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南游日记(3)

淘江林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离开了临夏回族自治州,一进入甘南藏族自治州,就看到了金顶白塔、五彩经幡和身着红色袈裟的喇嘛。今天的行程是:米拉日巴佛阁—达宗湖—甘加秘境;晚上住宿夏河。全程约250公里。</span></p> D3 临夏—夏河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地点:夏河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海拔:2800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天气:多云转阴</span></p><p class="ql-block"><br></p><h1><b style="font-size: 20px;">资料记载:米拉日巴</b><b>九层</b><b style="font-size: 20px;">佛阁位于甘南藏族自治州首府合作市,</b><b>始建于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原建楼阁毁于"文革"。现存建筑重建于1988年。这座佛阁为安多藏传佛教名刹之一,是藏传佛教噶举派(白教)在安多藏区的代表寺院。</b></h1><p class="ql-block"><br></p> <h1>佛阁外面很多藏族信众顺时针绕着围墙转圈子祈祷,有的在佛阁正门处磕长头礼拜,也有的嘴里喃喃地念着六字真言绕着转经筒前行。佛阁前白塔内燃烧着的柏树枝散发的阵阵白烟随风缭绕,仰望高高的九层佛阁显得更加神秘肃穆。</h1> <h1>我们脱鞋赤脚沿着木楼梯层层登上九层佛阁,仔细端详每一层供奉着的藏传佛教各派的开宗祖师,众多菩萨、护法神等各类佛像,每一层都代表了藏传佛教的一个时代或一个支派。佛阁里面不允许拍照。</h1> <h1>佛阁周边还有很多金碧辉煌的寺院。</h1> <h1>离开米拉日巴佛阁后车子沿高速行驶,在王格尔塘高速出口转向312省道,高速出口的海拔高程仅仅为2100米,车子沿着曲曲弯弯的盘山道路爬升15公里,海拔一下子提高了1000米,达宗圣湖就在海拔3100米的山颠上,它原来应该是一个堰塞湖吧!</h1> <h1>达宗湖是附近群众尊奉的"神湖"之一,湖畔前箭杆林立经幡飘舞。途中我们还遇到了三个身穿红色袈裟的喇嘛,上前询问才知道他们是来自拉扑楞寺的喇嘛前来转湖祈福。</h1> <h1><br></h1> <h1>一听“甘加秘境”这个名字就会让人浮想联翩.....进入这个景区就是65岁以上的老人也要购买半票。司机告诉我们,这个景点就只有每年7、8两个月有收费,其它时间都可以自由通行。因为这里的气候大多寒冷,除了夏天的2个月,其余是冬季或大约在冬季!</h1><h1><br></h1> <h1>从这个闸口进去要改乘景区的电瓶车单行环绕21公里,共有四个停靠景点:游客中心—八角城遗址—白石崖寺—白石崖大峡谷—游客中心。</h1> <h1>第一站:八角城遗址。</h1><h1>在西部旅行用无人机拍摄风景是最棒、最省力的,而背着相机的我想要看到八角城遗址的真容就要攀登上这延伸到山顶的阶梯了,在高海拔地区爬山很挑战体力与毅力!扎着护膝一步步慢慢地向上攀登,我终于登上了观景台:俯瞰山脚下的八角城,神秘感十足;举目远眺山岭逶迤的高原风光,辽阔壮观令人心旷神怡!</h1> <h1>八角古城是世界现存的古城之一,也是甘加历史与文化的缩影。</h1> <h1>第二站:白石崖寺</h1><h1>看到一群小喇嘛在打篮球,我很好奇他们穿着长长的袈裟怎么跑的动呢?刚举起相机耳边就传来了一阵他们制止我的抗议声,我慌忙按下快门转身走人。</h1> <h1>白石崖寺建在山坡上的村子里,转经筒和晒佛台是寺院的标配。据先到的队友告诉我们:寺庙正在修建大门紧闭,没有什么可看的。倒是路边的山坡上一片金灿灿盛开油菜花给这里增色不少!</h1> <h1>第三站:白石崖大峡谷</h1><h1>沿着白石崖山脚下的木栈道向沟里走约1.5公里有个大溶洞,是我国现有探测记录中海拔最高、全藏区最大的溶洞。由于今天几次登高体力消耗很大,我放弃了进溶洞探险的念头,而是在栈道上游览拍照。</h1><h1>之前对甘加秘境的期望值太高了,最后反而有点儿失望!</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1> <h1>晚上下榻夏河,开始下雨气温骤降到只有个位数,我们连忙穿上冲锋衣和牛仔裤保暖,而这时的福州气温都在38摄氏度,真好似南北两半球的气候温差!</h1><p class="ql-block"><br></p><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1><p class="ql-block"><br></p> D4 夏河—玛曲 <h1>这是比较轻松的一天,游览拉卜楞寺后离开夏河,前往玛曲,途中经过桑科湿地和桑科草原,全程约200公里。</h1><h1> </h1><h1> 地点:玛曲</h1><h1> 海拔:3467米</h1><h1> 天气:多云转晴</h1><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 <h1>著名的拉卜楞寺就位于夏河,一大早我们就前往那里观光游览。拉卜楞寺是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六大寺之一,寺院规模宏大仅次于布达拉宫。是甘南地区寺院的代表。这里恢宏的寺院建筑群大多金碧辉煌,寺院内供奉着无数的巨大佛像和各种精美的雕塑、壁画、法器等,内容十分丰富。</h1> <h1>拉卜楞寺超长的转经长廊也是全世界罕见的,围绕寺院一圈长达三公里。我们转着转经筒一路走向寺院的正门。</h1> <h1>清早的寺院上空,依然飘着柏树枝叶燃烧的阵阵白烟。藏族民众烧柏树枝叶就类似于我们内地的烧香祈福。</h1> <h1>我们来的早游人还不多,由寺院里的喇嘛免费带领我们参观拉卜楞寺。拉卜楞寺号称西北地区藏传佛教的高等学府,寺内学者、活佛众多,就连带领我们参观的喇嘛也能熟练地用汉语、英语讲解。</h1> <h1></h1> <h1>我们跟着导游喇嘛安排的线路,一个个地参观有开放的佛殿、经楼还有展馆。由于对藏传佛教并不了解,我只能跟着走马观花(酥油花)了。</h1> <h1>这就是酥油花!</h1> <h1>我们参观的比较早,没能看到寺院里10:00的诵经课。就在广场上拍照。</h1> <h1>拉卜楞寺的建筑风格独特艺术精湛,彩绘色调古朴鲜明,具有浓郁的藏汉民族传统特点,红褐色墙壁白色的腰线,金碧辉煌的殿堂屋顶,衬托出一种厚实庄重的感观。</h1> <h1>平均海拔超过3000米的桑科草原,静谧清澈的高原湖泊倒映着蓝天白云,流连在绿草如茵的高原草甸令人心旷神怡。</h1> <h1><br></h1> <h1><br></h1> <h1>沿途的风光也很迷人,我们在一个个观景台停车、驻足,观赏美景、拍照。</h1> <h1>玛曲县平均海拔3700米,地处青藏高原东端,甘、青、川三省交界处。随着海拔的升高,大家都有了点高原反应,但与我2008年去西藏相比较,这一次的“高反”在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h1> <h1>玛曲2019年退出了贫困县的行列,整个县城建筑清新街道整洁。我们来到了格萨尔广场。</h1> <h1>格萨尔王在藏族的传说里是神子推巴噶瓦的化身,一生戎马,扬善惩恶,弘扬佛法,传播文化,成为藏族人民引以为自豪的旷世英雄。</h1> <h1>这一天是我的生日,今年5月妈妈的离去让我想静静地度过这个“母难之时”追思养育我成长的妈妈。是有心的表弟在青藏高原的玛曲,为我送上了一份真挚的生日祝福,在同伴们的祝福声中,我体会到了别样的温情,在玛曲度过了一个终身难忘的生日!</h1><p class="ql-block"><br></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谢谢阅读!</h1>