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前行,不负韶华”—清徐县支行开展“军旗下的青春”主题党日活动

清风徐来

<p class="ql-block">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青春,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p><p class="ql-block"> 在全党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热潮中,清徐县支行在“八一”建军节前夕,组织开展“军旗下的青春”主题党日活动,讲述军旅青春故事,体会传承伟大建党精神。</p> <p class="ql-block">  田永利同志,1980年11月—1981年8月在海军航空机务学校学习,1981年8月—1985年12月服役于海军航空兵部队,赴海南执行过81302任务。检修轰炸机“夏天一身汗,冬天一身冷”,但是肩上有保家卫国的责任,每一颗螺丝钉都不能落下。曾经是军人,永远是军人,不管在哪个岗位,服从命令的天职不变,认真细致的态度不丢。</p> <p class="ql-block">  陈建仁同志,同田永利同志同时期在同一部队。从青岛学习,再到河北沙河部队成为一名海军航空兵。在雷达部门,最深的感悟是从检查设备到搜索目标再到校准调试,每个人职责不同,但每个人都必须有高度的责任心,起飞前的每一项检查都必须精细。和人民银行我们每个人的工作一样,都得责任心强点,不疏忽大意,工作才能干好。</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米永宾同志,1981年10月—1986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86912部队,炮兵。当时由于保密需要,部队位于内蒙很偏远的沙漠里,没有蔬菜,没有充足的食物,但炮兵的训练任务又特别重。十六七岁的小伙子们,手上一层一层的脱皮,但坚持着“全营一杆枪”的团队精神,一个都不落后。从用鸡蛋苹果换苏联的红旗一号,到后来有了沈阳、上海的中国制造,再到现在的威武“东风”,深刻感受到了祖国的强大。</p> <p class="ql-block">  董栓丑同志,1982年12月一1985年12月,51008部队,81师坦克团;1985年12月—1987年12月,51409部队,属27军坦克旅;1987年12月—1988年8月35126部队,属27军直属侦察营4连。</p><p class="ql-block"> 参加过越战,获得过二等功军功章,也是五位中入伍时间最长的。82年入伍编到坦克旅,到86年间,在农场、医院、工厂都锻炼过。86年底参加对越防御作战,在云南麻栗坡集训后编入补充军直属侦察营,为部队提供侦查信息,保障部队安全。88年退伍来到人民银行,最深的感触是要时时听党指挥、遵守纪律。</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70后的牛碧泉同志,2000年入伍,北海舰队驱逐舰一支队护卫舰,航舰兵。经过集训、专业学习、抗晕训练后分配到北海舰队芜湖舰,从军舰的升级见证了祖国军事力量的逐渐强大。</p><p class="ql-block"> 有一段时间在南沙战备值守,40多度的高温,吃的米几天就生虫子了,脱水蔬菜都吃完了就只能靠鱼补充点营养。两个月值守任务完成好多同志都缺乏营养,上岸后吐都吐不出东西来。遇到台风,舰在海浪里,一抬头看不到天只能看到海水,但没<span style="font-size: 18px;">有命令就绝不会撤退。</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军人们的青春故事不仅让我们了解了仰慕已久的军旅生活,也让我们深刻地感受到了祖国国防建设的发展和国力的不断强大。更重要的是军人们“螺丝一个都不能少”的细致精神、“全营一杆枪”的团队精神、“山上吃山上住,负重越野”的吃苦精神、“学新知识、接受新训练”的坚持精神、“一半米一半虫、无命令不撤退”的坚守精神,给我们的工作带来了新的鼓舞和启发。</p> <p class="ql-block">  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肩负历史使命,坚定前进信心,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让青春绽放绚丽之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