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 支持 幼儿游戏中的学习——聆听余琳园长讲座活动纪实

<p class="ql-block"> 为了让园长和老师们更好地了解如何发现、支持幼儿游戏中的学习,明师课堂于7.26日邀请了来自四川省成都市第十六幼儿园园长余琳,进行了《游戏案例解析——发现、支持幼儿游戏中的学习》的讲座活动。</p> <p class="ql-block">  作为四川成都著名“石榴幼”的代表,余琳老师分享了她们独具特色的游戏精神。“石榴幼”一直构建属于自己的园本游戏课程,通过规划改良空间环境,让幼儿园游戏空间最大化,以更好地满足各类儿童对游戏的不同需求,并以刚性制度让游戏活动丰富起来。</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余琳老师也提出了四个关键词“发现,支持,游戏,学习”,让学员们更加直观认识到游戏化的发展路径和重点。</p><p class="ql-block"><br></p> 大人视角的游戏和孩子视角的游戏 <p class="ql-block">  游戏对幼儿来说是玩玩,对教师来说是教育,对教育来说是发展。“石榴幼”对于游戏有他们的专属理解,那就是游戏是幼儿实现他们想法的活动。</p> <p class="ql-block">  围绕如何让幼儿丰富地玩,幼儿园采取了两项措施。其一是开展自制玩教具研究,其二是拓展游戏空间。教师要像研究教材一样研究游戏,老师们开始设计和创新游戏,每个班都配备了数码相机。老师们通过相机记录儿童游戏过程,并撰写教育故事来承载研究的全过程,创设多元的、受幼儿喜欢的游戏,提升创造和设计游戏的能力。</p> <p class="ql-block">  同时,我们也聚焦创造性游戏、传统游戏、户外体育游戏活动等开展专题研讨,通过视频回放反复研究游戏中出现的问题,加强自身对游戏的理解。努力为孩子提供可以进行高水平游戏的环境。</p> 孩子自己设计的“纸杯魔术” <p class="ql-block">  当孩子们自主游戏状态,对教师的专业度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发现游戏中的学习线索,支持幼儿的游戏成为新的探究点。于是我们构建了“发现孩子的玩,玩中发现孩子,支持孩子们的玩,玩中支持孩子”的游戏研究思路。我们借鉴新西兰学习故事,通过学习故事,不断去看儿童,看见儿童,看懂儿童,以观察、解读、支持的思路去发现支持幼儿的游戏。</p> <p class="ql-block">  幼儿成长的线索往往隐藏在层级递进的游戏中,要在游戏中让幼儿生命绽放,就是要在解读幼儿“需要”的基础上,支持幼儿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感兴趣的游戏,在潜移默化与层级递进中促进自我心灵的发展。</p> <p class="ql-block">  解读和支持幼儿的过程,既是发现幼儿需要、困惑与“瓶颈”的过程,也是教师以多种方式适时引导、帮助幼儿在不断升级的游戏中丰富生命,提升自我的过程。</p><p class="ql-block"><br></p>

游戏

幼儿

支持

余琳

孩子

学习

发现

园长

儿童

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