鏖战大洪山之第五十章

江上明月

<h1>文/星铭</h1><p class="ql-block">图/网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h1><b style="font-size: 20px;"> 第50章</b></h1><h1><br></h1><h1><b style="font-size: 20px;"> 转眼江洪来到五一二农场接受劳动改造,已经半年有余。</b></h1><h1><b style="font-size: 20px;"> 这半年来,江洪除了参加正常的生产劳动、开会学习,平常很少说话。他与农场的几位管理人员和军工的关系处理的非常融恰,与“一把手”场长牛一山的关系也处理的十分友好。对于这位在战斗中立过功、受过伤已过不惑之年的伤残军人,说实话,江洪是十分敬佩的。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江洪发现这位牛场长除了平常说话有些“牛”外,别的方面倒还不错,工作事必躬亲,参加生产劳动也是走在前面,从不当摔手掌柜。莫看他只有一只臂膀了,可是干起农活来绝对是一把好手,他可以单手挑起一担草头,还可以单手操作农业机械,平常在家,洗衣、烧火、做家务抢着干,甚至一个人在家和面剁馅包饺子做包子,农场的人员对他佩服的是五体投地。农忙时节,被临时抽调来农场参加“双抢”任务的部队,也爱请他给战士们讲战斗故事。</b></h1><h1><b style="font-size: 20px;"> 江洪对于时常前来对他进行例行审查的专案组人员表现得十分冷淡,但对牛场长却是比较客气,也尽量不给他添麻烦。</b></h1><h1><b style="font-size: 20px;"> 牛一山这位四十来岁的山东大汉,对于这位下放到农场接受劳动改造的老江头也怀有好奇、敬仰之心,尽管身份不明,但他知道这位平常沉默寡言、但举止器宇轩昂的半大老头绝非池中之物、等闲之辈。因此,他对待老江头也尽量保持着客气,派人监督也只是做个样子,睁一只眼闭一只眼。</b></h1><h1><b style="font-size: 20px;"> 每天傍晚时分,江洪都要爬上农场周边的河渠堤埂上去散步,风雨无阻。</b></h1><h1><b style="font-size: 20px;"> 堤内是已平整好的农场田地,小麦收割之后,又插上了稻子,还有玉米、黄豆之类的作物。堤外则是一望无际的芦苇荡。晚风吹来,把芦苇叶吹得是沙沙作响。如果是晴天,四周都是人把高的青纱帐,这情景很容易让江洪想起现代样板戏《沙家滨》里的情景,忍不住哼起新四军指导员郭建光的唱段:“朝霞--映在--阳澄--湖上,芦花放--稻谷香--岸柳成行。……战斗--负伤--离战场,养伤--来在--沙家滨。半月来--思念战友--与首长,也不知--转移--在何方。”只是朝霞变成了晚霞,沙家滨变成了农场,养伤变成了劳动改造,半月变成了半年,思念战友与首长的同时,还要思念妻子和孩子。此时此刻,他并不知道,妻子肖虹只因为没有听从专案组要她与江洪划清界线的劝告,也从国家某部中南局党委副书记的位置上撤了下来,靠边站后为了距离丈夫近一些,她主动要求来到国家某部在昔日的南山革命根据地长滩镇修建的“五七干校”接受锻炼。反正一儿一女两个孩子都已进了部队毫无牵挂,儿子江武已经成了某野战军侦察连连长,女儿肖梅也在某野战医院当上了医师。她之所以选择申请到五七干校里来,那是因为她通过G地区革委会主任陈清的关系打听到江洪被下放到五一二农场,而她所进的这所五七干校正好距离五一二农场并不远,几乎毗邻。只是她到这个五七干校后想去探望江洪并不容易,两人虽然近在咫尺,但却无法相见。</b></h1><h1><br></h1><h1><b style="font-size: 20px;"> 漫步在河堤埂上,江洪常常是边观察边思考。若是下雨天,芦苇丛里到处都是黄泥汤,许多老鼠、水蛇都会爬上堤埂与人共舞。每当这个时刻,江洪就会哼起“要学那泰山顶上一青松,挺然屹立傲苍穹”唱段,他在哼唱京剧的同时,忍不住要为不远处尚且住在芦苇墙、盖瓦顶兵营式房子里的大柴湖移民们而感到担忧。</b></h1><h1><b style="font-size: 20px;"> 大柴湖移民是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实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修建丹江口水库而形成的产物,是全国最大的移民集中安置区,从1966年开始,两年间总共接收安置了近5万名来自河南淅川库区的人民。据说这里以前叫“水湖”,总面积200余平方公里,一眼望不到边际。后来,水湖里长出了可以烧火做饭的芦柴(即芦苇),人们将其改称为“芦柴湖”、“大柴湖”。接收丹江口水库移民后,当地一度将其更名为新建区。</b></h1><h1><b style="font-size: 20px;"> 1968年深秋的一天,日理万机的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在中南海听取了长江水利委员会同志汇报的丹江口水库移民工作情况。当他得知库区移民顾全大局、舍弃家园迁出库区后,脸上无比欣慰。然而当他听说集中安置移民最多的大柴湖区更名为新建区时,眉头微皱,用温和的语气对汇报的同志说:“新建新建,几十年后难道还叫新建?大柴湖这个名字蛮好嘛!现在叫做‘大柴湖’,说不定将来就会变成‘大财湖’!”就这样,“大柴湖”的名字从此被确定下来。</b></h1><h1><b style="font-size: 20px;"> 在江洪看来,大柴湖的移民是伟大的。他们顾全大局、抛家舍业、千里迁徙,来到这鸟不拉屎的鬼地方重建家园,用奉献和牺牲换来了汉江平原的安宁,奠定了南水北调的千秋大业。同时他们又是贫穷的,困苦的。由于国家还不富裕,能够给予移民们的安置也十分有限。据农场参加过移民接待站协助服务的战士介绍:新来的移民人均分房只有8平方米的半间房,是那种10间一排军营式房子 ,移民们称之为“芦苇墙,泥巴搪,四根砖柱一间房”,房子不仅低矮潮湿,而且极不牢固。移民们形容:“刮风下雨往外跑,冷得慌;呆在屋里不出门,吓得慌。”尽管移民接待站克服重重困难,还为每户新来的移民发放150块打灶砖和30斤柴草,并配发一个用小墨水瓶做的煤油灯,3天内免费供餐,但这对于千里之外抛家舍业搬迁而来的移民们来说,毕竟是杯水车薪。</b></h1><h1><b style="font-size: 20px;"> 对于大柴湖移民们的艰难困苦,江洪不仅耳闻了不少,而且还亲身经历过了好几次。有一次下大雨,他随农场的人员到附近的移民据点参加排涝抢险,只见室内室外污水连成一片,鞋子、盆子漂在水上,鸡子鸭子飞到桌上,蛇虫爬到床上,小孩哭大人叫,那悲惨的情景令他难于忘怀。他时常在想,全国解放都快二十年了,可是这些老百姓似乎依然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b></h1><h1><b style="font-size: 20px;"> 有一次参加抢险回来,江洪顾不上将浑身湿漉漉的衣服换下,径直撞进场长牛一山的办公室,对他说道:“牛场长,我看那些移民们实在是太可怜太遭业了,我们部队除了参加抢险救灾之外,平常就不能接济接济这些移民,帮助他们挖沟修堤?”</b></h1><h1><b style="font-size: 20px;"> 牛一山将仅有的一只手一摊,两眼一翻,瞪着江洪说道:“老江头,你真是坐着说话不怕站着的腰痛,就你知道移民们苦、移民们造业?难道我就是瞎子?可是移民们目前都这样,我一个小小的农场场长能咋样?是,我们农场有粮食,仓库里都是满满的,可这些粮食都是军粮,没有上级的命令,我一颗一粒都不能动;那些农业机械都属于军用装备,没有上级命令,动用军用装备也是严重违反军队纪律的!再说了,这些机械设备我们农场自己也要用啊!老江头,我虽然不知也不能询问您的身份,但从您的气场来看,以前肯定是一位大干部,可您总不能眼睁睁地让我也跟着违犯纪律犯错误吧!”</b></h1><h1><b style="font-size: 20px;"> 见“一把手”搬出了一大堆理由,江洪有些生气,称呼也变了:“牛一山,执行部队纪律当然没有错,格老子也不是故意找茬让你个龟儿子犯错误!我是在善意提醒你,凡事都要讲究个灵活性。你们天天都在学毛著,毛主席他老人家昨说的,“群众利益无小事”!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毛主席还说了,“贪污和浪费是巨大的犯罪”!“我们要反对本本主义和教条主义”!就拿粮食来说吧,谁让你动用仓库的粮食啦!我们可以自己少吃一点,把节省下来的粮食捐给灾民这不违反纪律吧!粮食收割后允许附近的老百姓进来捡拾丢弃在地里的粮食,这总比犁到田里白白浪费强吧!再说农业机械,农场要用的时候当然要归农场使用,农闲的时候、不用的时候难道就不能支援支援这附近的移民们?这些移民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抛家舍业来到这里,从某一个层面来说他们是英雄、是功臣,我们作为人民的子弟兵,在不违犯大的原则下帮帮他们有什么不可呢?”</b></h1><h1><b style="font-size: 20px;"> 见老江头发怒,牛一山有些憋气,艾玛,这到底谁管谁呀?你老江头以前或许是高高在上的大干部,可是“虎落平阳被犬欺,龙游浅滩遭虾戏”,都到这种地步了,还在耍什么威风。不过你老江头的话也不是没有道理,我敬重你是一位老革命,所以也就不同你计较了。想到这些,他压制住自己的火气,平静地对老江头说道:“您说的这些道理都没错,可是我手中权力有限,你说我应该怎么办才好?”</b></h1><h1><b style="font-size: 20px;"> 江洪在发了一通脾气之后,发现并没有激怒有些牛脾气的牛一山,看到他不愠不火的样子,不由得有些诧异,同时也暗生佩服,心想这小子还有些城府,日后有机会还有进步的空间。再说了,随便动用粮食和农机设备,这也确实是两件令人棘手的事,闹不好真得会出问题。想到这,江洪的语气也缓和下来:</b></h1><h1><b style="font-size: 20px;"> “牛场长,你的难处我也知道。你看这样行不行?有些事情你还是可以作主的,比方说勒紧一下裤腰带,把我们自己节省下来的粮食捐给移民中的灾民是没有问题的,关键是要做好农场干部战士的思想工作。”</b></h1><h1><b style="font-size: 20px;"> “这个建议好!回头我们就来开会动员,相信大家有这个思想觉悟,都会积极响应的。”牛一山接过话。</b></h1><h1><b style="font-size: 20px;"> “第二,对于收割后的麦田、稻田,还有玉米地、黄豆地,我们应当放宽一些政策,允许附近的老百姓进来捡漏,这总比翻到地里白白糟蹋了强!”江洪继续说道。</b></h1><h1><b style="font-size: 20px;"> “这个,我们可以开会商量,然后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政策来实施。”牛一山再次接过话。</b></h1><h1><b style="font-size: 20px;"> “第三,关于动用农业机械的事,这个问题恐怕你还真得做不了主。不过你这个场长做不了主,上面总有人作得了主。你可以向上汇报,帮助移民挖渠排涝,围堤造田,解决移民们的实际困难,我们身为人民的军队,责无旁贷,相信上面是行得通的。如果行不通,你把电话要通了,我来同他们说!我就不信这帮龟儿子们还敢翻了天了?”</b></h1><h1><b style="font-size: 20px;"> “可中,这个主意好!回头我们就向上面打报告!如果实在不行,再请您出面不迟。哦,对了,老江头,您怎么全身都是湿的,快回去换衣服吧!穿湿衣服赤时间长了,身体吃不消的,搞不好会感冒发烧的!”</b></h1><h1><b style="font-size: 20px;"> </b></h1><h1><b style="font-size: 20px;"> 就在江洪找了场长牛一山不久,五一二农场为附近挨饿的老百姓放宽了农作物收割后拾漏的政策。紧接着,五一二农场所在的W军区调派了数十台推土机、拖拉机协助大柴湖移民安置区挖渠筑堤,围湖造田。W军区所在政府调集天门、潜江、荆门、京山、钟祥数万民工参加大柴湖围垦工程建设。消息传开后,大柴湖的移民们都说,旁边那个部队农场里藏了个大官,这么多的机械和民工都是他一句话调来的,他可是个大善人啊,敢为咱们移民们说话。</b></h1><h1><br></h1><h1><b style="font-size: 20px;"> 据说大柴湖围垦工程全面铺开后,身为G地区革委会主任的陈清亲自来到五一二农场,对军队的全力支持和无偿援助,一来表达感谢;二来表示慰问。当场长牛一山安排几个人硬是将老江头推到前台时,梳着大背头、穿着洁白短袖衬衣、挺着将军肚的陈清见到昔日的老首长、现在是一身普通老兵打扮的江洪,感到浑身很不自在,想到自己蒙蔽心智,颠倒黑白,为了保住自己的乌纱帽,向造反派揭露欧德才向新四军游击队提供假情报,诬陷江洪包庇变节分子穆铁柱勾结敌特分子齐路勇最终导致旅卫生队惨遭敌人血洗的种种行径,忍不住涨红了那张油光水滑保养极好的脸。让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这场促使军队支持大柴湖移民围湖恳田的大工程大决战,背后的始作俑者竟然是流放到这里进行劳动改造的江洪。想想自己的软弱、自私和卑鄙,他的眼光不敢与江洪的眼光对视,更不敢作出任何解释,在打了几个哈哈,说了几句冠冕堂皇感激之类的客套话之后,便草草收场。也不知出于什么目的,或许是良心发现,临走之前,他悄声告诉江洪,小师妹肖虹前不久也来到这里的“五七干校”参加学习,那干校距离农场不远,如果想见面,他可以帮忙安排。听到陈清他那假惺惺貌似关心的话语,江洪哼了一声,连个正眼都没瞧,只当那是屎壳郎打哈欠,连屁都算不上。</b></h1><p class="ql-block">(第51章 待续)</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