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闪烁,温暖心灵之光

梁山

<p class="ql-block">他叫李亚鹏,网名“星星”,河南省鲁山县人。自幼家境贫困,毕业后自主创业成立了德道国际日用品有限公司,31岁的李亚鹏是一个善良有爱心的鲁山青年。所以起了网名“星星”,希望在自己的感召下多做慈善之事,用实际行动回馈社会。</p> <p class="ql-block">河南的一场洪水牵动了全国人民的心。也让李亚鹏这个热血青年彻夜难眠,我该做些什么?这个念头一直让他心情凝重。21号,暴雨导致郑州受灾的消息传来之后,李亚鹏便果断的决定要组织对灾区进行救援,于是利用微信和朋友圈召唤好友开始了援助郑州中牟地区的行动。忙碌了一天,连夜购置救灾物资、组织越野车辆,22号一大早十三辆越野车,每辆车装载了1300元的矿泉水、方便面、小面包和香肠开赴灾区,支援38集团军进行抗洪抢险。进入灾区,多台越野车进水,但大家都没有退缩,想尽一切办法在军方帮助下把物资用船运进去,多数车辆也参与救援,帮忙拉病号和输送人员。在取得了阶段性胜利之后车队从灾区顺利返回鲁山,一路上大家都一言不发,这场灾难有太多沉痛,这场灾难也在锤炼着一群年轻人的心,他们要做满天的“星星”点亮希望的灯火。</p> <p class="ql-block">23日,鲁山县赵村镇河西组55户人家167口人因灾情严重全部被安置在了学校临时安置点。李亚鹏得到消息后,顾不得刚刚驰援郑州的劳累,便立马组织伙伴田俊、魏红霞、王佳位、栗雅琼、李叶青调配物资、组织七辆车,每辆车装载1232元救灾物资赵村镇,为受灾群众送去了生活必需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回到家中的李亚鹏对这两天的所见所闻深深触动,灾区的群众太难了,他们太需要我们的帮助。于是便在微信群把灾区受灾情况说给了大家,当天在群友的集体募集下就收到了八万多的捐助款,因为有了有了团队的捐款,也让这个爱心小组织有了更大的计划。在得知周口扶沟因开闸泄洪50万村民艰难求生,扶沟人民最大的心愿想保住房子,但坚守四天最终还是要舍小家保大家的时候,这个“星星”团队便又开始了到处调集物资连夜装车的行动,光着膀子汗流浃背,马不停蹄连夜驰援,最终在24号调集28辆运输车辆,载满5.6万元救灾物资一路狂奔抵达扶沟县。“太感谢你们了,我们正需要这些被褥、水、方便面、香肠、面包和八宝粥,真是雪中送炭,给我们解决了燃眉之急,”扶沟县桐丘街道办事处李堂村干部马会军激动的说。</p> <p class="ql-block">一趟一趟的雪中送炭,一次一次的冒雨逆行,这个“星星团队”没有怨言,风餐露宿,日夜兼程,把最需要的物资送到了最需要的地方,把满满的关怀送到了灾区人民的手中,诠释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炎黄子孙骨子里的文明。</p> <p class="ql-block">“星星,米河告急,怎么办?”“怎么办?说走就走,准备物资,哪里需要我们去哪里”李亚鹏斩钉截铁的说。25日上午9点,李亚鹏带着伙伴们装载了4万多元救灾物资一路颠簸4个多小时到达了米河镇,沿途公路上到处都是被冲倒的大树以及泥石流,有一段公路都塌方了一半,来往的车辆也非常危险,挖掘机还正在疏通道路,为的是能让救灾的物资能够顺利到达受灾现场。镇上所有的商铺都被洪水洗劫一空,门窗都被冲掉了,街道上到处是泥沙碎石,断垣残壁。灾民们目光呆滞,非常的无奈,他们的心里就像被压了一块大石头,喘不过气来。</p> <p class="ql-block">“灾区人民太需要我们的帮助了,虽然我们的力量很微弱,但我们一定要坚持,能尽绵薄之力为灾区人民做些什么,就是我们这群人的心愿,愿祖国安好,灾区人民安好,我们会用我们的实际行动回报社会,做新时代的正能量青年。”李亚鹏满眼含着泪光激动的说。救援还在进行中,截稿时该团队已为灾区捐助物资近十三万元。</p><p class="ql-block">“星星”,好深远的名字,点亮了希望的灯火,温暖了心灵的光芒。</p><p class="ql-block">文字:马进伟</p><p class="ql-block">图片:星星团队</p><p class="ql-block">编辑:梁海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