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曾几何时,一湾海峡就如一道让人始终迈不过的鸿沟,残忍地分离了骨肉相连的中国人民。</p> <p class="ql-block"> 在后来将近四十年的日子里,两岸同胞们只能互相遥望雾气迷蒙的海面,将那份深厚的思念情意寄托到海里,顺着层层翻涌的浪花传递给远方的亲人。</p> <p class="ql-block"> 提起海峡两岸,我不禁会想起余光中的《乡愁》,那广为人们传颂的句子,一遍又一遍地浮现在我的脑海中,挥之不去。学习这首诗歌时,我便已被诗人最后一句话语深深打动,如今回味起来,仍是如此。</p><p class="ql-block">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这是诗人发自内心的声音,也道出了无数台湾同胞渴望回到祖国怀抱的愿望!</p> <p class="ql-block"> 两岸同胞三十多年的共同心愿,终于在1982年有了实现的希望。这年,国民党高层蒋经国发表了一篇悼念父亲蒋介石的文章,他恳切提出“切望父灵能回到家园与先人同在”,还表示“要把孝顺的心,扩大为民族感情,去敬爱民族,奉献国家”,流露出了深深的爱国之情。</p> <p class="ql-block"> 蒋经国的这篇充满了怀乡情文章马上被当时对台工作领导小组的组长邓颖超所关注,她仿佛是看到了两岸关系的一线曙光,立即让工作小组的副组长廖承志起笔给蒋经国写一封公开信,进一步争取蒋经国。</p> <p class="ql-block"> 廖家与蒋家渊源颇深,而廖承志与蒋经国年轻时曾在莫斯科中山大学共同学习生活,身处异国他乡,在寒冷的夜晚里,他们同盖一件大衣、一起读书、一块入睡,这样的经历使他们情义渐笃,但是后来在时代的潮涌中他们奔向了不同的方向,选择的不同的道路,便有了如今的局面。因为有这样的关于,所以由廖承志给蒋经国致信便顺理成章。</p> <p class="ql-block"> 经过了反复的斟酌与修改,这封信终于完成了,1982年7月24日廖承志将此信致于蒋经国。后来这封信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之后,更是引起了海内外华人的极大反响。尤其是信中引用了鲁迅“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相逢一笑泯恩仇”这一诗句来生动形容两党的关系,也传达出了对台湾人民的善意与期待。</p> <p class="ql-block"> 这一封信就像石头一般砸破了两岸同胞之前坚硬的冰,五年后,台湾宣布允许台胞赴大陆探亲,分离了38年的两岸亲人终于相聚,隔离了两岸同胞之间地坚冰也终于化开了。</p> <p class="ql-block"> 两岸关系和谐发展、祖国大陆和平统一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条件。做为时代的新人,我们更要为此尽出一份力量,致力于中国梦的实现!</p> <p class="ql-block">摄影:徐婧莹</p><p class="ql-block">编辑:徐婧莹</p><p class="ql-block">校对:曾婷</p><p class="ql-block">审核:吉志高</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