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郑老师讲大同火山

<p class="ql-block">  大同地区地处盆地之中,早年积水成湖,后有火山喷出,水退之后抬升为陆,气候转冷变干,黄土披盖,渐成今日之态势,其演化过程虽不复杂,但是天荒地老,如何证明和复现这段史前岁月呢?听郑老师给你讲一讲。</p> <p class="ql-block">  火山是一种不常见的地质现象,没有多少人能够亲眼目睹它的尊容,因而了解它的人也并不多,它的喷发和地震断裂一样,起因于地壳内部能量的突然释放,是地球生命体征的脉动和表现,如果没有了火山喷发和地震,地球大概也将走向衰亡,寿终正寝了。大同就不同了,火山集中分布,几乎随处可见,看似普通的沙土泥石,镌刻着千百万年的历程印记,无须语言文字,一样记录着大自然的前世今生。</p><p class="ql-block"> 在这里,地层叠置,描绘着大同古湖的烟波浩渺;坚石纵横,勾勒出地动山摇的壮丽辉煌;黄土沟壑,演绎着远古时期的冷暖交替;河谷山川,展现着大自然的鬼斧神工。</p> <p class="ql-block">  肖家窑头火山位于大同市云州区许堡村东,肖家窑头村西,京大高速从北穿过,地图上标为窑头疙瘩,是地质史上“新生代”时期地壳活动遗迹。今天我们就从肖家窑头火山东边的“露头”走起,一起来探秘大同火山群的的成因。</p> <p class="ql-block">  谁说石头不会说话?谁说山水没有传承?大地就是一本无字的天书,写满了日月风雨、沧海桑田。</p> <p class="ql-block">  这一片基岩裸露,业内称之为“露头”,由此看见山体的内瓤结构。</p> <p class="ql-block">  这些大片出露的黑石头,学名就叫“玄武岩”,是地下岩浆喷出地表,顺坡流淌,慢慢冷凝而成的,这些石头呈层分布,把山体分为上中下三截,其下是灰绿色条带状的泥沙层,其上是黄褐色的黄土层。地质科学告诉我们,这叫“地层”,是大自然千百万年形成的天然堆积。</p><p class="ql-block"> 凡是地层,大自然都会以某种物理、化学或是生物的方式留下当年的气息,(现在称之为信息),比如层理、颜色、岩性、矿物、化石等,都在讲述它们自己的传记故事,一旦读懂了,它的神奇就不再是秘密。它一层压一层,层层叠叠,犹如书本,一页又一页,记录着过往的一切。</p><p class="ql-block"> 地层由下往上,形成的年龄由老到新,也就是说在这里,最下面的泥沙层形成年代最早,有证据表明它属于地质年代里的“第四纪”早期,其层理水平,说明沉积之时水动力条件较弱,泥沙沉淀之后不易被搅动,属于静水沉积,其颜色灰绿,表明是水下还原环境所致;其颗粒大小相差不大,说明分选较好;其鱼、螺化石,表明这里曾是水草丰美的温暖水乡。由此分析推断,这里当时应该长期为水体所占,姑且称之为大同古湖。</p><p class="ql-block"> 后来到了第四纪中期。地壳活动强烈,火山喷发,岩浆肆泄,所以湖泊沉积物上面才有了这层玄武岩的覆盖。玄武岩的出现说明,地下岩浆在此附近喷出地表,冷凝成岩。它形成的时间(也就是此火山的喷发时间)比下伏地层形成的时间晚,比上覆形成的时间早。</p><p class="ql-block"> 再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第四纪晚期,大同盆地的时空环境再次发生改变,湖泊消失,火山停止活动,整个地区气候带转冷变干,出现了黄土。</p><p class="ql-block"> 你看就算一个小小的露头,当你弄懂了里面的科学内涵,是不是也很有意思?十来米高的天然剖面,不仅揭示了整个山体的结构成分,形成时间和成因,还为我们提供了古气候、古环境、古生物变迁的证明和关联。</p> <p class="ql-block">  这些玄武岩是从哪儿来的?猜不着?没关系,科学的结论本来就不是猜出来的,科学讲究逻辑推理,讲究事实依据。</p><p class="ql-block"> 比如说这玄武岩,形成之初是岩浆对吧?那么它也应该像水一样,从高处往低处流。如果我们溯源追踪,顺着玄武岩往上游走,就应该能找到岩浆的来源和出处,对吗?这种方法叫“地层追索”,这种思路在科学上叫“假说”。就是根据常识或者经验提出某种假设或可能,然后依据试验(实践)推理去寻找证据和规律,从而得出或是或非的判断,现在我们就捋着玄武岩溯源而上。</p><p class="ql-block"> 因为坡缓土薄,玄武岩埋深很浅,地表总能隐隐约约、断断续续地看见当初的岩浆流径。很快玄武岩就会把我们引导到半山腰的地方,在这里山地坡度发生了明显转折,地表可以看见一种不一样的石头,它是先期喷发的火山碎块被后期流淌出来的岩浆重新浇结形成的。从这个地点到山顶,坡度明显变大,山体由“火山弹”、“火山角砾”、“火山碎屑”等大大小小的石块组成,属于重力松散堆积;此点之下到山脚,山地坡度较缓,证明一路都是熔岩流淌所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从坡脚到半山腰再到山顶,我们将各个点观察结果连接起来,就可以得到该火山西坡的结构剖面图了,参照此思路和方法,我们还可以得出此山东坡的结构剖面图,东西两图连接起来就可以得出整个山体的结构剖面图了,原本看不透,摸不着的火山山体,经过我们一路探查分析资料整理,有了清晰的组合结构,整座山被我们“辟开”了。</p> <p class="ql-block">  山顶有座实心夯筑的土堆,你发现它与自然堆积的黄土在材质、建构、外观等方面有何不同?极目远眺,四周是否还有不止一个?对了,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都叫烽火台,这也是文物呢。</p><p class="ql-block"> 说到烽火台,让人想起了狼烟四起。其实,狼烟本指边关发现敌军来犯,在烽火台燃放的报警烟火,并非真的是点燃狼粪令其冒烟,有人说,烽火燃狼烟,取其烟直而聚,风吹不斜,实乃讹传。哪儿来的这么多的狼粪?随便捡点柴草不就行了?想要烟大,洒水沾湿即可,你说是不是?烽火台的出现,只是古时没有现代化通讯工具,边关至京城路途遥远,军情紧迫,只好借助日烟夜火的联络方式,烽火台就是今天的微波中继站。有意思的是,最晚修建的长城也是明朝的事了,眼前这座烽火台立于火山之上,是否足以证明:此火山至少自明代以来就没有再喷发过?</p> <p class="ql-block">  天气晴朗的时候,南山山前可以看见一条明亮的光带在阳光下闪烁,波光粼粼,犹如绸缎般的蜿蜒流淌,那就是在作家丁玲笔下扬名的桑干河,你知道它从哪儿来,又往哪儿去吗?它属于什么水系?和北京的永定河有什么关系?它与火山有关系吗?大同古湖和它谁先谁后?问题是不是太多了?接下来请你观看一下郑老师讲解的几个精彩的小视频,就会解开这些疑问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