疆</b></h1> 鲁大勇跟随全国解放的大军一直打到西南。<br> 齐文泰按照上级指示跟随北上的部队来到了内蒙,白珍也跟着宣传队驻扎到内蒙部队。他们俩在当地举办了盛大的婚礼。新中国成立了,齐和白的幸福生活也迎来了他们爱的结晶。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第四幕:丰碑永恒</b></h1> 1950年美帝国主义为首的“联合国军”突然对朝鲜发动战争。为了保卫国家,在党中央毛主席的号召下,远在内蒙的白珍作为宣传队的一员,也加入中国人民志愿军的队伍。齐文泰由于要留守当地展开其他工作,不得不与爱人分开。<br> 鲁大勇和他的战友们也积极要求入朝作战,并得到了上级的批准。<br> 白珍和老战友鲁大勇在朝鲜战场的一条运输线上不期而遇……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侧影</b></h1> 摄影:程子健<div>作曲:栾 凯</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