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我们永远想念您(写于爸爸百岁诞辰日,2023年农历正月十四日,又是一年立春日)2023-2-4。

展小梅

<p class="ql-block">  爸爸离开我们整整四十年了!今年2023年农历正月十四日是爸爸100岁诞辰日,这一天也是立春日。如果爸爸还健在,也是百岁寿星了,可惜爸爸在1983年刚刚六十岁时就离开了我们,现在翻出爸爸生前写的自传和照片,回忆当年和爸爸妈妈在一起的幸福时光,无限感慨,无限留恋,无限怀念……。</p><p class="ql-block"> 在爸爸百岁诞辰日,我只想写下这个美篇来怀念我们心中最思念的,最爱我们的人一一亲爱的爸爸。</p><p class="ql-block"> 父亲展征,原名祁万寿,1923年农历正月十四日出生在山东省菏泽县王浩屯镇孙浩屯村,他是排行老三,上面还有二个姐姐,下面一个弟弟。家境贫寒,但爷爷还是在最困难的日子里供爸爸上学读书。</p><p class="ql-block">下面是摘自爸爸1947年和1953年自传中文字:</p><p class="ql-block"> “我八岁的时候,我们村开始成立“洋学堂”,由我一个远房的堂叔当先生。村长挨家劝小孩们上“洋学堂”,说不缴学费,除了花两毛钱的书钱外,其他什么也不拿。同时我在家里也不能作什么事情。这样大伙一说我父亲就同意我上学了。</p><p class="ql-block"> 我家三代没有一个念书的人,都是庄稼老粗,我这一上学好像无形中给家里撑了门面。</p><p class="ql-block"> 在本村初级小学念了四年,期间每逢农忙时也帮家里作些轻便农活。但因为读了书,自己没有劳动观念,很引起我父亲的反感。常骂我“无用,念书念坏了”。所以他力主我退学种庄稼。但由于我在学校功课较好,教师常在家父面前夸奖:“这孩子很聪明,还是让他念下去。将来是有前途的”。我父亲好像也对我寄托了莫大希望。在这种情况下就答应我考了县立第一高小。</p><p class="ql-block"> 一入高小,离开了家,钱也花的多了,每月需花两三块钱,这样家里实在供给不起,所以我在高小念了三个月由于经济不能支持就退学了。”</p><p class="ql-block"> 这在当时是相当不容易的,正是有了文化,爸爸才接受了进步的抗日爱国主义思想教育,依然决然选择了投奔革命圣地延安。小小年纪(刚刚14岁)就和三个发小同伴跋山涉水于1938年3月到达西安。爸爸在自传中写到 : </p><p class="ql-block"> “经八路军西安伤兵招待处处长何长工同志(现中央人民政府重工业部长)谈话,介绍给延安军委滕代远参谋长,(即现在的铁道部长)。经过10天的徒步跋涉,1938年的4月,我们到了延安编入抗大一大队(搬往瓦窑堡)学习。”</p><p class="ql-block"> 由西安八路军办事处的人带领他们及数名热血爱国青年者投奔延安,为了避免家里人受牵连,去延安的路上,爸爸改名为"展征",也是从此走上了艰苦卓绝的革命征程。关于改名,爸爸在自传中详细说明此事。</p><p class="ql-block">摘自爸爸自传中"关于改名"</p><p class="ql-block"> "一九三八年三月住西安难民收容所等待投奔延安抗大,当时由张奎生(后改名展宇)同志想了两个名字即:“展征”和“展宇”,意思是从此参加革命,象征自己有远大的前途。我当时即要了这个“展征”,他即叫“展宇”。改名当时还有一种想法,认为将来抗大毕业后,会分配出来做秘密工作,为了防止反革命的迫害,所以起了个别名。</p><p class="ql-block"> 一九五二年十二月三十日"</p><p class="ql-block"> 到延安即进入抗日军政大学,在抗大开启参加革命的学习中。1938年6月9日夜里,经抗大一大队副指导员林江同志和干事雷保生同志介绍,爸爸15岁就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p><p class="ql-block"> 爸爸在自传中回忆当时在抗大的学习时写到:</p><p class="ql-block"> “ 1938年4月24日入抗大一大队三支队七队,开往瓦窑堡学习。1938年6月9日夜我便由副政指林江同志和干事雷保生同志介绍入党。候补期三个月。同年十月份即调到大队部工作了。</p><p class="ql-block"> 从这时起,给我的人生历程开闸了一条新的道路。但开始许多课程我都不懂,尤其是讲社会科学时,什么马列主义,我听也没有听说过,可是我感觉很新鲜。生活非常愉快,我自己学习也很努力。反正不管懂不懂,能背会教条就是好的。当时我们队上的指导员就是前任西满保卫部长之罗日润同志。他对我很大帮助,时常给我讲长征故事听,说红军时很多娃娃兵,打仗很勇敢,并说八路军里都是青年干部,前方有17岁当团长的。这时给了我很大鼓励,个人英雄思想也就越发增长。军事课程在抗大是一般学生不乐意学的,但我却十分感兴趣,每天下操打野外我都兴致勃勃,我想搞军事,想当那个17岁的团长,为此政治队学完后我特地要求到军事队又学了几个月。</p><p class="ql-block"> 抗大调出后即任军委队列科科员,时常负责毛主席接待外宾的招待与警卫,领袖会客时自己在一旁听视。觉得很荣耀,有时得到一半句鼓励就越发高兴,不久即调任保卫工作。”</p><p class="ql-block"> 1944年爸爸和妈妈在延安工作时相识相知相恋。1938年妈妈也是14岁就从无锡跟随小姑姥姥一起来延安参加革命的,在延安中国女子大学上学,后来和爸爸成为一对幸福的革命伴侣。爸爸只比妈妈大一岁,但兴趣爱好志向都一致,就走到了一起。妈妈1945年4月1日在延安生下了哥哥,当时在相当艰苦的战争环境中,哥哥出生体重只有3市斤多,又瘦又小,为了保温让这个小生命活下来,妈妈在哥哥周围装满了炒热的沙子,哥哥艰难地活下来了,但却落下先天性的肺不张〈发育不良而致〉,影响他后半生许多志愿。</p><p class="ql-block"> 1945年底,爸爸妈妈随部队支援东北,千里迢迢辗转山东后来到哈尔滨(东北民主联军总部),路上带着年幼的哥哥,艰难困苦可想而知。</p><p class="ql-block">爸爸在抗战时期历任:</p><p class="ql-block">延安抗大一大队技术书记、队列干事,</p><p class="ql-block">中央军委副官处队列科科员,总政治部锄奸部三科科员,</p><p class="ql-block">延安联防军军法处审判员。</p><p class="ql-block">解放战争时期历任:</p><p class="ql-block">东北民主联军总政治部保卫部副科长,</p><p class="ql-block">东北军区政治部保卫部副科长。</p><p class="ql-block">建国后历任:</p><p class="ql-block">东北军区政治部保卫部科长,东北军区政治部敌工部副部长沈阳军区保卫部副部长</p><p class="ql-block">沈阳军区军事检察院副检察长兼保卫部副部长</p><p class="ql-block">沈阳军区军事检察院检察长,陆军第六十四军政治部主任,新疆军区政治部副主任,</p><p class="ql-block">军委工程兵政治部副主任,</p><p class="ql-block">中央军委办公厅副主任等职。</p><p class="ql-block">1955年被授予上校军衔,获三级自由独立勋章和三级解放勋章,1964年晋升为军法大校军衔。</p><p class="ql-block"> 根据爸爸1953年的自传,爸爸在当时各阶段的主要证明人如下(截止到1952年12月30日)</p><p class="ql-block">“(一)幼年时期家庭可以证明。</p><p class="ql-block">(二)延安抗大学习阶段</p><p class="ql-block">证明人:</p><p class="ql-block">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中央书记处书记</p><p class="ql-block">胡耀邦</p><p class="ql-block">中央公安部六局局长:王赤军</p><p class="ql-block">东北军区政治部文化部长:卫孑人</p><p class="ql-block">(三)延安军委副官处工作阶段</p><p class="ql-block">证明人:</p><p class="ql-block">华东军区干部部长:赖毅</p><p class="ql-block">中央警卫处科长:杨凯</p><p class="ql-block">(四)延安军委总政锄奸部和联防军军法处工作阶段</p><p class="ql-block">证明人:</p><p class="ql-block">中央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吴溉之</p><p class="ql-block">华北分院副院长:何兰阶</p><p class="ql-block">西南公安部处长:孙贞信</p><p class="ql-block">中南军区保卫部科长:恽齐</p><p class="ql-block">67军政治部宣教科长:林志齐等</p><p class="ql-block">(五)东北民主联军——现在</p><p class="ql-block">证明人</p><p class="ql-block">东北军区付政委 周桓可全部证明</p><p class="ql-block"> 展征 写于</p><p class="ql-block">一九五二年十二月三十日沈阳市。”</p><p class="ql-block"> 爸爸长期从事党的保卫工作,业务熟悉,有魄力,好学习,富有创造。在军内外痕迹侦破方面成绩斐然。为我军的政法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在新疆工作期间,他安心边疆,热爱边疆,模范地遵守民族政策,经常深入边防第一线调查研究,指导对敌斗争。</p><p class="ql-block"> 爸爸一生都在为保卫国家安全,清除敌特分子而努力奋斗着,无论是解放战争时期,抗美援朝时期,还是和平建设时期,亲自参与破获了许多大案要案,为部队和国家安全做出了极大的贡献。我非常佩服爸爸在工作上的严谨,细致,一丝不苟。而生活中爸爸又是个幽默风趣,爱拉京胡,会吹箫,能唱京剧,可谓是多才多艺的乐天派。我们兄妹六人即害怕爸爸的严肃,又离不开爸爸对我们的百般呵护。生活中爸爸妈妈从没有特殊待遇,我们家就是“平均主义”,父母和子女一样的伙食,每个孩子的生日爸爸妈妈都清楚的记得,可直到爸爸60周岁生日时才恍然知道爸爸的生日是每年的农历正月十四日,可惜的是,这是爸爸一生中过的第一次生日,也是最后一个生日,在爸爸心里只有他热爱的工作和他最爱的妻子和孩子们!当时我还没在北京,留下终身遗憾!</p><p class="ql-block"> 我们的父母是最普通的人,但却是世界上唯一最疼爱我们的人,是天下最慈爱的人,是我们心中永远思念的人!愿爸爸今日百岁诞辰在天堂获得快乐和祝福!我们永远怀念您!</p><p class="ql-block"> 这个美篇我们选择了爸爸妈妈一生最喜欢的歌《抗日军政大学校歌》,以此来缅怀父母革命的情怀!</p><p class="ql-block">  下面一组为爸爸在延安时期的老照片。</p> <p class="ql-block">爸爸和赵灼伯伯在延安时期的合影。赵灼伯伯从延安时期一直到解放后到沈阳军区是和爸爸在一起工作二十多年的亲密战友。而且我们俩家也是最好的邻居,共同生活在一个大院里。赵灼伯伯最后职务为旅大警备区政治部付主任。</p> <p class="ql-block">1945年底,爸爸随部队到东北民主联军总政治部工作。</p> <p class="ql-block">1947年爸爸妈妈在佳木斯合影。</p> <p class="ql-block">爸爸在敌工部及保卫部和战友们分析案情,侦破多起敌特破坏活动。</p> <p class="ql-block">1954年1月,爸爸参加全军第三次敌军工作会议代表合影。前排坐姿右起第六人为展征,第九为肖华。</p> <p class="ql-block">这张照片是1955年爸爸32岁时被授予上校军衔。英俊,潇洒!</p> <p class="ql-block">爸爸当年由国防部颁发的任命书。</p> <p class="ql-block">爸爸在沈阳军区时的工作照。1969年爸爸调离沈阳军区时,时任司令员陈锡联说爸爸在沈阳军区工作了二十二年,真是沈阳军区的元老级干部。</p> <p class="ql-block">爸爸和时任沈阳军区副参谋长,后来任新疆军区副司令员兼兵团司令员的张竭诚伯伯在棒棰岛合影。</p> <p class="ql-block">爸爸与时任沈阳军区付司令曾思玉合影。</p> <p class="ql-block">温馨画面永存记忆!</p> <p class="ql-block">爸爸在六十四军期间的照片。这是爸爸和64军军长刘德才在一起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六十四军军部班子合影。</p> <p class="ql-block">爸爸于1969年调任新疆军区政治部任政治部付主任,下面是爸爸在新疆下部队时的工作照。</p> <p class="ql-block">1969年8月爸爸在新疆和参加铁列克提战斗人员合影。</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1975年爸爸率新疆军区体育代表团参加第三届全军运动会时,与全体成员在北京天安门前合影。</span></p> <p class="ql-block">1983年7月25日爸爸因病医治无效在解放军总医院301逝世,享年60岁。1983年8月5日解放军报刊登报道了爸爸逝世的消息。</p> <p class="ql-block">新疆军区付司令徐国贤夫妇参加爸爸追悼会前签到。</p> <p class="ql-block">  宋任穷,余秋里,洪学智,徐信,朱云谦,张详,谭善和,王六生同志,总政干部部,总参工程兵,军委办公厅干部,战士,职工代表以及生前好友500多人参加了追悼会。</p> <p class="ql-block">爸爸追悼会现场。</p> <p class="ql-block">八宝山停车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