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洪救灾专报】先进典型(六)

张亚男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inherit; font-size: 20px;">洪灾无情人有情 政企合力显担当</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inherit; font-size: 20px;">——商漫高速鹘岭隧道管理站</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inherit;"> 7月22日至23日,山阳地区持续遭遇强降雨。23日凌晨3时许,位于山阳县高坝镇商漫高速鹘岭隧道管理站附近的河水水位持续暴涨,地方公路遭到严重破坏,移动通讯网络中断,洪水和山体滑坡已经严重威胁到沿河村庄和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span></p> 23日上午,山阳县武警、公安、民政部门和高坝镇组成应急救援队,赶赴鹘岭附近受灾村庄,挨家挨户组织群众转移。由于地方道路已经被洪水冲毁,只有一条跨过河面的小桥连接着受灾村庄和商漫高速鹘岭隧道管理站的后墙。应急救援队与商漫分公司取得联系,计划将鹘岭隧道管理站后墙拆出一个缺口,组织受灾群众转移到站内,再分批从高速公路向高坝镇灾民安置点转移。<br> 灾情就是命令!接到应急救援队的求助后,分公司抗洪抢险指挥部迅速做出决定:尽一切可能的力量全力配合当地政府转移受灾群众,并迅速组织党员、团员、干部职工和青年志愿者成立抢险救援突击队,投入转移受灾群众的工作中。抢险救援队分成三个小队,青年志愿者小队拆院墙、搭梯子、铺沙袋、背老人、抱孩子、扛物资,帮助群众第一时间转移到隧道管理站内;团员突击队为群众送上热水、热饭,腾出房间照顾群众避雨、饮食、休息;党员突击队配合政府工作人员引导群众有序乘车,向高坝安置点继续转移。至23日下午,所有受灾群众已安全送至安置点或亲友家中。<br>  商漫分公司全体党员干部职工将全力以赴,主动扛起一个国企应有的社会担当,在坚决做好商漫高速防汛抢险工作,确保道路安畅的同时,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配合当地政府为受灾群众强势撑起一方温暖而坚固的避风港。(郑涛)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inherit; font-size: 20px;">奋战在抗洪救灾一线的好支书</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inherit; font-size: 20px;">——法官镇黄家店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 阮家利</b></p><p class="ql-block"> 暴雨,特大暴雨!7月23日凌晨,法官镇降雨量达到历史最高170.9毫米,黄家店村成为全镇降雨量最大、洪水灾害最严重的村。在洪灾来临之际,村支书书记兼村委会主任阮家利奋战一线,科学调度、快速反应,用实际行动构建群众生命安全防线,全力保障群众生命安全。</p><p class="ql-block"><br></p> 闻“汛”而动,当好防汛指挥员。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响起,才做完声带手术回家的阮家利迅速拿起了电话,“我是镇长黄铭,据气象部门预测,我们法官一带将出现特大暴雨,请立即做好防范,包村科级领导和干部也即将赶到村上。”接到镇长指令后,阮家利来不及多想,刚出院子没多久,瓢泼大雨就向黄家店袭来,他敏锐的感觉到雨情异常与往年,当机立断,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指挥村组干部奔赴防汛一线战场,全面展开防汛救灾,此刻的他早已忘记伤口的疼痛。<br> 转移群众,当好一线战斗员。“仁权,快组织你那片群众撤离”“不要睡了,快转移到安全地段”阮支书用沙哑的声音一边打电话、一边奔走在河道沿线让群众赶紧撤离。倾盆大雨很快就湿透了他的雨衣,手中的矿灯在雨雾中若隐若现,肆虐的洪水淹没了他沙哑的嗓音,阮支书仍然用最大力气挨家挨户敲门,让他们赶紧转移。河道两旁的群众撤离后,他又不放心山坡上最远的那几户群众,开车前往东坡组,此时多处塌方让车辆无法通行,阮支书扔下车,徒步跋山涉水5公里,荆棘划破皮肤,雨水浸透衣服,路边不时有滚石掉落,洪水将很多路基冲毁,侧身就能看见脚下涛涛的洪水,随时可能有生命危险。但他从未停下脚步,经过不懈的努力,及时将地质灾害点23户53人、河流沿线70户229人撤离到安全地带,切实保证群众生命安全。<br> 安置灾民,当好保障服务员。“老洪,先吃一桶泡面,熬了一晚上了”阮支书正在给转移群众分发方便面、矿泉水,忙碌的身影跑前跑后,听着他沙哑的声音,看着他憔悴的面容,转移的群众纷纷翘起了大拇指,说“这才是党的好干部”。“喂,向明,听说你的房子暂时不用,明天让李长平先租住你家。”这样的电话阮支书已经打了不下20个,每一个通话都饱含着深情,体现着为民情怀。经过统筹协调,黄家店村紧急集中安置的6户群众、租房和投亲靠友方式安置的11户群众基本生活都得到了有效保障,天灾无情人有情,阮支书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让受灾群众切实感受到党的关怀。<br>  灾后重建,当好信息联络员。“老李,你帮忙把老赵屋后这泥收拾一下”“殷师傅,明天把你的挖掘机用一天,给几户群众把塌方出了。”灾情来时,阮支书带领村组干部守住了无人员伤亡的底线,灾情过后,尽快恢复重建又成了当前的重中之重,要千方百计让群众坚定生活的信心、尽快过上正常生活。阮支书逐户核查灾情,详细了解情况,脚起泡、腿浮肿依然不歇,发动群众积极开展生产自救,主动联络有关部门开展灾后重建。经过积极主动作为,黄家店村在灾情后仅2天就全面恢复电力通讯,2天时间抢通道路主干线,清理21户房前淤泥、屋后塌方,快速推进灾后重建工作。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inherit; font-size: 20px;">心系群众 五过家门而不入 </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inherit; font-size: 20px;">——天竺山镇石窑子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 王祥武</b></p><p class="ql-block"> 2021年7月22日21:40镇上发布暴雨雨情后,王祥武立即电话通知村“两委”成员、在家党员、组长、滑坡体监测员,通过走村入户口口相传、应急喇叭等多种方式第一时间将雨情汛情传达给群众。23日凌晨0时至5时,他冒着大雨,不顾个人生命安全,挨家挨户动员群众紧急撤离到安全地带,“只要人还在,一切都会有,都转移到安全的地方”。短短几句话,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心系群众、舍小家为大家的情怀。截止至7月23日8点,全村共转移群众401户1623人。</p><p class="ql-block"><br></p> 7月23日9点,他组织村“两委”成员、村民小组组长到农户家中排查受灾情况,摸清底数。因石窑子村降雨量大,境内黄漫路、石法路、板长路主干道受损中断,他自己立即拿出50000元资金,从县城购买救灾物资和生活必需品,并安排挖掘机清理路面、疏通河道,确保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br> 7月24日14点,石窑子村再次突降大雨,因村上地广人多,受灾面积大,他骑着摩托车上上下下,没油了,就两条腿走,两天走了100余公里,五过家门而不入。他自己的房屋遭到雨水浸泡,年迈体弱的父母责怪他不顾自己的家,王祥武说:“和其他人相比,我们家还不算危险。”<br>  面对这次洪水水灾,王祥武同志坚守初心、心系群众,面对灾情、逆流而上,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徐宇垚)

群众

受灾

转移

支书

商漫

灾情

管理站

黄家

洪水

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